誰說單身都是「狗」?
明明也單身久了就成「巨人」了!
牛頓:最資深的「科學單身漢」

牛頓無疑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科學史上名氣最大、最長壽的「資深」單身漢。但在個人生活方面,牛頓卻著實是個可憐人。
據《大數學家》和《數學史介紹》中的記載:牛頓在格蘭瑟姆的國王中學讀書時,寄宿在當地一位藥劑師家裡,與其女兒安妮斯託勒訂婚。之後因牛頓過於專注他的研究而「冷落佳人」,導致未婚妻另嫁他人。除了這段逸聞外,縱觀牛頓84年的人生再無感情方面的記錄。
萊布尼茨:啥都不信,包括愛情

由於與牛頓在微積分發明上的糾葛,萊布尼茨被很多人譽為牛頓的「死對頭」。雖然互不服氣,但兩人的科學成就卻同樣灼灼生輝。 那句筆者高中政治課本上的名言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就是這位仁兄說的。能成為牛頓的「死對頭」,萊布尼茨也絕對具備了超級實力。
萊布尼茨有個有趣的綽號「Lovenix」意即「什麼都不信的人」。與牛頓晚年沉迷教義不同,他竟然從不進教堂。似乎對愛情,萊布尼茨也不甚相信,所以他終身未娶。很不幸,這樣看來,他和牛頓的相同點竟然又有多了一條。
諾貝爾:因為愛情,註定會有滄桑

單是炸藥這一項發明,就足以讓諾貝爾千古留名。但人們念念不忘的卻是他去世前設立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一生曾有過四次刻骨銘心的戀愛,但都無疾而終。那句歌詞「因為愛情,怎麼會有滄桑。」 於諾貝爾更像是句諷刺。試驗炸藥帶給他肉體上的滿身傷痛,屢戰屢敗的愛情則讓他的心靈受到重創。緊鎖的雙眉,滄桑的面容是他在後世僅存的幾張照片裡慣有的模樣。他曾絕望地寫詩云:「芸芸眾生的歡愉我不再分享,美人的青睞,多情的淚水不再使我動情。」
孟德爾:等我攢夠了錢再說

這位「現代遺傳學之父」終其一生都在與貧困作鬥爭。他自幼家境貧寒,勉強讀完初中後,父親身體每況愈下,家裡經濟條件更差,他險些退學。是妹妹變賣嫁妝,供他讀完高中。為了餬口,他做了一名修道士。在完成3年的宗教學習後,他得到機會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並由此對遺傳學產生興趣。大學畢業,他可通過資格考試回修道院所在地擔任高中教師,好日子就在眼前。
但因與教師資格考試的考官在遺傳學本質等問題上觀點相左,孟德爾斷然放棄了即將到手的「金飯碗」。這位倔強的奧地利小夥開始臥薪嘗膽,此後的數十年都在貧困中與實驗為伴。應該說,貧困和修道士的身份使孟德爾在愛情上相當不自信,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終身未娶,孤苦一生。
圖靈:愛人的背叛讓我傷透了心

作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家喻戶曉。它就是以阿蘭麥席森圖靈這位科學怪才的名字命名的。圖靈8歲寫出科學文章《說說顯微鏡》;16歲就讀懂對大多數人而言艱深晦澀的相對論,並獨立推導力學定律;1935年,時年23歲的圖靈成為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作為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
在個人生活上,圖靈卻是位不折不扣的失意者。由於同性伴侶夥同他人入室行竊,圖靈被迫報警,同性戀身份也隨即曝光。當時的英國社會對這位「國寶級」的科學家不但口誅筆伐,而且定罪公審毫不含糊。在愛人的背叛和職業生涯盡毀的雙重壓力下,1954年6月7日,圖靈食用浸染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死亡。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只有愛情不在

作為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在哲學上將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融於一體,提出「普遍懷疑」主張,被黑格爾稱為「現代哲學之父」。
笛卡爾的童年孤獨多金: 一歲時母親病逝,富有的父親把他扔給了外祖母就再婚移居。雖然經濟富足,教育良好,但他沉靜多思的性格卻就此形成。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孤僻的性格或許是他終身未婚的原因。至於笛卡爾和瑞典女王克裡斯汀之間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則被證實純屬杜撰。
達文西:我的真實取向?你猜

這位科學史上的「曠世通才」除了畫了諸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偉大的作品外,還試飛過飛行器;設計過城市防禦系統、排水系統甚至還做過人體解剖……
至於他終身不娶的原因,可能與他超級廣泛和耗費精力的科學探索有關,也可能與他傳聞中的同性戀身份有關:1476年,24歲的達文西被控與男子有曖昧行為,但因證據不足不了了之。這次事件無疑讓達文西深受打擊,在此後的歲月裡,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的私生活,讓世人再沒有談資可找。達文西死後留下了大量難於解讀的左手反寫手稿,仿佛是這位大師對那些喜歡在別人隱私上刨根問底的人們善意的嘲諷:那麼多我的藝術作品、科學發明還不夠你們研究的,想挖我緋聞,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