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謹以此文悼念那些為科學獻身的實驗動物

2021-02-09 易科學

                                                                  

清明節——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這特殊的一天想起來那些實驗室裡為科學而獻身的小動物們。

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小動物「向死而生」,尤其到了在重大研究發現時,小動物獻身的數量又會大幅上升。

面對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們,我們喜愛我們珍惜,而我們又清醒地知道,小動物們的付出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多少貢獻。

早在一百年前,摩爾根開始在實驗室裡用香蕉餵養一些小東西,他那隻著名的白眼果蠅,使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得以確立,遺傳學因此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在人類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動物實驗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每一種新藥的研發,必然首先要在動物體內試用;每一種新的生理現象的發現,絕大多數也來自於對動物的觀察。到目前為止,動物實驗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作用還無可替代。

道理我都懂,可還是過不了心理上的一關。

動醫一同學大一轉專業,她對我說,原因是「對小動物們下不了手」。還有兔子實驗,我們在實驗前也需要給兔子打麻藥,實驗結束後要趁麻藥的效果未消失前,用空氣針儘快處死它。我們在操作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不要猶豫,動作越利落,動物的痛苦會越少。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手法自然是各種不熟練,因此讓動物受了很多額外的傷害,我們也覺得很難受,第一次兔子實驗,處死的時候打了五針空氣針,它都沒有死去,所以後來就強行處死了,當時和我一個組的一位女同學看到之後眼淚都流下來了。

1979年,由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NAVS)發起,定於每年的4月24日為"世界實驗動物日"。旨在倡導科學、人道地開展動物實驗,嚴格遵守《動物倫理學》3R原則——Replacement(代替)、Reduce(減少)、Refinement(優化)。

△ 2010年英國世界動物日遊行

有一些學校給這些小動物們立下了紀念碑。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紀念碑

△ 武大動物實驗中心的「慰靈碑」

△ 西安交通大學的「動物慰靈碑」

△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的動物紀念碑

今天就讓我們

為這些因科學獻身的小生靈們

默哀祈福一會兒吧

願它們在天堂還是那樣的可愛

本文根據網絡資源整理

感謝原作者的精彩分享

轉載、合作聯繫↓↓↓

投稿、授權、合作事宜請聯繫resource@yikexue.com

或微信ID: yikexue2015

長按二維碼識別,可以關注/進入公眾號進行回復。

相關焦點

  • 探訪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紀念碑(組圖)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新華社上海1月3日電 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
  • 紀念實驗動物:動物紀念碑背後的生命尊重—新聞—科學網
    1月2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廖侃研究員在擦拭實驗動物紀念碑。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生活在這裡的實驗動物主要是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倉鼠、紐西蘭兔、日本大耳兔、青紫蘭兔等。
  • 為科學而獻身的先生們
    我小時候看過老一輩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的散文《為科學而獻身》,裡面講述了好幾位科學史上為了科學探索不畏死亡,甚至英勇捐軀的例子:為了宣傳新天文觀、反對天主教會的反動統治,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為了探索雷電的本質,俄國科學家利赫曼不幸被雷擊身亡;一生研究放射性物質的居裡夫人,最終死於受到過量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病。
  • 今天,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
    今天是其逝世18周年紀念日,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高由禧院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是我國最具特色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在世界自然科學考察歷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青藏高原科學研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科學事業,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甘於前僕後繼、拋灑汗水和熱情的沃土。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隨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順利進行,我們想起了第一次青藏科考。
  •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時至清明,心裡略感失落,道不出其中滋味,眼眶時而會有熱淚,心情久久未能平復,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才能表達對逝者的哀思,遂寫下此文,以表達對英雄的敬意,惦念逝者。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而今年的清明卻那麼特殊,心情尤為複雜,莫名有些許感傷,心中有道不出來的滋味,哀傷與感觸參半。新冠病毒,猶如洪水猛獸,來勢洶洶,殺傷力強,至今已經帶走了3335個生命,摧毀了多少個家庭,給多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傷,多少家庭失去了或是父母、愛人、兄弟、姐妹、子女。
  • 小動物X的獻身:那些實驗室裡等待被解剖的動物
    記者 | 張立榕  責編 | 張立榕  排版 | 曾妮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描寫了主人公石神為了愛情頂替殺人罪名的「獻身」。王曉林認為實驗動物的命運和石神是何其相似,都是不求回報地獻出生命。
  • 已有人獻身實驗,得出結論
    已有人獻身實驗,得出結論文/只配當配角吖人類進入到20世紀之後,科技的發展,仿佛就像大躍進一樣快。人類也探索到了很多自然界走很多謎團,尤其是在生物研究領域,人類發現了很多自己沒有探索到的地方,也正是在這個高速的時代,提出了很多大膽的設想。
  • 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為身體攝入放射性物質,死後被銘記!
    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為身體攝入放射性物質,死後被銘記!幾乎人人都知道核武器的威力,核武器不單單殺傷力驚人,還會放射出核輻射。核輻射也就是所謂的放射線,放射線是指元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中放出射線。很多人經常看到放射線,卻根本不知道它的破壞力。
  • 古人悼念逝者的三篇祭文,其中一篇被譽為祭文中的「千古絕調」
    他為人民群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即使他已逝去,他的名字依然不朽,人民仍會記住他。我們中華民族,生來就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生取義的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那些在一次次的災難中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軀為廣大人民群眾築起一道道鋼鐵城牆的人,為人民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值得我們永遠的尊敬。然而生命已逝,留給我們的只有深切的悼念。
  • 【新華社】動物紀念碑背後的生命尊重
    1月2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廖侃研究員在擦拭實驗動物紀念碑。廖侃在檢查「隔離器」內的實驗動物。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 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
  • 今天是天津港爆炸事故五周年,謹以此舉告慰救火英雄
    2015年8月12日晚上,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並爆炸,本次事故中爆炸威力驚人,總能量約為450噸TNT當量。伍子的姐姐剛好住在濱海新區,爆炸發生的位置在他們家東面約8公裡的地方,當時他們聽到了爆炸的聲音,而且是連續的,直到現在提起仍然是心有餘悸,今天伍子最想說的是可能這件事已經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淡化了健忘了,但是當時參與救援的那些英雄不應該被忘記,伍子整理了一份名單,一份在大火中犧牲英雄的名單,謹以此方式來告慰這些偉大的英雄們。
  • 醫學生祭奠實驗動物 願它們在天堂仍可愛—新聞—科學網
    「為這些因科學獻身的小生命靈們默哀祈福,願它們在天堂裡依然是那可愛的模樣……」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實驗動物祭,祭奠那些為人類健康而獻身的實驗動物。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遭受疾病折磨,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000萬人因各種疾病而失去生命,動物身體的組織、器官、生理代謝特徵與人類相似,並且幾乎人類所有的疾病在動物身上可以找到或者複製出來,因此研究人類疾病離不開實驗動物,新藥的研發、醫療技術的創新都離不開實驗動物,它們對人類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一直做著默默的犧牲。
  • 文明追思 平安清明|綠色祭祀 從我做起
    ·雨紛紛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相關會議精神,忻府區婦聯在清明節期間開展「文明追思 平安清明」主題活動,引導我區廣大婦女和家庭以文明祭掃新風傳承民族文化、緬懷革命先烈、追思已故親友,推動移風易俗、防止火災事故發生,過一個文明、綠色、低碳、安全的清明節。
  • 50年前,那隻為科學獻身,被送上宇宙的猴子,如今怎麼樣了?
    文/冰辰任何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都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才能得到最終結果。特別是從事一些高風險的研究,往往都會利用一些動物來進行實驗,比如說小白鼠,猴子,兔子等等。而為航空領域做貢獻的除了科學家以外,還有那些被科學家們送上太空的動物和植物們,是他們為人類獲取了重要的數據和結果。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何科學家們要將動植物送上太空呢?
  • 謹以此文緬懷霍金
    以下為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展示了他為太空探索帶來的傑出貢獻與最新成果。霍金還是各種科學和社會活動的常客比如 2007 年,霍金為了激起人們對太空飛行的興趣以及展現殘疾人士的潛能,他親自參與了零引力飛行實驗。
  • 驗證人類和猩猩能否有後代,為科學「獻身」的女科學家,有結果沒
    -31 09:30:02 來源: 觀言問史跡 舉報   當年驗證人類和猩猩能否有後代, 為科學
  • 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2019-09-2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那些獻身太空探索的猴子們 猴年說猴
    作為人類的近親,猴子常常在一些科學探索時被用來作為替代人類的候選者。今天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那些獻身於航天事業的猴子們。前赴後繼的阿爾伯特們1948年6月18日,納粹德國研製的V2火箭在美國霍洛曼空軍基地騰空而起。
  • 為科學獻身?女飼養員與雄性海豚進行實驗,相愛後難以收場
    而在這些成千上萬的實驗中,有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們在高興歡呼的時候,卻忘記那些可憐的小動物。這些研究的成功,不知道是多少動物用生命的堆積起來的。比如說196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的這場關於海豚智力的實驗,就直接導致了海豚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