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這特殊的一天想起來那些實驗室裡為科學而獻身的小動物們。
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小動物「向死而生」,尤其到了在重大研究發現時,小動物獻身的數量又會大幅上升。
面對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們,我們喜愛我們珍惜,而我們又清醒地知道,小動物們的付出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多少貢獻。
早在一百年前,摩爾根開始在實驗室裡用香蕉餵養一些小東西,他那隻著名的白眼果蠅,使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得以確立,遺傳學因此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在人類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動物實驗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每一種新藥的研發,必然首先要在動物體內試用;每一種新的生理現象的發現,絕大多數也來自於對動物的觀察。到目前為止,動物實驗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作用還無可替代。
道理我都懂,可還是過不了心理上的一關。
動醫一同學大一轉專業,她對我說,原因是「對小動物們下不了手」。還有兔子實驗,我們在實驗前也需要給兔子打麻藥,實驗結束後要趁麻藥的效果未消失前,用空氣針儘快處死它。我們在操作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不要猶豫,動作越利落,動物的痛苦會越少。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手法自然是各種不熟練,因此讓動物受了很多額外的傷害,我們也覺得很難受,第一次兔子實驗,處死的時候打了五針空氣針,它都沒有死去,所以後來就強行處死了,當時和我一個組的一位女同學看到之後眼淚都流下來了。1979年,由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NAVS)發起,定於每年的4月24日為"世界實驗動物日"。旨在倡導科學、人道地開展動物實驗,嚴格遵守《動物倫理學》3R原則——Replacement(代替)、Reduce(減少)、Refinement(優化)。
△ 2010年英國世界動物日遊行
有一些學校給這些小動物們立下了紀念碑。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紀念碑
△ 武大動物實驗中心的「慰靈碑」
△ 西安交通大學的「動物慰靈碑」
△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的動物紀念碑
今天就讓我們
為這些因科學獻身的小生靈們
默哀祈福一會兒吧
願它們在天堂還是那樣的可愛
本文根據網絡資源整理
感謝原作者的精彩分享
轉載、合作聯繫↓↓↓
投稿、授權、合作事宜請聯繫resource@yikexue.com
或微信ID: yikexue2015
長按二維碼識別,可以關注/進入公眾號進行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