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2021-01-13 澎湃新聞
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2019-09-2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中國自然資源報」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

電話:010-68047618

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

作者:張洪濤

國務院參事 ,今年70歲,與新中國同齡。

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夫天下之職業,地質隊員堪稱偉大。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質隊員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知天文,懂地理,明庶物,察人倫。地質隊員行成於思,勇於奉獻,跋山涉水,樂此不疲。

一代地質學開山大師丁文江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農商部地質研究所」並出任所長,在動物學、古生物學、地理學、地圖學、考古學、人種學、歷史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才華橫溢,文理兼長。

地質前輩章鴻釗曰「夫以國人之眾,無一人焉得詳神州一塊土之地質,一任外人之深入吾腹地而不知也,已可恥矣。且以我國幅員之大,凡礦也、工也、農也、文地理也,無一不與地質相需」,深明大義,闡幽明微。

新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李四光,解放初毅然歸國,創建地質力學,研究礦產規律,組織找礦會戰,一舉發現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以及一大批鉤、輅、鈾、金剛石、煤、稀有金屬、地熱、地下水等礦藏,德容兼備,功比丘山。

新中國的70年,是譜寫感天動地奮鬥史詩的70年,是地質工作「一馬當先」、新中國百廢俱興的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今天,我們處於偉大的歷史新紀元,身為地質隊員,無比自豪!

身為地質隊員,不忘初心,謹此感言!

自然資源報刊徵訂進行中!

《中國自然資源報》 (含智慧型手機原版閱讀)請直接在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2。

《中國海洋報》(含智慧型手機原版閱讀) 請直接在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149。

訂閱《自然資源通訊》《中國土地》《中國不動產》雜誌請直接匯款到報社,並將訂閱回執連同匯款憑證複印件傳真或發至郵箱 。

傳真:010-68047681

郵箱:bkfx68047628163.com

銀行匯款

收款單位:中國自然資源報社

帳號:11041001040001553

開戶銀行:農行北京小營支行

郵局匯款

收款單位:中國自然資源報社

郵編:10086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不明事宜請與報刊經營部聯繫

聯繫電話:010-68047627 010-68047643 010-68019465

快來徵定吧

歡迎自然資源系統負責新聞宣傳的朋友加入

申請時請備註「單位+姓名」,核實後入群

歡迎自然資源企業的讀者朋友加入

申請時請備註「單位+姓名」,核實後入群

i自然新媒體團隊

作者:張洪濤

編輯:趙志坤

審核:程秀娟

喜歡我,就給我一個「在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科學而獻身的先生們
    我小時候看過老一輩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的散文《為科學而獻身》,裡面講述了好幾位科學史上為了科學探索不畏死亡,甚至英勇捐軀的例子:為了宣傳新天文觀、反對天主教會的反動統治,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為了探索雷電的本質,俄國科學家利赫曼不幸被雷擊身亡;一生研究放射性物質的居裡夫人,最終死於受到過量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病。
  • 中國地質大學「學霸」野外為家 大二修成「科研帝」
    該計劃挑選基礎紮實的年輕學子,採取個性化的培養方式,專門培養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人才。      進入李四光計劃後,實驗室便成了喬楓的常駐地。有時候為了獲取一個數據,同樣的實驗往往需要反反覆覆做上幾十遍。一次,他花費40分鐘提取的樣品,在顯微鏡下卻看不到任何目標樣本,沮喪的喬楓只能重頭再來。
  • 2020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7人公告
    一、招聘單位簡介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立於1958年,為山東省人民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所屬13個地質勘探事業單位,分布在省內10個地市。主要承擔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職責,主要從事地質礦產勘查、區域地質調查、水文與環境地質勘查、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地質災害調查及評價、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巖礦測試分析、地形地籍測繪及工程測量、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技術諮詢等工作。
  • 追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供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陳華文 徐燕他研究青藏高原近25年,行程超8萬公裡;他在大地構造、地震、乾熱巖地熱能等領域努力探索,為打開我國乾熱巖勘探開發付出了心血;生命彌留之際,寫下「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的遺言。9月14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歲。
  • 2020北京地質礦產勘查院直屬事業單位招聘52人公告
    2020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9月)2020北京地質礦產勘查院直屬事業單位招聘52人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29日(每日9:00—17:00)。根據工作需要,2020年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院直屬7家事業單位擬面向全國應屆畢業生和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員公開招聘。
  • 首屆「紮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畢業生
    近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對外公布了30名首屆「紮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畢業生遴選結果名單。此項工作,經過逐級推薦、資格審查、專家初審和綜合評審,歷時6個多月。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希望首批30名優秀畢業生堅守初心、立足本職、續寫輝煌。
  • 為中國「兩彈」事業找到鈾礦的地質學家
    劉曉瑜 李四光(1889-1971),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尋找富礦為國立威 1938年9月,吳磊伯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進入李四光任所長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多次隨同李四光、張文佑等地質專家,去廣西、江西、湖南、貴州、廣東、四川、福建等地調查地質構造、金屬礦藏、煤礦的分布等情況,收集資料,撰寫了一批地質調查材料和地質學術論文。
  • 2020年7月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事業單位2020年度公開招聘公告!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 多吉院士:投身地質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他希望能有更多有志青年參與西藏的科技事業,因為「西藏是個科學研究大有作為之地」。結緣地質 情系祖國多吉出生於加查,西藏山南市的一個偏僻小縣。他常說:「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廣袤的天地孕育了我。」胸懷藏區 獻身地質因為突出重大貢獻,多吉於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西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同時,我國地質科學最高榮譽——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數不清的榮譽加冕其身。不過,多吉不希望自己有特殊的稱呼和待遇。
  • 清明 | 謹以此文悼念那些為科學獻身的實驗動物
    清明節——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這特殊的一天想起來那些實驗室裡為科學而獻身的小動物們
  •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隨著世紀之交的鐘聲敲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又贏來了他事業上輝煌的一頁。情系高原建功業投身於地學事業的張克信有著濃濃的西部情結,他還選擇承擔了別人望而生畏的艱苦項目—我國 「九五」「國家第二代地質填圖計劃」中的青藏高原艱險區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專題科研任務。
  •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招人啦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簡稱:水環所)成立於1956年,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事業單位,是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科研工作的國家級研究機構,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骨幹力量。水環所現有石家莊和廈門兩個科研業務基地。
  • 一手握著地質錘,一手拿著吉他,地大男生用民謠唱出心聲
    楚天都市報5月8日訊(記者徐嘯寒 通訊員陳華文 胡靈瑤 房雯璐)他是手拿地質錘、遍訪群山的地學專業研究生,他也是撥動吉他、真誠歌唱的民謠歌手。他在野外考察探索地質的秘密,用音樂記錄科研的酸甜苦辣。他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近日,馬曉晨的原創歌曲《地質人》上線網易雲音樂,短短兩天時間播放量便突破5萬。
  • 攜筆從軍旅 獻身築國基
    攜筆從軍旅 獻身築國基——訪清華大學國防應屆畢業生黃蕾 研通社記者 熊旭輝首先,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是我軍的戰略飛彈部隊,是一支主要擔負遏制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飛彈精確打擊任務的戰略武裝,簡而言之,是國防支柱之一,選擇二炮作為事業起點充分反映了清華人「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要求。其次,黃蕾成長在武漢市郊,在氣候方面,他更喜歡南方山區的潮溼清爽;在生活感受上,他覺得山區比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更舒適,也更健康。
  • 【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負責同志聽取陝西省地質調查...
    【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負責同志聽取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工作情況匯報 來源: 省地質調查院 發布時間:
  • 古代女子獻身方式:初夜與動物交配
    原標題:古代女子獻身方式:初夜與動物交配   古代女子七種獻身:初夜竟與動物交配  女子「獻身」,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初夜獻給異性。而在世界古代史上,女子對自己的「第一次」獻身對象卻沒有多大選擇的權利,有的女孩甚至一旦到了發育年齡就會被別人殘忍地剝奪去第一夜……讓我們一起來揭秘古代最令人瞠目的7中「獻身」方式吧。  第一種:「獻身」給動物  古埃及有崇拜「金牛」之風,所謂「金牛」是體上有特別的斑紋的黑牡牛,據說這是生殖之神奧色裡斯的化身。
  • 致敬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獻身的「大體老師」!
    向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發展的大體老師致敬。
  • 周潤發被稱「票房毒藥」時,曾接過一部「為藝術獻身」的電影
    從此周潤發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順利,主演的電影《龍虎風雲》《阿郎的故事》,分別拿下了第7屆和第九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隨後又主演了《和平飯店》《臥虎藏龍》《替身殺手》等影視劇作品。2005年還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為「中國電影百年百威優秀演員」之一,獲得業內外的一致認可。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巨星,也有過事業的低谷。
  • 為研究血吸蟲病疫苗「獻身」,17名荷蘭志願者自願「注蟲」
    近日,17名來自荷蘭的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為醫療事業「獻身」。據今日俄羅斯(RT)新聞3月5日報導,這17名志願者自願在體內注入寄生蟲12周時間,藉此希望能夠為研究世界上最具有殺傷力的疾病研究出可用的預防型疫苗。
  • 河北省地質三隊:做好實物地質資料「活化」檔案
    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對省級分庫進行年終巡視檢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