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質三隊:做好實物地質資料「活化」檔案

2021-01-13 巖土在線

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對省級分庫進行年終巡視檢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

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對省級分庫進行年終巡視檢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

會上,礦產資源處梁永生等做了工作匯報,針對《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篩選保管利用管理張家口宣化分庫》2020年實施完成情況做了總結。截止2020年底,地質三隊巖心庫接收保管省級(Ⅱ類)實物地質資料:巖心6732.20m,涉及4個礦區16個鑽孔;光薄片120件,涉及2個項目,標本38塊,涉及1個項目;副樣65458件,(其中包括Ⅰ類副樣17274件),涉及8個項目,50個圖幅。

專家組在聽取了項目組匯報、檢查原始資料、實地驗收成果後,對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地質三隊在資料保管利用意識上具有前瞻性,並對地質三隊2021年已成功申立項目《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宣化分庫)》寄予厚望。

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勘查工作中重要基礎實物資料,是研究和評價地質礦產的重要依據,實物地質資料庫的建設對以往工作成果的收集、礦區二次開發利用、科研教學以及技術交流都將發揮很大的參考價值。2021年《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的開展是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利用的又一大飛躍式發展,地質三隊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實物地質資料「活化」檔案工作,為進一步推進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
    截至2017年10月13日,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2017年度計劃,發布共享3類18個地質信息產品並通過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發布,為地調局「地質雲」1.0上線提供了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服務基礎。
  • 又一項目通過驗收,山東實物地質資料智能庫建設進入新階段
    11月28日,由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承擔的2020年「山東省自然資源資料檔案館巖心數位化項目」,順利通過省自然資源資料檔案館組織的專家組評審驗收。在評審會上,專家組聽取了該項目完成情況的匯報,認真審閱了相關報告資料,經質詢、討論後,一致同意通過評審驗收,充分認可項目適用的方法及工作量,對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該項目的成果提交,標誌著「山東省實物地質資料智能庫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萊蕪市國土資源局萊蕪市地質實物資料巖芯庫智能立體倉儲設備採購...
    萊蕪市國土資源局萊蕪市地質實物資料巖芯庫智能立體倉儲設備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8-07-10 09:37: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地質八隊提交的《秦皇島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階段...
    近日,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對河北省沿海三市提交的「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與任務研究報告及「四個在哪裡」清單等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審查,地質八隊編制的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階段性成果獲評為「優秀」,為沿海三市中最優。
  • 2016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通報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館藏機構及部信息中心、全國館、實物中心共34個節點基本運行良好,並向全社會提供非涉密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共享服務平臺2016年累計訪問量超過68萬次,其中部平臺頁面訪問量超14萬次,全年平均每天訪問量為1,864次(見附表1)。   (三)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穩步推進。
  • 河北地質大學管理學院學生在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財務數智化大賽...
    為落實國家戰略,實現新形勢下財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的數位化人才,由河北省教育廳主辦、燕山大學承辦、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財務數智化大賽已於日前順利舉行。本次大賽分為財務大數據賽項和管理會計賽項。
  • 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11月27日至28日,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議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各地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經驗,分析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十四五」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轉型升級發展工作。
  • 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
    下一步要精準對接需求,強化科技引領,多方聯動推進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下一階段工作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楊智傑 魯達  距離雄安新區宣布成立,迄今已過去5個多月了,除了不少央企、國企在主城區設立了辦公室以外,驅車行駛在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個縣的大小道路上,從外表看不出有太大的變化。
  • 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開課
    7月2日~4日,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來自全國地質資料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及各省地質資料館的110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內容有地質資料目錄數據採集規範,國家主要地質資料庫內容介紹與驗收要點,紙質成果地質資料匯交、驗收、整理要求,數字填圖地質資料的接收與驗收規範等。
  • 國土資源部:所屬館藏機構地質資料目錄必須公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向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出《關於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絡服務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館藏機構保管的地質資料目錄信息必須在網絡上公開提供社會查詢利用,但涉及保密的放射性礦產和海域地質資料除外。
  • 河北省文物局與河北地質大學籤訂《長城保護合作協議》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龔正龍)為了進一步推動河北省長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12月9日下午,河北省文物局和河北地質大學在石家莊籤訂了《長城保護合作協議》。河北省長城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分布廣、年代久、類型多等突出特點。特別是山海關、金山嶺、大境門等長城段落是明長城的精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河北最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標識。近年來,河北省加大了長城保護專項經費的投入,並出臺《河北省長城保護管理辦法》,為長城保護提供了有效的物質保障和法律保障。籤約儀式上,省文物局向河北地質大學捐贈了一批長城圖書資料。
  • 地質三隊職工劉春豔同志榮獲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表彰
    12月2日,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地質三隊職工劉春豔同志榮獲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表彰。她跑遍粵北的山山水水,調查面積達8690多平方公裡,綜合成果報告均為優良,獲得廣泛好評,其中《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地災詳查(1:5萬)》項目獲得2019年度廣東省地質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地災詳查(1:5萬)》項目獲得2018年度廣東省地質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東省陽山縣地質災害詳細調查(1:5萬)》項目獲得2019年度第七屆國土資源(廣東)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河北省地礦局創新「地質+」機制助力破解資源環境難題
    近年來,缸房村村北的露天開採廢棄礦山,經河北省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行之有效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如今已蝶變成村民們休閒娛樂場所。截至目前,河北省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採用喬、灌、草、花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模式,恢復和改善當地已被破壞的山體面積91069平方米。缸房村廢棄礦山向綠重生,得益於河北省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尚義縣責任主體滅失礦山綜合治理項目的積極開展。
  •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耐高溫電潛泵採購項目...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耐高溫電潛泵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專用儀器儀表/地質勘探、鑽採及人工地震儀器 採購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行政區域 河北省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15日 16:30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
  • 「拿起地質錘,我還是一名地質人」
    三份手寫稿、數張地質圖、十來張野外考察圖,準備之細,讓筆者震撼。「如果需要去野外,還得帶上羅盤、溫度計、地質錘、放大鏡和磁鐵等,一樣都不能少。」77歲的老黨員、省地調院高級工程師張永勝說話依然洪亮。
  • 中國地質調查局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04 10:59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日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今後相關工作的主要任務,並對局屬各單位和機關各部室提出了具體要求。
  •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
    日前,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對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國家地質資料大數據體系建設和地質資料服務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提出,地質資料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要深入推進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一是全面公開地質資料目錄,於2020年底之前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的補充完善並向社會公開,新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天內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採編並向社會公開。
  • 隕落地質學給中國五大地質學派指出了地質變化的動力
    自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全球地質大會上,張海亭先生提出了「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註:隕落成因的矽酸鹽、碳酸鹽種類較多,不是隕石);指出了「板塊運動」的片面性與局限性。這樣,隕落地質學也就給「中國五大地質學派」指出了地質變化的動力。
  • 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解讀
    《關於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對探礦權人地質資料匯交管理遇到的新情況,作出了新的規定。    記者:據了解,目前一部分探礦權人在申請縮小勘查範圍前,不依法匯交放棄區塊的地質資料。這次出臺的《通知》在管理上怎麼解決?    負責人:我想,必須明確幾點:首先,依法匯交地質資料是探礦權人應履行的義務。
  • 【問初心 看擔當】張永勝:「拿起地質錘,我還是一名地質人」
    「拿起地質錘,我還是一名地質人」——記省地調院退休幹部張永勝三份手寫稿、數張地質圖、十來張野外考察圖,準備之細,讓筆者震撼。「如果需要去野外,還得帶上羅盤、溫度計、地質錘、放大鏡和磁鐵等,一樣都不能少。」77歲的老黨員、省地調院高級工程師張永勝說話依然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