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通報

2020-12-06 中國網財經

  國土資源部通報第15期按語:2016年部、省兩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高度重視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工作,強化匯交監管,突出信息服務,地質資料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服務能力持續增強。現對2016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進行通報。

  一、地質資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一)印發實施新規範性文件。

  國務院於2015年、2016年先後發文取消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查閱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審查」、「 地質資料延期匯交審批」、「地質資料保護登記」等三項行政審批項目。依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原則,結合部關於清理規範性文件的要求,2016年國土資源部對《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32號)等多個文件進行清理,合併後印發了《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11號)和《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管理的通知》(國土資規〔2017〕1號)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加強了成果、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規範了匯交程序,簡化了工作流程,強化了服務與監督,進一步明確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保管原則,兩個新文件系統整合已有地質資料管理制度,著力解決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管理需求,全面提升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水平。

  (二)組織開展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檢查。

  按照《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油氣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檢查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6〕971號)要求,2016年,國土資源部組織7個檢查工作組分別對35個油氣、海洋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單位的基本資質條件、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安裝應用、目錄資料庫建設以及地質資料保管和服務利用等情況開展委託保管工作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各委託保管單位組織機構更加健全、基礎條件得到改善、工作機制運轉高效、資料業務更加規範、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委託保管工作推進了全國油氣和海洋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工作。其中,檢查結果排名靠前的有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華東分公司,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單位。

  二、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成效顯著

  (一)地質資料專題服務形式多樣。

  2016年,全國地質資料館(以下簡稱「全國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下簡稱「實物中心」)和31個省(區、市)地質資料館藏機構(以下簡稱「省館」)圍繞「4.22」世界地球日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館藏地質資料宣傳和服務活動,推進了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和社會化服務。

  為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實施,河北、黑龍江、江西、河南、四川及青海等省館開通綠色服務通道,提高了地質資料的利用率。

  為保障抗震救災和地質災害等應急服務,全國館研發了抗震救災應急系統,從館藏資料中自動查找、形成震區資料包,自動發布災區應急專題服務。山西、雲南、四川等省館開發專題服務產品為政府決策、災害預警等提供支撐。

  為紀念地質調查百年,全國館成功舉辦了「篳路藍縷看山林、共為地學啟朝暾——中國首批地質學生畢業百年實習報告展」 和「百年地質圖藝展」,展覽受到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天津國際礦業大會上,全國館設置「地質資料服務」展區,推進了地質調查成果和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為保證G20峰會順利召開,浙江省館為前期交通樞紐及場館工程建設工作提供地質資料專題服務。

  (二)共享服務平臺運行良好。

  部、省兩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努力推進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截至2016年底,共享服務平臺共有41.2萬檔資料提供在線目錄服務,同比增長11%,貴州、湖北、江西、山西、河南等節點新增目錄較多;共有1.5萬檔地質資料提供電子文件服務,在線電子文件20.6萬件,同比增長4%,陝西、浙江、新疆、內蒙古、河北等節點新增電子文件數較多。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館藏機構及部信息中心、全國館、實物中心共34個節點基本運行良好,並向全社會提供非涉密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共享服務平臺2016年累計訪問量超過68萬次,其中部平臺頁面訪問量超14萬次,全年平均每天訪問量為1,864次(見附表1)。

  (三)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穩步推進。

  全國館、實物中心以及31個省館共提供到館服務3.04萬人次,提供資料服務11.8萬份次(469.31萬件次),其中全國館提供到館服務4074人次(32656份次、788233件次),實物中心提供到館服務6660人次,雲南、廣東、內蒙古、浙江、河南等省館提供到館服務在1000人次以上,內蒙古、河北、山東、雲南、新疆、廣東、河南等省館提供資料服務在4000份次以上(見附表2)。受委託保管油氣等地質資料單位(以下簡稱「受託單位」)共提供到館服務7944人次,其中原始地質資料服務4137人次,實物地質資料服務3807人次,提供原始地質資料服務1.42萬份次(8.02萬件次)(見附表3、4)。

  網絡服務成效明顯,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網站點擊量達到195.62萬次,其中全國館網站點擊量35.21萬次,實物中心網站點擊量8.23萬次,四川、山西、山東、廣西等省(區)館網站點擊量均超過10萬次(見附表2)。

  (四)電子化服務產品持續增長

  部、省兩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高度重視地質資料電子化工作,館藏資料中電子文檔數量達到46.72萬種,佔館藏資料總量的95.04%,目前全國有24個省館已全面完成了館藏地質資料電子化工作(見附表5),該項工作有力支持了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和在線網絡服務。

  三、地質資料管理基礎不斷夯實

  (一)地質資料匯交監管步入常態

  2016年部及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通過全國地質資料監管平臺共發放地質資料匯交憑證8191個。山東、重慶、浙江、內蒙古、河南、湖南等省(區、市)地質資料匯交憑證發放及資料接收數量較多。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通過監管平臺共發放限期匯交地質資料通知書1753份,其中,新疆、重慶、吉林、江西等省(區)催交力度較大。(見附表6)。

  (二)成果地質資料接收量不斷增加

  2016年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共接收成果地質資料10659種,其中上海、重慶、山東、內蒙古、青海五省(區、市)接收量較大,接收的成果地質資料數量分別為1571種、935種、738種、486種、425種;資料類別中礦產地質和水工環類資料分別佔匯交總量的51.13%和27.47%(見附表7)。截至2016年11月底,部、省兩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成果地質資料總量共49.25萬種,較去年增長3.6%(見附表5)。

  (三)原始地質資料接收量不斷豐富

  2016年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共接收原始地質資料2725種,其中以礦產勘查為主,佔總接收量的72.4%, 青海、四川、重慶、內蒙古、陝西、貴州、江西、山西、安徽、湖北、遼寧、湖南等省館接收原始地質資料超過100種。截至2016年11月底,委託保管的原始地質資料達到近70萬種,較去年增長13%(見附表3)。

  (四)實物地質資料接收量穩步提升

  2016年,實物中心和北京、天津、內蒙古等20個省館開展實物地質資料接收工作,共接收巖心77567.24米,標本10862塊,光薄片31135片,樣品222839袋/瓶;其中實物中心、安徽、內蒙古、山東、貴州巖心接收量較大,均超過5000米;截至2016年底,全國部省兩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共保存有巖心706423米,標本110529塊,光薄片143395片,樣品1435947袋/瓶。

  受託單位2016年共接收5997米巖心、46.63萬袋巖屑等實物地質資料,委託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達20.61萬米巖心、418.98萬袋巖屑(見附表4、8)。

  (五)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制和信息報送工作不斷加強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35個受託單位及時向部提交地質資料管理年報,其中,河南、黑龍江、山東、青海、甘肅、山西、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受託單位的年報編制數據準確、質量較好。各省(區、市)信息員報送信息質量進一步提升,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省(區、市)動態信息報送數量和質量較高,江西、山西等省信息報送工作成效明顯。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11月27日至28日,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議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各地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經驗,分析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十四五」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轉型升級發展工作。
  • 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
    截至2017年10月13日,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2017年度計劃,發布共享3類18個地質信息產品並通過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發布,為地調局「地質雲」1.0上線提供了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服務基礎。
  • 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為全面貫徹落實《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6號), 進一步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不斷提升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水平,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地質資料管理年報是我國自然資源統計報表制度中的一種的重要統計資料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進一步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
    為全面貫徹落實《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不斷提升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水平。
  • 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開課
    7月2日~4日,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來自全國地質資料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及各省地質資料館的110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內容有地質資料目錄數據採集規範,國家主要地質資料庫內容介紹與驗收要點,紙質成果地質資料匯交、驗收、整理要求,數字填圖地質資料的接收與驗收規範等。
  • 環保部通報2016年全國環評機構查處名單 132家環評機構被處罰201次!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環保部印發《關於2016年度全國環評機構查處情況的通報》。全文如下: 關於2016年度全國環評機構查處情況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 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召開
    4月16日,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地質調查工作,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指出,2019年,地質工作在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脫貧攻堅與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海洋強國建設、自然資源綜合管理、地質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有力支撐服務了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
    ,決定於2016年2月25日-4月25日開展2016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工作。  附件:1.2016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重大和重點招標課題指南     2.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組織申報辦法  教育部辦公廳2016年2月22日附件12016
  •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
    日前,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對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國家地質資料大數據體系建設和地質資料服務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提出,地質資料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要深入推進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一是全面公開地質資料目錄,於2020年底之前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的補充完善並向社會公開,新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天內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採編並向社會公開。
  •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光明網訊(記者楊舒)4月22日,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暨自然資源部紀念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上,由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協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 2016-2017年度雲南省地質信息化建設項目(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升級...
    2016-2017年度雲南省地質信息化建設項目(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升級完善(一張圖)及地質環境信息網站建設)(二次)中標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7-11-17 17:25: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解讀
    《關於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對探礦權人地質資料匯交管理遇到的新情況,作出了新的規定。一種情況是,在進行了一定地質工作後,認為該區域內勘查礦種的成礦條件不理想,不想繼續開展地質工作,主動放棄在該區域內的勘查;另一種情況是,根據2009年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規範探礦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新立探礦權有效期為3年,每延續一次時間最長為2年,並應提高符合規範要求的地質勘查工作水平。
  • [股東會]北方稀土:2016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股東會]北方稀土:2016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時間:2017年04月21日 22:03:59&nbsp中財網 3、董事履職情況 2016年度,公司董事會全體成員盡職履責,參加董事會會議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會議,認真審閱公司規劃、經營、管理、財務資料和報告、投融資等事項,全面了解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科學決策,督導落實,促進了公司平穩健康運行。
  •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檢查情況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2016年度電線電纜行業十大新聞揭曉
    ,中纜在線發布《中纜在線發起電線電纜市場價格與質量監督提示的工作通報(2016年度)》,2016年中纜在線共監測到384個項目、4610個標段、26萬餘份電線電纜投標報價,中標人毛利率僅有8.09%。  媒體點評: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強統計監測和數據加工服務」,要求「根據宏觀經濟數據、產業發展動態、市場供需狀況、質量管理狀況等信息,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
  • 河北省地質三隊:做好實物地質資料「活化」檔案
    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對省級分庫進行年終巡視檢查。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副館長王新廣一行,到地質三隊督導省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及分庫建設,調研2021年度河北省實物地質資料庫館藏巖心圖像數位化項目籌備情況。
  • 國土資源部:所屬館藏機構地質資料目錄必須公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向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出《關於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絡服務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館藏機構保管的地質資料目錄信息必須在網絡上公開提供社會查詢利用,但涉及保密的放射性礦產和海域地質資料除外。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於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
    省市場監管局關於2020年度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蘇市監特設函〔2020〕394號各設區市市場監管局,省特檢院,各有關單位(二)焊工考試機構存在的問題個別機構沒有成立考試機構文件;缺少本機構註冊的無損檢測人員;個別工位缺少視頻監控;缺考試影像資料、理論及實際操作考試現場情況記錄檔案管理制度;未明確操作技能考試的射線底片、彎曲試驗、金相檢驗試樣的管理與保存的相關規定;部分機構對考試所用材料缺少可以進行追溯的標識;缺少部分相應的焊工考試項目作業指導書和相應的焊接工藝評定。
  • 上海市浦東新區通報2019年度新區年末中醫醫療質量督査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衛健委通報2019年度新區年末中醫醫療質量督査情況。專家採用現場考核、審閱資料、人員訪談、病史檢查等形式對各醫療機構、中醫藥代加工企業進行檢查和評議。質控對象共計112家,包括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1家、二級中醫醫院2家、綜合醫院中醫科6家、專科醫院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47家、社會辦醫機構41家、中藥代加工企業8家。
  • 江蘇泰州建成全國首家市級地質資料館
    江蘇泰州建成全國首家市級地質資料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0 10:03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5月17日,全國首家市級地質資料館——江蘇省泰州市地質資料館正式建成運行,標誌著我國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在有條件的地方正在探索由省部向市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