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日前,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對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國家地質資料大數據體系建設和地質資料服務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意見》提出,地質資料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要深入推進地質資料信息開放共享。一是全面公開地質資料目錄,於2020年底之前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的補充完善並向社會公開,新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天內完成摘要與目錄信息採編並向社會公開。二是加大公開信息資源供給,進一步完善地質資料匯交誠信體系,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與儲量評審等管理環節相銜接,確保匯交及時、完整;全面清查以往的匯交欠帳,2020年底前各省(區、市)匯交率應超過85%。三是加大服務產品開發力度,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需求,形成適應國家、社會、市場需求的專題服務產品。四是健全完善社會化服務制度,2019年底前,各館藏機構要形成健全完善的服務制度,並編制具體的服務指南。

《意見》提出,開展國家地質資料大數據體系建設。要全面應用地質資料信息管理服務系統,確保自然資源業務網的互聯互通;建設國家級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推進省級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積極培育地質資料數據產業創新發展,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行業組織、地勘單位等社會力量投身地質大數據開發利用。

《意見》要求,切實加強地質資料服務能力建設。包括全面加強館藏機構設施建設,健全完善館藏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優化委託保管地質資料公開服務;創新完善服務體制機制,推進城市、重大工程及科研項目等地質資料匯交和公開利用,探索多管理領域相結合的工勘地質資料匯交措施,建立多部門匯交共享協作機制。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
    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 2020-11-18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進一步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
    為全面貫徹落實《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年報編報和信息報送工作,不斷提升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水平。
  • 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服務
    據介紹,「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期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11月27日至28日,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議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各地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經驗,分析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十四五」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轉型升級發展工作。
  • 2016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通報
    依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原則,結合部關於清理規範性文件的要求,2016年國土資源部對《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32號)等多個文件進行清理,合併後印發了《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11號)和《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管理的通知》(國土資規〔2017〕1號)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加強了成果、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
  • 「地質雲2.0」上線服務
    2017年11月,「地質雲1.0」上線運行,實現了地質調查數據共享破冰,實現75個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的互聯共享和2382個信息產品的社會化服務。  本次上線的「地質雲2.0」,是雲上數據資源和系統功能的全面升級,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地質資料庫的上雲共享;新增4905個權威資源環境信息產品(雲上累計7287個);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近14萬檔、440餘萬件存量地質資料在地質雲平臺上查詢、公開版地質資料在線瀏覽、在線訂單服務;新增10萬個鑽孔數據,累計提供了90萬個,新增3萬多米鑽孔巖心圖像信息
  • 自然資源部:我國首次系統公布重大戰略區地質調查資料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6日)系統公布了60幅我國重大戰略區區域地質圖件等資料。此次公布的60幅重大戰略區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包括黃河流域生態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川藏鐵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區等地質圖件。記者了解到,這些地質圖件是地質工程師通過地質填圖編制而成。
  • 國家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
    央廣網天津10月1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期間,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正式上線服務。「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推動地質大數據共享,增強地質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 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自然資源部要求持續做好地質...
    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自然資源部要求持續做好地質...自然資源部要求,繼續密切關注颱風動向,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發揮海洋災害工作組和地質災害防治專家組的作用,為地方政府做好決策服務支撐。8月11日20時50分,颱風「利奇馬」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沿海登陸,山東半島沿海海域受到影響。期間,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每天安排專人到災害現場觀測,包括測量風力、風速、波高、波向、風暴增水情況等。圖為監測人員在日照市第三海水浴場附近觀測。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加強測量標誌保護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加強測量標誌保護 2020-12-02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解讀
    履行匯交義務 加強匯交監管——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負責人解讀《關於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     近期,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對探礦權人地質資料匯交管理遇到的新情況,作出了新的規定。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中國網10月10日天津訊(記者韓琳) 今天,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地質雲」2019年新產品上線服務。該產品上線升級十餘個重要地質調查應用系統和專題服務,實現了全國一萬多個地下水監測站點的自動監測與數據服務,並有助於及時掌握全國和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
  • 國土資源部:所屬館藏機構地質資料目錄必須公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向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出《關於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絡服務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館藏機構保管的地質資料目錄信息必須在網絡上公開提供社會查詢利用,但涉及保密的放射性礦產和海域地質資料除外。
  • 自然資源部向社會公布首批共6062件深海樣品和資料信息
    中國網5月30日訊(記者 奚婷)2019年5月30日,自然資源部在青島舉行了中國首批深海樣品和資料信息發布活動。自然資源部相關人員、青島市政府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活動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主辦,中國大洋樣品館(依託單位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大洋資料中心(依託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承辦。
  • 廣東氣象服務社會化的探索與思考
    著力加強基層災害防禦服務能力。在全省1574個鄉鎮街道辦中建設了超過1800個區域自動站,實現了鎮鎮有自動站監測。開展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試驗業務,在2012年汛期服務中發揮了較好的防災減災效益。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網格預報系統並實現業務化,實現了廣東省內任意點的氣象要素時間序列預報。
  • 自然資源部發布海南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自然資源部發布海南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原標題: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6日)發布海南海洋地質調查報告:圍繞天然氣水合物、南海油氣和海砂資源等地質調查,我國獲得一系列海南海洋地質科技創新成果。
  • 自然資源部:「十四五」期間將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項目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然資源部將進一步開放地理信息資源,推動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的社會化應用,並在「十四五」期間積極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地理信息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近年來,地理信息技術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出新服務、新產品、新業態。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自然資源部近年來大力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發布1:25萬公眾版更新測繪成果,並組織完成了自動駕駛地圖保密插件適用安全性測試及論證工作,成果已能夠滿足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L3級)需求。
  •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光明網訊(記者楊舒)4月22日,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暨自然資源部紀念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上,由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協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 中國地質調查局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04 10:59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日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地質信息共享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今後相關工作的主要任務,並對局屬各單位和機關各部室提出了具體要求。
  • 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開始申報
    本報訊 (記者 王中建)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出通知,組織開展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新建工作,旨在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能力,更好支撐服務自然資源主責主業。通知明確,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自然資源領域重要工作任務和自然資源「兩統一」核心職責履行等,重點在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極地深海探測、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等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等急需、空白、交叉研究領域,布局建設一批部重點實驗室,為自然資源治理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