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獻身的「大體老師」!

2020-11-25 騰訊網

醫學生的學習,有這樣的老師,有時讓人問題無數,有時讓人心生恐懼,在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中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作用。每一位醫學生在成為合格的醫生之前,必須通過這個老師的考驗,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體老師。今天一起聊聊我和大體老師的故事,也希望鼓勵到每一個正在學習的醫學生!

現場大體老師的最主要來源是遺體捐贈,之前也會有無人認領的屍體用於醫學教學。能夠在生前籤署一份遺體捐贈書,有時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更多的還是對生命的敬重。在課程開始前,醫學生都會有這樣的儀式,默哀、鞠躬、獻花,授課老師也會講述遺體捐獻方面的知識,重點是讓每一個人尊重遺體捐獻者,愛惜大體老師。

每一位大體老師都需要專業人士經過幾天時間來處理。去世後,會有醫學院接送遺體的車接走,通過超低溫冰箱室等特殊方式處理,在過世8小時內急速冷凍到零下30℃保存,在教學使用時再復溫到4℃,才成為教學所用的大體老師。同時,需要有專人清理遺體上的分泌物,通過動脈灌注防腐液,最常見的也就是福馬林,然後放到防腐池子浸泡。

這種強有力的防腐固定的方法,也避免在以後的操作中帶來不必要的感染。每一位大體老師都需要由專人進行處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天的時間。為了不幹擾正常的教學工作,遺體捐獻後一般是不允許家屬看望的。

很多人在談及第一次見到大體老師的場景,並沒有想像中的恐懼,更多的是一種震撼和崇敬。大體老師承擔著解剖學的教學,解剖學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文藝復興時代,正是因為人類對人體的好奇,解剖學才能不斷發展,大體老師又在解剖學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還記得醫學院的第一節課,老師來了,簡單介紹操作要求後,接下來就說請出大體老師來給大家上這節課。他順手把一個大金屬盒子給打開了,刺鼻的氣味迎面撲來,原來金屬盒子裡都是福馬林,上面還漂浮著淡黃色的物質,就像火鍋煮鍋肉以後的漂浮物。第一次見到這種場景,不由自主地後退了一小步。

老師緩緩搖動手搖輪,大體老師就從福馬林液體中逐漸出現了。老師讓六個身強體壯的男生去幫忙,我們戴好手套,把大體老師請到講桌上。兩個人搬腿,兩個人搬腰,兩個搬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油脂蹭到身上。大體老師還是很有份量的,小心翼翼地請到了講桌上。原本以為會到處都是滴下來的福馬林液體,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溼,但福馬林刺激卻會刺激的你睜不開眼睛。

我們就圍著大體老師,老師會指著大體老師系統地講解人體的肌肉分布。在大體老師身上,所有的肌肉都被切斷了一半肌腱,這樣能夠將肌肉從人體分離,便於觀察教學,還可以恢復原狀,保持肌肉的完整性。老師講完理論知識後,我們可以自己操作,觀察肌肉和神經,與大體老師進行零距離接觸。

大體老師是醫學院寶貴的資源,在解剖教學等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有醫生的成長道路上都離不開大體老師的指點。向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發展的大體老師致敬。

相關焦點

  • 網紅盜拍大體老師,錯在哪裡?
    近日,一個網紅冒充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拍攝有關大體老師的照片,而引起了網友的憤怒。他觸及了很多社會底線。如果說出入機理實驗室看兔子、老鼠、牛蛙等實驗動物的操作並拍攝上傳是譁眾取寵,那潛入解剖樓偷拍大體老師就是違反公俗良序,侵犯了大體老師的人格,破壞教學秩序。那麼,大體老師是誰呢?
  • 致敬,81歲醫學專家成為「大體老師」!他們將自己對世界的「愛...
    按照其生前意願,她的家人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捐獻給她最熱愛的醫學事業,11月13日,在上海交大醫學院完成了遺體交接,她成為「大體老師」,繼續為醫學事業做最後的一份貢獻。她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為她已經融進了更多的生命。1939年11月,韓湘君教授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醫學世家,她從小耳濡目染,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生為良醫,死後,她選擇成為「大體老師」
    學生們向「大體老師」致敬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了一堂特殊的課,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生前,她是醫生、教授;身後,她是「大體老師」,依然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
  • 81歲醫學教授當「大體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這堂課很特殊: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也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日前,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她生前囑咐: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也是醫學生們無言的良師。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引眾怒
    一個人願意捐獻出自己的遺體做為醫學教學,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奉獻精神。所以醫學院在進行人體解剖教學時,老師會帶著學生向大體老師默哀、致敬,教學現場一般不允許學生拍照、攝像、隨意討論,專業的教學視頻需要經過教育部、衛生部以及醫學倫理學委員會同意才能拍攝,也只能用做專業教學,不能隨意進行傳播。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為何引發眾怒?
    一個人願意捐獻出自己的遺體做為醫學教學,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奉獻精神。 所以醫學院在進行人體解剖教學時,老師會帶著學生向大體老師默哀、致敬,教學現場一般不允許學生拍照、攝像、隨意討論,專業的教學視頻需要經過教育部、衛生部以及醫學倫理學委員會同意才能拍攝,也只能用做專業教學,不能隨意進行傳播。
  • 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其被稱為「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
  • 婦科專家去世成為「大體老師」讓醫學生感悟醫術精髓
    」致敬。 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出身醫學世家的韓湘君教授生前是知名的婦科專家,為很多女性解除病痛,迎接了眾多新生命。20日,韓湘君教授又被稱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
  • 徐州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徐醫百名學子致敬「大體老師」
    徐州醫科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們深情朗誦讚歌並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向捐獻者致敬,為生命禮讚!  2018年,在市財政、衛生、民政等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下,坐落於茅村第二公墓院內的徐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建成,這裡既是遺體器官捐獻者共同的「家」,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和醫學類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陣地。截至2019年2月,該市報名登記遺體捐獻累計730人,成功捐獻130例。
  •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2020-04-20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緬懷「大體老師」 北京已有2962人實現遺體捐獻
    今天,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燕京醫學院6所醫學院校的師生、醫務工作者和北京市紅十字會志願者代表聚集在此,深情緬懷遺體捐獻的「大體老師」們。「大體老師」 ——醫學界對志願遺體捐獻者的最高稱謂,為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無私獻身的精神,不僅受到醫藥衛生院校廣大師生的崇敬,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所理解和敬仰。
  • 百萬網紅冒充醫學生擺拍「大體老師」,遭網友痛批!
    正如他並不清楚「大體老師」對醫學生和醫學界的意義。尊敬的「大體老師」是醫學生的第一堂課「大體老師」是解剖醫生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老師意為捐獻者用自己的身體為醫學、科學作出了貢獻。他們是醫學生的第一個手術「患者」。
  • 大體老師,醫學院的無言良師
    為醫學研究  貢獻「身體髮膚」  談起大體老師,2014級臨床醫學五年制的陳立偉同學講述了她身邊的故事。曾在敬老院做過志願者的她在志願過程中了解一位非常積極樂觀的老奶奶,總是願意和她不停地交流。在雙方關係很融洽後,那位老奶奶了解到陳立偉是一名醫學生後,表達了她對這個行業的尊敬與支持,並在日後動員自己的女兒一起籤署了遺體捐獻的志願書。
  • 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9月29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形態樓臨床解剖手術實驗室內,匯聚來自2017級臨床醫學八年制的一百多名學生,舉行「大愛無疆,醫路有你,感恩體師」局部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代表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 「沒有解剖學就沒有現代醫學」,與其他課程不同,解剖學知識需要在大體老師的身上實操來獲取。
  • 生命定格81歲,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其被稱為「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
  • ...只求安泰離去,醫學女教授當「大體老師」,成2980名遺體捐贈者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在進行特殊的授課: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而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立講臺,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11月20日,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因為她生前預囑,疾病最後階段不要做無謂的搶救,也不插管,只求安泰離去,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 不插管只求安泰離去,醫學女教授當「大體老師」,成2980名遺體捐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在進行特殊的授課: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而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立講臺,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11月20日,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因為她生前預囑,疾病最後階段不要做無謂的搶救,也不插管,只求安泰離去,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 畢業生向解剖大體老師鞠躬告別
    6月10日,在該校解剖樓,一群畢業生隔著大門向裡面的「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告別。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我帶著跟隨我一起推動器官捐獻宣傳的學生們一同開展大體老師的致敬活動和校園器官捐獻宣傳,他們在參與時的專注和走近的狀態告訴我,這場生命的教育是可以去喚醒和引導他們對職業的大愛精神培養。2020屆學生畢業了,他們能夠自發的向『大體老師』鞠躬告別,我的內心是被深深觸動的,生命的教育在那些實踐的年月已經在他們的內心播下種子,並且生根發芽。」
  • 致敬「大體老師」 他們離開之後生命仍在延續
    這塊莊嚴的石碑上,鐫刻著曾為醫學事業做出巨大奉獻的捐遺者的名字。2002年,蘇州市民周昭德和許熙卿夫婦,一同籤下了捐獻遺體的志願書。幾年後,他們相繼去世,將遺體捐獻給了蘇州大學醫學院。他們沒有想到,當初的這個決定,將會影響他們的女兒周頌英和外孫女周沁的一生。
  • 大愛無言,感恩良師 | 溫醫大學子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
    會上,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的同學們分享了近5個月以來他們走訪遺體捐獻志願者家屬過程中形成的感人故事。樸實真摯的話語娓娓道來,「無言良師」的事跡徐徐展開,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這份彌足珍貴的無私精神,感動著一批又一批的醫學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