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2020-12-01 澎湃新聞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2020-04-20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大體老師

是解剖醫生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

稱為老師

意為捐獻者用自己的身體

為醫學、科學作出了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

武漢市火神山醫院共有28位大體老師

作出了自己最後的貢獻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不要有更多支離破碎的家庭」

在傳統習俗的影響下

很多家屬並不願意捐獻逝者遺體

但隨著疫情發展

一些逝者家屬的觀點發生了改變

遺體捐獻者家屬:

「這個病很嚴重……

不論是疫苗,還是特效藥方面,

看能不能有點貢獻。」

遺體捐獻者家屬:「捐獻出來的話,也只是希望早日結束這場疫情吧。讓更多人都早日得到救治,得到更好的治療,讓更多的家庭不用這樣支離破碎……」

「一種延續的希望」

對部分器官進行研究後

解剖醫生會將遺體的器官還原

恢復生前的樣子

遺體捐獻者家屬:

「母親生前,

會自己去填遺體捐獻的表格。

我們還總笑她『你年紀大了,

你的器官別人都不能用。』

那個時候我們是反對的。

但火神山醫院的白衣天使們,

讓她的生命得到延續……」

遺體捐獻者家屬:

「捐獻遺體

其實有一種延續的希望。

外婆雖然走了,

但我依然覺得她存在……」

向28位大體老師致敬

截至4月5日,火神山醫院

共有28位遺體捐獻者

他們為抗擊新冠肺炎

作出了自己最後的貢獻

火神山醫院

向每位遺體捐獻者家屬送上感謝信

為他們及家人的無私奉獻表示感謝

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感謝信

「感謝您及家人無私捐獻逝者遺體用於醫學研究,為我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出突出貢獻。對您及家人的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我們表示由衷的欽佩!正是由於有你們的奉獻行動,醫學事業才得以推動進步和發展。謹向逝者致以深切的哀悼,並向您和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網友:致敬平凡而偉大的英雄!

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

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與猜測

得到了印證

他們走了

但他們是永不被遺忘的記憶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

原標題:《送別火神山這28位大體老師!當生命終了,他們的選擇讓人肅然起敬!》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百萬網紅冒充醫學生擺拍「大體老師」,遭網友痛批!
    一名大連醫科大學的在校學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每次上課前,我們都會哀悼眼前的『大體老師』,因為大家都知道,是他們的奉獻,我們才會有機會去模擬手術、去掌握人體的基本知識。」
  • 這19位「大體老師」,讓人肅然起敬
    「大體老師」是最後一個鮮活的教材張衡說,他的小組解剖了19具遺體,這些遺體來自於「志願捐贈遺體者」。他說,所有的屍檢醫生都對遺體充滿了尊敬,他們尊稱這些遺體為「大體老師」。張衡說,「大體老師」是最後一個鮮活的教材。他感謝這19位武漢「大體老師」。因為是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的身體具體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 40位大體老師一半是成人 他們的「休息室」就在屍體庫
    在廈門醫學院,每名大一醫學生都會上一門課———《人體解剖學》,為他們授課的是兩位老師———實驗教學老師和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也就是遺體捐贈者,又被醫學生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們雖不說話,卻用自己的軀體為一屆又一屆的醫學生傳授豐富的人體基本知識,在另一個世界推動著人類醫學的進步。
  • 你不了解的"大體老師"
    對話   上課前需向「大體老師」默哀鞠躬   對話人:首都醫科大2012屆臨床專業生鄭超   遺體捐獻完成交由學校保管後,將以「大體老師」的身份在醫學院的實驗室內度過「延長」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作為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專業的一名2012屆畢業生,鄭超回憶起大學時代的「大體老師」,仍記得第一堂課的緊張,以及對「大體老師」的無限敬意。
  • 81歲醫學教授當「大體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這堂課很特殊: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也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日前,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她生前囑咐: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也是醫學生們無言的良師。
  • 溫州醫科大學舉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
    溫州網訊「感謝老師,老師,您一路走好!」3月23日上午,在溫州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位大體老師的骨灰被交還給遺體捐獻者的家屬。  大體老師是專屬於醫學生的「無語良師」,是醫學界對於遺體捐獻者的尊稱。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華商報記者 黃利健 攝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醫學院的大學生:  感恩那些默默奉獻的「大體老師」  2月28日,西安交大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大二女生趙冰潔第一次上解剖學的課。
  • 解剖課上學生向遺體捐獻者鞠躬 尊稱"大體老師"
    先學會尊重「大體老師」   「相當於說聲『老師好』。和走上講臺的老師不同,『大體老師』沒動作不說話,但他們卻用高尚的行動,支持著醫學事業發展。」班長鬱婷燕說,「和『遺體』這種冷冰冰的詞相比,學生們更願意使用臺灣慈濟大學的提法,稱他們為『大體老師』。局部解剖學的第一課,老師就帶著我們全班向『大體老師』默哀。」
  • 吳思,無私的大體老師
    日前,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按照慣例,師生們為一名大體老師舉行了緬懷儀式。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名捐獻者,3年前還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學習和生活。她叫吳思,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畢業生。今年7月5日,吳思因子宮癌全身轉移救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時年僅25歲。
  • 大體老師,醫學院的無言良師
    經過上學期系統解剖課的理論學習後,他們走入了地下一層的解剖實驗室,開始面對大體老師——那些為了科學研究與醫學教學捐獻了自己遺體的無言良師。  正是有了這些良師的奉獻,才使得醫學生們對於人體構造,解剖操作上有了最為豐富的知識攝入。為了表示對於這些特殊老師的尊重,每位學生在第一次操作前都會進行簡潔而肅穆的默哀儀式。
  • 緬懷捐獻者 重慶醫科大學師生感恩"大體老師"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3月28日上午,「緬懷捐獻者、彰顯醫學心」 的清明祭奠活動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4000餘名醫學生向遺體捐獻者致敬,緬懷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們道一聲感激。
  • 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代表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 「沒有解剖學就沒有現代醫學」,與其他課程不同,解剖學知識需要在大體老師的身上實操來獲取。大體老師是解剖學課堂上另一位老師,是醫學生們對捨身奉獻於醫學研究的人的尊稱。他們不用言語,不落文字,一心祈願,育化良醫。
  • 走進人體解剖課:專業的態度是對大體老師最好的感恩
    在醫學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整體器官叫作大體形態結構,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叫作顯微形態結構。所以遺體又被稱為「大體標本」。出於對捐獻者的尊重,醫學生往往稱之為「大體老師」。人體解剖學是南大醫學院學生的必修課。朱亞文老師和董平老師教授這門課的理論部分,而周宇坤老師則負責實踐部分的教學。
  • 網紅盜拍大體老師,錯在哪裡?
    近日,一個網紅冒充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拍攝有關大體老師的照片,而引起了網友的憤怒。他觸及了很多社會底線。如果說出入機理實驗室看兔子、老鼠、牛蛙等實驗動物的操作並拍攝上傳是譁眾取寵,那潛入解剖樓偷拍大體老師就是違反公俗良序,侵犯了大體老師的人格,破壞教學秩序。那麼,大體老師是誰呢?
  • 致敬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獻身的「大體老師」!
    醫學生的學習,有這樣的老師,有時讓人問題無數,有時讓人心生恐懼,在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中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作用。每一位醫學生在成為合格的醫生之前,必須通過這個老師的考驗,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體老師。今天一起聊聊我和大體老師的故事,也希望鼓勵到每一個正在學習的醫學生!
  • 面對"大體老師" 醫生術前術後默哀一分鐘
    前日,華西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首次使用醫學志願者遺體教學,開展了與全球同步的「大體模擬術」———醫生們的手術對象,不是真正的患者,而是一具具「大體老師」。  名詞解釋  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引眾怒
    還表示自己並沒有拍攝「大體老師」和實驗動物,視頻中都是一些教學模具或者空白,只是都加上了很厚的馬賽克,被大眾誤解了。還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的道歉聲明。不過網友對此並不買帳,畢竟他對「大體老師」毫無敬意的行為,已經觸碰到了醫學倫理和學科尊嚴的底線。
  • 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其被稱為「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
  • 轉發,送別!一生盡瘁!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11月27日,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他已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轉發,送別! ​​​
  •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11月27日,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他已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轉發,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