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Blue Origin擊敗SpaceX 成為第一家成功重複使用火箭的宇航公司

2021-02-25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作者丨Kelly Dickerson

編譯丨全球創新論壇 Lily

Blue Origin11月24日宣布,已成功地將New Shepard太空火箭發射到62英裡(約合100.5公裡)的計劃高度,隨後又成功並完好無損地返回發射場。這是全球第一個發射升空後又完好無損地返回地面的火箭,同時意味著Blue Origin已戰勝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航天公司SpaceX,率先生產出可重複利用的火箭。

下面就讓我們近距離看看這款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是如何可能徹底改變太空旅行的。傑夫•貝佐斯,Amazon.com的創始人,在德克薩斯的沙漠上默默地從事火箭系統領域開發研究已經長達15年,他的目標是希望能夠讓普通大眾可以實現能夠支付的起的航空出行。


11月24日,貝佐斯公司旗下太空公司Blue Origin對New Shepard再次試航。


和往期試航不同的是,這次New Shepard 的速度達到了一小時2800英裡……


它飛到了62英裡高度——這是一個非官方的宇宙界限。




Blue Origin的工作者們歡慶這一歷史性的成功。


眾所周知,造一枚火箭需要花費數以百萬的美元,但是在沒有重複使用技術之前,火箭發射完之後必須不得不被丟棄,沉入海底


貝佐斯說當今發射一枚火箭就像是造了一架波音747飛機,然後飛行一次就把它扔了。而可重複使用火箭就大大地減少了航空飛行的費用,實現了重複使用。


Blue Origin和其他一些這個領域的公司的目標就是為了讓航天飛行可以進入普通大眾。Blue Origin希望可以儘快開始他們送人們去太空邊境,讓人們去體驗幾分鐘完全失重的感覺,去看看他們從沒有親眼看過的宇宙。


貝佐斯展望到,未來的日子裡,也許有上百萬的人能夠在太空裡工作和生活。


但是,Blue Origin這次成功,僅僅是在漫長的航空飛行的工程中邁出了一小步,我們不可能馬上就可以看到可重複使用火箭很快應用到航天飛行。這是因為Blue Origin只是把航天飛行器送入到亞軌道太空,需要指出的是,『太空』(space)和『軌道』(orbit)有著明顯的不同 。


New Shepard目前還沒有能力把飛行器送入「軌道」,貝佐斯說他們的火箭至少還需要100倍的能量才能夠做到這點。


而如果加大到100倍的能量,又很難讓火箭再返回地面。對於這個困難,SpaceX公司伊隆·馬斯克也熟知這個問題。


儘管如此,伊隆·馬斯克的公司SpaceX 也一直沒有停止對能夠使火箭有足夠能量進入軌道但是又能成功返回地面的技術的研究。


對於這次Blue Origin的New Shepard的發射成功,SpaceX公司這樣評價:這次成功的發射,標誌著在可回收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標誌著商業航空飛行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來源丨Tech Insider

本文責任編輯丨Lily



署名文章及插圖版權所有。未取得聯繫的作者,請與本刊聯繫,即付稿酬。

相關焦點

  • Space X再次打破記錄
    5月31日,號稱「矽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又完成了一項創舉——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人類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民營企業家。如今,space x終於讓美國又有了自己運送太空人的能力。已經非常有名的SpaceX雖然是第一次發射載人航空器,但是在載貨方面經驗已經非常多了。自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派出20多艘貨運飛船,為空間站運送物資和實驗設備。在這些任務中,龍飛船會停在空間站旁邊,然後被機械手臂抓住,從而停泊到空間站。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長徵二號F火箭是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逃逸塔(發射空間站時則無)組成,全長58.34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火箭。從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至今是其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在此前13次任務中成功率達100%。
  • 「國產SpaceX」突破,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項目主體旗下挖出兩家上市公司
    今日重要性:✨據新華社9月6日消息,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航天發射領域,世界各航天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低成本航天運載器」。在這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中,SpaceX公司推出了「獵鷹-9」運載火箭。
  • 埃隆·馬斯克對俄羅斯新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設計嗤之以鼻
    據Ars Technica的資深太空記者埃裡克·伯傑周一在推特上指出,俄羅斯宇航局本周公布了其可重複使用的「Amur」火箭的設計方案,該設計計劃於2016年完成,大量借鑑了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以後重複使用多達10次。SpaceX還沒有達到10次重複使用,但它在重複使用獵鷹9號火箭的一級和整流罩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年8月,SpaceX進行了第六次同一階段的飛行,並計劃在明年的某個時候進行第十次。馬斯克的推特似乎暗示,到2026年,它將大大超過黑龍江的計劃能力。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衛星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space-x的龍——龍飛船圖片集錦
    雖然離很多普通人還很遠,但space-x讓人看到了民間航天事業的令人奮進的起步,讓每個人離自己的飛天夢更進一步。這個新一代的太空衣,越來越輕便了,似乎和《星際迷航》的時代越來越近。大推力火箭還是成功航行的必備。
  • 可重複使用的3D列印火箭,Rocket Lab成功回收助推器
    現在,這家航空航天製造商已經發射了Electron火箭,將30顆小衛星部署在軌道上,同時成功完成了火箭第一級回收的首次嘗試。 這次任務名為 "返回發送者",Rocket Lab在發射後將Electron第一級在降落傘系統下帶回地球後,成功完成了Electron第一級的降落和回收。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第十四批次星鏈衛星
    Space X公司第十四批60顆星鏈衛星在前日成功發射,此次火箭發射地點為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執行此次飛行任務使用了獵鷹九號助推器,該助推器為B1051-6這也是該助推器執行第六次飛行任務。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給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寄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Space X公司太空衣獲太空人五星好評,或開創太空衣設計新方向
    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無論是俄羅斯的太空人,還是「美系」的太空人,所使用的太空衣造價驚人,像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所使用的一套艙外活動服,其造價不低於3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而據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介紹,一套國產太空衣的造價也在300萬元人民幣以上,而這很可能只是艙內所使用的太空衣,在楊利偉出艙時所裝備的那套太空衣,造價很可能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5月30日, 載人版龍飛船搭乘「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成功。)獵鷹9號是Space 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龐大的商業航天計劃中迄今最成功的一環。它是世界上第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級火箭,於2010年首飛,目前已經完成了83次發射和44次著陸。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出走 SpaceX 和藍色起源,兩位 90 後利用 3D 列印造火箭,公司估值 23 億美元
    Relativity Space 執行長 Tim Ellis 將 Aeon 1 火箭發動機的成功歸功於工程和技術團隊、軟體預測模型、以及公司快速迭代和按需 3D 列印新部件的能力。Relativity Space 工廠開發副總裁 Zach Dunn 表示:發動機測試的成功,讓我們有信心實現 2021 年發射第一枚火箭的目標。下一步就到了集成階段測試,隨後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16 號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
  • 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重複使用技術分析
    [2]於霞,孫伶俐,單文杰.國外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發展現狀和趨勢[J].國際太空,2012(12):2-6.[5]張明江,劉博.美國「獵鷹9火箭一子級重複使用影響分析[J].中國航天,2017(6):18-20.[6]GRANTZ A C.X-37B orbital test vehicle and derivatives[R].AIAA 2011-7315.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SXM-7廣播衛星
    縱觀全球航天發射任務還得看我國與美國Space X公司,就在昨天我國完成了嫦娥五號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而也就在同一周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了一顆SXM-7廣播衛星。這顆衛星是在北京時間周一凌晨1時30分左右由Space X公司用獵鷹九號火箭送入預定軌道,Space X出色且成功發射了SXM-7廣播衛星任務,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是獵鷹九號,此次飛行任務一級火箭為第七次飛行的B1051-7 。
  • 馬斯克出生在非洲,可回收火箭領域,擊敗了美國「土著人」
    在航天領域,馬斯克作為一名出生在非洲的外人,小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將來會有天去美國,成功擊敗當地的「土著人」,成為了人生大贏家。進入21世紀之後,美國開始了將航天發射私有化,大力支持火箭運輸企業發展。停掉太空梭之後,NASA的衛星發射訂單,便交給了一些具有實力的本土老牌企業。
  • SpaceX 首次發射載人火箭成功,這次發射任務有哪些意義與亮點?
    一句話: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03時22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用自家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龍2載人飛船,成功運送兩名太空人(Douglas Hurley和Robert Behnken)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他們將在1天後抵達。
  • 火箭可重複使用 SpaceX:去火星費用降至每人20萬美元
    去年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SpaceX CEO 埃隆·馬斯克公布了他的展望——10 年內完成移民火星的計劃。
  • Space X載人火箭實現載人首飛
    18年前,馬斯克自掏腰包成立了 SpaceX,這是一家太空運輸公司,儘管其他人認為沒有航天經驗的私人企業家不應該創辦火箭公司,但馬斯克並不認同。,馬斯克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把人類送上火星,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在地球之外建立另一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