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場景化落地 青雲QingCloud邊緣計算與IoT產品持續進化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從2005年物聯網概念正式誕生以來,物聯網的技術進化和應用落地一直在緩步前行,這一技術並沒有像網際網路那樣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數字經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核心驅動的今天,一切已經悄然改變。

作為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之一,物聯網正在成為下一個最有望爆發的新技術領域。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這些領域的發展都需要基於物聯網技術展開,物聯網將擔起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數據採集與傳輸的重任。

在物聯網與雲計算、5G、大數據等日趨融合的今天,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將呈現出新的特點。為此,青雲QingCloud也在順應技術發展的脈絡,打造全新的物聯網平臺。自青雲QingCloud推出創新技術IoT平臺和EdgeWize邊緣計算兩款產品以來,經過近一年在各行業的應用與實踐,青雲QingCloud物聯網平臺也逐漸顯露出全新面貌。

如果說去年青雲QingCloud是在通過發力IoT與邊緣計算,補上全維雲最後一塊拼圖;那麼今年青雲QingCloud在IoT與邊緣計算產品上的升級,則是要將全維雲服務全面覆蓋到邊、端層面,並深入到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中,真正為客戶打造更加強大的雲網邊端一體化的基礎架構,為新基建價值的釋放奠定基礎。

新基建邏輯下物聯網的新機遇

與過去技術的逐漸發展與進化不同,進入2020年,許多數位化技術的應用都進入了快車道。

這一方面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密切相關,受疫情影響,傳統的診療模式、教育模式、辦公模式都難以為繼。藉助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數位化技術的應用,降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成為一種新常態。

另一方面則與我國推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關。新基建涵蓋了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物聯網、5G、人工智慧等幾乎所有的新興數位化技術領域,但在新基建的範疇中,這些新技術不再單獨存在,而是融合在一起成為數字經濟,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在青雲QingCloud產品市場總監陳烈看來,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相比,變化的是從物理到虛擬不斷演進,我們需要構建新的基礎設施;不變的則是基礎設施的覆蓋能力和承載能力。在物理世界向虛擬時間的演化過程中,物聯網的應用至關重要。

如果說5G解決的是數據傳輸通道,大數據、人工智慧解決的是數據的分析和計算,雲計算解決的是數據計算的算力,那麼物聯網承擔的則是數據的採集和傳輸。因此,包括青雲QingCloud等在內的雲計算企業,都在致力於打造覆蓋雲、網、邊、端等在內的全方位能力。

去年,青雲QingCloud就提出了廣義雲計算理念,打造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並在無數臺伺服器之上構建統一的作業系統,最終實現將虛擬世界打造成一臺統一的計算機,即「大平臺」。其中,青雲QingCloud的IoT物聯網服務平臺和EdgeWize邊緣計算平臺更是承擔著打通「邊端」二脈的作用。

青雲QingCloud的物聯網有什麼不同?

物聯網雖然位列新基建行列,但物聯網並不是一項新技術,許多傳統的網絡技術和設備廠商早已涉足物聯網領域多年,近年來,包括青雲QingCloud在內的雲計算廠商也開始進入到這一領域中。

一個明顯的不同在於,雲計算廠商並非從網絡層面切入到物聯網領域,而是從其擅長的計算、數據、平臺等角度切入到物聯網領域。以青雲QingCloud為例,其去年發布的兩款產品分別是物聯網平臺和EdgeWize邊緣計算,而且青雲QingCloud的物聯網平臺是雲網邊端一體化交付,更強調技術的整體應用,而不是單純聚焦在物聯網一個細分領域。

事實上,對於雲計算廠商來說,他們更希望終端設備的數據直接上傳到雲端,然後由雲計算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但在許多細分行業,比如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終端傳感器的數據在完成採集之後並不能直接上傳到雲端,而是要採集到物聯網平臺上。

這裡,物聯網平臺就相當於是一個中間層,向上對接終端設備和傳感器,向上支持物聯網應用的開發,實現數據的統一。而邊緣計算則是對物聯網平臺的補充,在沒有邊緣計算時,終端設備的數據直接連接物聯網平臺,為上層應用提供支撐;如今,邊緣計算則將雲平臺的服務能力從雲端下放到了邊緣端,這相當於是將雲服務延伸到了邊緣端。

從這樣一個思路可以清晰看出,青雲QingCloud對物聯網的布局,主要是為了構建雲網邊端一體化的架構,打造廣義雲基礎架構,賦能IoT應用生態建設,為企業提供一個覆蓋雲網邊端的、全面的ICT平臺服務。青雲QingCloud物聯網產品負責人王小虎表示,青雲QingCloud通過全維雲平臺的構建,再加上光格網絡SD-WAN智能廣域網、EdgeWize邊緣計算等,最終構建一個廣域空間雲網邊端一體化的技術架構。

構建一體化的架構只是青雲QingCloud在物聯網領域布局的第一步。王小虎透露,青雲QingCloud將在一體化架構的基礎上,建立生態,聚焦行業,通過整合專業力量為客戶交付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目前著重針對數據中心、工業、交通和建築四大行業。

由此可見,在青雲QingCloud的規劃中,物聯網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或者產品,而是構成雲網邊端的重要一環,真正讓物聯網技術在不同的行業中落地應用,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青雲科技全新升級光格網絡SD-WAN光盒 網邊深度融合智慧場景
    北京,2020年6月10日——企業級混合雲服務商青雲QingCloud日前宣布,正式發布物聯網平臺、EdgeWize®️邊緣計算,並面向智慧數據中心、智慧建築和智慧交通等新基建核心場景,發布圍繞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構建的端到端場景化解決方案(qingcloud.com/products/iot/
  • QingCloud私有雲是什麼?青雲qingcloud私有雲產品種類、特點及服務...
    青雲 qingcloud私有雲產品有什麼特點呢? 青雲 qingcloud私有雲產品介紹 青雲 qingcloud私有雲不僅是虛擬化,企業需要通過對存儲、網絡、安全以及 PaaS 平臺的軟體定義,實現基於雲計算形態的 IT 管理。 QingCloud 的公有雲與私有雲擁有統一架構。
  • 青雲科技與米文動力以雲邊融合創新軌道交通應用
    9月28日,青雲QingCloud (qingcloud.com)宣布與面向全球的智能邊緣計算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米文動力達成戰略合作,在企業邊緣端算力提升需求日益顯著的背景下, 雙方將共同拓展雲邊融合的行業創新應用,加速不同領域智能應用的產業化進程。
  • 光格網絡SD-WAN亮相雲數據企業家海口峰會 打造面向5G和邊緣計算的...
    海口,2020年11月20日——日前,2020數位化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論壇暨5G與雲數據企業家海口峰會召開,青雲QingCloud(qingcloud.com)基礎設施副總裁兼光格網絡CEO馬志強受邀出席,並以《打造與時代匹配的新平臺——面向5G和邊緣計算的軟體定義網絡》為題進行主題演講
  • 青雲QingCloud物聯網平臺全新升級 發力4大行業場景
    青雲QingCloud物聯網平臺基於項目實踐總結對產品進行了升級,擴充新功能,讓其真正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據王小虎介紹,升級後的青雲QingCloud物聯網平臺進一步強化雲網邊端架構的整合程度,結合場景作功能細化和豐富。目前物聯網平臺對物的管理比較簡單,可以直接註冊邊緣計算節點,也可以註冊智能化設備、協議類設備。在實際的物聯網項目中,異構化設備、跨系統設備的管理會涉及到業務角度的資產管理問題,因而青雲QingCloud物聯網平臺會擴充資產建模的能力。
  • 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原標題: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連接5G商用潛能和下遊產業機會的邊緣計算走向大風口,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物聯網等領域呈現出旺盛的市場需求。運營商紛紛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實現5G能力的進一步延伸,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 有棵樹國貨出海之旅 青雲QingCloud黑科技護航跨境電商
    北京,2019年8月19日——企業級全棧雲ICT服務商青雲QingCloud(qingcloud.com)日前宣布與深圳市有棵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棵樹」)達成合作,為其的跨境業務提供業務創新能力和技術支撐。
  • 加速雲原生落地 KubeSphere把簡單交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
    雲原生加速落地 KubeSphere持續進化2019年,雲原生技術受到了眾多開發者的追捧,不僅網際網路企業在加速探索雲原生應用的落地,一些傳統行業也開始加入其中。可以說,在2019年,雲原生實現了從概念到落地實踐的轉變。
  • 青雲科技加入深圳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協會 推動「中國製造」數位化轉型
    在技術研發方面,青雲QingCloud依託多年經驗積累,具備全維度的雲產品與雲服務研發、交付能力,具備跨越 IaaS、PaaS、SaaS的全棧能力,掌握以統一架構實現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和託管雲的一致化交付和管理能力,並以IoT平臺為核心,融合邊緣計算、5G、AI等前沿技術,構建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實現物聯數據採集、物聯網絡連接、物聯數據存儲、物聯數據計算等。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2015年創立的CNCF發布的開源平臺Kubernetes,讓雲原生技術得到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採用雲原生技術,企業和個人開發者4年增長了近20倍,來自超過2k個公司的3.5萬多個開發者向開源社區貢獻了14萬餘行代碼。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
  • 雲帆加速與愛快,譜寫邊緣計算藍圖,共贏新篇章
    為此,筆者從企業級網絡場景的Top企業代表愛快(iKuai)和技術創新型CDN服務商為代表的雲帆加速二者合作的案例,來分析邊緣計算節點為何要部署於路由器、智能網關,並從邊緣節點與CDN技術解決方案結合部署的角度,來看邊緣計算目前在CDN等應用場景上的新發展方向。  邊緣節點部署在何位置?
  • 2021年計算行業機遇在「邊緣」:浪潮與百度聯手樹標杆
    雖然AI與5G兩大動力加速邊緣計算產業發展,但現階段產業依然面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也正是2021年業界需要解決的。孫波認為挑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任何一個場景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如果將場景與邊緣計算設備直接結合,常常會出現水土不服。因此,現階段邊緣計算部署大多需要現場實施,屬於項目型交付。這就導致設備無法與行業通用場景打通。
  • 地平線張永謙:AI在邊緣側落地背後的思考
    izTesmc在邊緣側如何快速智能處理大量數據?在邊緣側做快速智能處理大量數據,是當下主攻AI晶片和計算晶片領域的玩家們集中攻堅的難題。而邊緣側的AI晶片也已成為市場非常搶手的產品,僅僅在國內範圍內,對外宣稱做AI晶片的公司就已達到50-100家的規模。
  • 魔點科技獲1.2億元C輪融資 領跑人工智慧場景化落地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持續的產品創新和研發投入,以及優秀人才招募。未來,魔點科技會繼續在智能辦公領域保持領先優勢,同時在行業應用和生態智能的賽道上加注。攜手釘釘,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升級魔點科技,創立於2016年底,專注於人工智慧場景化服務。
  • ...出席 2020 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 詮釋雲原生時代存儲「進化論」
    峰會上,QingStor 存儲產品線研發負責人王煜、QingStor 存儲產品線產品經理馮相東分別帶來了以《雲原生架構下的存儲進化》、《企業核心業務資料庫雲化轉型》為題的主題演講,深度詮釋雲原生時代的存儲進化方向,解析企業核心業務雲化轉型與資料庫變革的重要性,幫助企業客戶解決雲原生架構下海量數據(603138)存儲難題,加快落地雲原生,推進數位化轉型。
  • 從邊緣計算說起 用戶所需要的「實時算力」都可通過戴爾終端解決...
    、關鍵任務都要求實時響應,還要求實時反應的穩定性以及可持續性,這也對邊緣計算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隨著數位化轉型越來越多的新的應用場景,比如無人機、自動駕駛、基於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系統等等,越是智能,越會調用大量數據,這會加重算力的負荷,加重數據的負擔,所有的數據上傳到網絡上其實沒有必要,也不會提高效率。基於此,強算力的邊緣計算結合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
  • QingCloud Insight 2016 日程
    內容介紹:青雲致力於為企業客戶帶來最優質最全面的大數據平臺服務,這些服務能力既來自於青雲自身提供的產品也包括合作夥伴提供的多樣化產品。在本次演講中,周小四將與大家一起探討大數據平臺雲化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以及青雲大數據從基礎平臺到上層業務的構建思路與規劃。
  • 聯想芮勇:智能邊緣計算助力機器人實現大飛機噴漆等行業場景應用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CTO芮勇在大會主論壇發表的主旨演講中透露,在聯想智能邊緣計算的助力下,聯想打造的晨星機器人,能讓工人通過機器人精準地執行遠程噴漆工作,這一應用已落地於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的製造場景中。芮勇介紹稱,飛機需要噴漆的零件高達數百種,在傳統自動化噴塗實踐中,機械臂的示教和調試要花費幾周的時間;但如果採用人工噴漆,質量會依賴於工人的操作手法,也很難保證一致性。
  • 宜鼎國際引領全球工控存儲 加速企業AIoT落地
    所以宜鼎透過這次研討會,攜手旗下轉投資公司安提(Aetina)、巽晨(Millitronic)、安捷科(Antzer),並聯合合作夥伴三星(Samsung)、微軟(Microsoft)、美超微(Supermicro)、立普思(Lips)等國際大廠與軟體新創,以探討AIoT落地應用為主,並針對5G、智慧車聯網、人工智慧及邊緣運算等各領域,提出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對應到不同工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期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