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教育實際成效抽樣調查:畢業生後續發展強勁

2020-12-05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孫雅琴

2019年11月,青島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提出打造海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海洋特色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際海洋科教中心城市。2020年,青島將圍繞這一方案的落地,深挖海洋教育內涵,在現有100所海洋特色校的基礎上,重點建設2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校。與此同時,海洋教育集團也正在籌建中。

青島海洋教育的實際成效如何?海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又對學生的後續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近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走近青島三十九中——這所青島最早發展海洋教育的學校,並對學校歷屆海洋班畢業生進行了跟蹤抽樣調查,試圖從中找到答案。

數據採集 

海洋班歷屆畢業生參與問卷調查

記者設計了《青島三十九中歷屆海洋班畢業生跟蹤調查問卷》,在三十九中海洋班班主任的協助下,2014屆-2019屆六屆海洋班畢業生中的246名學生接受了問卷調查。其中,2014屆佔13.4%;2015屆和2016屆均佔19.9%;2017屆佔10.2%;2018屆佔11%;2019屆畢業生最多,參與問卷的人數也最多,佔25.6%。從抽樣畢業生的分布情況來看,該問卷調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數據分析

學生對海洋班學習方式認可度提高

在「當年為何報考三十九中海洋班」的問題中,63.8%的學生選擇「聽說海洋班學生的發展前景好」;52.8%的學生選擇「喜歡海洋班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海洋班的哪些教育教學活動你更喜歡?」73.6%的學生選擇了「海洋班的專家講座、海上科考等『四個一工程』開拓了眼界」,65.4%的學生選擇了「海洋班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了解學生當初報考海洋班的動機。數據顯示,多數學生對海洋班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很期待。設計第二個問題,是了解學生對三年培養方式的實際感受。數據顯示,經過三年,認可海洋班培養方式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說明實際培養效果比學生報考預期要好得多。

半數學生表示從事科研得心應手

「海洋班哪種學習方式對你大學學習影響最大?」有55.3%的學生選擇了「因為在海洋班有過課題研究經歷,所以在做實驗、寫論文方面得心應手」。

進入大學之後,學生進入了獨立學習生活階段,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面臨了巨大挑戰。記者設計這個問題,是想了解海洋教育對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情況。數據顯示,55.3%的學生表示自己在科研方面可以做到得心應手,說明海洋教育給他們日後的發展打下了素養能力基礎,也使他們在大學裡比身邊的同學更具競爭力。

近九成學生選擇在專業領域繼續深造

對於「大學畢業後你是否選擇繼續讀研」這一問題,89.43%的學生表示大學畢業後會繼續讀研或已經在讀研了。其中,2014屆和2015屆畢業生目前已經大學畢業,2014屆畢業生的讀研率高達90%;2015屆畢業生的讀研率81%。

記者設計這一問題,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情況。記者查詢發現,每年全國參加考研與實際錄取人數比例是25%左右,而參與問卷的兩屆海洋班畢業生的讀研率高達80%以上,遠高於全國平均數。

數據揭秘 

學生呈強勁可持續發展態勢

據了解,青島三十九中海洋班學生在高中期間至少聆聽36場專家講座,參加12次實踐考察、2項課題研究、1次海上科考,這些經歷能給學生帶來什麼?

以679分考入廈門大學的左浩然認為,最大的收穫是海洋班培養了他探索和質疑的科研精神。以651分考入南開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碩連讀的王煥宇說:「海洋班的系列講座和課題研究培養了我的科學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了我對科學研究的巨大興趣。」以643分考入中山大學的王童則認為,海洋課題研究的經歷鍛鍊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剛步入大學他已經能熟練完成一些實驗課題。

曹君原正在海大讀大四,剛剛拿到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專業的直博資格,他說:「我高中的課題研究經歷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我當時關於『甲殼素的提取與研究』的論文獲得過很多獎項,也因此激發我一直奮鬥在科研的道路上。」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楊紅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青島海洋科技資源在全國首屈一指,青島發揮區位優勢發展海洋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建設海洋教育特色示範城市的定位,符合青島教育發展的實際,而這也是青島教育發展的機遇所在。」對於記者的調查數據及分析,楊紅生認為,海洋教育有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步入大學後,他們的受益更加凸顯。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瀋陽工程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遼東學院以主題教育成效推動學校發展
    瀋陽工程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遼東學院以主題教育成效推動學校發展 今日遼寧 │ 2019-11-15 09:14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 編輯: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
    3月25日,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對於引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讓有志於海洋事業的孩子打好認識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對他們未來發展成為海洋領域的「精」「專」「高」「新」人才都很有幫助。劉鵬照表示,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具有發展海洋事業的獨特地理優勢和區位優勢。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召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
    半島記者 王麗平6月24日-2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專題學習。在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五指導組的指導下,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學習。所黨委成員、中層及以上黨員幹部、黨支部書記和委員參加了集中學習。
  • 青島:聚焦聚力四大「關鍵詞」實現海洋經濟逆勢發展
    他說,本場質詢會直奔短板、切中要害,回答具體務實、措施有力,對推進海洋強市建設必將起到很好的促動作用。王魯明指出,去年本市的海洋攻勢幹得有聲有色,抓平臺建設、抓成果轉化、抓招商引資,聚集了大量資源、人才和項目投資,港口航運業對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海洋攻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效顯著、成果豐碩。王魯明強調,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經略海洋意義重大。
  • 青島同安路小學: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
    半島記者 孫雅琴承辦市級海洋教育發展論壇,作為典型交流經驗,助力青島「海洋攻勢」;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厚植海洋教育 人工智慧教育的「青島優勢」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2020年,青島市教育局將堅持特色引領的發展思路,彰顯特色、突出亮點、塑造品牌,努力在海洋教育、人工智慧教育等方面培育青島教育優勢。
  • 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舉辦青島「海洋·發展」大會
      半島網10月25日消息 10月25日,正值中國海洋大學九五華誕之際,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主辦的青島「海洋·發展」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田輝在主持詞中表示,大會旨在打造海洋發展合作交流高端平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進中國海大一流大學建設,助力青島「海洋攻勢」,為海洋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智慧與動力。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會上作主旨報告。  張佔海在致辭中代表自然資源部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向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致以誠摯祝福。
  • 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青島在中小學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新學期伊始,青島提出要創建具有特色的藍色海洋教育模式,打造教育新品牌。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據悉,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1年級到8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籤訂協議,聯合成立「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這標誌著該中心正式落戶青島。
  • 青島推進海洋教育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
    新華社青島11月20日電(記者蕭海川、李紫恆)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青島將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同時探索海洋拔尖人才貫通培養機制,推動普通高中與高校聯合育人、貫通培養。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這是全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交流活動現場,全省各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代表共320餘人參加。活動現場觀摩了青島第三十九中學的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並就如何做好中小學生海洋教育進行探討。在建設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的背景下,全面開展中小學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青島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推進全學段覆蓋
    半島記者 孫雅琴青島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作為海洋事業發展中最基礎的一環,海洋教育對於提升全民海洋意識、儲備未來海洋人才意義重大。2019年,青島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具體舉措。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要點中,再次強調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山東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青島即墨:向海圖強,全速發起海洋經濟「第一攻勢」
    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逐夢經略海洋,即墨在助力青島發起海洋攻勢、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責任,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即墨正謀求從海洋中汲取更大能量,挖潛海洋經濟新優勢,突破發展藍色經濟。今年以來,全區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突出,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 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承接國家戰略,擎領邁向世界大灣區以未來展示中心為介質,對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的認知,勢必要從對青島的全新認知開始。得益於天然的區位優勢,青島素以「海洋」為發展之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致力於海洋產業、海洋港口、對外開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著青島力量。
  • 「十三五」期間青島教育發展成績單來了!
    5年來,全市教育發展更加協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9%的高位,均居全國、全省前列,學前教育普惠率從2015年的72%提高到9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個百分點;新增4所高職院校;高校規模達到29所。青島教育優勢不斷凸顯,海洋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教育對外開放交流等領先全國,在省政府首次對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第一名。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全球最大40萬噸新型礦砂船、世界最大噸位「海上石油工廠」P70等世界頂級產品在青島建成交付;全球最大的船級社及認證組織挪威船級社等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青島成功獲批並將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近年來,青島海洋製造業、海洋服務業、現代漁業的發展勢頭強勁,一個個「新標籤」不斷成為青島經略海洋的內生動力。
  • 將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人民滿意
    本報訊  按照省委統一安排,10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國中來到鹹陽市指導調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並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貫穿主題教育始終,用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解決突出問題,以為民謀利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鹹陽市是劉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聯繫指導點。
  • 打造特色海洋教育生態圈!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青島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作為海洋事業發展中最基礎的一環,海洋教育對於提升全民海洋意識、儲備未來海洋人才意義重大。近日,市教育局出臺。方案提出了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五大方面17條具體舉措。到2022年,我市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0所以上,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海洋教育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