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虹——世界級文旅目的地的打造與IP的創新運用

2020-12-13 TOM資訊

8月24日,以"繁榮文化產業,共築亮麗北疆"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青旅聯科(北京)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線上)博覽交易會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呼和浩特舉行。

論壇邀請眾多行業專家、企業領袖共同圍繞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展開思想碰撞,出謀劃策。再析內蒙古的文旅融合、跨界創新,深入探討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新路徑、新趨勢。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旅遊與服務學院創始院長、亞洲旅遊產業論壇共同主席白長虹在現場帶來《世界級文旅目的地的打造與IP的創新運用》主題分享。

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旅遊與服務學院創始院長、亞洲旅遊產業論壇共同主席白長虹作主題發言

白長虹認為,"內蒙古如果想成為世界級文旅目的地,離不開對文旅IP的創新打造和巧妙運用。" 讓文化有魅力,讓消費有溫度,才能更好助力內蒙古文化產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以下為白長虹分享全文。

(本文根據演講實錄整理而來,略做刪減)

今天我圍繞著內蒙古如何的來打造世界級文旅的目的地,還有其中IP的創新應用,談幾點看法。

世界級文旅的目的地以前一說都是"大"詞,但是我認為從內蒙古的資源稟賦、從文旅市場需求和市場機會,從內蒙古的文化底色,從現在疫情之後內蒙古所確立的"低密度、高質量發展"這樣一個全新的戰略方向來看,內蒙古是有這樣的條件,通過一系列努力,應該可以取這樣的一個定位來發展內蒙古的文化旅遊產業。

第一,首先是要關注消費者。一個旅遊目的地的最大動力來自於消費動力,如今我們面臨消費升級,消費人群的變化,那麼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打造中,內蒙古要特別的關注年輕消費者他們的力量和崛起,這其中特別是00後更為特殊,00後的這一代教育程度普遍較好,物資條件的滿足度也很高。前段時間推出的演講視頻《後浪》,是"前浪"為"後浪"拍的,而現實當中的"後浪"不買帳,因為在現在的年輕人眼裡一切都是那么正常,那麼自然,當然這裡只是說出評論裡一部分的觀點,而不是全部,需要區分的審視看待這個觀點。

我們說在旅遊消費群體當中,城市裡的中產這一批年輕、先鋒的旅遊消費者,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在他們的經歷當中,一般來說這部分人的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出過國,他們睜眼看過世界,也對比過。大部分從城市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通過網際網路以及自己的知識積累,也知道世界級是咋回事兒。他們內心裡從來沒有像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說:"睜眼看世紀,學習世界級",他們的概念當中,是以世界眼光來做來看待事物的,包括自己所要建設和成就的地方,他們都在以世界級的標準再衡量。因此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消費特徵決定了我們如何來打造高質量文旅產品。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尋求一種簡單的理由,不要給他們講那麼比較傳統雞湯,他們對雞湯、對傳統文化都有自己的解讀和理解,作為文化旅遊的從業者我們只要給出一個文化符號,特別是整體性的文化符號,他們可能就會走一走,看一看,去接觸,去嚮往。所以,這個力量是我們在打造一個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時候第一個要關注的,就是消費的力量,年輕消費者的力量,特別是00後這個新群體。這將會是尋求"低密度+高質量"轉型發展這樣一個新的戰略,以及打造世界級文旅目的地,最重要的力量來源之一。

就是關注內蒙古自身的文化。過去一說到內蒙古,就會說到自然資源稟賦多,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等等。實際上我們越深入了解,特別是旅遊和文化在行政部門上融合之後,大家慢慢的就會發現實際上內蒙古的文化底蘊是非常的多樣而豐厚的,那麼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文化資源構成文旅產業發展中最強大的動力源泉。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往往也是文化特徵、文化魅力最強的地方,而這個條件內蒙古是具備的。

那麼接下來需要做的是什麼呢?首先對內蒙古所形成的多樣文化內涵要有認識,內蒙古絕不僅僅是草原文化,多樣的文化都存在其中。那麼這樣的文化當中,我們就要抓住特點去識別、去認識其中到底這些文化的內涵之下有那些的文化要素,而真對這些文化要素去識別它的消費產業的功能,怎麼轉化成產業的功能、消費的功能,從而對應最匹配度的旅遊市場。這其實要做的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把文旅融合這個文章做透。要做透這個文章,跟當下旅遊消費觀念的改變也有一定的關係,大家都說文旅產業要升級,打造世界級的目的地,這樣的概念升級,不只是指觀光型消費,從旅遊消費的現象來看,它是一種叫做度假、休閒,消費者能夠待得住,對這兒有嚮往的。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它是從淺度的文化接觸,到深度的文化融合的一個過程,一旦有了這樣的轉變,才能夠帶來和支持文旅融合之下所形成的新發展。

內蒙古有大量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如何把這些遺產加以利用,是需要進行一些改造和升級的,包括城市,包括草原、沙漠,也包括鄉村等等。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把保留下來的自然文化的遺產和新的消費功能嫁接在一起,從而來滿足消費者對文化、對藝術、對休閒,甚至對創業創新的需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打造一個全新的"低密度+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要建設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應該去研究的一個領域。

在自然和文化遺產開發方面,國際古蹟遺址的理事會曾經通過幾項原則,我想這裡列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這正是我們未來需要關注的,就是說文化遺產的保護怎麼跟運用相結合?如何做到有規則、有導引、有行動的保護開發?國際古蹟遺址的理事會已經給出了很好的導向。

如何利用好新技術,今天的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等這些技術會幫助我們把過去很多不可能或者說不好實施連接的旅遊資源和消費市場連接起來,形成高密度、高質量、無障礙的連接和高效的對接。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產生一些全新的消費方式,全新的接觸方式。

形成世界級文旅目的地特別強調跨區域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內蒙古已經開始打造"萬裡茶道"這樣一個品牌,形成中俄蒙三個國家跨國的連結和互動,構成內蒙古文旅產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

此外對內我們也要強調跨界的融入,促進文化、旅遊多維度融合,因為旅遊和文化的魅力常常是離的越遠,反倒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國內幾個不同的經濟區,京津冀也好,長三角也好,粵港澳也好,事實上有很多的文章可做,形成跨區域的合作。

最後我想談一談基於文化本體,在產業化延伸方面可以用的一些手段。今天我特別提到了一個主題就是文旅的IP,怎麼能夠從過去的歷史和多樣化的文化中引入IP到原創,事實上這就是未來作為一個世界級目的地一定要有的能力。隨著IP的引入和開發,類別也越來越豐富,現在有遊戲IP、文學IP、形象IP、動畫IP、個人IP、小鎮IP,多種的IP都可以用到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來。

舉一個例子,赤峰是內蒙古的一個地級市,在這片土地上有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等等,有太多的文化的元素可以挖掘,我們說旅遊與文化結合的時候,一定要有整體性、一定要抓住其獨特的東西。那麼比如說契丹遼文化IP的打造,IP產業鏈運營及推廣步驟。我們現在已經圍繞著契丹遼文化所發展出的IP形象做了一些努力,目前已經形成了這種基礎的形象,形成了基礎形象之後,無論在服裝上還是在社會關係當中的角色中,都是可以做出非常多元的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進行故事化,多元化的文化衍生和創作,這方面我們也對比了國際上多個IP的原創所形成的目的地發展的一些經驗。

事實告訴我們,內蒙古的文旅產業在這個方面的文章我們可以做很多,比如克什克騰鎮、烏蘭布統草原、達爾湖等等的IP原創,然後運用多個IP形象,做出更多的文章,包括紀念品、禮儀,產業的鏈條和活動。

所以,未來圍繞著"低密度+高質量",只要結合上新的創意,還是有很多內容可做,像西班牙的藍精靈的IP村,波蘭的礦業遺蹟,我們內蒙古也有好多礦業遺蹟,可以在一種新的結合形式和改造利用上做些文章。

最後我想說的是內蒙古有這麼好的資源稟賦,有著非常強大的已經形成的市場吸引力和市場的魅力。現在我們需要努力的就是把內蒙古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底色發揮好,如何把文化產業用創新的模式去承載。今天我所說到的這些路徑、方法和一些創新的方向,提供給各位朋友們來思考。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澄海這些地方將打造世界級夜景旅遊目的地,簡直美哭了!
    同時運用科技手段,強化汕頭的文化底蘊、自然風光、科技魅力,將文化經營作為出發點,緊密結合現狀,打造獨屬於汕頭的夜景。總體目標為塑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城市夜景,將內海灣核心區打造為世界級夜景旅遊目的地。
  • 文旅究竟是什麼?重慶融創文旅城會給你答案
    文旅是什麼?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在2019開展的兩會上給出了答案,他表示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會更有活力,旅遊會更富有魅力,二者的融合將實現更大的價值。重慶融創文旅城緊跟其指引的發展方向,正在採取實際行動為大眾設計最滿意的答案。
  • 案例:阿那亞爆款文旅IP的打造邏輯
    關於阿那亞,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網紅大盤」,也有人認為它是濱海度假目的地,也有人說文旅小鎮的理想範本。而它的前身,在2013年被視作不良資產拋售。他們不單成為阿那亞的業主,也為阿那亞貼上了永不磨滅的文藝標籤;三聯書店來了,單向空間來了,啟行營地來了,ClubMed來了,諸多文旅業態不請自來,以在阿那亞開設分店為一種象徵。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將專門制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工作方案,提出一批市場化程度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加快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聯合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世界級地標景區景點,創建新一批5A和4A級景區,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恐龍園董事局主席沈波:科技賦能 打造數字微度假目的地
    本次峰會以「智慧文旅助力消費擴容提質」為主題,聚合了來自全國文化和旅遊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行業協會領導和頭部企業高管等,通過充分展示和深度研討文化和旅遊領域智慧化、數位化發展的消費場景創新的新舉措、新模式和新成就,提升蘇心遊品牌影響力,推動智慧文旅融合創新,促進文旅消費擴容提質,助力江蘇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
  • 力石科技管佳平臺獲「2020年度數字文旅創新發展案例」
    會上,2020年度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風雲榜揭曉,力石科技遊管佳平臺榮登風雲榜並獲「2020年度數字文旅創新發展案例」榮譽。力石科技遊管佳平臺一直致力於通過整合旅遊目的地旅遊資源,結合AI智能旅遊助手、Vlog公共服務等數智創新模塊,集中為遊客提供豐富便捷的遊玩體驗,對目的地IP及文化的深度挖掘,運用人工智慧及差異化、人性化服務吸引遊客群體,塑造目的地品牌,構建更加系統化、精益化的私域流量池及相應的深度運營機制和流程;此外,力石科技還開放雲SaaS的工具,結合網際網路下半場不斷誕生的新場景,以AI和大數據算法推進遊客的數位化
  • 世界級文旅康養大城亮相寧滁
    項目商業街實景圖    世界500強企業實力加持    企業的品牌實力是置業者保障的基礎,項目由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旗下恆大旅遊、恆大健康聯手打造截至目前,恆大旅遊集團已在全國二十餘個省份完成布局,並成功開發運營了恆大海上威尼斯等現象級文旅大盤,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與此同時,恆大健康集團積極踐行「健康中國」戰略,規劃打造世界級健康養生勝地——恆大養生谷,目前已在全國布局30個,未來三年布局超70個並陸續開放。
  • 力爭2025年建成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劉旗說,「十四五」時期,我市文化旅遊部門將圍繞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我們要力爭到2025年,把重慶建設成為文化藝術繁榮、城市魅力獨特、產品業態豐富、品牌形象顯著、服務功能完善、環境安全友好、主體充滿活力的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劉旗表示。
  • ...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 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
    11月20日,由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電信甘肅分公司聯合主辦,中電萬維公司承辦的「G語文旅·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陳衛中、中國電信甘肅公司總經理秦學壽、中國電信集團居民服務事業部總裁徐守峰出席會議並致辭。
  • 青海冷湖打造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
    作為冷湖天文科技和文創旅遊產業基地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的落地,標誌著冷湖打造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邁出關鍵一步。冷湖鎮地處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總面積1.78萬平方公裡,距青海省會西寧市944公裡,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管轄,平均海拔2800米。
  • 中國三大灣區:酒店、文旅新版圖城市群「角鬥場」
    被無數目光所傾注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帶著高光的縮影的模樣,呈現了城市灣區的文旅逐夢之路。1.中國灣區旅遊史在當下的國際經濟版圖中,灣區經濟的力量不容小覷,成為創新與聚集輻射的引領者,而作為灣區經濟的一部分,灣區旅遊顯然承載了灣區的優勢,又是反哺城市群的重要力量。
  • 以原創IP促進體驗經濟 四季文旅奧摩星球樂園打造親子消費打卡地
    報告指出,未來,垂直化、矩陣化、品質化將成為文旅IP發展趨勢。藉助市場與政策的雙動力,文旅新生代企業四季文旅打造的原創IP奧摩星球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與歡迎,為文旅IP的市場化提供了可參考的成功樣板。四季文旅創始人兼董事長金健表示,打造奧摩星球IP的初衷是進一步滿足都市親子家庭的消費需求。
  •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騰衝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
    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評選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生態文明供給側模式創新,打造綠色惠民、綠色共享品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模式,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杆樣板,示範引領全國生態文明建設。
  • 從「美好目的地計劃」到「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抖音助力象山打造...
    巨量引擎「美好目的地計劃」與象山聯合,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主題發布會、多元抖音活動、精品線路規劃、開漁節盛典打造等多角度、多形式傳播象山特質標籤,構建象山濱海城市品牌,成功打造出的北緯 30 度「最美海岸線」文旅IP形象。
  • 《旅遊創新設計實操案例》:文旅融合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爾目文旅...
    楊淇深主編  //你知道開發泰山扇子崖需要打造什麼主線嗎?  爾目文旅通通為你解答!  文旅融合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爾目文旅創意規劃設計。  《旅遊創新設計實操案例》  書中所有案例均來自爾目文旅集團服務行業過程中真實發生的事件,每一個案例緊扣項目背景介紹、主要問題把脈、關鍵對策措施、主要項目成效等內容予以闡述,理念有新意,觀點有深度,思路清晰,圖文並茂,畫面感強,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價值。  二是全面。
  • 特區四十載成就旅遊大城 未來打造全球重要旅遊目的地
    從周邊遊、國內遊到出境遊,從跟團到自由行、定製遊,從線下門店到網際網路、手機端,不斷出現的創新旅行方式,完全改變了深圳人的旅遊與生活。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深圳遊客出行人數同比增長均超過50%,2019年相比2016年來看,增長超過了150%。深圳人的腳步在2019年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1000多個目的地。
  • 特區四十載成就旅遊大城 未來打造全球重要旅遊目的地
    2020年,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還將協調推進華僑城集團在深文旅項目品質提升,構建豐富、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創新:搶抓「雙區驅動」重大發展機遇,打造全球重要旅遊目的地回望四十年發展之路,深圳特區始終以改革為根本動力,以開放為必然選擇,以創新為發展命脈。
  • ​特區四十載成就旅遊大城 未來打造全球重要旅遊目的地
    從周邊遊、國內遊到出境遊,從跟團到自由行、定製遊,從線下門店到網際網路、手機端,不斷出現的創新旅行方式,完全改變了深圳人的旅遊與生活。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深圳遊客出行人數同比增長均超過50%,2019年相比2016年來看,增長超過了150%。深圳人的腳步在2019年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1000多個目的地。旅遊在深圳人「購物清單」上的位置越來越靠前,逐漸從奢侈品走向了生活必需品。
  • 又一重大文旅項目落戶 Discovery華人國際探索世界項目來成都啦
    7月30日,CMC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與成都成華區政府正式籤訂投資合作協議,擬投資100億在成華區龍潭溼地片區打造以「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的品牌及內容」為核心IP的全球娛教旅居目的地和沉浸式主動探索旅遊度假區。
  • 文旅企業為何缺席廣東民企「百強榜」?
    如今人們旅遊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但部分文旅企業的固有思維卻限制了旅遊市場在創新服務、提升旅遊品質和周邊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動力。以景區為例,新旅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2019年文旅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指出,部分景區存在過度依賴固有資源、盈利模式單一、消費鏈條短、重遊率低等問題,同時未能捕捉市場新需求對產品業態和運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升級,導致其經營發展走上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