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了!NASA表示:水星上90%的冰是由太空巖石帶來的

2020-12-08 騰訊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探測器的數據顯示,小行星並不是造成水星兩極大部分冰層形成的唯一原因。

水星,太陽系最深處的行星,以其灼熱的表面溫度能達到750華氏度(400攝氏度)而聞名。現在,喬治亞理工學院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新解釋,解釋了在這顆小行星上形成冰的原因。

根據這一理論,水星表面的化學物質受到強烈的太陽輻射的加熱。這會釋放出水和氫,這些水和氫會在遠離太陽的深坑中重新定居,在那裡水會變成冰。

這種冰凍物質最初是在2011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信使號探測器發現的,信使號是第一個環繞火星運行的太空飛行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信使號所拍攝的雷達圖像顯示,水星兩極的隕石坑中都嵌有大量的冰。

這一發現是一個重大的驚喜,因為水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表面溫度極高。最初的理論是,當冰到達小行星時,小行星撞擊水星表面,產生了足夠深的隕石坑,足以保護冰不直接暴露在太陽下。

由於水星沒有大氣,當不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時,水星表面的溫度會直線下降,下降到零下280華氏度。據說,水星上約90%的冰來自小行星,10%是由水星上的自然過程形成的。

喬治亞理工學院空間技術與研究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對這一現象提出了新的解釋,水星上的土壤含有多種羥基,當受到太陽輻射加熱時,這些分子開始相互撞擊,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水分子和氫。

水和氫被從土壤中提取出來,一些分子群最遠到達兩極,在那裡它們定居在地表,在沒有暴露在陽光下的隕石坑裡形成冰沉積,水分子可以躲在陰影裡,但它們永遠不會離開。

羥基化合物的機理早已為人所知,但是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相信他們的工作表明了這些機制在水星上是如何工作的,這不是什麼奇怪的、離題的想法。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人們在研究中多次觀察到這種基本的化學機制,但這是在定義明確的表面上。

將這種化學物質應用到像行星這樣複雜的表面上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研究小組估計,在300萬年的時間裡,可能有超過110億噸的冰在這個星球上通過羥基的轉化過程形成。研究小組認為,這一過程也有助於解釋冰是如何在小行星上形成的。

相關焦點

  • NASA對太空巖石的研究,極大支持了生命是因為古代太空巖石的播種
    但很多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在早期地球上可能是不存在的,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其中一種可能性是由於太空隕石的播種。今年早些時候,當美國宇航局檢查被稱為莫納漢和扎格的古代太空巖石時,人們長期一來認為地球上「生命的基石」是由隕石播下的種子的理論得到了極大的支持。生命形成的關鍵元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生命化學物質磷,它可能是在太空中形成的,與彗星一同落到地球上。
  • 很難相信水星上有冰,但在400攝氏度的水星上,卻竟然有冰存在!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很難相信水星上有冰,水星白天溫度達到400攝氏度。現在,一項研究表明,距離太陽最近行星火星上的大量熱量可能有助於形成一些冰。目前科學共識認為,與地球一樣,小行星輸送了水星上的大部分水。
  • 水星是由什麼製成的?
    水星的表面水星 的第一批圖像顯示了一個隕石坑,巖石般的行星,與地球的月球非常相似。在巖石行星形成之後不久,太陽系的早期是暴力的,不斷的碰撞,並且水星條件保留了許多這些影響的證據。(290公裡)直徑的峰環衝擊盆地在其地板上有光滑的平原,暗示著熔巖流。地球上的最低點位於盆地內。「我們將這些平原解釋為我們在水星上發現的最年輕的火山沉積物,」加利福尼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MESSENGER副項目科學家Louise Prockter在2010年表示。
  • NASA探測發現水星400攝氏度表面陰暗處存在水冰
    「信使」號每天繞水星飛行兩周,已拍攝了近10萬幅照片,對水星表面的測量次數超過400萬次。  與1975年告別水星的「水手10」號探測器相比,「信使」號能夠對水星地表進行更全面的觀測,前者只能對部分地表進行觀測。根據「信使」號獲取的新測量數據,已經平靜了幾十億年之久的水星也一度出現非常猛烈的火山活動,其地表上的隕坑因地下出現的活動發生傾斜。
  • 水星有氧有冰有磁場,能否成為未來太空移民目的地?
    導語:水星上有冰,有巨大的鐵質金屬內核,還有豐富的硫酸鹽,雖然稀薄但是有氧氣存在的大氣層,甚至還有磁場。所以,水星能否成為人類移民太空的落腳地?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是,它卻不是溫度最高的。金星常年氣溫高達500度,而水星的氣溫則在零下173度至427度之間變化。因此,水星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行星。
  • NASA:水星或含有水冰,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水星
    水星為什麼炙熱的水星上存在水冰?其實,在以前的探測中,望遠鏡觀測和軌道太空飛行器都發現水星上存在類似冰川的冰沉積物,但是一直沒有登陸到水星上進行考察。至於為什麼幾百度的水星上,存在這樣的冰沉積物,科學報告也有說明。
  • 水星真面目:除地球外唯一擁有磁場的巖石行星
    水星上過去曾經存在火山活動的證據是顯而易見的。水星地表有許多線性構造,這是水星地表曾經發生開裂的證據。信使號還觀測到長達25公裡的火山巖漿管道,這是當年流動的巖漿在水星地表留下的痕跡。  這樣的火山活動一直持續到大約10億年前才逐漸平息下來——持續時間之久,結束時間之晚出乎意料!拜恩表示:「我們原先以為水星上所有的地質活動基本在40億年前就已經完全停止了。」
  • 人類未來移民太空的希望?NASA分析:水星與月球隱藏著更多的水冰
    這就需要有人類生存必須的一些資源,比如說水和冰。因此在其他星球上尋找水冰長期以來就是天文觀測的重要任務之一。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的衛星月球和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可能含有比以前想像的更多的水冰。潛在的冰沉積物存在於兩個世界兩極附近的隕石坑中。
  • 水星上溫度最高達到400度!上面的冰是怎麼形成的?
    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我們知道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因此,水星上的溫度之高自然不難想像,但是有研究表明水星上是存在冰的!這難免受到質疑:水星圍繞太陽的近距離軌道能幫助行星形成冰嗎?換句話說,水星灼熱的溫度怎麼可能導致結冰呢?
  • 水星灼熱的表面也許可以形成冰
    簡介:水星雖然離太陽很近,溫度也很高,但其上依然有冰!水星軌道接近太陽,從另一方面講這是否有助於其表面形成冰?這聽上去很矛盾,但確實有可能!科學家分析了水星表面化學物質,發現即便高溫依然可以生成冰。數十億噸的冰水混合物潛藏在水星北極的冰坑中(圖源:卡爾·凱特,太空網撰稿人)該研究模型表明,磁場可以使質子(帶正電的亞原子粒子)穿透水星,如此一來質子就可以滲透進土壤和羥基中。灼熱的太陽給羥基提供能量,使其相互碰撞。碰撞的產物就是水(水也由氫和氧組成,只是比例不同),同時釋放出更多的氫,這些氫離開水星表面漂浮在水星之上。
  • 水星十大未解之謎!水星背面有什麼?
    現在科學家還不清楚水星的大氣從哪裡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3、水星居然真的有冰?根據「水手」1號探測器對水星天氣的觀測表明,水星最高溫度可達427℃,最低溫度為-173℃,沒有任何液態水的痕跡存在於水星的表面。但是最古怪的是,據地面雷達顯示,水星黑暗的隕石坑深處可能有冰。沒有水,卻有冰?
  • 水星上有水嗎?科學家解開水星水冰形成謎團,且含量比月球還高!
    因為水星又小又近太陽,科學家一直覺得水星不會有水。不過NASA探測衛星信使號(MESSENGER)在2011年拍到水星的北極地區隕石坑中有冰的存在。據最新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3月16日)的一篇研究報告稱,儘管水星晝夜溫差大,即使表面溫度高達430℃,但水星還是可以形成冰層的。
  • 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
    這些行星成員我們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類地行星(巖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種是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構成,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第三種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與甲烷組成的冰狀固體構成,分別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 永別了,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昨天(4月28日)在官方推特上發布的一條消息。4月30日,「信使號」將以撞擊水星的壯烈方式,結束它已經被一再延長的探測使命,在水星北極附近留下一個相當於NBA籃球場大小的撞擊坑。或許要等到2024年,歐洲空間局的BEPICOLOMBO探測器抵達水星之後,我們才有機會看清楚「信使號」的最後一撞留下的遺蹟。
  • 「朱諾」探測器首次拍到木衛三北極,發現那裡的冰有點異樣
    「朱諾」的探測結果表明,木衛三北極冰與赤道冰有不同的紅外特徵。NASA / JPL-Caltech / SwRI / ASI / INAF / JIRAM2019年12月26日,「朱諾」探測器在距離木星的衛星木衛三「伽倪墨得斯」大約10萬千米的太空中,用其搭載的紅外成像儀,為其拍攝了300張照片。
  • 即使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熾熱的水星也會產生冰
    水星的名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在的位置——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行星都更靠近太陽。這種距離意味著水星會變熱,真的很熱。然後,水星上有一些地方是太陽永遠不會照耀的。 在水星的兩極,就像月球一樣,有著所謂的「永久陰影區」(PSRs):儘管離太陽相對較近,但仍存在於永久黑暗狀態下的坑坑窪窪的凹槽。
  • 從水手10號到貝皮可倫坡號,水星的探索歷程
    水星探索由於水星是太陽系中距太陽最近的行星,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迷失在強烈的太陽光之中,只有在日出前或日落後短暫的暮曙光內可以看見。然而地球上的觀測愛好者一年有13次的機會觀測到水星從太陽面前飛過,這就是水星凌日。
  • 並非保護者:最新研究發現木星在向地球投擲太空巖石
    據外媒報導,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木星保護了太陽系內部免受小行星和其他可能會給地球帶來麻煩的物體的破壞。近年來,這一理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並且 現在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事實恰恰相反,這個巨大的氣體星球實際上在向太陽系內部投擲太空巖石,它並不是什麼保護者。
  • 首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冰!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周一(8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由於月球表面有足夠的冰(在最上面幾毫米的範圍內)水可能會成為未來探索甚至停留在月球上的探險資源,而且可能比探測到月球表面下的水更容易進入,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月球的地下並不乾燥。
  • 水星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伴隨各國太空探測器的不斷升空,水星的神秘面紗才被慢慢的揭開。作為太陽系內與地球相似的4顆類地行星之一。它有著與地球一樣的巖石體。其赤道半徑是2439.7公裡。雖然質量較大,但它的體積卻比木衛三或土衛六還要小。直徑剛剛超過4800公裡。水星是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組成,它密度在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的5.515克/c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