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中的中國統計:我國服務業統計工作成就和展望

2020-12-05 國家統計局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服務業包括全部第三產業行業和第一產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即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建築業之外的其他所有產業部門。

 

  自1992年我國服務業統計被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來,國家統計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總攬服務業統計工作全局,不斷開拓創新,力求與時俱進。19年間,服務業統計標準逐漸健全,統計制度不斷完善,統計隊伍逐步壯大,統計內容日臻豐富。辛勤耕耘終獲豐碩成果,時至今日,我國的服務業統計數據已經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我國服務業發展狀況,較好地滿足各級黨政機關正確決策和廣大社會公眾獲知信息的需求。

 

  抓住機遇,完善服務業統計體制

 

  服務業是國際通行的產業分類概念,我國將服務業範圍規定為除農林牧漁業(第一產業)、工業和建築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所有行業,基本與第三產業概念一致。截至2009年底,我國服務業增加值為147642億元,佔GDP比重為43.4%;服務業就業人數為26603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34.1%。服務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新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服務業,是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效緩解能源資源短缺制約、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前,我國統計採用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對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服務業基本上不進行統計,1992年我國實施了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國民經濟核算範圍擴大到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所有領域。核算體系的成功轉軌奠定了服務業統計發展的基石。

 

  與此同時,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服務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1992年以來,國家三次專門發布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國家政策的大力推進,不僅促進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也對服務業統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其中,在2007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儘快建立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充實服務業統計力量,增加經費投入。充分發揮各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服務行業統計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機制,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國家宏觀調控和制定規劃、政策提供依據」。

 

  在此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大背景下,經過多年努力,服務業統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較為完善的服務業統計調查體系基本形成。我國目前的服務業統計模式為「條(部門)塊(地方)結合,以條為主」,統計資料分布在國家統計局和十幾個國務院主管部門。國家統計局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常規統計調查制度;對倉儲業、計算機服務業、軟體業等11個服務業重點行業進行抽樣調查。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其管理的企業進行行業統計,建立了以行政記錄為基礎、滿足部門管理需要的服務業統計制度。為協調、整合部門服務業統計資源,經國務院批准,自2007年起,服務業統計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2008年,由20個部門報送的《服務業財務狀況報表制度》正式建立。

 

  服務業產業分類、產品劃分是服務業統計的基礎。近年來國家統計局制定並實施了服務業產業劃分標準、服務業行業劃分標準、服務業產品標準(目錄)和服務業統計單位標準。

 

  為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國家統計局正在制訂《服務業統計基本規範和實施意見》,為各地和各部門開展服務業統計調查工作提供統一規範的服務業統計概念、標準和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服務業統計原則、統計範圍、統計單位及相關分類標準,服務業統計調查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以及各部門的分工要求。

 

  在不斷完善的服務業統計體制下,我國服務業統計工作蓬勃開展,為我國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國家宏觀調控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需求帶動,健全服務業統計隊伍

 

  十七大確立了科學發展觀,把又好又快的發展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目標,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在將來的「十二五」時期乃至更長的時期,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課題。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需要進一步發展服務業,進一步優化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例,這就要求從統計上,必須把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包括服務業內部的結構、總量、速度描繪準確。為更好地滿足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宏觀需求,國家統計局於20104月份整合成立服務業統計司。服務業統計司負責組織制定服務業統計的總體規劃、發展思路和方針政策,組織指導協調地方與部門的服務業統計工作,同時,努力解決服務業統計中的難點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重點攻克服務業統計中的薄弱環節。作為一個既「牽頭」又「兜底」服務業統計的部門,服務業統計司的成立顯示了我國政府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的決心和魄力,更為我國服務業統計應對時代發展挑戰、解決體制方法難題、滿足政府社會需求提供了可靠的機構和人力保障。

 

  而在此之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各地政府需求,已陸續建立起自己的服務業統計隊伍,並構建了相應的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目前,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服務業統計處室,有20多個省市報批了服務業統計制度,更有諸多省份以省政府名義發文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

 

  如今,為「建立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而構建的服務業統計隊伍已經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協調各服務業行業主管部門統計工作,研究探索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調查方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服務業統計調查體系,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輩必將上下求索,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充實內容更新手段

 

  服務業統計涉及的行業廣泛,且新興產業層出不窮;被調查單位個數眾多且變動頻繁。這就要求服務業統計在內容上必須與時俱進,在方法上必須有所創新。

 

  針對服務業統計中行業主管部門統計缺乏財務指標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建立了由國務院部委、直屬機構和大型國有企業等相關單位報送資料的部門服務業財務統計制度;針對以往服務業統計的漏統現象,國家統計局不斷擴大服務業抽樣調查範圍,目前已經開展了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11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常規抽樣調查;針對各地區、各部門服務業統計報表口徑、指標、範圍等不一致的情況,國家統計局研究制定《服務業統計基本規範和實施意見》,在此基礎上抓緊建立全國統一的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規範服務業統計範圍,理順統計調查組織模式,建立較為規範的數據採集渠道。

 

  針對服務業統計對象規模偏小、單位眾多、變動頻繁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在常規服務業統計主要依靠的行政記錄、統計報表等傳統統計手段以外,大力開展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技術方法,有效提高了統計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19年耕耘,初嘗豐碩成果;為將來開拓,仍需務實創新。在政府綜合統計和政府部門統計的共同努力下,一個統一、協調、資源互補的服務業行業統計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不遠的將來,中國的服務業統計可望既能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又能完全滿足國民經濟核算和政府宏觀決策管理的需要。

 

相關焦點

  • 2018.03: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的探索與實踐(「服務業價格統計研究...
    」課題組   內容摘要:服務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開展服務業價格統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統計局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進行服務業價格統計的研究與探索工作,經歷了傳統調查試點和大數據方式的探索,調查方法制度逐漸完善。本文介紹了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的相關理論、服務業價格統計的艱難探索歷程和統計體系的構架,並對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工作提出了幾點認識與思考。
  • 奮進中的中國統計:城市統計工作成績斐然
    城市統計調查工作是國家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產投資、流通消費和房地產價格統計調查以及城鎮住戶調查、城市基本情況調查、專項調查等專業統計調查工作,傳民情,聚民意,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 全市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有序開展
    為獲取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數據,加強檢驗檢測市場監管,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質量提升,市市場監管局於2021年1月5日-2月10日在全市組織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此次統計機構範圍是在2020年12月31 日前取得資質認定的93家檢驗檢測機構。
  • 市局部署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
    為掌握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數據,加強檢驗檢測市場監管、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質量提升,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近日,滁州市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一是明確填報內容。
  • 中國信息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以開放胸懷砥礪統計奮進
    作為以開放理念推動政府統計工作的一項標誌性活動,「中國統計開放日」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它不僅承載了共和國統計人為統計「三個提高」不懈奮鬥的光榮與夢想,也深刻砥礪著廣大統計工作者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推動觀念轉變,推動改革創新,推動政府統計工作與時代同行。
  • 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結果發布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於2019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統計結果表明,我國檢驗檢測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小、散、弱」的基本面貌仍未改變。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認可及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認可及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通知市監檢測函﹝2019﹞19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各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各國家質檢中心及檢驗檢測機構:為加強認可及檢驗檢測市場監管,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批准執行檢驗檢測統計調查制度要求和
  • 2018.05: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與現行統計制度及核算方法研究(楊新洪)
    >內容摘要:我國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不斷出現新舊經濟增長動能進退轉換給統計工作帶來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統計體制」。作為新時代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第三產業統計核算在適應新要求上存在不足和問題,亟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 十二、社會和文化統計(3)
    1 問:哪裡可以查詢有關社會發展的統計資料?   答:有關社會發展情況的主要指標可查詢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也可以查詢《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社會統計年鑑》。有關衛生健康、教育培訓、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反映社會發展的數據是相關部門統計調查的數據或是行政記錄,國家統計局本身並沒有開展此類調查,相關統計資料的指標解釋、統計口徑等信息,應由相關職能部門作權威解釋。
  • 統計數字將反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進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8日訊(記者熊麗)8日,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數據質量為根本、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治監督為保障,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主要目標。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結果
    市場監管總局於2019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統計結果表明,我國檢驗檢測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小、散、弱」的基本面貌仍未改變。
  • 2004.04:中國統計教育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議中國統計教育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選舉學會的第四屆領導機構,提出學會今後的工作規劃。現在,我受第三屆理事會的委託,就本屆理事會的工作情況和今後工作的建議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 關於報送中國統計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暨第十五次全國統計...
    討論和決定本會今後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3.30周年,為全面回顧中國統計學會以及中國統計科學的發展歷程,展現統計事業的豐富成就,特別是翔實再現30年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重要的學術突破,中國統計學會發起紀念中國統計學會成立30
  • 《中國主要統計指標詮釋(第二版)》
    元      今年9月12日,是我國的第四個「中國統計開放日」。《詮釋(第一版)》出版三年來,我國統計改革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在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統計生產方式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這使得一些主要統計指標的生產方式、業務流程甚至名稱和基本定義都發生較大變化,《詮釋(第一版)》的許多內容已經無法準確反映統計工作的現實情況。為此,國家統計局自2013年年初,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對《詮釋(第一版)》進行修訂。
  • 回顧·展望·奮進——我與十四五規劃共成長
    >活動以四個小分組的形式,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十大決定性成就」「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方面主要目標」四個主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奮進小組 張獨一奮進小組重點關注了發展環境的變化這一主題,分享了其學習成果: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勝利在即,在展望「十四五」規劃的當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 2017.10:我國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協同發展研究(何強等)
    儘管我國已是製造大國,但與之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仍不發達,而且中低端製造業去產能進程和智能化轉型緩慢,成為阻礙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向製造強國的突出短板。為此,需要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促使生產性服務業價值鏈有效嵌入製造業價值鏈,加大頂層設計和統計決策制度建設力度,推動形成生產性服務與生產製造協同發展的產業新生態。
  • 馬建堂撰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統計工作重要論述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著較高增長速度,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但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如何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時刻關注、高度重視的問題。
  • ...說歷史性跨越——統計數據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數」說歷史性跨越——統計數據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顯示,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實現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
  • 我國天然氣統計和計量方法需修正
    估計我國天然氣商品率為80%—85% 當前,我國對天然氣商品率的統計、研究不太重視,因此筆者只能從零星報導中做些推導。經過討論和初步實驗,我國於2008年12月開始實施《天然氣能量的測定》國家標準。隨之建立的重點實驗室進行相關的設備建設和直接、間接測試方法檢驗,邁出了中國天然氣能量計量與國際主流接軌的第一步。天然氣生產和改革的實踐也進一步顯示出有關問題的複雜性,許多問題還有進一步分析討論的必要。
  • 中國統計資料館廣西分館建成開館
    >中國統計資料館廣西分館通過網站、電子郵件、電話和現場諮詢等多種方式,為國際組織、國內外各級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學術研究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統計圖書、統計數據、統計指標看完廣西分館之後很多小夥伴一定想再看看中國統計資料館小迅今天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一起探索這裡的秘密吧中國統計資料館簡介01中國統計資料館於2006年6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負責收存和管理國內外統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