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結果

2021-01-12 中國政府網

市場監管總局於2019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統計結果表明,我國檢驗檢測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小、散、弱」的基本面貌仍未改變。

一、檢驗檢測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39472家,較2017年增長8.6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10.5億元,較2017年增長18.21%。從業人員117.43萬人,較上年增長4.91%;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633.77萬臺套,較上年增長10.1%;儀器設備資產原值3195.54億元,較上年增長11.29%。2018年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4.28億份,同比增長13.83%,平均每天對社會出具各類報告117.26萬份。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及檢驗檢測市場規模保持同步增長。此外,從戶均產值、人均產值、戶均出具檢驗檢測報告數量等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整體發展形勢良好,較2017年有明顯提升。

二、檢驗檢測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一)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佔機構總量的比重首次下降到30%以下。2018年,我國企業制的檢驗檢測機構26000家,佔機構總量的65.87%;事業單位制10924家,佔機構總量的27.68%,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佔機構總量的比重首次下降到30%以下。近5年,我國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的比重分別為40.6%、38.1%、34.54%、31.30%和27.68%,呈現明顯的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的絕對數量並無明顯下降,仍然維持在1.1萬家左右,表明檢驗檢測領域的事業單位改革進展緩慢。

(二)檢驗檢測機構集約化發展勢頭顯著,規模以上機構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中,規模以上(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達到5051家,營業收入達到2148.8億元。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僅佔全行業的12.8%,但營業收入佔比達到76.5%,規模效應十分顯著。目前,全國檢驗檢測機構2018年年度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機構有37家,比2017年多10家;收入1億元以上機構有354家,比2017年多60家;收入5000萬元以上機構有899家,比2017年多158家。近兩年,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年均增幅超過12%,年度營業收入平均值達到4254萬元,人均年產值達到46.5萬元,接近外資檢驗檢測機構的人均產值水平。表明在政府和市場雙重推動之下,一大批規模大、水平高、能力強的中國檢驗檢測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檢驗檢測機構集約化發展取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上市企業數量97家,同比去年增長12.79%,檢驗檢測行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三)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繼續快速發展。截止2018年底,全國取得資質認定的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共19231家,較2017年同比增長15.43%。近5年,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佔機構總量的比重持續上升,分別為31.59%、40.16%、42.92%、45.86%,48.72%,即將超過半數,預示著我國檢驗檢測市場的格局將進一步發生結構性改變。2018年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全年取得營收929.28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33.56%,高於全國檢驗檢測行業18.21%的平均年增長率。

(四)外資檢驗檢測機構發展平穩。2018年,全國共有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外資企業336家,比2017年增長11.63%;從業人員為3.67萬人,比2017年減少7.09%;實現營業收入200.7億元,比2017年增長0.67%。

(五)電子電器等新興領域〔包括電子電器、機械(含汽車)、材料測試、醫學、電力、能源和軟體及信息化〕比重提高,發展速度比傳統領域更快。2018年,新興領域共實現收入457.07億元,同比增長20.45%,增幅較上年提高3.36個百分點,在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16.26%,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傳統領域〔包括建築工程、建築材料、環境與環保(不包括環境監測)、食品、機動車檢驗、農產品林業漁業牧業〕2018年營收增速為9.08%,增速較上年減少2.55個百分點。傳統領域在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18年的42.13%。

(六)市場委託檢測成為主流,政府指令性業務持續下降。2018年,全行業檢驗檢測業務來源中,社會委託的檢驗檢測報告3.76億份,同比去年增長24.81%,佔比87.7%;僅有0.25億份報告來自政府指令性任務,佔比5.92%,較去年下降43.71%。表明我國檢驗檢測市場進一步成熟,政府導向式的市場色彩進一步淡化。

三、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2018年,全行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機構1861家,佔全國檢驗檢測機構總數的4.71%。高新技術企業收入為728.85億元,同比增長35.68%。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檢驗檢測機構戶均營業收入3916.44萬元,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全年檢驗檢測行業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總計158.38億元。參與科研項目總計31627項。2018年,全行業擁有有效專利48511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23261件,同比增長24.77%。有效發明專利量佔有效專利總數比重為47.95%,比2017年上升9.48個百分點。

從以上數據來看,近年來檢驗檢測行業持續向好,但「小、散、弱」基本面貌仍未改變。從機構規模上看,2018年,從業人數在100以下的檢驗檢測機構數量38023家,佔機構總數的96.3%,絕大多數檢驗檢測機構規模偏小。從服務半徑來看,我國檢驗檢測機構僅在本省區域內開展檢驗檢測服務的比例達到76.94%,大多數檢驗檢測機構是「本地化」檢驗檢測機構,缺乏在全國開展服務的能力。從人均產值來看,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的人均營業收入23.93萬元,經營狀況並不理想。從國際市場拓展來看,能在國境外開展檢驗檢測活動的機構僅273家,國際影響力非常薄弱,不容樂觀。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認可及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認可及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通知市監檢測函﹝2019﹞19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各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各國家質檢中心及檢驗檢測機構:為加強認可及檢驗檢測市場監管,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批准執行檢驗檢測統計調查制度要求和
  • 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結果發布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於2019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統計結果表明,我國檢驗檢測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小、散、弱」的基本面貌仍未改變。
  • 市局部署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
    為掌握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數據,加強檢驗檢測市場監管、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質量提升,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近日,滁州市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一是明確填報內容。
  • 全市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有序開展
    為獲取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數據,加強檢驗檢測市場監管,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質量提升,市市場監管局於2021年1月5日-2月10日在全市組織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工作。此次統計機構範圍是在2020年12月31 日前取得資質認定的93家檢驗檢測機構。
  • 2020年度本市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行業資源調查統計工作開始了!
    日前,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上海市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本市2020年度檢驗檢測認證行業資源調查統計工作的通知》(滬市監認檢〔2020〕627號),旨在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可與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和本市服務業統計的相關要求,全面反應本市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現狀和支撐本市重點產品發展的成效
  • 檢驗檢測統計調查制度
    一、調查目的   為全面反映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規模、結構、效益等基本情況,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和規劃、進行經濟管理與調控提供依據,為各檢驗檢測機構發展提供參考,特制定本統計調查制度。   二、調查內容   本制度主要內容包括檢驗檢測基本信息、財務指標、服務領域分布、業務綜合數據等。   三、調查範圍和對象   本制度涉及的調查對象為全國各檢驗檢測機構。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消毒劑殘留檢測等6項...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有關規定要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並發布了《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畜肉及內臟中異丙嗪的測定》、《水果、蔬菜中丁醚脲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法》、《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消毒劑殘留檢測》、《蘑菇中α-鵝膏毒肽等6種蘑菇毒素的測定》、《小麥粉中間苯二酚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 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範國標10月1日實施 分為四個等級
    9月28日從標準實施發布會上獲悉,國家標準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範(GB/T 36308-2018)將於10月1日實施,評價結果包括A、B、C、D四個等級。同時,18家首批全國檢驗檢測誠信達標機構,以及9家全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建設先進單位揭曉。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布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優化...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布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優化調整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為加強國家市場監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 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GB/T 36308-2018)已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另外,這項標準從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原則、評價要求、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和評價結果5個方面為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工作提供實施規範,為檢驗檢測機構增強誠信意識、推進誠信建設、防範失信風險、提升社會公信力、樹立品牌效應提供實施依據。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通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的通告〔2019年第27號〕》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對主要電商平臺銷售的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茶葉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共計抽查40家生產企業的60批次產品。
  • 市場監管總局:5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9號〕。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保健食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豆製品、方便食品、乳製品、蔬菜製品等9大類食品387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發現保健食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3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市場監管總局對電梯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的答覆
    自今年6月1日起,新調整的《電梯施工類別劃分表》以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有關事項的公告》將實施。為了幫助執法人員深入學習、熟練掌握,提升監管水平,本報歸納精編了市場監管總局政務公開留言系統開通以來,對電梯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的答覆,供各地學習交流。
  • 2018.03: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的探索與實踐(「服務業價格統計研究...
    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的探索與實踐——服務業價格統計研究報告之一 「服務業價格統計研究國家統計局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進行服務業價格統計的研究與探索工作,經歷了傳統調查試點和大數據方式的探索,調查方法制度逐漸完善。本文介紹了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的相關理論、服務業價格統計的艱難探索歷程和統計體系的構架,並對我國服務業價格統計工作提出了幾點認識與思考。
  • 海南:關於2019年度省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部門聯合「雙隨機...
    海南:關於2019年度省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市、縣、自治縣、洋浦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生態環境局、公安局、司法局,各省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根據國務院《關於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乳製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粽子等糕點共21大類食品142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粽子等糕點5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
  • 格蘭仕空調登市場監管總局黑榜 電磁兼容項目不合格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了《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2019年休閒服裝等77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市監質監函〔2019〕2121號)。通報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休閒服裝等77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並通報抽查情況。而在被查出的482批次不合格產品中,老牌廠商格蘭仕名列其中。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TSG...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TSG D7005-2018)的 實施意見及氣瓶安全監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規範和有效實施《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TSG  D7005-2018,以下簡稱《管檢規》),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氣瓶安全監察工作要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管檢規》的實施意見   (一)關於過渡期的要求
  • 工商總局關於印發《食品市場主體
    附件:1.食品市場主體準入登記管理制度     2.食品市場質量監管制度     3.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     4.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     5.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     6.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制度     7.食品廣告監管制度     8.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協調協作制度工商總局
  • 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掛職)劉江瀟出席會議並講話,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總監、二級巡視員張毅、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總監郎志強出席會議並分别致辭,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院長史國華代表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作2020年度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