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幻般生產場景展現科技魅力
榮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焊接機器人智能化焊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從事工程機械配套產品生產的響箭重工是本土孵化的高科技企業。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組裝調試攪拌混凝土泵車。
湖南聯科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熱成像儀,通過熱成像原理可快速檢測物體的表面溫度。
斯盛新能源責任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內,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設置程序進行智能化作業。
常德高新區的中聯重科建築起重機械是全球唯一一個集成應用智能控制、智能產線、智能物流、智能檢測技術四位一體的塔機智能工廠。生產線上,百臺工業機器人正精準地進行雷射切割、焊接。
粵港模科模塊化新材料體驗中心,智能燈具均由標準件整裝而成,項目以工業生產製造模塊化理論創新,引領製造業快速實現數位化升級轉型。圖/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雷射切割、焊接,火花四濺的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忙碌」著的是清一色的工業機器人,科幻般的生產場景吸引著眾多攝影記者,他們頻頻按動快門,用影像一一定格科技的魅力。
12月17日,由湖南省記協新聞攝影學會組織的「壯麗70年·黨媒聚焦常德高新區」主題採訪活動在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啟動,來自新華社湖南分社、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紅網等全省23家媒體的40餘名記者,深入園區內的高新企業、生產車間、實驗室,踐行「四力」,探營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樣本,見證這座科技生態園區的創新發展。
全球最大的塔機智能工廠中聯重科建築起重機械的自動化生產線上,100多臺工業機器人在數控加工中心的指揮下各司其職,從物流、切割、電焊到集成、檢測,生產流程高度集成,平均每110分鐘就有一臺塔機下線,銷往全球各地。
榮泰機械的大型雷射切板生產線上,任何線條複雜的圖樣,只需輸入到控制中心並發出指令,亮眼的藍色光束瞬間穿透厚度5釐米的鋼板,2分鐘內,一個直徑20釐米、外形猶如花瓣的配件成形,進入下一道生產環節。
旭昱新能源一塵不染的工作檯上,工程師正仔細地檢測著指甲大小的黑色玻璃體。「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弱光型產品都適用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比如ETC、智能玩具、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提到行業前景,返鄉創業的公司負責人劉海信心滿懷,「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產品將會伴隨更多的智能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模科產業園的粵港模科體驗中心,民族風、簡約風、科幻風……智能電器、家居等所有產品均由一個個模塊標準件整裝而成,個性十足的智能家居生活館讓前來採訪的記者腦洞大開。
這裡有60多年發展工程機械製造產業的歷史,有國內領先的液壓油缸生產基地,還有裝配式住宅、光伏電池、智能穿戴設備、機器人等產品,形成了厚實的產業基礎和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近年來,園區正著力創新驅動示範、高質量發展先行,推進「千億園區、工業新城」建設,致力打造現代製造業產業高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新興產業孵化基地。
中聯重科、中國建材、遠大住工、正大國際等200多家國內外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紛紛將發展的舞臺選在這裡,共同匯聚科技創新的澎湃新動能。(記者 鄒麟)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