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腦細胞可能扭曲人們的時間感官

2020-10-09 遼瀋晚報瀋陽時刻

2015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神經元活動隨著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而波動的相關證據,但尚不清楚的是,這些在「緣上回(SMG)」小腦區域發現的神經元,是為大腦精確計時,還是創造一種時間的主觀體驗?

  北京時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腦中的時鐘並不跟隨世界上最精確的時鐘,穩定地滴答滴答……相反,大腦時鐘似乎在某一時刻會飛逝而過,而另一時刻卻靜止不動。依據最新一項研究,這種時間感覺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於腦細胞過度疲勞造成的。

  研究發現,當大腦多次暴露在相同時間間隔,神經細胞或者腦細胞會受到過度刺激,並且激活次數顯著降低。然而,人類對時間的感知是複雜的,許多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有時慢,有時快。

  直到近期我們才開始了解人類大腦是如何感知時間的,2015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神經元活動隨著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而波動的相關證據,但尚不清楚的是,這些在「緣上回(SMG)」小腦區域發現的神經元,是為大腦精確計時,還是創造一種時間的主觀體驗?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18位健康的測試者使用「時間錯覺」來證明這一點,測試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掃描,通過檢測血液流動變化來測量大腦活動狀況。

  之後測試者經歷了一段「適應期」,在這段時間裡,大約250-750毫秒,他們看到黑色背景上出現一個灰色圓圈,連續出現30次。

  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測試者看到另一個圓圈作為「測試刺激」,他們聽了一段時間的白噪音,並被問詢測試刺激是否比白噪音更長或者更短。他們使用白噪音作為參考,因為聽覺刺激不受視覺適應期的影響,但視覺測試刺激會受到視覺適應期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測試刺激的長度與適應刺激的持續時間相近,那麼緣上回小腦區域的活躍性將降低,換句話講,該區域的神經元比第一次「接觸」灰色圓圈的激發度更低。

  日本國家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所信息與神經網絡中心認知神經科學家Masamichi Hayashi說:「他們的想法是,這種重複性疲勞神經元對於時間持續性非常敏感,但其他神經元也對某些持續性事件保持活躍。」

  他還指出,大腦活躍等級的差異扭曲了測試者對時間的感知,如果暴露在刺激下的時間長於大腦適應的時間,測試者會高估時間;如果暴露在刺激下的時間短於大腦適應的時間,測試者會低估時間。

  這可能扭曲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時間感,例如:鋼琴音樂會的觀眾可能適應音樂的節奏,Masamichi Hayashi說:「即使你在使用正確的律拍演奏音樂,聽眾在聽了快律拍音樂之後,可能會主觀地感到你的音樂律拍比實際更慢。但是我們還不能說神經元疲勞『扭曲』了大腦的時間感知,因為我們的研究僅顯示了神經元疲勞,以及主觀時間扭曲之間的關聯,我們下一步將重點研究因果關係。」

  Masamichi Hayashi稱,也可能是大腦中有多種機制發揮作用,形成了我們對時間的單一感知,例如: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可能與我們的預期密切相關,可能與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有關,甚至與執行某項活動時腦細胞相互激活並形成網絡的速度有關,解決這個問題將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疲勞」腦細胞可能扭曲我們對時間的感覺
    依據最新一項研究,這種時間感覺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於腦細胞過度疲勞造成的。研究發現,當大腦多次暴露在相同時間間隔,神經細胞或者腦細胞會受到過度刺激,並且激活次數顯著降低。然而,人類對時間的感知是複雜的,許多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有時慢,有時快。
  • 科學證實,當腦細胞處於「疲勞」狀態時,你的「時間感」會被扭曲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種扭曲的時間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腦細胞「疲勞」引起的。研究發現,當大腦在同一時間間隔內暴露太多次時,神經元或腦細胞會受到過度刺激,從而降低運轉速度。然而,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複雜的,許多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有時慢而有時快。
  • 對時間判斷錯誤,原來是因為大腦中「時間神經元」疲勞?
    人們大腦對時間的判斷並不是一直穩定的:時間似乎在某一時刻飛逝而過,但在另一時刻卻靜止不動。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種時間觀念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於腦細胞的疲勞造成的。研究發現,當大腦暴露在相同的時間間隔中太多次時,神經元或腦細胞會受到過度刺激,因而不那麼頻繁活動。然而,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複雜的,許多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有時慢,有時快。人們直到最近才開始了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感知時間的。
  • 時間扭曲或許永遠不可能,但超光速旅行卻比想像中簡單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空間是可以扭曲的,而讓空間扭曲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質量變大。這個發現可以說是讓很多的人都感到震驚,畢竟當時的人們都把空間看做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且無法被改變的存在。但實際上從目前來看,這種想法還是相對不切實際的,那麼人類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去扭曲時間了嗎?至少在愛因斯坦看來,扭轉時間回到過去是不可能做到的。
  • 時間扭曲或許永遠不可能,但超光速旅行卻比想像中簡單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空間是可以扭曲的,而讓空間扭曲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質量變大。這個發現可以說是讓很多的人都感到震驚,畢竟當時的人們都把空間看做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且無法被改變的存在。但是即便如此,人們對於時空還是有著許多的未知,比如說宇宙的快速膨脹。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光速不變,而光速又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快的速度。
  • 時間扭曲或許永遠不可能,但其實超光速旅行卻比想像中簡單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空間是可以扭曲的,而讓空間扭曲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質量變大。這個發現可以說是讓很多的人都感到震驚,畢竟當時的人們都把空間看做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且無法被改變的存在。但實際上從目前來看,這種想法還是相對不切實際的,那麼人類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去扭曲時間了嗎?至少在愛因斯坦看來,扭轉時間回到過去是不可能做到的。
  • 疲倦神經元拉長「時間」
    本報訊 當你忙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但當你無聊時,好像一天永遠不會結束。研究人員現在發現,如果反覆暴露在相同的刺激下,特定的神經元會變得疲憊,從而改變大腦對時間的感知。日本水田國家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所的Masamichi Hayashi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Ivry,在屏幕上給志願者顯示一個灰色的點,並連續掃描他們的大腦30次。
  • 時間悖論:你的大腦如何創造第四維度
    他宣稱:「所有的運動都可能被加速和減速,但絕對時間的流動不可能發生任何變化。」時間是一樣的,到處都一樣。隨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絕對時間分崩離析。他們揭示了空間和時間是統一的四維時空,一種被引力和運動扭曲的介質,因此沒有兩個觀察者能在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上達成一致。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一個視角的問題,而不是什麼普遍的東西。
  • 疲倦神經元拉長時間感知
    當你忙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但當你無聊的時候,好像一天永遠不會結束。研究人員現在發現,如果反覆暴露在相同的刺激下,特定的神經元會變得疲憊,從而改變大腦對時間的感知。日本水田國家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所的Masamichi Hayashi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Ivry在屏幕上給志願者們顯示一個灰色的點,並連續掃描了他們的大腦30次。
  •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腦供血不足的人,臉上可能會有這5個症狀,建議抓緊治療
    大腦需要足夠的血液供應,否則容易出現腦細胞缺氧,讓腦功能出現障礙,嚴重者會出現腦細胞死亡,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學當中腦供血不足,也是比較常見的病症,一旦出現腦供血不足,臉上可能會出現表現,生活中要仔細的觀察一下。腦供血不足臉上會有什麼表現?
  • 「感官重啟 REBOOT」沉浸式派對全陣容公布!​用光線撕裂空間結構
    >放刺不說是首個打造沉浸式派對至少是真材實料地在做1月17日上海萬代南夢宮文化中心放刺再造一場沉浸式視聽盛宴感官重啟哆啦A夢的時光抽屜復聯4的時間光錐蟻人的量子領域這些地方你不想去看看是什麼樣的?視覺效果與電子音樂相融抽離現實 扭曲空間一張門票不再是蹦迪派對入場券異空間的大門正在為你敞開用光線撕裂空間結構以音樂為語言擊穿心靈電子「多巴胺」直達大腦皮層興奮細胞充盈全身
  • 愛因斯坦「時間扭曲」現象得到科學家的證實
    根據觀察到的各種有規律的自然現象(例如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月球的公轉等),人們給時間定義了年、月、日等等不同的單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會認為時間是以一成不變的速度在流逝,所以所有人都遵循著同一個時間體系來工作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時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指導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
  • 空間扭曲?色彩斑駁你可能是中了幻術!
    空間扭曲?色彩斑駁你可能是中了幻術!LSD能造成使用者4到12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情緒不穩,幻覺多變,周圍物品成了幻想的東西,視覺極速變化不規律。在劑量加大之後,會出現持久性知覺障礙:如看到物體周圍有光暈、移動的物體後面有軌跡,無法辨別顏色。此外,精神方面會出現極度的恐懼、焦慮等幻覺。
  • 若從圖中看到扭曲線條,那麼你離老花眼不遠了!還有可能失明!
    若從圖中看到扭曲線條,那麼你離老花眼不遠了!還有可能失明!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可以讓我感知到人們的喜怒哀樂、看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能幫助我們辨識物品,讓我們的生命活動變得有滋有味。但是如果眼睛出現問題,或者是視力模糊,那麼我們的正常生活就會受到威脅。中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個器官都會漸漸衰老,眼睛也不例外。
  • 《LOL》8.22版本時間扭曲補藥改動介紹 啟迪天賦時間扭曲補藥改動...
    ,讓小編我來帶大家看一看新版的時間扭曲補藥到底效果如何吧。 在下周即將到來的國服8.22版本中,啟迪天賦中的一個一直很雞助的天賦——時間扭曲補藥,經過了一波重做改版之後它的效果完全發生了改變,讓小編我來帶大家看一看新版的時間扭曲補藥到底效果如何吧。
  •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時間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日常的計量單位,而在物理學中,時間是7大物理基本量之一,符號為t。目前科學理論認為,時間是伴隨宇宙大爆炸產生的,時間只能永遠向前並不能讓它倒流,這是因為時間是一個增量,並且只能為正。簡單來說,時間就是物質運動和能量的傳遞,只是人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其實時間這一概念十分的抽象,愛因斯坦卻認為:宇宙中時間或許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錯覺而已。同時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指出,時間、空間、物質這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
  • 科學家發現「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的預言又中了一個
    簡單來說,時間就是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傳遞,也是人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愛因斯坦就曾認為,宇宙中時間或許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錯覺而已,同時,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也曾指出,時間、空間和物質這三者其實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比方說,時間和空間聯合在一起,才會有時空的產生,同時,愛因斯坦認為,時間會發生扭曲,這是因為時間具有膨脹效應。
  • 時間扭曲是真實存在的!那麼科學家應該怎麼找到它?
    基本上來說,時間扭曲是一種現象,它通過加速或使時間運行得更慢來改變時間的流動。物理學家對時間扭曲的認識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事實上,你現在就正站在一種時間扭曲上。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他的狹義相對論,十年後,他又發表了他的廣義相對論續篇,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空間和時間彎曲的特性——是我們宇宙的結構。因此,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能扭曲時間。
  • 新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可能會使腦細胞恢復可塑性
    在使用腦組織的實驗室研究中,催產素似乎逆轉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對腦細胞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恢復細胞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對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激素催產素起源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分。催產素在分娩、母乳餵養和社會聯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可能促進浪漫的依戀。身體在性活動過程中釋放激素,從而獲得了它作為「愛激素」而聞名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