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
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軒轅黃帝史官,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漢字變化
自從倉頡造字以來漢字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文,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演變過程,直到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簡體。而且從最早的幾千字到現在已經有了將近10萬字(北京國安諮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
目前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個,掌握了這幾千個漢字,基本上就可以日常的使用了。而兒童提前提前識字作用很多,能夠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語言能力的發展、視覺語言的發展,有利於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提前閱讀,使他們知識日益豐富。
中華字經第一部分
花生君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適合適齡兒童的教材《中華字經》,它是郭保華教授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專家們歷史三年的科研成果。整套教材共4000個漢字,其中重複的有20個漢字,共3980個單字。涵蓋了國家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頒布的常用漢字和HSK考試大綱規定的四級漢字。
整套教材一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天文、地理、人倫、大道、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文物、人物、果木
第二部分:名人、藝術、休閒、山水、建築、軍事、農耕、調味、行數、治學、裝扮、婚姻、動物
第三部分:司法、犯罪、儀容、婚假、育兒、幼教、養殖、烹飪、花草、生理、疾病
第四部分:心裡、器物、服飾、山野、災難、詮注、冶煉、語音、動作、地名、類詞、化學、姓氏
中華字經第二部分描述山水
全套教材四字一句,八字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兒童閱讀背誦。官方說明適合0-13歲兒童,花生君認為以6歲為起點最好。6歲以上的孩子在幼兒園基本學會了漢語拼音,可以通過拼音來讀字。更小一點的孩子需要大人輔助來教,而且孩子在專注力方面相對差一些,學習效果相對差一些。
以下為官方教學步驟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步
快速背誦 背誦的目的是在字與字之間建立固定的音序和形序。按4句一段背誦課文,每天背誦8段128字。背誦強度為150%,例:4分鐘背誦8句,那麼一次背誦的最佳時間就是6分鐘。背誦的關鍵是記住每句話的首字。
第二步
分句點讀 使用點讀筆或教材,家長分句點讀,孩子跟讀。點讀的目的是從聽覺和視覺上將整篇課文斷句。同時訓練兒童語言的韻律感、節奏感和音位感。家長可通過接龍遊戲學習語句,比如孩子背上句,家長接下句,交替進行背誦課文,將已經整體輸入的課文細化到每一句。教具主要是點讀筆、教材。
第三步
單字命名目的是強化兒童對漢字符號的識別,固定每個漢字的讀音。要領是手點字,眼看字,口念字,做到「音形對應,直讀成誦」。命名的程序是先順序,後亂序。
第四步
及時複習 複習的目的是把音序和形序記牢。實驗表明複習8次左右可將背誦的材料記牢。8次複習時間的間隔前密後疏,大約是:10分鐘、30分鐘、1小時、12小時、1天、3天、15天、1月。複習的要領不在於耗時而在於及時。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通過中華字經快速認識漢字,從而在書籍的海洋中暢遊。
關注「花生伴學堂」公眾帳號,發送「中華字經」可領取全套資料,列印後即可給孩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