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LabCorp領跑百億美金賽道,哪類企業將挑戰傳統...

2021-01-11 網易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流行讓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室(ICL,Independent Clinical Lab)進入人們的關注視線,作為全球 ICL 行業龍頭的 LabCorp 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市值再創新高。

  全球 ICL 行業現狀如何?ICL 行業細分賽道又有哪些企業將要異軍突起。CB Insights 中國帶您搶先探索!

  

  圖 |LabCorp 市值變化圖,來源:LabCorp CB Insights 公司財報,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ICL(Independent Clinical Lab,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室)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的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於醫院之外從事臨床檢驗或病理診斷和服務並能獨立承擔責任的醫療機構。它與醫療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係,集中收集並檢測這些機構採集的標本,並將檢驗結果送回以應用於臨床。

  ICL 的產業鏈上遊為檢驗儀器、檢驗試劑生產商;中遊為獨立醫學檢驗室;下遊則是醫院、醫療機構等。

  

  圖 |ICL 產業鏈示意圖

  2019 年,全球 ICL 市場規模為 2676.7 億美元,近年增速維持在 6.5% 左右中國的 ICL 市場規模則迅速擴容,增速居高不下。統計顯示,2007 年,中國獨立醫學實驗室只有 37 家,之後發展平緩;隨著 「社會辦醫」 的政策推動、檢測技術更迭和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加,截止至 2020 年 3 月,中國國內在業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數量超過 1568 家,2019 年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市場規模在 195.6 億元左右。

  全球 ICL 行業的領跑者通常具備了起步比較早,行業先發優勢明顯的特點。發展較成熟地區的行業集中度也比較高,這在地廣和人口分散的國家體現得更為突出。這些地區的 ICL 企業的服務半徑多因樣本的運輸條件和時效受到影響。連鎖化實驗室因能夠實現多網點布局和多網點協同而在這類地區迅速擴張。與 「跑馬圈地」 收購實驗室相應的則是不少行業領跑者加速併購新興技術平臺。各大 ICL 企業的戰略部署也更貼近其本身國家政策以及醫療體系,因此在地域分布上也相對各佔一方。

  中國 ICL 行業尚未出現巨頭,行業整體呈現出起步晚、規模小、數量少的特徵。和全球 ICL 企業相比,中國的 ICL 市場滲透率較低、可提供的臨床檢測項目也更少。在檢測項目上,普檢項目為主流,特檢業務還比較少。中國 ICL 行業的本土龍頭企業逐漸擴張,全國省級實驗室布局逐步完善,小型實驗室也在逐步退出市場。隨著DRGS的試點和推行,按病種打包付費將促使醫院把檢驗業務外包給第三方,ICL 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在未來,隨著中國的 ICL 行業發展,特檢業務的需求將愈加突出。腫瘤早篩、胚胎植入前診斷、遺傳病檢測、無創產前檢測、腫瘤伴隨診斷和病原微生物檢測等領域的特檢業務將更進一步發展。

  這與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生化檢測、酶聯免疫檢測、化學發光檢測、質樸檢測和基因檢測將對技術的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檢測靈敏度、特異性方面的要求和對自動化成都的要求都會有所上升。

  這將進而推動兩大創新趨勢:

  一是,基於儀器/試劑的研發,增加特檢項目的創新性和豐富度。

  二是,基於大數據技術使得更多的患者數據帶來更準確的診斷結果,更準確的診斷結果吸引更多的患者,實現商業模式的正循環。

  

  表|檢測技術分類,來源:公開資料,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以 LabCorp 為例,LabCorp 在過去幾年裡,為了提升特檢能力煞費苦心,除了自身研發不斷投入以外,收併購的腳步也未停歇,在慢病預防、HIV 、CRO 、癌症、女性健康等多個領域均有布局。LabCorp 與各大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如火如荼展開。今年 Tempus 和 LabCorp 的合作將使得 LabCorp 得以參與 Tempus 的 TIME Trial® 網絡,通過數據驅動的創新方法來加速腫瘤臨床試驗的患者招募。這種方法將讓臨床試驗模式的設計和執行方式更加現代化。

  

  圖|LabCorp 市值變化及收購事件,來源:公開資料,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LabCorp 各類業務迅速發展,在普檢和特檢項目上賺得盆滿缽滿。2019 年,LabCorp 的年收入將近 110 億美元。以 LabCorp 為代表的 ICL 企業業務量迅猛增加。

  新冠疫情帶來 ICL 業務增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行業的新動態。不少新興的技術企業借疫情脫穎而出,在以 LabCorp 為代表的巨頭企業所涉業務領域快速發展。

  普檢測試:以 D2C 為重點,旨在簡化患者的基本測試和血液檢查流程

  EverlyWell

  EverlyWell的電子商務平臺使消費者可以遠程訂購測試,收集樣品並查看結果。通過郵寄實驗室測試與跟蹤結果的 APP 結合的形式,使得用戶能在改善飲食,睡眠,壓力和疲勞等方面得到服務。

  EverlyWell 近期完成了 340 萬美元的融資。在 EverlyWell 完成了1.75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後,其估值超過 13 億美元,成為了新晉行業 「獨角獸」 。本輪參投方中有貝萊德(BlackRock)。

  女性健康:以專業醫師服務為重點,旨在幫助女性通過測試更輕鬆地做好女性健康管理

  Modern Fertility

  Modern Fertility面向女性提供生育檢測服務,相較於傳統生育診所減少了用戶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該公司獲得了 Forerunner Ventures 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並獲得了許多成功的D2C公司的青睞,包括 Dollar Shave Club,Bonobos 和Glossier。

  我們發現在女性健康的賽道上,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瞄準了無創產前檢查 (NIPT) 市場,比如Cradle GenomicsSera Prognostics之類的公司,它們提供的是利用母親血液中循環的胎兒無細胞 DNA 來評估懷孕風險和遺傳異常的檢測技術服務。而Agendia則重點放在了通過基因組測試以實現個性化乳腺癌治療上。

  藥物發現:以開發用於藥物發現和臨床前開發的工具為重點,旨在優化和測試候選藥物的效率

  Benchling

  

  Benchling 是一家生物技術研發軟體創新企業,其軟體平臺獲得了 1.12 億美元的融資。該軟體平臺提供從藥物發現到製造的研發過程管理,而這一過程在此之前主要是手動完成的。在 Benchling 的平臺上,科學家可以用一種界面設計、分享、記錄實驗。平臺上已經有許多應用,涉及蛋白質設計、分子工程、 CRISPR 研究及其它領域。

  BenevolentAIAtomwise是將 AI 應用於複雜生物學數據集以識別候選藥物的眾多公司之一。

  根據 CB Insights 的預測,藥物發現中的人工智慧可以達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其市場規模約 120 億美元。在藥物發現這一賽道的其他公司則致力於建立分析系統,以提高臨床前數據的質量和相關性。比如Emulate,其人體仿真系統可以為醫藥、化學、食品和化妝品等領域的研究技術人員進行服務,發揮其即插即用的便捷功能。這一系統模仿了人類的生理機能,與傳統的動物測試相比,它可以對候選藥物產生更準確的反應。

  臨床試驗:以提供網站管理軟體來降低成本和風險,利用現實世界的證據來擴大臨床試驗,旨在改善患者招募情況,提高臨床試驗效率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藥物開發過程具有諸多商業不確定性,臨床試驗中最終只有 14% 的藥物完成了全部臨床試驗階段,並獲得 FDA 的批准。

  Teckro

  Teckro 是眾多提供臨床試驗管理軟體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完成 4000 萬美元的融資。Teckro 開發的軟體可以將藥物製造商、臨床醫生和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聯繫起來,訪問臨床實驗信息並跟蹤行動裝置的進展情況,利用機器學習幫助用戶更快、更輕鬆地解答臨床問題。

  Evidation Health

  Evidation Health 使用新穎的數字健康數據集ーー包括電子健康記錄 (EHR)、索賠和可穿戴傳感器ーー支持臨床試驗。招募病人是臨床試驗中昂貴的一部分,而 Evidation Health 創建的大數據平臺則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和分析用戶的行為數據和醫療保健信息,從而創建更準確的健康知識,幫助初創企業更好的了解哪種數字健康技術會對健康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Deep 6 AI

  Deep 6 AI 是一家用於將患者與臨床試驗相匹配的人工智慧技術平臺,利用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處理來分析醫療記錄,標記出那些每次試驗的候選人。此舉大大減少了患者招聘的延遲,能在幾分鐘內找到適合臨床試驗的患者,更快地為患者提供挽救生命的治療。

  Science 37

  Science 37 開發的臨床試驗模式跟現有模式完全不同,它讓患者在家裡就可以參加臨床試驗,而不用多次往返臨床試驗中心。Science 37 的遠程醫療技術的軟體平臺NORA 以 App 的形式裝在患者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患者通過 NORA 可以加入臨床實驗並且與主持臨床試驗的醫療專家們進行交流。這一優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得意顯現。

  傳染病 / COVID-19:以 POC 為重點,旨在提高測序和分析的速度

  Cue

  Cue 開發的可攜式 poc 分子檢測產品可以在 20 分鐘內完成醫療診斷。該公司最近從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獲得了4.81 億美元的撥款,用於生產 3 萬個產品,並進行 600 萬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測試。CUE 可以檢驗五種不同類型的指標,包括生育指數、炎症、維生素 D、流感以及睪丸激素等數據。

  Karius

  Karius 是一家傳染病液體活檢公司,目前估值 7 億美元。Karius 使用下一代測序技術來識別 1000 多種病原體,包括傳統檢驗方法無法識別的感染,彌補了傳統感染檢測耗時久、可檢出病原體數目少的缺陷。其專有 「微生物無細胞 DNA」 技術(mcfDNA)的開發和創新能幫助醫生更快速、方便的診斷傳染病。

  Day Zero Diagnostics

  Day Zero Diagnostics 是在新的 Life Lab 工作的首創企業之一。公司致力於進一步開發一種利用基因組測序和機器學習來更好地診斷傳染病的系統,以便找出感染的原因,同時提供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以支持治療決策。

  基因篩查:以對遺傳病和疾病風險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基因篩查為重點,旨在通過早期治療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同時降低患者支付費用

  Helix 和 Color Genomics

  這兩家企業正與醫療服務提供商合作,為患者提供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

  Helix 成立於 2015 年,測序巨頭 Illumina 旗下的一家子公司。Helix 提供消費者負擔得起的基因組測序服務,並通過與第三方合作,提供資料庫分析服務,建成一個消費者信息系統一體化服務程序。Helix 向廣大用戶收集 DNA 之後對這些基因進行測序、分析,將這些分析結果進行儲存,讓用戶能獲取自身的基因組信息,用以回答用戶所提出的問題或為用戶提供不同 APP ,在遵守臨床實驗室標準 (CLIA) 、美國病理學家協會 (CAP) 、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 (HIPAA) 等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建成一個安全且受保護的資料庫,順便將研究結果分享給諸多 app 開發者,用於其它基因檢測領域。

  Color Genomics 是一個美國基因檢測服務平臺,採用患者的唾液樣本,結合分布式系統工程、機器學習、產品設計和精密醫學,分析鑑定一些與常見遺傳性癌症密切相關的基因,主要包括乳腺癌、結腸直腸癌、黑素瘤、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和子宮癌等。

  包括Veritas Genetics OmecareAncestry.com在內的其他公司,則採用 「消費者主導、醫生介導」 的模式,即消費者先下單並支付檢測費用,檢測結果在得到醫生的批准後即反饋給消費者。

  23andMe

  23andMe 是一家基因測試服務商,在 D2C 領域有很強的影響力。用戶可以通過 23andMe 公司的檢測產品了解到自己的基因狀況,並收到分析報告。FDA 批准了 23andMe 多項檢測。

  病理學:以大數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醫學熱點技術為重點,旨在提高病理學檢測效率和精準度

  Pathai

  Pathai 是一家利用 AI 技術為病理圖像的數位化和分析提供服務的公司,已融資 9000萬美元。最近,該公司從百時美施貴寶和默克全球健康創新基金 (merck 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fund) 募集了 1500 萬美元。

  ProsciaPaige是 Pathai 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它們都是開發病理工作流自動化產品的公司。

  

  圖|LabCorp 涉及細分賽道新興技術企業代表,資料來源:CB Insights

  如此看來,在 ICL 行業新興技術的發展還將帶入新一輪行業的增長,行業的發展特點更加突出。

  檢驗項目將更加多元化,從普檢到特檢的全面覆蓋和產業閉環將更加顯現。實驗室布局優化將催生檢驗設備創新。冷鏈物流以確保樣本質量的要求也將促使質控體系不斷完善,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將使得樣本追蹤更加快速、可靠。

  隨著中國醫保控費、分級診療等政策的落地,ICL 市場迅猛發展讓金域醫學、迪安診斷、達安基因、艾迪康等國產 ICL 頭部企業更加大步邁進向前。千麥醫療、博奧晶典、鵾遠基因、康聖環球等企業也在合作和融資的路上奮起直追。平安好醫生也趁機火速入場,以 「醫學檢驗+影像診斷+健康管理」 的創新服務模式進行布局。

  究竟哪些企業能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 「LabCorp」 呢?又有哪些企業在 ICL 細分賽道具有獨特的成長潛力呢?CB Insights 中國將持續關注,為大家帶來跟蹤分享!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迪安診斷:領跑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打造質譜+NGS平臺
    領跑第三方實驗室,商業模式向3.0版不斷優化升級,搶佔行業制高點。1)以醫學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打造「服務+產品」一體化商業模式。自2011年上市,營收及淨利潤保持高增長,2011-17年CAGR48%和42%。體外診斷產品與醫學診斷服務為收入主要貢獻和驅動力。
  • 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研究報告
    獨立醫學實驗室是指獨立於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服 務、可獨立承擔醫療責任的醫療機構。醫學檢驗處於診斷產業的中遊,上遊為檢驗儀器和試劑生產商,下遊為各 類醫療機構(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和檢驗者。他們接受各醫療服務 機構的委託,集中檢驗這些機構採集的樣本,並將檢驗結果送回以應用於臨床。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全景圖譜》(附規模、企業...
    :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和單一細分賽道冠軍。如國檢集團為建工建材檢測龍頭,近年來通過併購的形式切入環境、食品檢測等領域,向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進軍。    ——企業競爭格局:外資企業領先 華測檢測領跑國產檢測機構  目前,第三方檢測行業的龍頭地位被國際大型檢測企業在華的分支機構所佔據
  • 我們研究了美國20年的數據,中國第三方檢驗市場未來或有10倍爆發
    動脈網(wechat:vcbeat)將分別對這幾類醫療機構目前在國內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選擇了一些標杆企業進行剖析。這篇文章我們將分析獨立醫學檢驗機構。究竟什麼是獨立設置醫療機構?他們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市場上有哪些標杆企業?國外市場的發展情況如何?您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 全球第三款RNAi藥物出爐,百億美金市場誰主沉浮?
    [億歐導讀] 在這個2025年市場空間將超百億美金的行業裡,坐擁全球僅有的三款RNAi藥物的Alnylam,已經提前佔據了龍頭地位。而在這個2025年市場空間將超百億美金的行業裡,坐擁全球僅有的三款RNAi藥物的Alnylam,已經提前佔據了龍頭地位。預計銷售高峰將達5億美元隨著FDA和EC批准落地,Oxlumo亦成為了全球首款治療原發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的藥物。
  • 日照首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助力抗擊疫情!
    據了解,日照奧基醫學檢驗實驗室暨日照市區域性檢驗中心是由山東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日照市婦幼保健院共同成立的日照首家具備新冠核酸檢測資格的省級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日核酸混檢能力超20000人份,是日照醫療檢驗行業新增添的中堅力量。
  • 從公寓浴室走向華爾街的檢驗巨頭:萬字詳解第三方檢驗巨頭Quest...
    動脈網(微信號:Vcbeat)也對全球第三方檢驗行業的頭部企業Quest的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解讀,或許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第三方檢驗行業的未來發展。獨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初期的第三方檢驗市場屬於新生事物,在當時缺乏足夠的監管和保證,使得當時的第三方檢驗市場良莠不齊。這也是Quest Diagnostics的前身MetPath誕生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MetPath誕生後僅兩年,一家名為Biomedical Laboratories的檢驗機構也被創立。
  • 超百億的「基因測序」行業發展潛力可期,誰能在賽道中脫穎而出?
    >金域醫學2003年成立,2017年在上海主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397億元,PE 34.8倍,PB 11.98倍,是一家以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為核心的高科技服務企業,致力於為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領先的醫學診斷信息整合服務。
  • 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努力打造全國地市級第三方檢測中心優秀範本
    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作為新區園區眾多企業中的一員,搶抓機遇,立足實際,發展醫學檢測產業,全力打造全國地市級第三方檢測中心優秀範本。畢節金域是金域集團全國唯一一個地市級實驗室2020年6月,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積極響應東西部對口幫扶號召,與畢節市醫療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成立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簡稱畢節金域)。
  • 2018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分析:分子診斷是醫學診斷的發展趨勢
    獨立醫學實驗室(ICL):又稱第三方檢驗,是獨立於醫療機構之外獨立提供醫學檢驗服務的公司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中小型醫療機構檢驗外包的問題,同時也為大醫院解決因社會需要而不得不開展虧損檢驗項目的難題,現已成為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1年,廣州金域檢驗首先將獨立醫學實驗室模式商業化運作,由此揭開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的發展進程。
  • 合作or競爭 | DRG對第三方醫學檢驗有哪些影響
    第三方醫學檢驗(ICL)是DRG推進過程中「同行的夥伴「嗎?2019年6月,《關於印發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要求,30個國家試點城市2021年將啟動實際付費。不久前,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319號建議做了答覆。
  • 億康基因完成2.2億C輪融資,領跑輔助生殖產品服務賽道
    金域醫學高級副總裁郝必喜表示:"作為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先行者,金域醫學通過不斷積累的『大平臺、大網絡、大服務、大樣本和大數據』等核心資源優勢,致力於為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領先的醫學診斷信息整合服務。  金闔資本專注於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密切關注生殖遺傳和腫瘤檢測領域的前沿進展。
  • 晨鳴蟬聯中國造紙龍頭企業行業榜首,「C位」領跑紙漿製造業
    今年以來,我國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帶動作用增強,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加大,節能降耗穩步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製造業發展又開新局。戰略性新興產業「C位」領跑「製漿是晨鳴的心臟。美倫化學漿生產線年產100萬噸紙漿。紙漿通過管道,供給壽光晨鳴的9個造紙廠使用。」
  • 醫學檢驗四大新興技術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微流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並結合精準醫學和分級診療的發展,分子診斷POCT類產品的市場潛力將會逐步釋放。表1 國內外分子診斷POCT企業及產品基因晶片基因晶片是將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探針固定於載體上,通過雜交測序獲得靶核酸序列的技術。基因晶片自動化程度高,檢測效率高,檢測通量也在不斷提高,只是成本相對偏高。
  • 扎堆上市背後: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來源標題:扎堆上市背後: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腫瘤基因檢測賽道競爭膠著,扎堆上市也意味著競爭進入新階段。
  • 百鍊智能獲1億元A輪融資 領跑B2B營銷自動化賽道
    百鍊智能創始人兼總裁姚從磊博士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及團隊升級。百鍊智能還將結合投資方生態,優化相關產品及服務體系。百鍊智能是一家專注於B2B營銷自動化的人工智慧技術公司,致力於通過AI技術幫助企業獲取實時、高效、精準的銷售線索,提升從市場洞察、渠道拓展、潛客挖掘到精細化運營的營銷全流程效率。
  • 三水何時誕生首個百億企業?
    2017年,浙江吉利營業收入超過369億元,距其2014年年營收破百億僅僅2年,距1999年吉利北侖基地打下第一根樁不到9年。一片茂盛的森林必然生長於肥沃的土地和適宜的氣候中。支撐浙江吉利大踏步跨越式發展的,是北侖從整車製造到零配件生產的全產業鏈。這裡既有以吉利汽車為龍頭的整車生產企業,也有數量眾多的汽車配件生產企業,全區汽車及零配件企業達到200多家。
  • 「和眾匯富」一個長期被外資主導的賽道前景如何?
    六、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政策驅動下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作為IVD行業的服務商之一,我國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的起步相比於國外嚴重落後,這跟我國公立醫院在國內醫療服務市場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國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