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2020-12-03 中關村在線

    「天使與魔鬼」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系列文章。通過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第二十篇,講講飛機的機翼上各個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天使與魔鬼20: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飛機的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機翼的作用就是為飛機提供升力、控制水平翻轉、儲油和懸掛發動機等。但是經常坐飛機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上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雖然每次都能看到,但是不一定了解這些部分的作用和名字。這篇文章就是要給大家解答疑問,在下次乘坐飛機的時候,可以對看到的部件有一定的認知,順便可以跟旁邊的妹子吹噓一下。

    這裡我們主要為大家進行民航客機機翼結構作用和設計原理的科普,如果想要看到各種設計公式、設計原理實質、包含的知識點等等具體深入化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購買空氣動力學和飛機結構設計的書籍,或者報名學習飛機製造。


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 為什麼機翼不是薄薄的一片?

    我們都玩過紙飛機,紙飛機就是薄薄的一片機翼,那麼為什麼民航客機的機翼不是薄薄的一片呢?首先,紙飛機的機翼不能夠產生升力,只是保證紙飛機自身向前滑翔而已,跟滑翔傘是一樣的。戰鬥機的機翼非常薄,但也不是薄薄的一片,只是相對客機來說很薄,這是因為戰鬥機飛行的速度會幾倍於音速,所以所涵蓋的設計原理與民航客機不太一樣,這裡我們不討論了。民航客機的飛行速度是亞音速,也就是接近於音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飛機的機翼都是我們見到的這種形狀:


飛機機翼的橫切面造型


飛機機翼的橫切面造型

    我們日常常見的民航客機,包括一些常見的商務型客機的飛機機翼幾乎都是這兩種形狀設計。飛機的機翼為什麼要設計成這種形狀和厚度呢?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機翼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將氣流切割成上下兩個部分,並且讓兩個部分產生差異。接著我們用一張圖來給大家簡單的演示一下機翼是如何產生升力的:


升力原理圖

    這個原理主要利用的就是壓力差,並不是原力或者龜派氣功。機翼上下表面形狀是不對稱的,空氣沿機翼上表面運動的距離更長,自然流速更快,根據伯努利定理,速度越快,氣壓越小,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就提供了升力。在低速的時候,飛機的升力原理源自伯努利定律,但是隨著速度(馬赫數)的增加,這個定律就不再適合了,因此戰鬥機的機翼設計不是這個樣子。

    此外,不設計成薄薄的一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堅固性。因為飛機的機翼,尤其是民航客機和運輸機,要承受非常大的飛行重量,機翼的結構就會很複雜。薄薄的一片在安全性上也不可能通過。

● 民航客機基本是下單翼飛機

    飛機的機翼根據安裝的位置,分為安裝在機身上部(背部)的上單翼、安裝在機身中部的中單翼和安裝在機身下部(腹部)的下單翼三種。我們還是繼續討論民航的範疇,目前可以看到大型的運輸機的機翼多為上單翼,客機的機翼多為下單翼。


民航客機大多使用下單翼設計


運輸機大多使用上單翼設計

    下單翼的飛機,由於機翼距離地面很近,所以更加方便於安裝起落架、進行維護工作。另外,下單翼的飛機有個問題就是發動機距離地面的距離很近,因此更容易吸入異物,造成發動機損壞的問題。但是對於民航客機來說,起飛的民用機場條件都非常優秀,因此也就不用擔心異物這種問題。但是大型的運輸機就不同了,尤其是軍用的,一般起飛的條件都比較苛刻,比如戰鬥前線的機場都是土路,沒有高級的跑道。因此採用了上單翼的設計,這樣發動機距離較高,也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當然,這並不是固定的,客機也有採用上單翼設計的,運輸機也有採用下單翼設計的。

● 飛機機翼如何承受如此大重量的?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說的非常深入,也可以說的非常簡單,因為我們是科普文章,所以就簡單說了。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飛機的機翼使用了非常先進的材料,然後針對這些材料進行了相關的結構設計和優化。

    機翼的承重,主要針對的是材料學和結構學。材料的選擇必然很重要,而且是多種層次的,比如機翼的骨架、蒙皮等等都採用了高比強度或者高比模量的材料。目前飛機的機翼的設計趨勢是採用複合型材料,不過並不是整個機身都可以這樣,比如起落架就不可以採用複合材料。


波音787飛機的結構圖

    我們以波音787飛機為例,它的機翼主結構就是採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設計。結構的形式是雙梁單塊式,目前這個結構設計十分主流。前後有兩根梁,之間又有很多的翼肋,這樣梁和肋就組成了機翼的內部骨架結構,外側是蒙皮和壁板設計。在設計初始,設計人員就會將機翼的重量和整個飛機將會承載的最大重量加入設計和計算中,根據整個最大重量來進行整個機翼的設計和優化,這樣就可以保證飛機的機翼承受如此大的重量。

    當然,我們在飛機的飛行過程中總會遇到氣流和顛簸,為什麼機翼不會破裂或者折斷呢?任何一架新型飛機在投入市場之前,都會進行無數次的測試,測試環節和複雜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測試中,針對顛簸和氣流的測試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投入市場的飛機,面對小的氣流顛簸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如果遇到大的氣流變化,地面氣象站或者飛機都會有預警,飛機可以繞開飛行。另外,一般來說飛機的機翼在設計上也有優化,機翼在一定角度內的彎曲是沒有問題的,還可以承受3個G的顛簸,所以我們日常飛行環境的顛簸是無法對機翼造成損害的。畢竟不是我們坐的飛機不是用來拍攝空難電影的,大家不要擔心這個問題。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http://dcdv.zol.com.cn/649/6490714.html

dcdv.zol.com.cn true http://dcdv.zol.com.cn/649/6490714.html report 4311 「天使與魔鬼」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系列文章。通過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第二十篇,講講飛機的機翼上各個部件的作用是什麼。天使與魔鬼20: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飛機的...

相關焦點

  • 飛機機翼結構揭秘 居然這麼多學問
    這裡我們主要為大家進行民航客機機翼結構作用和設計原理的科普,如果想要看到各種設計公式、設計原理實質、包含的知識點等等具體深入化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購買空氣動力學和飛機結構設計的書籍,或者報名學習飛機製造。
  • NASA開發積木式飛機機翼結構
    採用熱塑性材料3D列印製造的「體積元」是積木式飛機結構的基礎積木式飛機結構內部不再是傳統的離散式的梁肋骨架,而是大量的骨骼狀體積元,體積元用螺栓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類似於細胞的積木式結構,該結構不僅可以承受飛行中的氣動載荷,還可以在氣動載荷下按照特殊的設計產生變形,包括機翼彎度和扭轉角的變化。
  • 美國宇航局奇怪的機翼設計能讓飛機非常省油
    除了機翼可以伸展很長一段距離,然後在降落到地面時末端可以摺疊起來,新的777x飛機可搭載多達426名乘客之外,它看起來基本上與你見過的所有其他飛機都沒啥大區別。機翼的形狀看起來和你以前坐過的飛機都不一樣。新穎設計的細長機翼保證了與777x一樣,可以減少阻力,從而節省燃料,但機翼下方增加桁架支撐其大跨度。美國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亞和維吉尼亞州的風洞中測試了不同版本的設計,最近的一次測試是在去年秋天蘭利研究中心的風洞中進行的。
  • 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大重量的?
    飛機是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飛機最突出的部分是機翼,機翼這麼薄,怎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機翼的主要部件包括翼肋、翼梁、桁架和外殼,機翼結構的基本功能是形成機翼的流線型,同時將外部載荷傳遞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力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不僅是指翼型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形狀的能力,也是指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 歐洲科學家開發一種新型飛機機翼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歐洲科學家開發一種新型飛機機翼(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通過近距離接觸鳥類飛行的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科學家們不斷解開可以幫助他們追求先進空氣動力學的秘密,這可能包括產生更少噪音的飛機。
  • 飛機機翼那麼薄,如何承受幾十噸重量,裡面是什麼結構
    機翼是飛機外觀上比較凸顯的部分。主要作用是為飛機提供升力、控制水平翻轉、儲油和懸掛發動機等等。但飛機機翼看著那麼薄,為什麼可以安全承受幾十噸重量,機翼又是什麼樣的結構呢?包括一些常見的商務型客機的飛機機翼幾乎都是這兩種形狀設計。
  • 都是你沒見過的 液晶面板內部結構揭秘
    那麼,顯示器是如何工作,其每部結構是怎麼樣的,其工作原理如何。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一一揭秘。首先,還是要對其顯示器工作原理進行一下了解,以便大家會好的了把握拆解的過程。液晶的成像原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通過施加電壓刺激液晶分子偏轉產生點、線、面的圖像,液晶分子便如閘門般地阻隔LED背光源發出光線的通過率,進而將光線投射在不同顏色的彩色濾光片中形成圖像。
  • 飛機的機翼為何上翹?領略一下機翼末梢的精彩
    大家在乘飛機的時候,應該都能透過窗戶看到機翼。是否注意到機翼末梢向上翹起?或者像燕子尾巴一樣分叉?或者向上彎曲?知道這是什麼嗎?(現在都流行用伯努利原理解釋)。和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一樣,空氣往壓強低的地方運動,這就導致機翼下方的氣流不斷的往機翼上方運動,在翼尖附近的氣流在壓差的作用下會由下向上繞,氣流一邊上翻,飛機也在往前移動。當氣流繞過翼尖時,在翼尖部分形成旋渦,這種旋渦的不斷產生而又不斷地向後流去即形成了所謂翼尖渦流。
  • 飛機機翼那麼薄,為什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裡面是什麼結構?
    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巨大重量的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飛機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經常坐飛機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上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飛機機翼那麼薄是如何承受幾十噸的重量的?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飛機機翼能彎曲到什麼程度?
    小編的話:飛機機翼能彎到何種程度,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疑惑呢?不僅如此,在其複合材料使用中,為飛機提供升力的機翼主結構採用了複合材料設計,這為機翼的「逆天」彎曲變形提供了可能。這是因為機翼彎曲變形會放大結構間隙,對密封結構構型、密封材料選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樣,內部管路布線和機構協調要考慮機翼彎曲變形程度,保證在機翼彎曲變形時能夠滿足功能性要求。
  • 航空趣事:你見過飛機發動機「尿尿」嗎?
    有人開玩笑說,這是發動機在尿尿;還有人,沒有經過多少思考,就拍腦袋說,這是飛機在放油。  一些客機或者戰機,當它們靜止在跑道上,或者緩慢地行駛在跑道上時,發動機前有時會產生一道類似龍捲風的神秘氣流,它們是怎麼形成的呢?對飛機是否有危害,又如何避免呢?   在說其原因之前,咱們還是先來欣賞一下飛機發動機的傑作,一飽眼福。
  • 航空科普:機翼種類
    飛機自發明至今,已經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形式種類,機翼的形式也隨之變化,水平的、菱形的、環形的.....不知道你都見過多少種機翼類型呢?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升力效率較高,阻力也較大。平直翼多用在亞音速飛機和部分超音速殲擊機上。●矩形——運-12運輸機梯形——F-5戰鬥機●橢圓形——P-47戰鬥機後掠翼機翼1/4弦線後掠角多在25°以上。用於高亞音速飛機和超音速飛機。
  • 飛機是如何起飛的?機翼能承受那麼大的重量嗎?
    左右手各拿一張紙,保持一定的距離放在嘴前,嘴在兩張紙前輕輕吹氣,你會發現兩張紙是不是從兩側向中間貼起來。這是因為兩張紙間的空氣流動壓力變小了,兩張紙外側的一面空氣不流動,壓力相對變高,紙被壓到了中間。飛機起飛的原理也是一樣,飛機的機翼一般不平坦,下面平坦,上面是曲線。
  • 飛機小科普:了解上下擺動的機翼秘密,緩解你坐飛機的恐懼感
    機翼除了提供升力之外,還必須得承重。飛機在天上飛的時候,整個機身的重量幾乎都是由機翼給「託」著的。飛機在地面上的時候,機翼還得懸臂「舉」著重重的發動機,像A380、747這樣的巨無霸飛機,單片機翼還得懸臂「舉」起兩個發動機,要知道A380的單臺發動機自重就達8噸。因此,機翼必須得足夠堅固。
  • 運輸機與客機機翼的位置,對一架飛機的影響有多大!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一般的運輸機飛機機翼是在最上方的,二客機機翼一般位於飛機的中下部,安裝在機身上方的我們把這種機翼布局方式稱作「上單翼」,而機翼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我們稱之為「下單翼」。四、對起降要求比較低,可以在簡易機場或野戰機場起飛,而一般的客機主要是追求安全性、舒適性為主,因此對飛機的生存能力並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當然空軍一號是個例外),一下是我對飛機機翼對於整架飛機造成影響的個人見解!
  • 飛機機翼那麼薄,為什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
    機翼的蒙皮傾向採用複合材料,承重結構依然採用金屬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特性是重量輕承重大,非常適合用在飛機機翼上。以波音787為例,它的機翼主結構就是採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飛機機翼是按照載荷傳遞的最優路線布置,儘量使部件綜合設計,發揮各種形式結構的優勢,提高結構和材料的綜合利用率。
  • 纖細的機翼下懸掛著一對巨型發動機居然不會斷裂?原因多種多樣!
    飛機作為目前人類速度最快的交通運輸工具,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青睞。在錢包充足的情況下,人們如果要出遠門,第一選擇可能都是坐飛機了。而我們見過這麼多的飛機,也坐過這麼多的飛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飛機的結構呢?
  • 飛機的機翼安裝位置有上下之分,哪種更安全?
    飛機的機翼安裝有上下之分,上單翼飛機是指機翼安裝在機身上部的飛機,下單翼飛機則是指機翼安裝在機身下部的飛機。國內外幾乎所有的大型運輸機、轟炸機都是上單翼飛機,我國自行研製的運20大型運輸機也是採用上單翼。
  • 受飛蛾眼睛啟發,科學家創造可應用於飛機機翼的新型防冰結構
    加入它們的是越南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型防冰表面,它可以被應用於飛機機翼或其他在寒冷惡劣環境下工作的車輛上。然後,該透明結構被塗上石蠟,將其與寒冷和潮溼的環境隔離,然後進行一系列實驗,以便團隊能夠觀察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