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開發積木式飛機機翼結構

2020-11-25 中國軍網

當紙上的化學物質被屏幕上的數字像素取代時,人類實現了從畫像到攝影的變革。如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通過研究證明了飛機結構也可以通過小型單元的「積木式」組裝實現定製化設計。近日,NASA正在開展的「任務自適應數位化複合材料航空結構技術」(MADCAT)項目披露了最新研究進展,通過4米翼展的飛翼模型風洞試驗結果初步驗證了這種結構的潛力。

MADCAT項目背景——3年時間從小尺寸原理驗證到大尺寸製造和風洞試驗

MADCAT是在NASA的收斂航空解決方案(CAS)計劃下推出的首批項目之一。在CAS計劃支持下,2016年NASA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積木式」柔性機翼的小尺寸驗證機Madcat V0,其翼展1.32米,展弦比3.81,通過數值仿真、風洞試驗和飛行試驗,完成原理驗證。為了確定這種超輕複合材料積木式結構的設計和製造是否可以從試驗臺擴大到全尺寸飛機,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與蘭利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聖克魯斯進行合作,完成了該飛翼模型的設計和製造,目的是驗證積木式結構可以在非常低的質量密度下還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及可編程組件具有調整結構氣動彈性響應的能力。

採用熱塑性材料3D列印製造的「體積元」是積木式飛機結構的基礎

積木式飛機結構內部不再是傳統的離散式的梁肋骨架,而是大量的骨骼狀體積元,體積元用螺栓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類似於細胞的積木式結構,該結構不僅可以承受飛行中的氣動載荷,還可以在氣動載荷下按照特殊的設計產生變形,包括機翼彎度和扭轉角的變化。

積木式結構主要由桁架結構、柔性蒙皮、驅動系統三部分組成。桁架結構由八面體體積元通過微型螺栓連接而成,體積元是由高剛度碳纖維複合材料注塑成形的骨骼狀多面體;柔性蒙皮為聚醯亞胺薄膜,通過螺栓與桁架結構連接;驅動系統主要包括伺服電機和轉向管。轉向管在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桁架結構連續變形,蒙皮用於維持光滑的氣動表面。

體積元材料包括兩種不同的聚醚醯亞胺熱塑性材料:一是具有20%短切玻璃纖維增強材料的Ultem 2200,二是未增強的Ultem 1000。所有的體積元都具有相同的幾何形狀,但使用不同的材料,通過注塑成型來生產,這種工藝流程具有尺寸公差小、機械性能變化不大等優點。

目前,尚沒有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證明積木式飛機結構的成本優勢,但通過此次飛翼模型的製作,展現了其對於提高製造速度的巨大優勢。

試驗過程和初步結論——積木式結構可按飛機要求實現定製化設

為了完成此次試驗,MADCAT項目製造了三個半翼展機翼:其中兩個使用相同的材料,僅使用Ultem 2200增強體積元,每個機翼包含2088個體積元;另一個採用不用的材料,包含1741個增強體積元和347個未增強體積元。此外,每個機翼還包含大約2500個接口部件和300個蒙皮壁板。

具有相同材料體積元結構的機翼被用作具有異質結構(由不同材料體積元拼接而成的結構)模型的基線模型(即試驗對比項)。初步試驗結果顯示,異質結構可以被程序化,即具有可編程性,能夠智能地產生機翼扭轉和增加機翼彎度來提高升力並降低阻力。具體做法是:通過沿展向安裝Ultem 1000體積元來實現扭轉,通過在內翼段下部沿弦向安裝Ultem 1000來降低剛度,從而增加機翼彎度。

積木式結構的未來應用方向——變體飛機和空間結構

由於積木式結構柔性機翼通過在飛行過程中連續光滑變形,能有效提升飛機操縱性和經濟性,是未來變體飛機的重要技術方案選擇。NASA稱這種模塊化的機翼結構概念,可用於未來新型轟炸機和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或將成為未來飛機提高機動性、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

隨著MADCAT項目的完成,該團隊已經啟動了另一個項目,新項目旨在開發一種機器人,用於組裝和重構積木式空間結構。NASA還認為,這種模塊化、超輕的積木式結構可以用於月球、火星甚至是系外行星探測器,因為藉助組裝機器人,積木式結構可以在太空中完成自動組裝,從而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責任編輯:伍行健

相關焦點

  •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 歐洲科學家開發一種新型飛機機翼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歐洲科學家開發一種新型飛機機翼(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通過近距離接觸鳥類飛行的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科學家們不斷解開可以幫助他們追求先進空氣動力學的秘密,這可能包括產生更少噪音的飛機。
  • 飛機機翼結構揭秘 居然這麼多學問
    這裡我們主要為大家進行民航客機機翼結構作用和設計原理的科普,如果想要看到各種設計公式、設計原理實質、包含的知識點等等具體深入化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購買空氣動力學和飛機結構設計的書籍,或者報名學習飛機製造。
  • 航空強度「積木式」驗證體系介紹:千錘百鍊 保駕護航
    在「積木式」驗證體系中,結構組件試驗在飛機重要結構的選型、定型中起著關鍵作用,大運在研製過程中涉及大量組件級試驗,類型主要有接頭件、壁板、翼梁、盒段、典型組合件(滑軌滑輪架)等,涵蓋整個機體結構和起落架,涉及多個專業,其代表性的試驗項目主要有:前起外筒與撐杆連接耳片選型試驗這是一類重要的試驗項目,大運上有很多接頭,且一般為主承力結構
  • 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天使與魔鬼20: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飛機的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機翼的作用就是為飛機提供升力、控制水平翻轉、儲油和懸掛發動機等。但是經常坐飛機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上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雖然每次都能看到,但是不一定了解這些部分的作用和名字。
  • 飛機機翼那麼薄,如何承受幾十噸重量,裡面是什麼結構
    機翼是飛機外觀上比較凸顯的部分。主要作用是為飛機提供升力、控制水平翻轉、儲油和懸掛發動機等等。但飛機機翼看著那麼薄,為什麼可以安全承受幾十噸重量,機翼又是什麼樣的結構呢?因為飛機的機翼,尤其是民航客機和運輸機,要承受非常大的飛行重量,機翼的結構就會很複雜。薄薄的一片在安全性上也不可能通過。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最大重量的機翼可以承受幾十噸的重量並且保證安全,主要是材料學和結構學的運用。一方面是機翼材料的選擇。
  • 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大重量的?
    飛機是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飛機最突出的部分是機翼,機翼這麼薄,怎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機翼的主要部件包括翼肋、翼梁、桁架和外殼,機翼結構的基本功能是形成機翼的流線型,同時將外部載荷傳遞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力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不僅是指翼型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形狀的能力,也是指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飛機機翼那麼薄,為什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裡面是什麼結構?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飛機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機翼那麼薄,它是如何承受幾十噸重量的?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NASA的X-59靜音超音速研究飛機已獲準進行最終組裝
    被稱為關鍵決策點D(KDP-D)的管理評審是X-59靜音超音速技術(QueSST)飛機在2020年底官方再次開會批准2021年的首飛之前的最後一個程序障礙。「隨著KDP-D項目的完成,我們已經證明該項目如期進行,計劃周密,步入正軌。我們已經準備就緒,為國家的航空旅行大眾繼續這項歷史性的研究任務。」美國宇航局航空航天局副局長鮑勃·皮爾斯(Bob Pearce)說。
  • NASA令人難以置信的智能機翼可以在飛行時變形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柔性碳纖維機翼,可以在飛行途中形成新的形狀,為未來飛機的空氣動力學編織網狀智能機翼鋪平道路。該項目被稱為MADCAT,結合了先進的加工技術、新的注塑技術和尖端材料。MADCAT(任務自適應數字複合航空結構技術)項目 - 由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進行。該項目的目標是開發能夠以比傳統襟翼更重要的方式適應飛行條件的機翼。
  • 聽強度君說 何為飛機結構全機靜力試驗?
    飛機結構強度地面試驗加載響應示意圖飛機結構強度地面驗證試驗通常是按照「積木式」的思想進行:最底層是數以萬計的材料和元件試驗,對飛機選用的材料進行強度測試;往上是成百上千的組合件試驗這樣逐層搭起來的飛機結構驗證體系是「金字塔」形的,也就是通常講的積木式試驗驗證體系。這個「金字塔」是否穩固、可靠、高效,決定著飛機結構設計的成功與否。
  • 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巨大重量的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飛機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經常坐飛機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上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飛機機翼那麼薄是如何承受幾十噸的重量的?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受飛蛾眼睛啟發,科學家創造可應用於飛機機翼的新型防冰結構
    加入它們的是越南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型防冰表面,它可以被應用於飛機機翼或其他在寒冷惡劣環境下工作的車輛上。然後,該透明結構被塗上石蠟,將其與寒冷和潮溼的環境隔離,然後進行一系列實驗,以便團隊能夠觀察其性能。
  • 美航天局開發可拼裝變形的新型機翼,每立方米重量5.6千克
    美航天局開發可拼裝變形的新型機翼,每立方米重量5.6千克 新華社華盛頓4月1日電 美國航天局領導的工程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飛機機翼,它由大量三角形支架等部件拼裝而成,可根據飛行情況而變形,滿足不同飛行階段對機翼形狀的要求
  • 飛機機翼能彎曲到什麼程度?
    其中,機翼部分會根據試驗設計要求被鋼纜吊著上下擺動。(周逸雲/繪)前段時間,有一張A350XWB機翼靜力試驗的動圖(GIF圖),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廣為流傳。圖中的飛機被五花大綁著,而機翼部分被多條鋼纜吊起來,像小鳥揮舞翅膀一樣上下擺動,其彎曲變形幅度之大令人驚嘆,讓人不禁要問:飛機機翼到底能彎曲到什麼程度?
  • 運輸機與客機機翼的位置,對一架飛機的影響有多大!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一般的運輸機飛機機翼是在最上方的,二客機機翼一般位於飛機的中下部,安裝在機身上方的我們把這種機翼布局方式稱作「上單翼」,而機翼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我們稱之為「下單翼」。四、對起降要求比較低,可以在簡易機場或野戰機場起飛,而一般的客機主要是追求安全性、舒適性為主,因此對飛機的生存能力並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當然空軍一號是個例外),一下是我對飛機機翼對於整架飛機造成影響的個人見解!
  • 飛機機翼那麼薄,為什麼能承受幾十噸重量?
    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美國宇航局奇怪的機翼設計能讓飛機非常省油
    今年1月,波音公司首次試飛了其新型寬體飛機。這架被稱為777x的飛機最炫的特徵是它的機翼可以在末端摺疊起來。它的機翼比之前版本的飛機更長,這一設計改變有助於提高飛機的整體燃料效率。與此同時,當它在地面上時,末梢可以摺疊起來,這樣它就可以擠進機場的「大門」。在四月底,波音公司的第二架777x測試機飛行了近三個小時。
  • 飛機是如何起飛的?機翼能承受那麼大的重量嗎?
    飛機起飛的原理也是一樣,飛機的機翼一般不平坦,下面平坦,上面是曲線。這樣,飛機在高速滑行時機翼的上下表面的氣流產生的壓力不同,下表面產生的氣流比上表面大,給機翼賦予向上的升力。起飛過程:飛機滑行到跑道起點然後開始加速,等到飛機達到起飛速度之後,駕駛員這時候就會拉動駕駛趕。這時候飛機平尾向上翹曲,產生抬頭力矩,飛機抬起頭,機翼升力增大,飛機這就會開始上升,這時候肯定也會有人好奇,機翼是如何承受飛機本身的巨大重量的。
  • 飛機的機翼為何上翹?領略一下機翼末梢的精彩
    大家在乘飛機的時候,應該都能透過窗戶看到機翼。是否注意到機翼末梢向上翹起?或者像燕子尾巴一樣分叉?或者向上彎曲?知道這是什麼嗎?上下壓差產生升力飛機飛行過程中,由於機翼形狀,根據伯努利原理,流體速度高的地方壓強小,所以飛機機翼下表面產生的壓強高於上表面的壓強
  •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 科學家有望設計出低噪音的機翼
    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 科學家有望設計出低噪音的機翼2020-11-19 20: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通過近距離接觸鳥類飛行的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科學家們不斷解開可以幫助他們追求先進空氣動力學的秘密,這可能包括產生更少噪音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