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強度君說 何為飛機結構全機靜力試驗?

2020-12-03 中國航空..

許多人認為乘坐飛機是比較危險的,它飛在空中一旦出事,生存機率會很小。但數據統計顯示,飛機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為何會出現這種統計結果呢?這是因為每種型號的飛機研製過程中,都要經過嚴格的結構強度地面驗證試驗,以檢驗飛機的設計和製造是否滿足要求,能否保障飛機的飛行安全。

什麼是結構強度地面驗證試驗呢?強度君說,這就是在試驗室中,通過加載設備模擬飛機在使用過程中承受的各種載荷,通過檢測設備測量飛機結構的變形、損傷等響應,以確定飛機結構強度是否滿足要求。

飛機結構強度地面試驗加載響應示意圖

飛機結構強度地面驗證試驗通常是按照「積木式」的思想進行:最底層是數以萬計的材料和元件試驗,對飛機選用的材料進行強度測試;往上是成百上千的組合件試驗,用於確定飛機的結構形式;再往上是多項大部件試驗,用於驗證複雜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最頂層是全機結構試驗,要用一到兩架真實尺寸的飛機結構,對飛機設計和製造進行全面的、最接近真實使用情況的驗證。

這樣逐層搭起來的飛機結構驗證體系是「金字塔」形的,也就是通常講的積木式試驗驗證體系。這個「金字塔」是否穩固、可靠、高效,決定著飛機結構設計的成功與否。

積木式試驗驗證體系

全機靜力、全機疲勞試驗是全機結構強度地面驗證試驗的重要內容,是「積木式」驗證體系的頂層。全機試驗能保證零件、部件受力/傳力的真實性,並驗證飛機製造工藝,雖然試驗的複雜度高、成本大,但作為傳統的、可靠的驗證手段,是飛機研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一直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在地面環境下對整個設計過程進行最終確認、最接近真實的驗證手段,對於型號研製意義重大。

我國現行的軍機強度規範及民用航空規章均對全機靜力、全機疲勞試驗做了強制性的規定:只有通過全機限制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首飛;只有通過全機極限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進行100%限制載荷水平的放飛試驗,即強度包線試驗,在生產設計定型及投入生產前應完成全機靜力試驗和一定壽命的全機疲勞試驗。試驗順序和進度應與飛機首飛、飛行試驗、設計定型與取證、批量生產等計劃相協調。

強度君說,本次主要講全機靜力試驗,它包含全機靜強度試驗、全機剛度試驗和全機標定試驗等內容。

全機靜強度試驗

全機靜強度試驗是驗證飛機結構靜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地面試驗,主要是驗證飛機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安全裕度。按試驗對象劃分為全機試驗和全機性大部件(如前機身、翼身組合體、後機身等)試驗。按試驗內容劃分為功能性驗證試驗、限制載荷試驗、極限載荷試驗和破壞載荷試驗。

全機靜強度試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包括試驗設計、安裝、實施等環節。試驗時需要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點協調加載控制系統,統一控制各種加載及測量設備,將靜態試驗載荷按預定程序由小到大分級施加到真實的飛機結構上(目前加載方式採用的主要是通過液壓作動筒施加,由槓桿系統保證載荷分布的形式,以及充氣臺充氣等),模擬飛機真實使用的各種情況。同時,數據採集系統收集並記錄結構的變形、應力等試驗數據,如果發生破壞或局部損傷,試驗系統要及時、準確記錄破壞發生的過程和詳細數據,為後續的試驗分析和試驗結論提供依據。

全機靜強度試驗重點考核主承力結構及部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如機身、機翼、起落架、發動機及其與機體連接等,通常分為首飛前、首飛後兩個主要階段,首飛前一般只進行影響首飛安全的最直接的試驗項目,包括功能驗證試驗、各項目限制載荷試驗及發動機、起落架等高載試驗,首飛後進行全部限制載荷和極限載荷試驗。

01、功能性驗證試驗

功能性驗證試驗是為了驗證飛機系統,如操縱系統、增壓系統、液壓系統等,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完備性以及可能發生的影響飛行安全的失效模式,如當操縱系統加載至規定的驗證載荷時,操縱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操縱面轉動是否靈活。


活動翼面操縱檢查試驗

02、全機限制載荷試驗

全機限制載荷試驗是為了驗證飛機結構強度分析的正確性,為修正飛機結構強度分析提供試驗依據。同時,也是為了驗證飛機結構的極限承載能力,尤其是考核結構的剛度。因此,限制載荷試驗所施加的試驗載荷應達到飛行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載荷,在這種情況下,結構不允許出現有害變形和妨礙安全運行的變形。

全機限制載荷靜強度試驗

03、全機極限載荷試驗

全機極限載荷試驗是為了驗證飛機結構的極限強度能力,此時,所施加的載荷通常要到其最大使用載荷的1倍以上,也就是極限載荷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飛機結構不應發生總體破壞。同時,極限載荷試驗也是為了驗證飛機結構設計的不確定係數,即安全係數f(f=極限載荷/限制載荷),對於民機為1.5,對於軍機(又稱不確定係數)一般為1.5,也可以是1.35或2.0等,無人機為1.2~1.25。

如果全機靜強度試驗結果滿足功能性驗證試驗、限制載荷試驗、極限載荷試驗的要求,就可以認為該型飛機結構靜強度是合格的,具備了安全飛行的基本條件。

04、全機破壞載荷試驗

為了驗證飛機結構的安全裕度M.S(M.S=破壞載荷/極限載荷-1),通常要進行破壞試驗,即在達到極限載荷試驗後繼續加載至飛機結構破壞,以證明飛機結構實際強度具有可挖潛力或應急飛行的特殊能力。M.S≥0飛機結構強度合格並有可挖潛力,M.S<0飛機結構應進行必要的補強。

全機剛度試驗

全機剛度試驗是測定飛機結構剛度的一種地面試驗,主要目的是通過測定靜態載荷下的結構變形,給出飛機結構剛度特性,為應力分析、氣動彈性和動力響應分析等提供試驗數據。剛度試驗通常有:機身剛度、翼面盒段(如機翼、垂平尾安定面等)剛度、操縱面(如副翼、升降舵、方向舵等)剛度、操縱系統剛度、起落架/機輪剛度、掛架剛度等。

全機剛度試驗的試驗對象、試驗方法、試驗流程靜強度試驗類似,通常與結構驗證試驗同時進行。由於剛度邊界條件直接影響結構剛度特性的測定,剛度試驗應首先確保結構剛度邊界模擬的真實性,而在全機狀態下各部件均採用真實的連接形式,特別是操縱系統,剛度邊界完全真實,因此可以在全機靜強度試驗的同時,利用全機靜強度試驗件在全機狀態下分部件進行剛度試驗,即全機剛度試驗,通常應在限制載荷和首飛前試驗項目完成前安排完成。

全機地面載荷標定試驗

全機地面載荷標定試驗是為了獲取飛機結構對外載荷的響應(應變等)模型(即載荷方程)的地面試驗。在飛行試驗中,通過測試飛機的外載響應(應變等),根據載荷方程推算出飛機所承受的外部載荷。

全機地面載荷標定試驗按試驗對象及目的分為:試飛飛機標定試驗,目的是地面強度試驗設計載荷校準與驗證;小批量投入使用的飛機上或已投入使用的現役飛機標定試驗,目的是飛行載荷譜的實測;全機靜強度試驗機標定試驗,主要目的是為標定試驗中有關電橋選擇、載荷方程建立、方程回歸檢驗等問題研究提供支持,並探索載荷標定在全機靜強度試驗中的應用,這部分是本書討論的重點。

同全機剛度試驗類似,全機地面載荷標定試驗可以利用全機靜強度試驗件,按照全機靜強度試驗方式進行,試驗內容包括:機身、機翼、平垂尾等載荷標定試驗。由於不涉及飛行安全問題,可以進行較多試驗工況、較大載荷量級的標定試驗,提供更多的試驗數據。全機地面載荷標定試驗可以與靜強度試驗、剛度試驗交叉進行,應在限制載荷和首飛前試驗項目完成前安排完成。

我國在飛機結構強度試驗與研究領域實力最強的是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也是我國航空工業領域內唯一的結構強度專業研究所,承擔和完成了我國研製的幾乎所有在役、在研型號的靜力、疲勞、剛度、可靠性等鑑定與驗證試驗研究工作,涵蓋了各類航空平臺。

其中,全尺寸飛機結構靜力/疲勞強度研究室現有4個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試驗廠房,試驗區域總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擁有國際先進的加載控制系統和數據採集測量系統,加載控制1800餘通道,數據採集3萬餘通道。通過多年以來的關鍵技術攻關和型號試驗,已建立以全機結構強度總體驗證技術、全機試驗設計技術、全機試驗控制技術、全機試驗數據測量與分析技術、全機試驗數位化技術等為核心的、相對完善的技術體系,具備承擔2噸-200噸級飛機全機靜力、疲勞試驗的能力,試驗能力和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代表了國內航空領域全機結構靜力/疲勞強度試驗的最高水平。

相關焦點

  • 聽強度君說 飛機結構全機疲勞試驗怎麼做?
    全機靜力和全機疲勞試驗均屬於靜態/準靜態試驗,兩者在試驗設計過程、加載方式以及控制、測量和無損檢查方法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通過全機靜力試驗獲得的結構初始「載荷-變形」特徵,可以作為全機疲勞試驗中滿足變形要求和損傷控制的參考值,全機疲勞試驗則是全機靜力試驗的延續。全機疲勞試驗主要是為確定飛機結構的使用壽命、制定使用維護要求提供試驗依據。
  • 強度所:飛機結構靜力/疲勞試驗的領跑者
    中航工業強度所八室主要承擔全尺寸飛機結構地面強度驗證試驗,是強度所的一把利器。而試驗設計指揮組(808組)則是八室的龍頭班組,承擔著飛機結構靜力、疲勞強度試驗設計、試驗實施及試驗結果分析等任務。其工作貫穿強度試驗全過程,關係著每項型號試驗的質量、效率及成敗。
  • 新舟700靜力試驗機完成起降構型急劇俯仰工況限制載荷試驗
    為了保證試驗順利進行,新舟700飛機全機靜力試驗團隊緊密配合,周密準備。>上午11:20分,試驗正式開始。新舟700全機靜力試驗機團隊在現場全程參與試驗。本次試驗,是全機限制載荷試驗中的重要一項,主要是對平尾盒段、前後緣、垂尾盒段和升降舵等結構進行急劇俯仰工況的考核,涉及平尾、垂尾、後機身及機身其它各配載段載荷。試驗分為限制載荷試驗、限制載荷帶一倍氣密試驗、帶環境因子限制載荷試驗。
  • 聽強度君說 國產大型結構分析軟體發展的偉大曆程
    1.HAJIF-I1975年,在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主持召開了航空結構強度計算軟體大會,決定由航空工業領導、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牽頭組織業內相關單位進行自主開發「航空結構分析系統」,代號「HAJIF」,成為中國人自主開發航空結構分析軟體的起點。
  • 航空強度「積木式」驗證體系介紹:千錘百鍊 保駕護航
    試驗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結構設計中的薄弱部位,為後續研製的改進、定型乃至材料國產化提供了大量的試驗數據支持。同時,通過試驗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極大降低了大型部件靜力/疲勞試驗、全機靜力/疲勞試驗的風險。其他重要組件強度試驗前起落架與機身連接轉軸承載能力試驗該試驗為一般靜力試驗,通過該試驗的研究,確定了相應材料的轉軸在不同截面尺寸時的破壞載荷,為前起落架結構設計提供了支持,為全尺寸前起落架靜力試驗的順利通過奠定了基礎。
  • C919迎來「6機4地」大強度全新試飛
    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航空工業)最新消息,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已於3月5日在南昌瑤湖機場開展科研試飛,這也是在研C919大型客機的新年第一飛,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迎來「6機4地」大強度全新試飛階段。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負責人介紹,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主要承擔剎車調參、排液、電源、防火、環控等試飛任務,以及高溫高溼和高寒等專項試飛。
  • 聽強度君說 飛機雨天衝出跑道 是因為路滑嗎?
    為減少因為衝出跑道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中要求機場必須設置跑道的末端安全區,其中一類、二類機場安全區長度為90米,三類、四類機場安全區長度為240米,但這只是世界範圍內的最低建議標準,ICAO補充說明即使240米的建議距離之內也尚有17%的飛機衝出跑道無法攔停。
  • 強度君說:九層之臺 始於累土 材料力學的性能表徵
    隨著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速度越來越快,載重越來越大,由於木布材料強度和剛度的不足,1925年以後,逐漸用鋼管代替木材做機身骨架,用鋁板代替木材作為蒙皮,製造出全金屬結構飛機,從而增強了結構強度,改善了氣動外形,提高了飛機性能。上世紀50年代以後,人類跨入了超音速時代,為了滿足結構的耐高溫要求,發展了航空專用的既堅固又耐熱的鈦合金材料。
  •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目前,複合材料的應用愈發廣泛,複合材料中碰到的強度問題也是日漸突顯。今天,我們就來聽強度君說一說複合材料的前世今生與強度博弈。複合材料源於大自然,昆蟲、鳥類等動物比人類更早地了解和應用了複合材料,如用泥土將植物秸稈粘接在一起構築結實牢固的巢穴。而人類的複合材料應用同樣也始於建築,原始人利用動物的糞便、粘土、稻草和樹枝等材料的混合結構來構建房屋。
  • 國內首款全玻纖復材四座固定翼飛機CG231成功首飛
    CG231飛機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預期售價不超過200萬元,極具市場競爭力。該飛機在設計之初便制定了「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未來重慶通航集團將以CG231為平臺,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進行水上型飛機的研發,實現該型號的系列化發展。
  • 強度所王彬文受邀參加中國力學大會並做特邀報告
    在發展趨勢章節,王彬文研究員站在人類工業革命發展的全局,論述了力學和強度是伴隨工業文明和科技發展的主線條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邏輯關係,並從工業革命歷次變革中的表象挖掘提煉出科學技術研究的本質,即:人類基於信息流傳遞和時空度轉換,通過開展仿物、仿生和仿人的研究活動,為人類賦能的過程。
  • 飛機機翼能彎曲到什麼程度?
    飛機在進行靜力試驗時其中,機翼部分會根據試驗設計要求被鋼纜吊著上下擺動。(周逸雲/繪)前段時間,有一張A350XWB機翼靜力試驗的動圖(GIF圖),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廣為流傳。圖中的飛機被五花大綁著,而機翼部分被多條鋼纜吊起來,像小鳥揮舞翅膀一樣上下擺動,其彎曲變形幅度之大令人驚嘆,讓人不禁要問:飛機機翼到底能彎曲到什麼程度?
  • 張阿舟百年誕辰:新中國首架飛機「特等功臣」
    在紀念會上,通過專題片和張阿舟弟子現場回憶,展現了張阿舟「科學救國、航空報國」的理想追求和「為國鑄重器、育英才」的燦爛一生。張阿舟試製了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榮獲「特等功臣」嘉獎,是振動領域的泰鬥,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其中包括三位院士。現場舉行了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儀式和智能裝備動力學中心揭牌儀式。
  • 靜力觸探技術系列(三)-海床靜力觸探技術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了解海床以下某堅硬土層下部軟弱土層的靜力觸探力學參數,但常規靜力觸探系統無法穿透上部的堅硬土層,以致我們無法得到下部軟弱土層的靜力觸探力學參數。針對這種狀況,海外開發了井下靜力觸探試驗及採樣系統,又稱為Downhole CPT系統。
  • M5混合砂漿強度及砂漿試驗記錄
    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應使用的儀器設備:  1試模:應為70.7mm×70.7mm×70.7mm的帶底試模,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試模》JG237的規定選擇,應具有足夠的剛度並拆裝方便。試模的內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後各相鄰面的不垂直度不應超過士0.5°;  2鋼製搗棒:直徑為10mm,長度為350mm,端部磨圓;  3壓力試驗機:精度應為1%,試件破壞荷載應不小於壓力機量程的20%,且不應大於全量程的80%;  4墊板:試驗機上、下壓板及試件之間可墊以鋼墊板,墊板的尺寸應大於試件的承壓面,其不平度應為每
  • 中國第二款大飛機現身?只有機身沒有翅膀 直接堵在陝西鬧市
    很有可能是不再需要運輸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等重型裝備,以適應內部密閉式電子設備安裝而調整機身結構設計造成的。在機艙各處,可以看出遍布著矩形的黑色痕跡,若隱若現的,據估計應該是機身內部有靜力測試點,曾經貼過靜力試驗機應變片的結果。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進一步推測出,該機應該是運20的某種改進型的靜力測試機或結構驗證機型。
  • 起落架為什麼能支撐那麼重的飛機?
    小小的身軀大大的能量,起落架頑強撐起了幾十倍於自身重量的大機身,保障著飛機滑跑、轉彎、剎車等一系列地面動作。別看體積不大,它卻由上千個零件構成,是飛機機載系統中結構功能最複雜、涉及專業領域極廣的重要功能系統。它涉及機械結構疲勞、震動、結構動力學、流體動力學、熱力學、自動控制等技術領域。
  • 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是否安全將由火箭院給出權威答案
    ▲國產大飛機C919損傷容限試驗可以確保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在使用過程中的損傷達到臨界尺寸之前,被檢查發現且完成修理,使得飛機結構可持續滿足剩餘強度的要求,保證使用安全所以,國產大飛機C919必須要做損傷容限試驗,而且試驗全過程都要接受中國民航局適航司的審查,試驗驗證沒有問題後,才能拿到中國民用航空運輸類飛機型號合格證。
  • 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上天
    雅克_18飛機構造簡單,質量輕(飛機設計空機質量816千克,載油量為112千克,總質量1120千克),穩定性好,易於操縱,起飛滑跑距離僅需205米,著陸滑跑距離為270米,可在土跑道上起降。起飛功率為160馬力,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248千米,最大爬升率為3.米/秒,時高限4000米,最大航程可達10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