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一則在陝西閻良拍攝的小視頻刷爆了每一個軍迷的朋友圈,這則小視頻雖然很短,描寫的也是某型運輸機被拖車拖著過十字路口的畫面,很多人都以看熱鬧的心態轉發了它。但顯然,內行才能看門道,這則小視頻透露出來的,顯然不是運20過馬路那麼簡單。
從視頻截圖上看,該型飛機有這樣幾個顯著特徵和已經服役的運20不同。首先是飛機的雨刷位置,要比運20生產型的位置更加靠近,其次是駕駛艙的窗戶位置也有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機頭整流罩的形狀,運20顯得更加圓潤,而這款類似運20的運輸機,則顯得更加方正,其機頭整流罩的形狀更類似於一個切邊的橢圓。如果按照人臉的描述來說,運20從一個大圓臉變成了鵝蛋臉。機頭整流罩的改變,和後部明顯的折角,也說明該機型的內部尺寸進行了縮小,進一步推導出,該機型的內部尺寸偏小。很有可能是不再需要運輸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等重型裝備,以適應內部密閉式電子設備安裝而調整機身結構設計造成的。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後部機輪艙的縮小,以及整體機身的抬高,這是因為運20的原設計方案是需要讓運20在野戰環境下進行起降的,因此機身就不能太高,機輪也要儘量貼近地面,從而減少由於起落架支撐力的問題而造成野戰起降困難。機輪艙的外表也較運20小,說明可能機輪艙的整流罩還有待優化。在機艙各處,可以看出遍布著矩形的黑色痕跡,若隱若現的,據估計應該是機身內部有靜力測試點,曾經貼過靜力試驗機應變片的結果。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進一步推測出,該機應該是運20的某種改進型的靜力測試機或結構驗證機型。這說明,隨著運20的運輸型也就是基本型已經批量生產,運20特種機的需要已經十分急迫了。對比國外同類型飛機,例如拿來常常和運20比較的俄羅斯伊爾-76型運輸機,就有著多種改進和特種飛機問世,最著名的就是A-50U空中預警機、伊爾-78空中加油機。同樣的道理,運20通過縮減內部寬度,甚至該新型飛機還有可能拉長機身,以符合預警機電子設備安裝的要求,完全是可行的,更進一步的說,運20通過徹底改變機艙內部結構,加裝正在試驗的硬管加油系統,完全可以徹底變身專用加油機,而這兩種機型,正是我軍目前最最急缺的。
還有一種說法目前在網上很是「主流」,這種說法是:該機對比運20要明顯小一號,應該是新型中型運輸機—運-30。對此,小編只能報以手動表情攤手,新露面的機型,不論是機體尺寸,還是機身高度、長度,明顯是大型運輸機的尺寸,再加上旁邊步行的人和拖車的對比,這絕無可能是中型運輸機。沒有到珠海航展見過真機的諸位網友們,大型運輸機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這樣的說法,真的可以修矣。(利刃/東風破)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