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登陸月球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
長期以來,在登月這件事情上,中國被各大歐美強國打壓、限制,目的就是想限制中國的發展。
為什麼他們如此懼怕這頭沉睡的東方雄獅醒來?
1961年蘇聯的加加林飛出地球,1969年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了人類的一大步,他們鬥得你死我活的同時,我們也在悄悄地摸索。
從一開始,中國就把登月計劃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們打造最高規格的團隊,錢學森掛帥,中科院執行。可謂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1970年,長徵一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一個裡程碑!往後二十年,長徵運載火箭逐漸進入國際發射市場,對於每一次的合作,我們都非常重視。火車讓行,局長護送,甚至專門炸山開路方便通行。
在1992年的一次發射事故中,科學家、軍人和指揮員都衝進發射臺,頂著隨時會爆炸的火箭燃料煙霧,電光火石間,卸下了價值1.4億美元的美國客戶的衛星。因為這樣的服務態度,更因為價格低、成功率高的特點,中國在國際發射市場所向披靡!
1998年五月,摩託羅拉的「銥星計劃」一共發射66顆衛星,我們一箭雙星,發射了11次,拿到了三分之一的訂單。
眼看著中國航天力量的崛起,美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於是乎,他們無理的規定:全世界的太空飛行器,只要用到一個美國零件,那就不允許使用中國的火箭發射。
果然,沒人再敢來找我們買火箭了,中國成了那個被孤立的孩子,但那又怎麼樣呢?這一切並不能阻止中國航天人勇往直前的腳步。從此往後,我們全部國產,全部自研!在沒有任何商業收入,年度預算只有美國NASA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我們啟動了「嫦娥計劃」,整個嫦娥一號工程只花了14億人民幣,相當於北京一公裡地鐵的造價。
2019年初,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陸,這讓NASA不惜違反國家禁令,也要打電話來尋求合作,這通電話,中國航天人等了足足20年!早在50年前,美國人因為預算問題放棄了月球計劃。但現如今,他們眼看著我們步步領先,他們又重啟了「登月計劃」。
為何我們登月會讓他們感到緊張呢?因為月球上有著地球的文明向下一個級別跨越的關鍵!現如今,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核能是幫助人類再上一個臺階的鑰匙,它是可持續、可再生的清潔新能源,但在地球的核能反應資源中,都帶有強烈的輻射。但在月球卻存在著一種儲存量超過100萬噸,地球極少見到的不帶有輻射的核能反應資源——氦3。
要知道,8噸氦3所產生的電量,就足夠整個中國用一年。沒有輻射的,可以隨身攜帶的核能電池,就是地球進入下一個時代的標誌!
所以,誰能率先進入月球,建立完善的開採工業,誰就是下一個時代人類的代表,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大門,結果如何猶未可知,但至少目前,我們中國是離這扇大門最近的國家!
美國現如今頻頻制裁打壓中國,從貿易到科技,從高新技術企業華為到流量傳媒公司字節跳動,這都無不體現著美國現如今對於我們這頭已經漸漸覺醒的東方雄獅的忌憚,他們越忌憚就會越打壓,他們越打壓,我們就越要頑強!退一步就是深淵,我們現如今只能勇往直前!
你會支持磕磕絆絆卻永不言敗,處處遭受打壓卻頑強拼搏的中國嗎?
我是,關注我,帶你看更多中國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