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2020-12-06 凸覓

提到柳宗元,就會想起那首《江雪》,還有詩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

後來,柳宗元仕途坎坷,進取碰壁,寫了這首《漁翁》來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

今日小覓分享:

漁翁

—唐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譯文】

漁翁晚上停船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

旭日初升,雲霧散盡四周悄然無聲,漁翁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

回身一看,他已駕舟行至天際中流,山巖頂上,只有無心白雲相互追逐。

—【注釋】

傍:靠近。

西巖:當指永州境內的西山,可參作者《始得西山宴遊記》。

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屬楚地。

銷:消散。亦可作「消」。欸(ǎi)乃:象聲詞,一說指槳聲,一說是人長呼之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無心: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無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莊子所說的那種物我兩忘的心靈境界。

柳宗元出身高門,才華橫溢,本該是一帆風順的仕途,最後因永貞革新,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最後被貶為永州司馬。

永州人煙稀少,柳宗元到那後,不僅沒有衙門,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一家只得寄居破廟。半年後,其母的病逝,更是給柳宗元帶來巨大打擊。

這首《漁翁》就是寫於此時。「漁翁夜傍西巖宿」,「西巖」即是西山,西山俯瞰湘江,對漁翁來說,是一個天然的港灣。

下一句「曉汲清湘燃楚竹」,從夜晚寫到破曉。漁翁清晨醒來,點火做飯。他用竹筒取來湘水,又點燃一堆竹葉、竹莖。這樣一幅自然、和諧的畫卷,仿佛就在眼前。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天亮後,沒過多久,紅日出現,炊煙散去,江上的雲霧也散去了,正在生火煮飯的漁翁也好似隨著青煙消散,不見人影。

漁翁哪兒去了?遠處忽然傳來了「欸乃一聲」,原來漁翁早已駛入江中,正在用船槳划水。而隨著這聲的出現,揭開了白日朦朧的面紗,讓一切都鮮明了起來,周圍的青山綠水撲面而來。

最後兩句是漁翁和詩人共同回憶往昔。看面前的滾滾江水,回憶那半生坎坷。詩人本來是失意、憤懣的情緒,卻隨著這青山綠水,得以平靜。

在經歷了那近十年的貶逐生涯後,詩人不再惶惶不平,悲憤交加,而是「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了。

相關焦點

  • 柳宗元《漁翁》: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如果柳宗元仕途順遂,那麼,今天我們恐怕就無法讀到「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ǎinǎi)一聲山水綠」這樣意境優美的詩句。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是因為官場的失意,才讓詩人柳宗元看清楚了世界和自己。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對千萬孤獨的釋懷
    這是李白在花前月下無人同飲,唯有對月空吟的孤獨;與酒為伴,孤獨裡帶有一份灑脫。「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王維背井離鄉,登高東望,思念親人的孤獨;孤獨裡有對重逢的期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蘇軾對亡妻相距千裡,陰陽永隔,惟有夢裡相見緬懷的孤獨。
  • 柳宗元十大經典名句,煙消日出不見人,腪乃一聲山水綠
    讀書的經歷足以使人感到喜悅,怎麼能用辛勤和勞苦來形容讀書呢?難得你有六尺高的身材,不要被名利所驅使。人應該為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而讀書,而不應該在名利的驅使下讀書。為了興趣讀書,人就會感受到無窮的樂趣,擁有無窮的動力,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讀書和學習的效率。受到驅使而讀書,人就會感到越來越枯燥、乏味,慢慢地就會失去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3. 賞務速而後有勸,罰務速而後有懲。
  • 乾淨文藝的句子|陪你看日出日落的人,一定很溫柔
    陪你看日出日落的人,一定很溫柔。The person who accompanies you to watch the sunrise and sunset must be very gentle.你知道嗎?如果一個人願意陪著你看日出日落,那是你這輩子最大的運氣吧!You know what?
  • 登了這座山,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據說天下第一,但不登高很難有直觀的感覺,陽朔附近的相公山,我聽說可以看到壯麗的自然風景,特別是日出,登了這座山,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桂林山水甲天下!剛來相公山的時候,我覺得這裡比較安靜,人不是特別多,應該屬於寒冷的旅遊景點,如果你不太喜歡擁擠的朋友,來這裡會更好,能真正感受到自然,住在附近的話,早上可以來觀光地看日出,這個時候這裡的山水可以拍得特別漂亮。
  • 航拍貴州都勻綠博園,園外停車一位難求,園內山水相依如畫卷
    說到都勻這座城市可能很多外地的小夥伴都不熟悉,當然肯定也有愛喝茶的人知道都勻毛尖。來之前我對這裡也是除了毛尖以外沒有其他了解。到達這座城市以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環境非常好,街道錯落有致也很乾淨。然後還看見許多「2020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的宣傳牌板和吉祥物,沒錯這屆綠博會正是在都勻舉辦,那我怎能錯過?直接就導航綠博園驅車前往。
  • 「幽靈」的綠眼睛
    「好了,大家準備一下,下午放學後在操場上集合,不見不散!」王鵬最後宣布。上課了,我的心情十分複雜,像是有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聽說鬼最喜歡孩子了。」王鵬的這句話倒像個糾纏不休的幽靈,久久迴蕩在我耳邊。終於熬到放學了,夕陽西下,天上的火燒雲看上去也像是聚在一起開派對的幽靈。我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去還是不去呢?」我自言自語地嘀咕。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唐代 江南 東道 譚其驤主編 中國 歷史地圖集作為文化大省, 浙江 擁有豐富的山水資源,「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蔥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孕育了多彩的山水詩題。東晉時期中原大族南遷,謝安、孫綽、王羲之、支遁、謝靈運等名流,先後會聚 浙江 。謝靈運以會稽和 永嘉 山水為中心題材,遍歷河山,踏屐尋幽,創立了 中國 最早的山水詩派,及至唐宋時期,蔚成「浙東唐詩之路」。
  • 清初「四王」與吳歷青綠山水精品欣賞
    清代是青綠山水繼明代之後又一演進的重要時期。清代早期,以清初「四王」、吳歷及宮廷畫家為代表的畫師注重以色筆代替墨筆,開拓了文人青綠山水的新境界。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圖冊之「仿趙文敏」 紙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王時敏(1592年-1680年),江蘇太倉(今屬江蘇)人。
  • 粵斥71億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白雲 通訊員 馮建奎) 信息時報記者11月30日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31日,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已完成實際投資71億元,已到位的10億元國家專項資金共支持49個試點工程子項目建設,實際支出近7億元。
  •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時至初夏季節,走進雲南保山龍陵縣龍新鄉龍新社區叢幹自然村
  • 中國最美山水不在桂林市,藏在興坪的山水,才是資深旅行者的天堂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這是韓愈的似水柔情;「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這是吳邁眼中的如畫風景;「不願做神仙,願做桂林人」,這是陳毅的豔羨之情……如上詩詞,一抓一大把,若要一一列舉,恐怕比弄清灕江裡的魚蝦究竟有多少還要難。但你可知,桂林最美山水在哪兒?乃陽朔興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