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美「包裹炸彈」由蓋達組織高手製造(圖)

2020-12-04 搜狐網
10月31日,一名葉門人從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在葉門薩那的分公司門前走過。

  赴美「包裹炸彈」「基地」高手製造

   兩枚炸彈在試圖搭航空貨機飛往美國芝加哥的途中遭截獲,提升全球航空安全警戒。

  與此同時,美國情報人員分析炸彈結構後認為,炸彈極可能出自「基地」組織炸彈製作高手易卜拉欣·哈桑·阿西裡之手。

  人物簡介

  造彈「名家」歷史「輝煌」

  阿西裡現年28歲,沙烏地阿拉伯人,是沙特當局緝拿的85名最重要通緝犯之一。幾年前,他一度在沙特入獄,2008年時逃脫,潛入葉門,成為「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的重要人物。當時與他同行葉門的還有他的弟弟阿卜杜拉,23歲。

  美方情報人員認為,阿西裡的重要之處,在於他製造炸彈技術的精湛。2009年8月,阿西裡將一枚炸彈安裝在弟弟阿卜杜拉體內,派遣他前往沙特暗殺沙特反恐主管、內政部助理大臣穆罕默德·本·納伊夫親王。

  在那次襲擊中,炸彈雖然在納伊夫親王身邊爆炸,但由於阿卜杜拉的身體抵消了部分炸彈外洩爆炸力,納伊夫親王只受輕傷,阿卜杜拉當場死亡。

  有情報顯示,阿西裡與葉門「基地」組織首腦安瓦爾·奧拉基關係密切。 (據新華社)

  去年曾推出「內褲炸彈」

  據新華社電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0月31日援引美國情報人員的話報導,兩枚炸彈的引爆器與去年聖誕節「內褲爆炸者」攜帶的引爆器「如出一轍」。

  「內褲爆炸者」真實名字為奧馬爾·法魯克·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奈及利亞人。去年聖誕節乘坐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班機前往美國途中,試圖引爆炸彈,後為乘客和機組人員所制伏。

  「內褲爆炸者」在美國獲判終身監禁。他向情報人員供認,自己曾在葉門受訓,炸彈為阿西裡親手製作。

  報導說,新截獲兩枚炸彈由雷射印表機硒鼓改裝而成,引爆器與「內褲炸彈」引爆器「幾乎完全相同」。情報人員分析可能同為阿西裡製作。

  英國情報人員還公開了包裹炸彈的部分細節。

  「包裹炸彈」

  具專業水準

  在英國截獲的炸彈巧妙安裝於一個雷射印表機硒鼓內,線路部分已接通,引爆開關與一個具有行動電話功能的裝置連通,裝置內安裝有行動電話SIM卡。引爆器內安裝有易爆物質「疊氮化鉛」,硒鼓內的爆炸物為季戊四醇四硝酸酯,這是一種高度易爆品,為軍事級炸藥。

  此外,英國炸彈專家說,這枚炸彈具有專業製作水準,引爆方式多樣,包括手機遙控引爆、內置定時器引爆,甚至可通過發送簡訊、打電話等方法引爆。

  女大學生涉嫌被捕

  據新華社電 葉門薩那大學10月31日抗議一名女同學因涉嫌捲入包裹炸彈一案被捕,認為這名女生無辜。

  葉門當局10月30日晚宣布,逮捕一名郵寄包裹案女嫌疑人。報導說,這名女子大約20多歲。葉門官員說,安全人員通過這名女子留在貨運公司的電話號碼追蹤到她,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薩那大學學生會主席裡德萬·馬蘇德說:「薩那大學學生會相信,這名女孩無辜,受到冤枉。我們呼籲釋放她。」

  薩那大學數十名學生當天在工程學院院內靜坐抗議。葉門當局說,那名女孩是醫科學生,但薩那大學學生說,她正在攻讀計算機學位。

  工程院學生葉海亞·哈馬迪告訴路透社記者,那名女孩「在任何方面都不活躍,不管是政治,還是宗教」,對她被捕「完全不解」。

  美欲在葉門部署無人轟炸機

  據新華社電 葉門眼下正成為西方國家的反恐前沿。一名美國反恐情報人員告訴《星期日電訊報》記者,美國和葉門之間,眼下正在激烈爭論是否在葉門部署中央情報局無人轟炸機一事。

  儘管葉門當局眼下也在使用無人機對「基地」藏身地點實施轟炸,但按照美方思路,葉門當局應批准由中情局決定轟炸權,正如中情局眼下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地區實施的無人機行動項目一樣。美方認為,葉門需要加大無人機轟炸密度,由中情局掌握轟炸的頻率、時機、地點等因素。一些西方分析師認為,貨機炸彈事件後,美方可能將進一步就無人機一事對葉門當局施壓。

  欲斬除「基地」毒瘤

  儘管葉門當局更希望貨機炸彈事件是一起獨立的仇視事件而非恐怖事件,但西方國家從未將視線從「基地」組織身上轉移。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10月30日與美國、沙特和葉門領導人通話後說:「我們必須要做更多事,斬除『基地』在阿拉伯半島的毒瘤。」

  英國安全部門人士告訴《星期日電訊報》,英國情報部門評估認為,現階段,「基地」組織依舊更加青睞假借飛行器作為襲擊工具。

  葉門擴大搜尋範圍

  據新華社電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葉門官員10月30日告訴美聯社記者,除追捕放置包裹炸彈的嫌疑人外,葉門調查人員正在薩那檢查另外24件可疑包裹。這24件包裹原定運往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

  這名官員說,警方已經詢問機場工作人員和美國聯邦快遞公司、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在當地的運輸合作夥伴。

  美聯社報導,聯邦快遞公司和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在薩那的分公司同處一條街道。葉門安全部門當天並未在附近部署身著制服的安保人員。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一名僱員說,他們已經接到指令,暫時拒絕接收所有包裹。

  葉門國防部當天晚些時候發表聲明說,根據葉門檢察機關發布的搜索令,安全部門已於當天關閉這兩家快遞公司在薩那的分公司。

  反思

  炸彈案凸顯安全漏洞

  一些航空運輸業專家說,在英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現藏有爆炸裝置的貨運包裹,顯示國際航空運輸管理存在安全漏洞。

  各國關於航空運輸的安全規章不統一,致使航空運輸業暴露在襲擊威脅下,客運飛機也不能倖免。

  美聯社報導,國際運輸企業經由客機託運包裹時,大部分國家要求包裹接受至少一道安全程序檢查,包括嗅爆犬檢查、X射線檢查。

  一些專家說,即便是在航空安全系統發達的國家,準備載入客機的貨物也可能完全不受檢查。

  「快捷運輸導航」執行主管約翰·史恩萊頓說,即使是有嚴格成文規定的地區,執行規定時也可能存在漏洞。

  史恩萊頓說,美國政府一個調查組去年在海外多個貨運集散場所調查時發現不少明顯的安全缺陷。

  「他們走進一個本應存放已安檢貨物的倉庫,」他說,「總體來說,那裡安全級別較高,但你如果認為安全措施完美,就是在和自己開玩笑。」

  史恩萊頓沒有說明這處貨倉的具體地點。

  這次發現的兩件包裹炸彈分別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和聯合包裹服務公司運送。美聯社解讀,一些知名快遞公司口碑良好,運送的包裹往往無需經過嚴格檢查就可貼上「安全」標籤。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說,安保系統沒有一擊制勝的法寶,若要防止恐怖襲擊,需要設置「多層防護」。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馬濤)

相關焦點

  • 外媒:蓋達組織英文雜誌成製作炸彈教材(圖)
    外媒:蓋達組織英文雜誌成製作炸彈教材(圖)     資料圖:   綜合外國媒體4月30日報導,美國當局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調查結果顯示,兩名嫌犯曾通過蓋達組織英文網絡雜誌《激勵》(Inspire)學習製作炸彈的方法。據稱,美英兩國情報人員正在開展大搜索,以找出《激勵》雜誌的主編。
  • 第10個炸彈包裹寄給了好萊塢影星羅伯特·德尼羅,原因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左甜】十個包裹了!好萊塢影星羅伯特·德尼羅昨天(25日)成為炸彈包裹的最新目標,在他之前的是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據《華盛頓郵報》10月25日報導,目前被發現的炸彈包裹數量增加到10個。
  • 揭秘巴塞隆納恐襲背後:主謀在恐襲前一次爆炸死亡 未引起警方重視
    上周四,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發生了連環恐襲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本周,隨著調查深入,由12名來自西班牙小鎮的摩洛哥裔青少年組成的恐怖團夥被逐步曝光。和之前瑞典,英國,芬蘭等國陸續發生的恐襲不同,這次西班牙恐襲不再是一起獨狼事件,恐襲的背後,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黑影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
  • 美國男子在肯亞恐襲中遇難 曾是「911」倖存者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5日,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一家高級酒店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美國男子,該男子曾是「911」恐襲事件的倖存者。
  • 蓋達組織出英文網絡雜誌 教如何在廚房中做炸彈
    據外電12日報導,蓋達組織在7月1日發布了該組織的首份全英文版網絡雜誌。  這份網絡雜誌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如何在媽媽的廚房裡製作炸彈》。  但因技術問題,這份67頁的雜誌只能顯示出3頁的內容。
  • 美「郵包炸彈王」17年寄出16枚炸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最近,美國多地出現可疑炸彈包裹,這並不是美國首次出現大規模炸彈包裹,20世紀,美國出了個「郵包炸彈王」,他17年間在全美各地郵寄了16個炸彈包裹,造成多人死傷。從1978年到1995年,卡辛斯基郵寄了一系列性能越來越先進的炸彈,造成美國社會恐慌。根據統計,他總共郵寄過16枚炸彈。他的第一個郵包炸彈寄給西北大學材料科學教授巴克利·克裡斯特,但克裡斯特警惕性很高,發覺這個包裹有些不正常,於是聯繫了校園警察,警官打開包裹時炸傷了左手。接著,卡辛斯基把目標轉向航空公司。
  • 包裹小偷剋星:前NASA工程師推出「閃光炸彈」最新升級版
    據外媒報導,下次再有人試圖從你的門廊偷包裹時不妨藉助下閃光炸彈(Glitterbomb)的力量嚇走他們。
  • 新聞速遞|連遭恐襲 英首相怒斥:太容忍極端主義
    近三個月以來,英國遭遇多次恐襲;此次恐襲發生在英國大選投票4天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怒斥恐怖主義,稱英國已經對極端主義容忍了太長時間,「是時候說一聲,夠了!」  當地時間6月3日,英國倫敦相繼發生三起襲擊事件,導致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確認,前兩起事件為恐怖襲擊,第三起襲擊事件與前兩起恐襲無關。圖為英國倫敦橋恐襲事件受傷者被送往醫院。
  • 學電影裡那樣去拆一顆真炸彈,會發生什麼?
    諾貝爾一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就是利用硅藻土吸收硝酸甘油的方法製造出了較安全的硅藻土炸藥。硅藻土炸藥可以扛得住撞擊甚至是火燒,卻需要極高的起爆能量才能爆炸,於是諾貝爾又發明了用雷酸汞(Hg(ONC)2)製成的雷管以引爆炸藥。
  • 伊朗媒體:襲殺科學家武器系「以色列製造」
    新華社/美聯  伊朗媒體11月30日報導,襲殺伊朗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所使用的武器系以色列製造。  法赫裡扎德的遺體同一天下葬。按照美方說法,他領導伊朗防禦創新和研究組織。  伊朗旗幟電視臺30日報導,襲擊所用武器「由衛星控制」。伊朗半官方的法爾斯通訊社29日報導類似內容。  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告訴伊朗國家電視臺,敵人以往針對法赫裡扎德發動「一系列未遂(刺殺)行動」,「這一次,敵人用了全新、專業、複雜的手段」。  尚無組織或個人宣稱襲殺法赫裡扎德。
  • 美境內突發混戰,美軍基地爆發內亂,近50名學者警告美莫挑起大戰
    美軍在世界各地製造事端的速度在加速,其在醞釀一場大戰的風險急劇增加。據悉在混戰中,民眾向軍警投擲了土製炸彈、石塊、燃燒彈等攻擊武器,導致數十名軍警受傷,同時軍警也向示威的民眾發射了催淚瓦斯、橡皮子彈等導致了近百民眾受傷。
  • 前恐怖組織成員:參與過斬首,這也是一種洗腦
    ▲酒店入口處,汽車爆炸後被烈火焚燒 圖據法新社據CNN報導,在長達20個小時的恐襲中▲人們紛紛逃離現場 圖據美聯社穆薩稱,吉春格是青年黨內部安全部門、令人聞風喪膽的Amniat組織的成員之一。索馬利亞青年黨經常使用自殺炸彈襲擊者,以造成毀滅性的後果,這種策略不僅用在奈洛比高級酒店的襲擊中,在索馬利亞內部的數起襲擊中也曾有使用。2017年10月,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的一次卡車炸彈襲擊,共造成500多人死亡,是繼美國9·11之後單次最為致命的恐怖襲擊。2016年1月,同樣的武器被用於攻擊肯亞駐索馬利亞的部隊。
  • 二戰炸彈之母—高腳杯和大滿貫,曾炸毀德國大壩和俾斯麥號姊妹艦
    該公司是英國著名的飛機製造企業,在這裡誕生了噴火式戰鬥機等著名飛機。高腳杯過大的體型不便於流水線生產。為了滿足鑄造和機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雕琢而成。比如說,為了提高侵徹力,高腳杯彈頭外殼由經過特殊硬化加工的高強度鋼製造。彈頭在機加工階段要求保證高度對稱,以確保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 太陽米粒組織結構是由太陽中超高沸點物質包裹形成的高溫汽泡體
    近期,科學家拍攝到太陽米粒組織結構近似人體某些組織細胞。我分析這種形態,與太空中衛星抵達火山活躍區域上空,所拍攝到的最劇烈火山爆發有同功異曲之妙。也就是說,米粒組織就是我以前所說的自太陽內部衝出而形成的巨大高溫汽泡體。相當長時間以來,我始終堅持認為,太陽光球層存在大量超黏稠性高沸點物質組成的汽液相混合態汽泡結構體。道理很簡單,在太陽內部,因為能量很高,便形成了大量的氣態物質。
  • 美媒探敘土邊境:恐怖分子明目張胆進口炸彈原料
    資料圖:土敘邊境上的土耳其部隊原標題:美媒探秘敘土邊境:恐怖分子明目張胆進口炸彈原料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同樣適用於製造炸彈的化肥從土耳其流入「伊斯蘭國」組織領地》的報導稱,土耳其工人們從早幹到晚,把一袋袋化肥裝到手推車上,推過連接這個南方邊境城鎮與敘利亞的關口。
  • 香港廢棄校舍現炸彈和劇毒化學品 港警:部分來自理大失竊物
    該案件已列作「炸彈案」,暫無人被捕。據香港文匯網報導,5月2日下午1時許,4名少年潛入香港九龍灣廢置校舍玩「WARGAME(野戰遊戲)」,其間在地下一男廁內中間廁格發現藏有可疑物品,於是報警。香港軍裝警員隨即封鎖現場調查,初步相信與爆炸品有關,由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檢查及安全處理。
  • 倫敦恐襲,他們用獨角鯨牙和滅火器制服了兇徒…
    事發當天下午1:58,位於倫敦橋北端的二級保護建築漁業協會廳發生一陣騷亂,當時大廳內正在舉行一場關於犯罪和司法的會議,討論幫助刑滿釋放人員融入社會的內容,參與者包括劍橋大學的學生和一些刑滿釋放人員,突然,一名男子手中舉著兩把8英寸左右的尖刀,襲擊素不相識的群眾,有人被刺中,有人被尖刀劃傷,歹徒還叫囂身上穿了炸彈背心
  • 莫裡森諸事纏身之際,坎培拉突現「可疑包裹」,澳方緊急組織疏散
    只是就在莫裡森諸事纏身之際,澳大利亞的首都坎培拉又突然出現了「可疑包裹」,為此澳大利亞方面還緊急組織了疏散。有市民宣稱在坎培拉市中心圖書館之內,發現了一個十分可疑的包裹。當地的警方迅速展開了調查,並且安排有關人員對周圍的群眾進行疏散。坎培拉出現可疑包裹後,不僅關閉了附近的政府大樓,一些公共場所都被關閉。在此事件發生後沒多久,炸彈處理機器人就進入了圖書館內。 後來經過警方的調查,他們宣布這件包裹沒有危險,裡面都是舊衣服。只是在這期間,警方還是通緝了一名男子。
  • 卡辛斯基:從哈佛天才到炸彈狂人
    克瑞斯被郵包右下角的一行小字嚇了一跳——上面寫著「也許這是一枚炸彈」。他叫來校警,郵包被扯開,隨著一聲巨響,辦公室硝煙瀰漫,校警左臂被炸傷,克瑞斯逃過一劫。 沒人想到這只是16起郵包炸彈系列恐襲案的開始,更沒人想到這個炸彈狂人竟是一個哈佛大學畢業的少年天才——泰德·卡辛斯基。
  • 美軍首次在實戰中投放「炸彈之母」 炸死36名極端分子
    尖利的呼嘯聲由遠及近,隨著「轟」的一聲,夾雜著灰塵的空氣形成一個環,極速向四周擴散而去,緩慢升騰起的小型蘑菇雲甚至在20英裡以外也能見到……  這是美軍13日在阿富汗楠格哈爾省阿欽地區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放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炸彈的情景。GBU-43炸彈重9.5噸,綽號「炸彈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