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數課堂:奧數經典題目,一年級奇偶數快速解題,思維大開拓

2021-01-11 趣數課堂

趣數課堂:小學數學提升經典題目,一年級奇偶數思維開拓,捉緊學吧。

大家好,我們來看一個例題,一個生活中的例題,對於一年級的同學來說,該怎樣去思考如何去解題。

例題:晚上拉線開關開電燈,淘氣的小明一連拉下7次開關,請問:這個時候的燈是亮著的還是沒亮?

很顯然,這是奇偶數的問題。這裡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拉線開關就是拉一下開關燈就亮,再拉一下開關,燈就不亮了。

這個題目不複雜,我們可以通過列表格或打打草稿一個個寫出開關次數和亮燈情況的關係,這樣來解題。

對於一年級的同學來說,這個題目並不難,但這個題目主要是讓大家學會從數字的變化關係找出規律,而且學會從解題思維去自我開拓,學會改變題目條件再次解題,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看上圖,我們試著列表格解題,從表格我們看出開關次數和燈亮的關係,隨著數字的增加,燈的狀態也在隨著變化。

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直接客觀的看出亮燈的情況,從而輕易得出小明拉下7次開關時燈是亮著的。

那我們繼續觀察表格,得出結論:當開關次數是1/3/5/7……時對應的燈是亮的,當開關次數是2/4/6/8……時對應的燈是不亮的。因此,我們得出規律:當拉下開關次數是奇數時燈是亮的,當拉下開關次數是偶數時燈是不亮的。

現在我們可以把題目稍微改變一下條件,比如當小明拉下50次開關時燈是否是亮著的?如果是99次呢?又會是怎樣的情況。

很顯然,如果再按照之前的列表格去解題是不可取的,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這根本不是正確的解題思維。

所以,我們應該從之前得到的規律去思考,根據拉下開關次數的特性來判斷燈是否亮著的狀態。根據之前的規律(當拉下開關次數是奇數時燈是亮的,當拉下開關次數是偶數時燈是不亮的),輕鬆得出:因為50是偶數,不是奇數,所以等是不亮的,99是奇數,所以燈是亮著的。

相關焦點

  • 2018小學奧數專題四:簡單方程的經典題型以及解題方法
    簡單方程解應用題的經典例題:例題一: 已知籃球、足球、排球平均每個36元。籃球比排球每個多10元,足球比排球每個多8元,每個足球多少元?解題方法: ①籃球、足球、排球平均每個36元,購買三種球的總價是:36×3=108(元)。
  • 四年級奧數構造法解題方式解析
    鄭州奧數網6月29日:構造法,是奧數解題方法的一種。那麼,怎麼利用構造法解答奧數題呢?下面一道實例解析,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老師在黑板上從1開始寫了若干個連續自然數,小明擦去其中一個,計算餘下各數的平均數,得一個整數。接著他又擦去其中一個,計算餘下各數的平均數,又得一個整數。
  • 8歲男孩智商146 自創奧數解題公式成年人看不懂
    有一天,孩子奶奶背著仔仔上樓,邊上臺階邊數數,數了幾遍後,奶奶說完「一二三四五」喘了口氣,居然聽見孫子說「六七八九十」,全家人都覺得很驚奇。  仔仔3歲上幼兒園後,高昕開始對他進行全面早教。仔仔喜歡背古詩詞、去書店看到小學奧數中的擺火柴棍興趣極大,但他對幼兒園生活不感興趣,別人午睡時他就去圖書角翻書。
  • 趣數課堂:神秘九宮格,記住20字口訣直接對號入座,心算就寫出來
    趣數課堂:神秘九宮格,記住20字口訣直接對號入座,數學一點就通。九宮格,是一種數字排列遊戲,中國古代叫「縱橫圖」,現代數學中的三階幻方。如果再多一些格子,那就是數獨了。如圖,就是把1到9九個數字填到九個格子裡,無論是縱向、橫向、斜向、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相等。
  • 清華大學教授叫停女兒「奧數」班:她的題目我不會做
    由於題目難度大,很多孩子並不能掌握複雜的解題思路,久而久之,思維能力非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對於數學產生了厭倦。不久前,一檔電視節目邀請到了清華附中的校長,當談及當下小學生學習「奧數」這個話題時,該校長坦言自己已經叫停了女兒的奧數班。「她的題目我不會做」,清華教授叫停女兒課外班,小學生奧數題有多難?
  • 為被妖魔化的奧數正個名(三)
    作者:賊叉當然,除了選拔制度以外,關於奧數本身也還是有很多被黑出翔的地方。現在的奧數比賽太多太濫,出的題目很多又沒有仔細推敲,導致競賽水準下降。有些奧數題出得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檢驗一個奧數老師的基本功其實很簡單。扔個經典題看看能不能說出出處?如果看不出出處,一般來說也會問:題目是哪裡的?其實作為數學老師,最怕的就是沒有出處的三無題,這種題目不知對錯,不知深淺,有時候耗費大量精力結果題目有問題。
  • 小學一年級,暑假去學珠心算好,還是奧數好
    一年級的數學,根本就沒有必要讓孩子去學習奧數還是珠心算,完成普通的教學,孩子在一年級階段所接受的數學都是20以內的加減,對於這樣的數學基礎知識重在理解和重在對數學產生興趣,而產生一些慢慢的思維能力,絕對不是通過珠心算或者奧數可以激發的。
  • 衡水精英奧數3月31日1-9年級打卡題目(附答案)
    60,若把其中的一個數改為80,平均值為70,這個數應為多少?可知:每個三角形周邊三個小三角形裡的數相加的和,就是中間小三角形裡的數,就是10。也就是說,中間小三角形裡的數連續減去周邊兩個三角形裡的數的差,就是第三個小三角形裡的數。根據這一規律,第三個三角形裡,右邊小三角形裡的數是:10-1-4=5;第四個三角形裡,上面的小三角形裡的數是:10-7-3=0。
  • 奧數中數圖形,你真的在數嗎?3秒教你快速計算
    我們常常在奧數練習冊和奧數比賽中會遇到一些數線段、數角、數三角形、數正方形、數長方形的題目,稍微複雜的圖形我們就很容易數亂。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如何快速地算一算這些圖形吧!再也不用數複雜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了!
  • 高中數列專題:經典題目集錦(含答案)及題型精選,十分鐘解題!
    高考中的數列題目基本上都是對數列基礎知識和相關解題方法,和與方程、函數、不等式、導數、圓錐曲線等綜合考查。所以這樣的題型一般會在知識點的「交匯處」命題,同時也會綜合考查數學思想和應用意識。因此數列相關的題型難度一般都較大。所以同學們在學習數列的時候,需要結合高考考查方向,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提升解題水平。
  • 娃有必要學奧數嗎?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奧數題我不會做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是怎麼看待奧數的。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不會做,基本全是超綱授課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曾說過,有一次他10歲的孫子拿著奧數題過來請教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自然是非常有興趣的,但他嘗試了一下後,發現很多題目他壓根想不出來。為什麼呢?
  • 1000道經典題目務必要做一遍,快珍藏
    1000道高中物理經典題目,很多考題均出自這,務必要做一遍升入高中後,物理所學的知識相比初中難了不少,很多原本在初中物理成績好的學生,成績都有可能逐步下降,更別說原本初中物理基礎都沒打好的同學。下面,我就話不多說,分享高中物理1000道經典題目給同學們,希望對你們提高物理成績有所幫助。完整word文檔領取步驟:第一步:點擊文章標題下的頭像進入主頁第二步:點擊右上角「發消息」發送「資料」二字即可!
  • 清華教授怒懟奧數題,學習不能忘其根本,三點做到位才能學好數學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清華大學教授怒批現代奧數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王文湛在一次演講時痛批奧數,並諷刺道:「我孫子10歲,他的奧數題我卻做不出來。」他表示,有一次10歲的孫子由於不會做自己的奧數題,便來請教我,當拿到他的奧數題看了半天時,愣是沒有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即使自己是身為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
  • 西安8歲神童智商146 自創一套奧數公式
    有一天,孩子奶奶背著仔仔上樓,邊上臺階邊數數,數了幾遍後,奶奶說完「一二三四五」喘了口氣,居然聽見孫子說「六七八九十」,全家人都覺得很驚奇。仔仔3歲上幼兒園後,高昕開始對他進行全面早教。仔仔喜歡背古詩詞、去書店看到小學奧數中的擺火柴棍興趣極大,但他對幼兒園生活不感興趣,別人午睡時他就去圖書角翻書。
  •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經典奧數題匯總
    在小學階段,讓孩子做一些思維訓練的題目,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思維能力,解題能力以及發散思維的發展,我這對於孩子以後學習數學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今天老師整理總結了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經典奧數題匯總,建議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收藏列印伊恩,孩子吃透了,在考試中次次考100分!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這些字詞題很經典,趕緊收藏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這些字詞題很經典,趕緊收藏一年級語文字詞的考查對一部分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孩子們在學習生字時需要孩子們多花點時間去讀、去寫。到目前為止,很多學校一年級的語文已經學完第六單元,接下來老師分享一套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檢測孩子的學習情況。試卷分享01第一大題連一連,需要孩子們知道生字和對應的拼音,除此之外一年級孩子做題時一定要靜下心來,先想好再連線。
  • 2012年新一年級暑秋課程招生簡章
    圖形認知 3 飛速計算 學會湊十及破十法等巧算方法,學會快速計算 圖形認知 6 生活中的數學 學會看圖理解題意,並能用語言文字描述題目的意思
  • 講一道鴿籠原理的題目,另推薦一套競賽生必讀的好書(19年10月12日)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奧數君第994天給出奧數題講解。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谷丹老師認為,奧數的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孩子學不懂,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完全不讓孩子學奧數,又浪費了另一些孩子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