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趙壯傑)「三角函數是王后,三角運算是國王,他們的結晶就是王子——解三角形。」如今,高中數學課已不僅僅停留在「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的傳統口訣上了。4月3日,呼和浩特第29中學的數學老師張廣道在課堂上繪製板書,給學生上了一節關於三角函數「親子關係」的數學「倫理課」。
記者了解到,張廣道目前擔任該校高三文科7班和8班的數學教師。這節數學「倫理課」是發生在該校高三數學二輪複習,對三角函數知識的梳理階段。除此之外,他還曾以「蝴蝶」「大熊」等形象為載體,在課上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
張廣道在課上畫三角函數「親子關係」圖。李娜 攝
畫「神板書」原因為三角函數思維板塊似人形
「三角函數知識分為3個板塊,分別是三角函數運算、圖像性質和解三角形。」張廣道在知識梳理過程發現,三角函數運算和圖像性質兩個內容的思維導圖有點像人的形狀,而解三角形則更像是他們的總結和升華。他就想著用國王、王后、以及兩者愛情的結晶王子來分別代替三角函數運算、圖像和性質以及解三角形。
記者看到,張廣道所畫的國王、王后、王子圖佔據了一塊黑板的面積,圖內則是相對應的數學內容。張廣道表示,因為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注重知識的聯繫和總結,只是一味做題,所以提高數學成績就比較困難。
再加上課本的知識結構圖乾巴巴的,一些學生也難以產生興趣。「我就想到用國王、王后、王子的關係來代表三角函數的全部內容,畫國王、王后、王子的圖像其實是在構建一個知識脈絡圖,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去學習,也讓這個知識點顯得生動有趣。」
圖為「國王、王后、王子」知識結構圖。李娜 攝
曾畫畫輔助教學 學生模仿創「陰陽八卦圖」複習
記者獲悉,國王、王后、王子圖並非張廣道在課堂上的第一次應用,早在高一、高二時,他便用「蝴蝶」「大熊」等圖像來解釋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高一、高二的數學知識沒那麼難懂,構建的知識體系也比較簡單。特別是在高三,用這種方法總結就顯得非常直觀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效率。」
張廣道向記者介紹,「蝴蝶」的圖像是在總結數列知識時用的。數列具有強烈的對稱性,在總結完之後,黑板上就自然出現了一隻展開的「蝴蝶」雙翅形狀。而畫「大熊」則是在總結線性函數知識時,5個基本函數代表「大熊」的5根手指,主要內容是「大熊」的軀幹。
「用這種方法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比較高,有的學生還會嘗試著用畫圖像的形式來構建某一個內容的知識板塊。」張廣道回憶,上一屆就有一名學生嘗試畫了一幅「陰陽八卦圖」來幫助自己複習,「陰陽八卦圖」內容涉及數列知識。
圖為網友評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提供
趣味教學助學生逆襲76分 網友評論:別人家的老師
陳一鼎是該校高三文科8班學生,從高一起就不喜歡學數學,上課不聽、作業不寫,每次考試連蒙帶猜勉強考個50分(滿分150)。「直到高二學期末的一次考試中,一張卷子裡,我發現只會一個選擇題,那時候就開始慌了,但是基礎太差了,靠自己根本補不起來。」
張廣道擔任陳一鼎的高三數學老師。「他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知識教我,讓我先把課本的題認認真真做一次,把課本基礎知識按照老師畫圖的方式總結一遍。」陳一鼎說,按照這種方法,他用半年的時間,把基礎知識撿起來了。目前,他的數學成績基本能夠保持在100分以上,在最近的幾次考試中,最高分是126分。
張廣道的數學「倫理課」經學生在微博自媒體平臺發布後,收穫了網友的一波熱評。網友「@晨的情人」評論:「我們老師只會說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網友「@辰弘久久」留言:「唉,我家數學老師,和別人家老師區別咋就那麼大。」
網友「@任雪ting」評論說:「我家數學老師,必須牛呀,那是藝術與靈魂的結合。」網友「@斯茫」留言:「別人家的老師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尤其是呼市的老師。」網友:「@Kitty;玲玲2014」評論:「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學的。」網友「@_心欣相吸」則表示:「幼兒園提倡玩中學,現在高中也提倡啦!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