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威脅致環境惡化加速,30年內將有10億人流離失所

2021-02-28 星空天文

我們還有機會嗎?

「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即將離開太陽系的過程中給太陽系拍了個「全家福」。這是「全家福」中的一個局部,展現的正是地球。而在這張圖中,地球只是一個小點。NASA

17位科學家在1月13日出版的《保護科學前沿》雜誌上發文稱,地球正在加速變得「不宜居」,三重威脅已開始把我們往死裡整。這三重威脅是,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衰減,以及人類的過度消費和生育。

文章援引了150多項研究結果,指出這三重威脅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漸升級。文章指出,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阻止全球變暖目標實際上已經破產,去年全球平均氣溫要比人類工業化前高2.3°C,而聯合國2010年制定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基本目標也未實現。

自1萬多年前農業文明開始以來,地球上已經有50%的陸生植物滅絕,動物多樣性則衰減了20%。假如這一趨勢繼續,那麼現存的動植物中,還會有100多萬種在不久的未來消失。物種的衰減並不只是物種數量減少那麼簡單,它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巨大衝擊,引起連鎖反應,導致農作物減產,森林消失,以及天災頻發。

氣候的變化則會導致災害性天氣的頻率和破壞性逐漸增加。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10億人成為所謂的氣候難民,被迫進行大規模遷徙。

而人類的過度消費和生育則會雪上加霜。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可能會增加到99億。更多的人口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食物短缺,住房緊張,失業,以及種種社會矛盾。人口膨脹還會增加流行病爆發的概率。人口增加勢必會侵佔更多的自然棲息地,這將導致原本只在野生動物身上流行的致死性傳染病,有更多的機會傳染給人類。

但是大部分人對這種變化的感受是不直接的,有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由於變化是逐步和漸進的,所以很多災難性後果可能要等幾十年才會表現出來。而那時候就來不及了。

參考

Underestimating the Challenges of Avoiding a Ghastly Futur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osc.2020.615419/full

星空天文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新華社重磅打造
《60萬米高空看中國》

60萬米高空撼人心魄的發現之旅

34個省份滄海桑田的宏闊變遷

70餘年中國人民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200餘幅專題地圖與衛星影像的精美呈現

原價228,現價148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研究:全球30年後或有逾10億人流離失所
    (倫敦路透電)國際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的研究顯示,由於人口快速增長、糧食與用水短缺與自然災害增多,到2050年全球可能有超過10億人流離失所。全球人口料增至近100億導致資源爭奪態勢加劇報告指出,全球人口預料在2050年增至近100億,這將導致對資源的爭奪態勢加劇,並助長衝突;到2050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亞和中東脆弱地區可能有多達12億人被迫遷徙。相較之下,去年約有3000萬人因生態因素與衝突而流離失所。
  • 科學家模擬地球未來500年,中國殖民火星,110億人口,大...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了在如今發展模式下,500年內地球會發生的各種變化,可謂觸摸驚心,細思極恐!現在是2100年,地球溫度比2017年上升了2.5攝氏度,上百種物種慘遭塗炭。在夏季,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的部分地區平均溫度超過的45℃,每年數千人死於缺水,高溫環境。
  • 美國海平面加速上升,國土安全部緊急警告,再不重視後果不堪設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2月4日報導,美國海平面加速上升,如不採取手段,或將影響周圍民眾生活。隨著工業時代到來,經濟的上漲伴隨著氣候的惡化,共同影響著民眾的生活。這已經不是白宮第一次接到國土安全部的警告。
  • 80年後新加坡東部會被淹沒!?新加坡豪斥巨資緊急搶救~
    的確,國際知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由於格陵蘭和南極洲的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可能遠遠超過預期,新加坡、倫敦、紐約、上海未來都可能受到威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3年提出了一個最具爭議的話題「保守估計,如果不大幅度減少排放,到2100年,地球將持續變暖,海平面將上升52cm至98cm。許多研究冰融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數據太過保守。
  • 太陽導致量子三重態威脅人體DNA
    原標題:太陽導致量子三重態威脅人體DNA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者日前展示了小型蛋白質是如何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分解為量子三重態的。量子三重態是一種具有活性的狀態,它所能造成的危害大於蛋白質分子分裂破碎所導致的結果。10月21日,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的《化學物理學報》期刊上。
  • 世界屋脊加速融化,威脅10億人生存
    氣候問題是人類一直以來共同關注的話題,這些年在人類的快速發展下,地球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於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使地球的大氣環境變得越來越熱,溫室效應不斷加劇。目前地球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有研究顯示,位於恆河流域的喜馬拉雅山東部地區冰川融化的情況最為嚴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從不丹到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退縮的速度最快。
  • 雙重威脅迫使西班牙南部沙漠化
    聯合國估計,氣候變化導致的沙漠移動最終可能將導致全球1.35億人流離失所,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但是現在歐洲南部也正在經歷這一問題。科學家認為,乾旱氣候正使得這一區域越來越類似於非洲撒哈拉地區。  西班牙南部長期受乾旱困擾,但是當下的危機反映了全球變暖帶來的長久氣候變化,同時預示了新的衝突形式。
  • 科學網—太陽導致量子三重態威脅人體DNA
    量子三重態是一種具有活性的狀態,它所能造成的危害大於蛋白質分子分裂破碎所導致的結果。10月21日,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的《化學物理學報》期刊上。 研究者用紫外雷射照射氣相的肽分子——酪氨酸和苯基丙氨酸,這些蛋白質都是人體內具有吸光性能的胺基酸分子。隨後,研究者使用紫外到紅外的光譜技術觀察這些分子, 研究它們的結構隨時間的變化。
  • 東北黑土地或將消失 我國10%耕地遭重金屬汙染
    「現在我國土壤汙染比各國都要嚴重,日益加劇的汙染趨勢可能還要持續30年。」中國土壤學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些汙染包括隨經濟發展日益普遍的重金屬汙染、以點狀為主的化工汙染、塑料電子廢棄物汙染及農業汙染等。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汙染。
  • 科學家: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將會面臨6個「致命」威脅
    雖然我們都會認為,2020年是一個「災難之年」,無論是疫情還是氣候的不正常,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地球環境氣候的問題,絕非是這一年才開始出現的,因為根據專家的記載,近些年氣候和環境不斷的惡化,讓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而造成這種因素有很多,我們人類對於地球生態的破壞,自然也是關鍵的影響,那麼即便問題已經發生了,將會帶來哪些更嚴重的後果呢?
  • 2060年地球生態環境將極度惡化?
    沒有愛因斯坦就不可能有今天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但是愛因斯坦的2060年地球毀滅預言確實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學者的討論。一、為什麼愛因斯坦會提出2060年地球會毀滅2060年地球會毀滅的根本原因是人類對地球過度索取,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了46億年之久。人類從類人猿發展到現在,也擁有了近1億年。
  • 扼住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根源
    我國海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5個問題,包括海洋資源退化、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海洋權益形勢嚴峻、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不足、海洋產業布局缺乏系統性。它們是中長期內製約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 海洋資源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 這三個人人頭值30個億,向華強都惹不起,第三位2020年將出獄?
    這三個人人頭值10億,李嘉誠都惹不起,第三位2019年將出獄文/大水牛歷史上個世紀的香港黑道橫行,搶劫運鈔車、勒索富豪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在這些江湖大道中,以三個人最為有名,他們號稱「香港三大賊王」,三個人人頭加起來值
  • 青島海平面年均漲0.64毫米 未來30年海岸線後退50公裡
    另外一個原因是海水溫度上升,熱膨脹後導致體積增大,這也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海平面高度上升」。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近期發布《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數據,數據顯示,去年山東沿海海平面比2011年高出55毫米,半島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各月海平面均高於常年同期,海平面最高月份出現在8月。
  • 人類一敗塗地:30年後海平面上升將威脅全球2%人口
    按照《自然》雜誌此前預計的數據,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將讓全球2%的人口面臨生存威脅,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尤其對於在亞洲沿海地帶的城市來說,海平面上升將會讓這些地區的海景房變成「海中房」,同時也會面對大海更加暴虐的活動,颱風海嘯等災害會讓這些沿海地帶每年都遭受洪水的侵襲。我們現在活著的大部分人都將親身經歷,而這僅僅是因為海平面上升了幾十釐米。
  • 科學家警告:不斷上升的氣溫正在將南極洲推向不歸路
    科學家周三警告說,將地球平均表面溫度再提高1攝氏度,僅南極洲就確定會有2.5米的海平面上升,多提高3攝氏度,這片冰凍的大陸會將海洋抬高6.5米。這些全球水位線的破壞性上升足以讓從印度孟買到美國邁阿密的沿海城市癱瘓,讓數億人流離失所,如何人類不阻止全球繼續升溫的勢頭,這種前景將在數百年到數千年內變成現實。《自然》雜誌上發表的這份報告說,能夠保證這種結果發生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正在以幾十年為單位的時間尺度上發生。
  • 巧克力30年後或將滅絕!全球變暖威脅可可豆生產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嚇得我趕緊吃了一塊)近年來,巧克力市場增長迅猛!有的國家,贈送巧克力的對象從戀人,擴大到了家人、朋友、同事等更大的社交圈。但是!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巧克力可能要「滅絕」了!可能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究竟咋回事?
  • 地球預警:30年後,天然海洋魚類將會滅絕
    珊瑚礁珊瑚礁逐漸白化,並有可能在本世紀內滅絕。依靠珊瑚礁為生的海洋生物,佔全體25%約4000種魚類將成為陪葬品。1950年的捕魚量為2000萬噸,到1980年增加了3倍。而且,這種不斷增加的捕魚現狀,使世界的水產資源狀態明顯惡化。結果,1990年代以後,捕魚量達到了頂峰。超過自然周期的大量捕撈,打破了生態系統的平衡,阻礙了生物的繁衍生息,海洋生命鎖鏈將無法持續下去。
  • 過去70年中著名的中石器泥炭沼澤帶來的骨骼加速惡化
    根據一項研究,2019年對著名考古遺址阿格裡德的調查得出的令人震驚的結果表明,自該遺址於1940年代首次發掘以來,骨骼和有機物質急劇退化,這表明需要採取行動來保存阿格裡德和類似遺址的發現。考古學家需要骨骼和植物等有機物來重建古代人類的文化和環境。然而,有機物僅在特定條件下保存,隨著位置由於排水和汙染等環境變化而惡化,有機物變得越來越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