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機會嗎?
「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即將離開太陽系的過程中給太陽系拍了個「全家福」。這是「全家福」中的一個局部,展現的正是地球。而在這張圖中,地球只是一個小點。NASA
17位科學家在1月13日出版的《保護科學前沿》雜誌上發文稱,地球正在加速變得「不宜居」,三重威脅已開始把我們往死裡整。這三重威脅是,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衰減,以及人類的過度消費和生育。
文章援引了150多項研究結果,指出這三重威脅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漸升級。文章指出,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阻止全球變暖目標實際上已經破產,去年全球平均氣溫要比人類工業化前高2.3°C,而聯合國2010年制定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基本目標也未實現。
自1萬多年前農業文明開始以來,地球上已經有50%的陸生植物滅絕,動物多樣性則衰減了20%。假如這一趨勢繼續,那麼現存的動植物中,還會有100多萬種在不久的未來消失。物種的衰減並不只是物種數量減少那麼簡單,它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巨大衝擊,引起連鎖反應,導致農作物減產,森林消失,以及天災頻發。
氣候的變化則會導致災害性天氣的頻率和破壞性逐漸增加。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10億人成為所謂的氣候難民,被迫進行大規模遷徙。
而人類的過度消費和生育則會雪上加霜。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可能會增加到99億。更多的人口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食物短缺,住房緊張,失業,以及種種社會矛盾。人口膨脹還會增加流行病爆發的概率。人口增加勢必會侵佔更多的自然棲息地,這將導致原本只在野生動物身上流行的致死性傳染病,有更多的機會傳染給人類。
但是大部分人對這種變化的感受是不直接的,有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由於變化是逐步和漸進的,所以很多災難性後果可能要等幾十年才會表現出來。而那時候就來不及了。
參考
Underestimating the Challenges of Avoiding a Ghastly Futur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osc.2020.615419/full
星空天文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新華社重磅打造
《60萬米高空看中國》
60萬米高空撼人心魄的發現之旅
34個省份滄海桑田的宏闊變遷
70餘年中國人民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200餘幅專題地圖與衛星影像的精美呈現
原價228,現價148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