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把光譜看得更通透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科研人員在為光柵檢測做準備工作。 羅浩攝(資料圖片)

  在1毫米距離裡劃出6000道刻槽,且槽型均勻,這意味著在20公裡的刻距內,刻槽間距誤差小於一根頭髮絲的千分之一。這正是不久前,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柵刻劃機」達到的刻劃精度。

  走進長春光機所實驗室,項目組科技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塊銀灰色、近似不透明「玻璃窗」的光柵,它是這套「精密機械之王」的傑作,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精度中階梯光柵。打造這臺「精密機械之王」的,正是長春光機所光柵刻劃機老中青三代研製項目組。

  光柵是分析萬物光譜信息的「晶片」,應用遍及海陸空、吃穿用

  人類如何通過光認識世界?項目負責人、長春光機所研究員唐玉國說,人類藉助光認知世界有兩種方式:一是光學成像,二是光譜分析。光學成像可以看到物質世界的形狀、尺寸等外在信息;地球上所知的元素及其它們的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光譜線,光譜分析可以獲得物質成分信息,幫助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

  但要「抓」住光譜信息並不容易。日常生活中的光,是由紅、橙、黃、綠等各種單色光組成的複色光,而單色光才能更好地記錄下物質的光譜信息。光柵是一種非常精密的光學元件,它的神奇在於,它能從複色光中解析、提取出單色光。

  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看到光柵,但其實它的作用無處不在。「人們去醫院抽血檢驗,原理就是依靠光譜儀器裡的光柵,來實現觀察血液裡的成分是否符合健康標準。」項目組成員、長春光機所研究員巴音賀希格說,「簡單地說,光譜分析需要光譜儀器,光柵之於光譜分析的作用,就如晶片之於計算機,是核心和『大腦』。」

  與血液檢查原理類似,分析不同物質的光譜,可以探查出農藥殘留、鋼材質量、爆炸物特性等許多重要信息。唐玉國表示,光柵的價值不限於光譜儀,其應用「遍及農輕重、海陸空、吃穿用等各行各業。既能看天,也能看地、看人」。在天文觀測中,通過光譜測量得到天體的組成及其與地球的距離,從而揭示宇宙誕生及演化規律;在光通信領域,光柵的分光作用使得不同波長的光能夠攜帶信息順著光纖飛入千家萬戶……

  通常,光柵性能越強,能分析出的物質成分就更精細。光柵面積越大,集光率和分辨本領就越高;光柵的精度越高,信噪比就越高。2009年,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啟動光柵刻劃系統研製工作,一開始就瞄準世界領先水平,攻克光柵同時「做大」和「做精」的難題。

  「精密機械之王」成功刻劃出了400毫米×500毫米的大面積中階梯光柵,標誌著我國大面積光柵製造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這一塊光柵有多強?唐玉國說,最有經驗的油漆工能辨別出1000多種色彩的微妙變化,而光柵理論上能夠分辨出超過4億種,可謂世界上感知色彩的最強利器。

  光柵刻劃機是製作光柵的母機,「做大」「做精」光柵是世界性難題

  以防塵服武裝,再經風淋室除塵,記者才得以獲準進入實驗室。這裡有一套精密的環境保障系統,要求在30天內溫差控制在±0.01℃之內。

  項目組成員、長春光機所研究員齊向東參與了光柵刻劃機的設計、研製、調試等全過程,並長期在一線擔任指揮。他說,這臺儀器對環境要求極為嚴苛,氣溫、氣壓、空氣成分等哪怕極其微小的變化,在納米的尺度下,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刻劃誤差。

  對環境的苛刻要求源自光柵刻劃機自身的高精度。它由上千個元件、部件精妙配合而成,幾乎所有關鍵部件衝擊世界極限水平。加工裝調精度難、運行保障環境要求之高,前所未有。

  絲槓、蝸輪、導軌是刻劃系統「三大件」,項目啟動之時,國內現有工具機技術根本達不到精度要求,研究組不得不採取土辦法——手磨加工。

  絲槓被譽為刻劃機的「心臟」,其精度水平直接影響整機性能。國內不能造,國外買不到,已經退休的80歲高齡老專家張泰返聘回所,並親自上陣,帶領青年團隊不分晝夜加工和檢測。歷時近1年時間,終於研磨出這根絲槓。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行程最長的三角螺紋絲槓。

  用同樣的方法,項目組費時6個月加工出蝸輪,8個月加工出V形導軌。這些具有亞微米、納米量級的關鍵器件,都是科研人員用雙手研磨出來的。此外,項目組成員為了攻克金剛石刻劃刀、光柵鍍膜等技術難題,也屢屢實驗、研磨、調整,方才達到了光柵刻劃機的要求。「有一次,項目組去外面交流。一握手,對方都說,你們的手不像科學家,倒像工人。」巴音賀希格回憶。

  立項之初,研製計劃時間是三年半,但由於整個過程比預料困難太多,前後花費了近8年,成為「嚴重耽擱的項目」。「研製期間,我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往往『按下葫蘆又起了瓢』,好不容易攻克一個困難,新的問題又立馬出現。」齊向東說,科研人員不停地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有時候甚至要推翻之前花了很長時間建立起來的假設,否定自己重新開始。「這8年中,我曾多次感到絕望,以為進行不下去了。大光柵通過驗收時,又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這項成果使我國在光柵領域不再受制於人,並將精密機械加工技術推向世界前沿

  國際上掌握光柵研製技術的國家很少,大面積高精度光柵是科技強國競爭的焦點。在此之前,只有美國能夠製作300毫米以上中階梯光柵。

  大面積、高精度光柵刻劃機的成功研製,使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所需的光柵不再受制於人,還將我國精密機械加工技術推向了世界前沿。

  「我們這一代科研人員做出這臺機器,離不開長春光機所幾代人的努力。我們只是屬於摘桃子的人,沒有前輩的積累,沒有青年梯隊人才的付出,都不可能完成這項艱巨任務,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結晶。」齊向東感慨。

  1959年,長春光機所自主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臺光柵刻劃機和第一塊光柵。項目期間,我國第一代光柵刻劃機的領軍人、機械刻劃光柵創始人梁浩明回到長春光機所,在重要問題上給出了指導意見;帶領團隊手工研磨絲槓等精密零部件的張泰先生,也是我國第一臺光柵刻劃機研製的參與者;已經退休的郝德阜研究員參與了系統的總體結構設計。

  目前,我國第一臺光柵刻劃機依然沒有「退休」。半個多世紀前,僅僅藉助少量公開發表的相關文獻,梁浩明等人開始了光柵刻劃機的研製工作。沒有專門設計的計算機軟體,設計人員就靠手工繪製來畫圖;沒有數控工具機,科研人員就靠雙手打磨加工零部件,精度甚至比當今數控工具機加工還要高。

  上世紀80年代,長春光機所計劃研製高精度大面積光柵刻劃機,由於資金等種種限制,項目擱淺,我國遺憾地錯失了追趕光柵製造強國的機會,製造大光柵也成為我國光柵人的夢想。

  「我們有信心,也有信念能夠完成項目。長春光機所具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此外,現代精密儀器加工技藝水平更高,技術條件更好。老一輩在物質匱乏年代都能夠製造出精度非凡的光柵刻劃機,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把新一代刻劃機做好。」齊向東說。

  八年磨一劍,項目組研製的這套大型高精度光柵刻劃系統,攻克18項關鍵技術,取得9項創新性成果。

  讓唐玉國欣喜的是,經過光柵刻劃機項目歷練,一批青年人才成長起來了,關鍵技術得到有效傳承。他還說,研製成功並不是刻劃機的重點,未來項目組還將從「精穩快新」四個方面對它進行持續改進和技術升級、提升性能,使其在滿足國家重大科研對大光柵需求的同時,始終保持國際領先。

  (原載於《人民日報》 2016-11-21 12版)

相關焦點

  • 萬物光譜信息的「晶片」 把光譜看得更通透
    原標題:把光譜看得更通透(治學者)   光柵是分析萬物光譜信息的「晶片」,應用遍及海陸空、吃穿用   人類如何通過光認識世界?項目負責人、長春光機所研究員唐玉國說,人類藉助光認知世界有兩種方式:一是光學成像,二是光譜分析。光學成像可以看到物質世界的形狀、尺寸等外在信息;地球上所知的元素及其它們的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光譜線,光譜分析可以獲得物質成分信息,幫助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
  • 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
    這顆衛星配置了1個全色、8個多光譜譜段,標誌著我國光學遙感衛星研製總體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高解析度,是高分多模衛星最顯著的特點。孟令傑說,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優於0.5米的敏捷智能遙感衛星,可以用於大比例尺的平面測圖和更新。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兩顆「天眼」能幫我們看見啥?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高分五號衛星對於動態監測我國大氣汙染狀況、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意義。」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科技視點)
    這顆衛星配置了1個全色、8個多光譜譜段,標誌著我國光學遙感衛星研製總體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高解析度,是高分多模衛星最顯著的特點。孟令傑說,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優於0.5米的敏捷智能遙感衛星,可以用於大比例尺的平面測圖和更新。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遙感總體部總師楊文濤介紹,高解析度讓高分多模衛星視力絕佳,「目光炯炯看得清」。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兩顆「天眼」能幫我們看見啥?
  • 你看得懂顏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嗎?(乾貨)
    這周主要介紹光譜反射率曲線。今天先介紹如何根據光譜反射率曲線判斷顏色。
  • 中達瑞和參加「第五屆高光譜技術及應用研討會」並受邀做專題報告
    該會議兩年一次,是目前國內高光譜領域專業水平最高的會議。本次會議報告內容包含:高光譜遙感成像技術、成像光譜儀器與設備、計算光譜探測技術、高光譜數據處理和高光譜數據應用等九個專題,旨在進一步加強高光譜遙感技術交流與發展、總結和推廣數據應用以及推進我國光譜成像技術領域成果展示。作為國內自主研製核心器件的高光譜成像設備企業,中達瑞和應邀參加會議,與參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同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 人民日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下重溫這句名言,可以帶來許多深刻啟示,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成效,進而更好地推進工作和事業。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 顏色光譜反射率曲線有什麼用?
    ▲顏色三要素通過之前分享的文章,《你看得懂顏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嗎?》和《從光譜反射率曲線判斷是無機還是有機顏料》,你應該大致了解顏色光譜反射率曲線的特點。目標顏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如下圖所示:理論:無機顏料的光譜反射率曲線整體都比較平緩,顏色灰度比較多,飽和度比較低,而有機顏料的光譜反射率曲線,起伏比較明顯,表明主波長比較明顯,所以色調也比較明顯。我們觀察到目標顏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起伏明顯,可以猜想該顏色是使用有機顏料或染料來配色的。
  • 像攝影「通透」全解析,你不可不學!
    接觸過攝影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對「通透」一詞感到陌生,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感覺來對待,也正是因此,許多攝影師都會對「如何拍出或者後期修出通透的人像?」這一問題感到十分疑惑。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度剖析,詳細講解如何通過前期拍攝和後期調整讓你的攝影作品具備「通透」的效果。  1. 何為「通透」?  在開始講解如何讓照片通透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張通透的照片需要具備哪些要素,這樣才能在操作的時候有的放矢。
  • 汽車上的裸眼3D顯示屏,身臨其境,看得更清楚!
    因為3D的立體感強,身臨其境,但必須要戴3D眼鏡才能看得清楚,裸眼3D一直現在的技術瓶頸。博世是誰?它很喜歡創新的汽車配件大佬,推出的全新的3D顯示屏有更強的立體顯示效果。汽車上有很多行車信息,從機械到液晶屏,怎麼讓信息顯示更加炫酷,3D立體感這個概念被運用上了。
  • 真正活通透的人,往往能看通透三種「不公平」現象,你看透了嗎?
    所以,那些活通透的人,往往已經能看通了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具體而言,真正活通透的人,往往能看通透以下三種「不公平」現象,你看透了嗎?一、看透信息的不公平。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對於信息的接收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可能完全公平,舉例來說,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與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它的信息肯定是不均等、不公平的。
  • 人民日報:公共辯論,求真比求勝更重要
    人民日報:公共辯論,求真比求勝更重要 人民日報 範正偉責任編輯 柳博姍
  • 郭守敬巡天望遠鏡構建世界最大恆星光譜庫
    700多年後,以郭守敬命名的光譜巡天望遠鏡(全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探尋宇宙又獲得重要進展。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餘萬條高質量恆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什麼是光譜?
  • 事事看得明白,卻偏偏喜歡裝聾作啞,這幾個星座不得罪人!
    事事看得明白,偏偏喜歡裝聾作啞,這幾個星座不得罪人。對於很多事情以及很多人,他們都看得一清二楚,卻就是不會排斥,永遠將想法放在心裡,很懂得左右逢源。或許別人覺得雙子座有點虛偽,可在雙子座看來,不到處得罪人、少一點紛爭才是真理。
  • 都裝這種高低棚和高低地面,空間寬敞更通透!
    都裝這種高低棚和高低地面,空間寬敞更通透!假如說想要將一個空間一分為二,大家能想到幾種方法呢?是不是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設計就是用隔斷牆?沒錯,隔斷牆是分割空間最有效的設計,可以將一個大開間,一分為二變成兩個獨立區域。
  • 中國郭守敬巡天望遠鏡構建世界最大恆星光譜庫
    700多年後,以郭守敬命名的光譜巡天望遠鏡(全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探尋宇宙又獲得重要進展。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餘萬條高質量恆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什麼是光譜?
  • 光譜大數據來自浩渺星河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     黑暗的燕山之巔,瞪著一隻亮閃閃的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3月底,其獲得的首批220萬條巡天光譜數據正式向世界發布。     LAMOST是光譜加工廠,每個觀測夜經「流水線」生產出萬餘條天體光譜,被譽為是實現「更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的最佳方案」。
  • 南北通透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買房的時候,戶型直接決定了房子的居住舒適度,而對於好戶型有許多定義,南北通透便是之一。那麼,南北通透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南北通透是什麼意思南北通透是指在一套房子中,南側的房間和北側的房間都有可以向室外開的窗子,這樣的戶型空氣流通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