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圖鑑】雨林中の迷彩精靈---墨絲蛙 Mossy Frog ~

2021-03-01 東邪爬寵部落

前言:

墨絲蛙 Mossy Frog
屬於Rhacophoridae樹蛙科,

稜皮/疣斑樹蛙屬Theloderma~
可以說是近年來,亞洲樹蛙類寵物中最閃亮的一顆新星,也是愛蛙族、造景圈的必然目標選項之一.

但是我們對這個屬的了解並不多,這個屬的成員通常需要依賴原始森林中有積水的樹洞,又或者是有大型熱帶竹類(龍竹屬)斷層積水洞才能支持繁殖~

而且每次產卵數量只有幾顆,

所以野外種群其實數量很少,加上平時多在原始森林的樹冠層活動,非常難得一見,也是屬於世界上習性最隱秘的蛙類之一...

這個屬(稜皮/疣斑樹蛙屬Theloderma)一共包括了24個被公認的物種,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邊境省份,及東南亞的多個國家分布~

屬下物種成員公認的包括下列:

01.Theloderma andersoni ,Ahl, 1927

02.Theloderma asperum ,Boulenger, 1886

03.Theloderma baibengensis ,Jiang, Fei, and Huang, 2009

04.Theloderma bambusicolum ,Orlov, Poyarkov, Vassilieva, Ananjeva, Nguyen, Sang, and Geissler, 2012

05.Theloderma bicolor ,Bourret, 1937

06.Theloderma chuyangsinense ,Orlov, Poyarkov, Vassilieva, Ananjeva, Nguyen, Sang, and Geissler, 2012

07.Theloderma corticale ,Boulenger, 1903

08.Theloderma gordoni ,Taylor, 1962

09.Theloderma horridum ,Boulenger, 1903

10.Theloderma kwangsiense ,Liu and Hu, 1962

11.Theloderma laeve ,Smith, 1924

12.Theloderma lateriticum ,Bain, Nguyen, and Doan, 2009

13.Theloderma leporosum ,Tschudi, 1838

14.Theloderma licin ,McLeod and Norhayati, 2007

15.Theloderma moloch ,Annandale,1912

16.Theloderma nagalandense ,Orlov, Dutta, Ghate, and Kent, 2006

17.Theloderma nebulosum ,Rowley, Le, Hoang, Dau, and Cao, 2011

18.Theloderma palliatum ,Rowley, Le, Hoang, Dau, and Cao, 2011

19.Theloderma petilum ,Stuart and Heatwole, 2004

20.Theloderma phrynoderma ,Ahl, 1927

21.Theloderma rhododiscus ,Liu and Hu, 1962

22.Theloderma ryabovi ,Orlov, Dutta, Ghate, and Kent, 2006

23.Theloderma stellatum ,Taylor, 1962

24.Theloderma truongsonense Orlov and Ho, 2005



===============================================


【物種詳解】

01.Theloderma andersoni Ahl, 1927

分布: China, India, Myanmar, Bangladesh.

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

《缺照片》

02.Theloderma asperum Boulenger, 1886

英文名:pied warty frog、hill garden bug-eyed frog、bird poop frog

中文名:鳥糞墨絲蛙

分布:northeastern India, Burma, China (Tibet, possibly more widely), Thailand, Cambodia, and Vietnam as well as Sumatra in Indonesia.

印度東北部、緬甸、中國(西藏,可能更廣泛)、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以及在印尼蘇門答臘島。

體型最小的一種,約3cm~

模仿樹皮,在樹洞裡繁殖...



裝死絕招:

繁殖:


03.Theloderma baibengensis Jiang, Fei, and Huang, 2009

《資料缺》

04.Theloderma bambusicolum ,Orlov, Poyarkov, Vassilieva, Ananjeva, Nguyen, Sang, and Geissler, 2012

分布:in the Annamite Mountains of Vietnam.

越南的安南山脈。

05.Theloderma bicolor Bourret, 1937

英文名:Chapa bug-eyed frog

中文名:越南雙色墨絲蛙

分布:It is endemic to Vietnam and found from the Quang Tri Province northwards adjacent parts of China (Yunnan)

越南廣治省向北,至中國邊境(雲南)。

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的山地森林。

體長約5cm大小


幼體:

06.Theloderma chuyangsinense ,Orlov, Poyarkov, Vassilieva, Ananjeva, Nguyen, Sang, and Geissler, 2012

分布:Annamite Mountains of Vietnam

越南的安南山脈

幼體:

07.Theloderma corticale Boulenger, 1903

英文名:Vietnamese mossy frog、 Tonkin bug-eyed frog

中文名:越南莫斯蛙

分布:in northern Vietnam and possibly in China and adjacent Laos.

越南北部,接壤中國、寮國的邊境~

野外棲息地主要是熱帶雨林。

它經常在陡峭的巖石山洞中被發現的。

外形: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大約8~9 cm (3.1~3.5 in)

繁殖一般在積水的巖石洞或樹洞中進行。


由於投入市場早,所以繁殖史也比較早,技術已經基本成熟:


08.Theloderma gordoni Taylor, 1962

中文名:紫腹墨絲蛙

分布:Thailand 、Vietnam. 

泰國、越南~

野外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潮溼的低地森林,亞熱帶或熱帶的山地森林,淡水沼澤。

外形:成體4~4.5cm~



稜皮樹蛙的絕招···裝死賣萌····

09.Theloderma horridum Boulenger, 1903

中文名:泰國墨絲蛙

分布: Indonesia, Malaysia, Singapore,  Thailand.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

外形:4cm大小


10.Theloderma kwangsiense Liu and Hu, 1962

中文名:廣西疣斑樹蛙/稜皮樹蛙

中國的特有物種。

分布: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大瑤山~

外形:61 mm (2.4 in)

蛙體長約10cm,寬約5cm,頭部扁平,略呈三角形,眼睛突兀,背部黃綠色,其間夾雜褐色斑紋,腹部淡褐色,全身布滿大小疣粒,看上去酷似一塊青苔。

歷史:1960年在廣西大瑤山海拔1350m處的一個捕鳥用的鳥盆中首次發現,2013年12月,在絕跡50多年後重現大瑤山。

海南在鸚哥嶺和尖峰嶺兩個自然保護區發現此蛙。

摘要:2007年3月30日在海南省尖峰嶺自然保護區採得雄性廣西稜皮樹蛙Theloderma kwangsiensis 1隻,為海南島蛙類新紀錄.標本的形態特徵與文獻描述稍有差異...

11.Theloderma laeve Smith, 1924

英文名:Bamboo Moss Frog

中文名:竹紋莫斯蛙

分布:known only from Sui Kat, in the Lang Bian plateau in southern Viet Nam~

越南南部的朗扁高原~

野外棲息地是淡水沼澤周邊。


12.Theloderma lateriticum Bain, Nguyen, and Doan, 2009

英文名:Brick-red Bug-eyed Frog、Dwarf Warty Frog 

13.Theloderma leporosum Tschudi, 1838

英文名:Malay warts spot frogs

中文名:馬來雙色莫斯蛙

分布:Peninsular Malaysia and Sumatra (Indonesia)

馬來西亞半島和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

外形:長度大約68mm(2.7英寸)以上。

它們有棕色的背,灰褐色的虹膜,身體和的四肢中間的花紋為淺藍、白色和黑色相間~

14.Theloderma licin ,McLeod and Norhayati, 2007

從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

棲息在低地的山地森林。

它們一般躲藏在有積水的樹洞、積水的斷竹、或人造物品,例如金屬管道中。


15.Theloderma moloch sp.nov.Annandale,1912

中文名:棘稜皮樹蛙/西藏疣斑樹蛙

分布:西藏墨脫南部




16.Theloderma nagalandense Orlov, Dutta, Ghate, and Kent, 2006

分布:30km north of Kohima, in Nagaland State, northeastern India~

印度東北部,Nagaland State~

已知唯一的標本在雨天從居民區附近的樹上被收集,這表明它可以適應一些人為的棲息地。

其自然棲息地可能是山地森林,儘管這還沒有得到證實。

唯一的標本沒有接近水體。

它可能是樹棲,繁殖像其它屬的成員在樹洞...

《缺照片》

17.Theloderma nebulosum Rowley, Le, Hoang, Dau, and Cao, 2011

分布:Ngọc Linh Nature Reserve in the Kon Tum Province, central Vietnam.

越南中部,Kon Tum Province的 Ngọc Linh 自然保護區~

在2011年,連同Theloderma palliatum 被澳大利亞和越南科學家在Tay Nguyen發表~

《缺照片》

18.Theloderma palliatum ,Rowley, Le, Hoang, Dau, and Cao, 2011

英文名:Cloaked Moss Frog

在2011年,連同Theloderma nebulosum 被澳大利亞和越南科學家在Tay Nguyen 發表~

19.Theloderma petilum Stuart and Heatwole, 2004

分布:In eastern Phongsaly Province, in norther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北部~

PS:這個物種唯一的已知標本收集,在離Nam Ou River約200米的地方,普通森林山地裡混合著竹樹,從離地面一米左右的竹葉上被發現。

最後直接認為新物種被公布。

《缺照片》

19.Theloderma phrynoderma Ahl, 1927

It is endemic to Burma.

分布:known only from Thao, in central Myanma

緬甸中部,為緬甸特有種~

《缺照片》

21.Theloderma rhododiscus Liu and Hu, 1962

中文名:紅吸盤莫斯蛙/疣斑樹蛙

分布:It is found in China and Vietnam

野外棲息地是亞熱帶或熱帶潮溼的低地森林,亞熱帶或熱帶的山地森林,淡水沼澤周邊~

外形:雄蛙體長25-27mm,雌蛙體長24-31mm。

體型較小而窄長。

皮膚粗糙,整個背面布滿白色痣粒組成的膚稜,成網狀排列。

繁殖:有數據顯示該蛙繁殖季節較長,雌蛙每年產卵兩次以上。

22.Theloderma ryabovi Orlov, Dutta, Ghate, and Kent, 2006

分布:from Kon tum Province (Vietnam) and Nagaland State (India)

越南、印度~


繁殖:


大幼體:

23.Theloderma stellatum Taylor, 1962

分布:It is found in Thailand, Cambodia, Laos, and Vietnam

泰國、柬埔寨、寮國和越南

野外棲息地是亞熱帶或熱帶潮溼的低地森林,亞熱帶或熱帶的山地森林。

在積水樹洞中繁殖~

幼體:




24.Theloderma truongsonense ,Orlov and Ho, 2005

分布:known from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Viet Nam

越南中部的山脈

野外生活在山谷附近的山間溪流常綠森林裡,樹棲型~

經常被發現在蕨類植物的葉子和天南星科植物上...


【未公認品種】

01.Theloderma albopunctatum Liu & Hu, 1962(This species is sometimes confused with Theloderma asperum (M.W.N. Lau pers. comm.). It might not be a valid species.)

(由於這個物種有時與Theloderma asperum 混淆(M.W.N.Lau pers.通訊)。

所以它可能為同物異名,而不是一個有效的物種。)

英文名:Dotted Bubble-nest Frog

02.Theloderma sp.(discovered in 2015)

2015年被發現的一個新物種,還沒被公認~

【人工飼養】

應該模擬野外環境,放置大水盤,箱內鋪滿落葉,以幹樹枝、樹葉為掩護,定期噴水保存飼養環境的溼度。

該蛙為夜行品種,白天很少活動~

捕食方式以坐等為主,很少主動搜尋食物,應放置容易被它發現的活性飼料:蟋蟀、麵包車...

該蛙會躲在遮擋物下,獵物經過面前的時候,迅速撲向獵物將其捕獲~

飽食後,該蛙趴在較高處的陰暗地方休息。


=======================   =======================   

=======================   =======================  


但因為是非本土貨而存在的「數量有限」,

價格仍然是樹蛙中比較高貴的品種。

幸好有個好消息是:

由於國內的高級兩棲類爬友,

已具備人工繁殖培育的基本條件,

所以有些品種的CB個體正在普及ing!

=======================   =======================   

=======================   =======================  

PS:

本文由本人原創寫於2014-02-22 發此帖前,有所修正更新~

此文資料基礎由本人原創,並取材參考於各專業網站獲得局部資料,

根據資料譯製、整理後修正,綜合分析優缺點、排版所得,純屬為了填補物種知識的空白,作品種科普,共同學習~

而高清照片多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可私信告知,謝謝觀貼!

SO,請尊重熬夜搬磚勞動成果,歡迎點讚 ~
Thx~ 

再PS:

花了大概八個多小時,終於把此文補丁完畢,得出結論,國內關於「稜皮樹蛙/疣斑樹蛙」的資料真的少之又少!

連國外的資料也很難得!

為了嚴謹,不是一般的累~

圖片雖來源於各類型網站,但是也得之不易啊!

所以,喜歡本文的讀者,給一個贊支持一下吧?

本人會繼續努力寫更多的文章,在科普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旅行蛙升級版之「不旅行蛙「
    那時我還有一本彩色動物圖鑑,第一次看到箭毒蛙的照片,我就被箭毒蛙鮮豔的體色迷住了。長大後去水族館或者動物園,我總要在箭毒蛙缸前流連很久。出國後,終於有機會接觸到箭毒蛙,又揀回了兒時的小愛好——養🐸。🐸的家:箭毒蛙平均壽命都在10年以上,有些個體甚至能達到20年,所以和旅行蛙一樣,它們也需要生活在一個「大房子」裡,可以發發呆,吃吃飯。你需要給你的🐸的房子保持不低於80%溼度,雨林缸是箭毒蛙理想的家。雨林缸可以買來自己DIY布置,其過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經歷。
  • 【rlyl物種說】今日--闊褶蛙(Kuatun frog)
    闊褶蛙,也叫闊褶水蛙,拉都希氏赤蛙。為蛙科水蛙屬的一種。已往被歸類為蛙屬。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2004)列為:無危(LC)闊褶蛙以前被歸入Rana林蛙屬,種名Hylarana是為了紀念模式標本的收藏者。‍根據愛爾蘭鳥類學家John D.
  • 宅家也能很生態,玩轉雨林,在雨林缸裡養只蛙
    在了解雨林缸之前,小森只知道有人養蜥蜴,養蜘蛛,但養蛙還從來沒聽說過。畢竟一聽到蛙,就自然的想到青蛙,那玩意還能養,還能當寵物?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圈子只有你進去了,才會發現它真實存在。而要養蛙,就得先入雨林缸的坑。雨林缸
  • 毒箭蛙被譽為「雨林中的寶石」 卻擁有一種致命的毒素
    北青網訊 這隻鈷藍色的毒箭蛙身上布滿了黑色斑點,因其美麗被譽為「雨林中的寶石」。然而,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這種青蛙在自然界中擁有一種致命的毒素。世界上大約有200種毒箭蛙,顏色鮮豔,如紅色、藍色和黃色。
  • 透明的小精靈:玻璃蛙(Glass Frogs)
    它們屬於兩棲類中的綠骨蛙科。雖然玻璃蛙背部呈灰綠色,但個別成員的腹部皮膚卻是半透明的。通過半透明的皮膚,能清晰的看到它的心臟,肝臟以及消化道。繁殖季節會沿河流生活,主要散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山區雨林,也有一些物種在亞馬遜雨林及半落葉林。
  • 【英語輕鬆學】《Frog is Hungry》青蛙餓了
    A boy feeds him frog food. 一個男孩給他餵青蛙的食物。 "I love frog food!" says Frog.
  • 亞馬遜雨林10大恐怖生物-5 毒箭蛙!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裡,生活著近百種色彩斑斕的毒箭蛙,它們的體型一般不超過5釐米,但是美麗的背後卻暗藏殺機。
  • 《pokemmo》神奧地區全精靈獲得方法一覽 pokemmo神奧白金精靈圖鑑...
    pokemmo神奧地區精靈在哪抓?pokemmo神奧地區已經在今天正式上線了,小夥伴們可以肝起來了,神奧地區冠軍是竹蘭小姐姐,可是一個御姐哦,要對付她可不容易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pokemmo神奧地區全精靈獲得方法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 落入凡間的天使——雨林精靈 Linda & Vanda
    也許提到「雨林精靈」,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會是在雨林中生存的某種生物,事實上卻是指兩個小女孩:李林妲Linda、李宛妲Vanda。在節目中,我了解到林妲和宛妲的父親是德國的生態學家,在多年前回到了妻子的家鄉:雲南西雙版納。和妻子一起致力於雨林保護。而林妲宛妲和雨林一起長大,雨林是她們的遊樂園、學校和課堂,動物是她們的夥伴。林妲宛妲赤腳穿梭在雨林裡,喝花蜜,爬樹是她們最喜歡的事情。
  • CF手遊SCAR迷彩怎麼樣?SCAR迷彩武器簡評[多圖]
    CF手遊SCAR迷彩這把槍怎麼樣?可以說是SCAR這樣的槍都是因為吃雞遊戲火了加入到的遊戲中,那麼這把槍在實戰中到底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這把槍的數據以及實戰表現。 根據上述信息,我們可以看出:SCAR-迷彩在穿透和精度數據上有著出乎意料的表現。即: SCAR-迷彩射出的子彈穿箱後威力不會有所衰減,可以以最佳的狀態對敵人造成傷害。
  • 我的世界神奇寶貝mod精靈圖鑑介紹
    精靈圖鑑相信大家都應該很熟悉,沒有它估計口袋妖怪都玩不下去 下面是精靈圖鑑的合成方式: 還是比較容易合成的 如果你是生存模式,打開精靈圖鑑,你會看到以下界面: 是不是一堆問號? 這些都是你所沒有見過的精靈,那麼什麼才叫見過呢?
  • 毒箭蛙為什麼毒不死自己?
    標題中的epibatidine是一種有神經毒性的生物鹼,為什麼這些毒蛙會被稱為毒箭蛙(poison dart frog,poison arrow frog),這是因為當年的美洲土著用它們產生的毒素塗抹在吹飛鏢(blow dart)上,其殺傷力極高,可以導致麻痺和癱瘓,還會導致呼吸衰竭而致死。epibatidine能與突觸後膜上的菸鹼和毒蕈鹼乙醯膽鹼受體相結合,阻礙正常的神經遞質對興奮的傳遞。
  • 閃爍之光精靈哪個好 精靈圖鑑大全
    閃爍之光精靈哪個好?閃爍之光精靈商店買什麼好?閃爍之光精靈怎麼附體?不少玩家都想知道關於閃爍之光精靈排名情況。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閃爍之光精靈圖鑑大全吧!   一、閃爍之光精靈哪個好?   在遊戲裡,精靈帶來的效果都有所不同,由於每個玩家的玩法陣容都不太,所以沒有最好的精靈,只有最適合玩家的精靈。
  • 《精靈寶可夢劍盾》精靈分布攻略 全精靈圖鑑分布圖
    導 讀 精靈寶可夢劍盾精靈分布地點大全是全部精靈收集攻略,玩家們將知道寶可夢劍盾所有精靈捕捉獲取地點喔,
  • 寶可夢劍盾全精靈圖鑑大全
    《寶可夢:劍/盾》的遊戲舞臺設置在「伽勒爾地區」,是一個以大不列顛島為原型,擁有雪山、沙漠、平原等多種地貌的地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寶可夢劍盾全精靈圖鑑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寶可夢:劍/盾》的遊戲舞臺設置在「伽勒爾地區」,是一個以大不列顛島為原型,擁有雪山、沙漠、平原等多種地貌的地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寶可夢劍盾全精靈圖鑑大全
  • 寵物小精靈手遊耿鬼圖鑑
    寵物小精靈手遊耿鬼圖鑑 時間:2014-11-13 作者:xingyun 來源:18183寵物小精靈
  • 英雄棋士團精靈祭司怎麼樣 角色屬性技能圖鑑
    精靈祭司是精靈族中比較純粹的奶媽角色,在很多場合表現都是非常不錯的,那麼這個角色屬性技能如何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英雄棋士團精靈祭司圖鑑。
  • 《MOVE圖鑑 昆蟲》:用真實的精靈圖鑑,發現身邊的精靈寶可夢
    田尻智的少年時期在町田市度過,當時還保有著自然生態,他課間就經常暢遊山野、小河,跑到防空洞遺蹟與廢墟中玩樂,享受著捕捉、觀察昆蟲等生物的樂趣。不僅從昆蟲圖鑑中獲得知識,他還對收集與飼養昆蟲有自己獨到的方法,堪稱是少年中的"昆蟲博士"。這段時期的經歷,成為他日後製作寶可夢的原動力。但在初中時,町田市的開發如火如荼,從前的原野與小河儼然變成高樓大廈,那些少時常常相伴的昆蟲也漸漸消失。
  • 3-10歲兒童英語繪本是《Frog is Hungry》青蛙餓了
    A boy feeds him frog food.一個男孩給他餵青蛙的食物。"I love frog food!" says Frog.「我愛蛙糧!」青蛙說。"Flowers are not frog food," says Frog.「花不是青蛙的食物。」青蛙說。"Sticks are not frog food," says Frog.
  • 忽至雨林深處,遇見100%精靈|李宛妲一家的雨林故事
    肖全五月中去西雙版納採訪「雨林精靈」一家的故事,我之前就寫過了。因完整版報導要等雜誌出街了才能發,所以一直等到現在。一晃都兩個月過去了,希望你們還能再來讀一讀。在那篇採訪手記《我不喜歡人類,我想住進雨林》裡,光是我和旻果老師、林妲宛妲、周丹、改生,以及幾隻狗子的相遇相處故事,就撐起了8000字長文(又要被人說「太長不看」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