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校長、教授,眾多湖北科研大咖關注!這份提案事關每一個湖北...

2020-11-26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打造國家級科創高地,湖北的特色優勢是什麼?科教大省,湖北如何贏得先機?

政協委員的真知灼見,科學家們的迫切訴求,凝聚成一份重量級提案;尋方問計,走訪調研,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領銜督辦,如何提升湖北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支撐實力?

科技創新,關乎一個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甚至是戰略安全。從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在美國的不斷挑釁下更是愈演愈烈,從「中興事件」到「孟晚舟事件」再到如今的「華為實體清單事件」,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輪番升級。

這場貿易戰背後的實質其實是源於美國對中國科技創新實力的恐懼心理,從長期來說也是一場對科技創新主導權的較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國家很早就提出「科技強國」戰略規劃。那在這樣大的背景之下,湖北作為科教大省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從而贏得先機實現中部崛起呢?

來看這份重量級的集體提案

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將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

5月22 日《紐約時報》報導稱,美政府考慮將海康威視等多家中國監控設備製造商列入黑名單並進行制裁。

雖然中國政府已就上述事件分別作出回應,並表示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美方的霸凌行徑,已經暴露出想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卡」中國脖子的不良居心。有專家指出,美方挑起中美貿易戰輪番升級,這一嚴峻現實表明,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戰略實施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為了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的科學難題,提升中國科學研究水平,增強原創能力,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落戶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和北京懷柔。

雖然湖北省已擁有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等「國字號」科創大平臺,但遺憾的是,作為傳統科教大省的湖北、全國科研重地的武漢卻不在第一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列。

姚海林是省民盟的常務委員,同時他還是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是一名長期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專家型委員。為了儘快提升湖北的科技創新能力,姚委員今年還主持撰寫了一份,重量級的集體提案。《提升我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支撐實力的建議》

提案建議,湖北省要腳踏實地地完成科技創新的布局,多頭並進,多階段共存。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的行業、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進一步做好人才配套服務。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就正式下發了《關於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科技創新20條」,文件從人才、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出臺20條措施,力爭在2022年將我省打造成綜合科技創新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的科技強省。

意見還提出了三個層次目標任務,其中第二層次是兩個中心建設目標,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取得標誌性成果,國家實驗室建設有實質性進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明顯突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重點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形成規模,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政策有了,落實是關鍵。湖北省政協近年來高度重視並大力推動我省科技工作,還將省民盟的這份集體提案確定為2019年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領銜督辦的重點提案。

2019年4月至5月,帶著在這份提案,李兵副主席帶隊先後前往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在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對現有的一些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進行了走訪調研。

調研過程中,湖北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欣表示,湖北在科技人才和科研條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全國其他城市也在窮追不捨,除了原本就處於領先地位的北京、上海以外,成都、杭州、合肥、深圳等地也已形成趕超之勢。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邵新宇認為,在國家新一輪的科技戰略布局中,湖北必須要加快落實步伐,儘早搶佔先機。

光有速度還不行,還得有方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胡煒強調,在長江生態大保護背景之下,湖北可以藉助自己的水資源優勢,建設長江生態實驗室,突出「湖北特色」。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則最看好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腦科學領域。

除此之外,湖北作為科教大省最引以為傲的人才優勢,可以說是科技創新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資源。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也分別就此做出呼籲。

在爭取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落地湖北的同時,大力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也是湖北省「科技20條」中涉及的重大科技工程。在今年2月召開的武漢東湖高新區2019年工作會議上,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也就此立下了「軍令狀」

汪祥旺表示,中國光谷將借鑑美國矽谷、波士頓等全球知名創新廊帶建設經驗,三年建成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三年新增15家主板上市公司,三年奠定武漢「東部副中心」地位。2019年5月8日,省政協副主席李兵來到東湖高新區進行調研,重點了解了光谷科創大走廊的最新規劃與進展。

不論是國家實驗室還是科創大走廊,它們都是湖北未來科技發展,實現中部崛起的關鍵支撐,也是所有在鄂科學家們不斷追求創新的心中夙願,更是湖北實現高質量飛躍的迫切需求。省政協也會將李兵副主席多次實地調研的成果進行整合,向省委省政府建務實之言獻科學之策,關於這份提案後續的督辦進展。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來源:提案追蹤

記者:王紫薇 李興

編輯:馮瑩 | 主編:文祺

(責任編輯 何潛彬)

相關焦點

  • 兩位在漢部屬高校校長當選院士,湖北兩院院士增至73人,總人數居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羅欣揭明玥通訊員丘劍山陳麗霞吳江龍)繼前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出爐後,昨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省武漢大學竇賢康教授、徐紅星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張清傑教授3人當選。至此,我省兩院院士增至73人,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 關注: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舒紅兵院士在2011年,以44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且同時淘汰了饒毅、施一公,和現在的高福院士。據說饒毅教授是敗在了第一輪競選中,以至於饒毅直接宣稱:今後不再當候選院士!2、將人才政策、激勵機制權限下放,科研人員能力如何,其單位更有話語權。3、學者有壓力,不會懈怠,單位也會善待真正需要的人才,確保「有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為」。附舒紅兵院士2012接收湖北日報採訪時談對「學術不端」的看法。
  • 南方科技大學三位大咖校長:曾是中科大、北大、清華校長!
    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歷屆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目前為止,歷經三位校長,履歷都很亮眼,第一位校長是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第二位校長是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第三位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
  • 湖北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湖北大學地處國家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湖北省省會——武漢市。學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現任黨委書記尚鋼、校長謝紅星。
  •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來源:Retraction、湖北日報、弗雷賽斯、學術志等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是我國知名的病毒免疫學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2013年9月至今任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主任。
  • 中國有一個小縣城,走出26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名教授
    傳說眾多的宜興縣宜興縣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吳國地界,在古代最早被稱為荊邑。宜興縣地處江蘇西南端,因為位於是滬寧杭的中心,宜興縣環境優美,風景宜人,且與杭州太湖相接,人傑地靈。歷史悠久的宜興縣不缺故事,耳熟能詳的更是數不清。
  • 他是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曾任北大校長,後官至副國級
    他是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曾任北大校長,後官至副國級集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北大校長、副國級等多重身份於一身,你能想到他是誰?他一輩子培養了錢三強、王淦昌、李政道、朱光亞等幾代科學家。然而,周培源還是在 1929年學成歸國,出任清華大學教授,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說起施一公與饒毅兩位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大咖,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20年全國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
    開幕式由湖北師範大學校長李宏主持。 湖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周啟紅致辭湖北師範大學校長李宏主持開幕式周啟紅代表湖北師範大學向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廳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蒞臨論壇的兄弟院校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
  • 中科院季維智院士走進湖北醫藥學院: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教授以「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學校部分無課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3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雲甫教授主持。
  • 高擎利劍驅疫魔——科研攻關助力湖北戰「疫」記
    新華社武漢3月3日電 題:高擎利劍驅疫魔——科研攻關助力湖北戰「疫」記新華社記者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科研機構加緊開展科研攻關,積極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軍令如山,聞令而動。
  • 事關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省科技廳解讀解讀一一、名稱內容第五條中的「鼓勵國家、省科研項目聘用高校畢業生擔任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其勞務費和有關社保補助按規定從項目經費中列支,支持高校畢業生短期就業」。二、適用範圍項目承擔單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三、享受或辦理程序按照《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鄂辦發﹝2017﹞50號)文件執行。
  • 如何看待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出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
    2018年1月,坐落於上海市的師範名校華東師範大學迎來了新任校長。新任校長為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教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命是在前任校長高升上海市副市長將近半年之後,經過千挑萬選方才塵埃落定。那麼新任校長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會選擇一位理工教授出任師範院校校長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 中科院院士鄧子新教授做客院士大學堂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通識教育教學改革,同時迎接學校15周年校慶,5月1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鄧子新教授受邀在學術報告廳作題為「我本平凡科研案例背後的科學與人文思考」講座。
  • 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
    湖北航空技術學校校長劉啟安、華容區區長夏鑫分別代表湖北航空技術學校和華容區政府在項目投資協議上簽字。至此,標誌著湖北通用航空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湖北航空技術學校升級為湖北航空技術學院兩項重點工作正式進入快車道。
  • 「湖北在哪裡」的科學作答 「湖北怎麼幹」的行動方案——湖北省委...
    今年是湖北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一年,湖北在哪裡、湖北怎麼幹,國際國內、社會各界都很關注。這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湖北實際,順應發展大勢,給出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湖北在哪裡」的科學作答和「湖北怎麼幹」的行動方案。二是會議精神鼓舞人心。
  • 事關湖北首個航院
    11月13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湖北首個航空類普通本科高校——湖北航空學院一期工程一標段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據了解,湖北航空學院由武漢美聯地產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兩方合作舉辦,總投資約20億元。
  • 湖北大學校長與7名學子隔空對話
    5月9日晚6時,湖北大學校長趙凌雲與7名畢業一周年的湖大學子隔空視頻連線,追憶大學生活,共話這一年來的奮鬥與收穫。與校長趙凌雲「親密約會」的,是湖北大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專業的畢業生,這也是該校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去年畢業前夕,該專業首屆33名畢業生曾與校長合影留念,併集體給他寫了一封信,感恩母校感謝師恩。
  • 湖北省第五屆大學生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在湖北工業大學成功舉行
    湖北省第五屆大學生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在湖北工業大學成功舉行   湖北工業大學    2018-10-31  大 中 小   大賽由湖北省教育廳主辦,湖北工業大學承辦。開幕式上,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鄢烈洲致歡迎詞,教育廳正處級調研員張錦楓、競賽組委會副主任陳俊、競賽評委會主任熊永紅先後講話。評委代表程永進教授和參賽選手代表湖北工業大學陳浩同學分別進行了宣誓。武漢源鑫圓科技有限公司、科藝儀器有限公司代表對競賽表示祝賀。大會開幕式由湖北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馬丹主持。
  • 事關湖北多地!這個機場建成時間表定了
    亞洲最大專業貨運機場——湖北鄂州機場建成時間表定了!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民航局聯合發布的《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提出,目標在近期2025年,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鄂州機場規劃佔地11.8平方公裡,建設內容包括機場、轉運中心、順豐航空公司基地、供油工程等四大工程,總投資320.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