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家級科創高地,湖北的特色優勢是什麼?科教大省,湖北如何贏得先機?
政協委員的真知灼見,科學家們的迫切訴求,凝聚成一份重量級提案;尋方問計,走訪調研,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領銜督辦,如何提升湖北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支撐實力?
科技創新,關乎一個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甚至是戰略安全。從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在美國的不斷挑釁下更是愈演愈烈,從「中興事件」到「孟晚舟事件」再到如今的「華為實體清單事件」,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輪番升級。
這場貿易戰背後的實質其實是源於美國對中國科技創新實力的恐懼心理,從長期來說也是一場對科技創新主導權的較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國家很早就提出「科技強國」戰略規劃。那在這樣大的背景之下,湖北作為科教大省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從而贏得先機實現中部崛起呢?
來看這份重量級的集體提案
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將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
5月22 日《紐約時報》報導稱,美政府考慮將海康威視等多家中國監控設備製造商列入黑名單並進行制裁。
雖然中國政府已就上述事件分別作出回應,並表示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美方的霸凌行徑,已經暴露出想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卡」中國脖子的不良居心。有專家指出,美方挑起中美貿易戰輪番升級,這一嚴峻現實表明,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戰略實施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為了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的科學難題,提升中國科學研究水平,增強原創能力,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落戶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和北京懷柔。
雖然湖北省已擁有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等「國字號」科創大平臺,但遺憾的是,作為傳統科教大省的湖北、全國科研重地的武漢卻不在第一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列。
姚海林是省民盟的常務委員,同時他還是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是一名長期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專家型委員。為了儘快提升湖北的科技創新能力,姚委員今年還主持撰寫了一份,重量級的集體提案。《提升我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支撐實力的建議》
提案建議,湖北省要腳踏實地地完成科技創新的布局,多頭並進,多階段共存。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的行業、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進一步做好人才配套服務。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就正式下發了《關於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科技創新20條」,文件從人才、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出臺20條措施,力爭在2022年將我省打造成綜合科技創新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的科技強省。
意見還提出了三個層次目標任務,其中第二層次是兩個中心建設目標,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取得標誌性成果,國家實驗室建設有實質性進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明顯突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重點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形成規模,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政策有了,落實是關鍵。湖北省政協近年來高度重視並大力推動我省科技工作,還將省民盟的這份集體提案確定為2019年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領銜督辦的重點提案。
2019年4月至5月,帶著在這份提案,李兵副主席帶隊先後前往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在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對現有的一些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進行了走訪調研。
調研過程中,湖北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欣表示,湖北在科技人才和科研條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全國其他城市也在窮追不捨,除了原本就處於領先地位的北京、上海以外,成都、杭州、合肥、深圳等地也已形成趕超之勢。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邵新宇認為,在國家新一輪的科技戰略布局中,湖北必須要加快落實步伐,儘早搶佔先機。
光有速度還不行,還得有方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胡煒強調,在長江生態大保護背景之下,湖北可以藉助自己的水資源優勢,建設長江生態實驗室,突出「湖北特色」。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則最看好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腦科學領域。
除此之外,湖北作為科教大省最引以為傲的人才優勢,可以說是科技創新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資源。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也分別就此做出呼籲。
在爭取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落地湖北的同時,大力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也是湖北省「科技20條」中涉及的重大科技工程。在今年2月召開的武漢東湖高新區2019年工作會議上,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也就此立下了「軍令狀」
汪祥旺表示,中國光谷將借鑑美國矽谷、波士頓等全球知名創新廊帶建設經驗,三年建成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三年新增15家主板上市公司,三年奠定武漢「東部副中心」地位。2019年5月8日,省政協副主席李兵來到東湖高新區進行調研,重點了解了光谷科創大走廊的最新規劃與進展。
不論是國家實驗室還是科創大走廊,它們都是湖北未來科技發展,實現中部崛起的關鍵支撐,也是所有在鄂科學家們不斷追求創新的心中夙願,更是湖北實現高質量飛躍的迫切需求。省政協也會將李兵副主席多次實地調研的成果進行整合,向省委省政府建務實之言獻科學之策,關於這份提案後續的督辦進展。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來源:提案追蹤
記者:王紫薇 李興
編輯:馮瑩 | 主編:文祺
(責任編輯 何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