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湖北醫藥學院建院55周年高端學術論壇——院士專家行在科教樓一樓多功能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教授以「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學校部分無課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3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雲甫教授主持。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雲甫教授主持活動
本次報告中,季維智教授以理想的疾病模型是理解和治療複雜疾病的最佳途徑為切入點,介紹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其他物種的相似性,解答了非人靈長類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優勢。他指出,靈長類動物和嚙齒類動物有不同的胚胎發育模式,非人靈長類與人類高度相似的遺傳背景是研究人類系統發育和複雜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季院士還講述了用非人靈長類研究生命科學所面臨的挑戰。隨後,季維智教授比較了三種不同的基因編輯技術,著重介紹了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季維智教授還介紹了靈長類基因編輯的問題與展望,靈長類基因編輯技術新方法的探索。季院士謙虛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對中國基因研究的滿懷信心極大地激發了在場學生的科研熱情。
▲講座現場
本次講座,全體師生們不僅與國際頂尖的院士面對面,更是與科技最前沿有了一個親密接觸,並通過季院士的講座,可以看到中國科學家們對科學奧秘永無止境,孜孜不倦的探索態度。
講座在與會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季維智簡歷:
中國科學院院士。1978-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生物系;1983-2012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其中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第四任所長,2005-2008年任中科院昆明靈長類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雲南省靈長類生物醫學動物重點實驗室理事長。
季維智院士長期堅持靈長類生殖發育生物學的研究,圍繞早期胚胎發育調控,幹細胞多能性和人類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機理等科學問題,形成了從體外受精、胚胎早期發育、基因編輯以及幹細胞等系統研究體系。率先在基因編輯靈長類動物模型取得重大突破,並獲得了naïve猴多能性幹細胞。實現了靈長類(人和猴)胚胎體外延長培養,解析了靈長類胚胎發育原腸發生與發育的重要事件。在胚胎發育和幹細胞的基礎理論、幹細胞多能性和疾病研究都有重要意義。曾獲「2015年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終身貢獻獎」、「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生命科學獎」。季維智院士長期為國家生殖發育、幹細胞專家組服務,為中國生殖與幹細胞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中國靈長類研究的國際化並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發揮了重要作用。在 Cell、Science、Nature、Cell Stem Cell、PNAS等雜誌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其中,2014 年在 Cell 發表的基因編輯猴的論文被評價為人類疾病模型建立的裡程碑性工作、入選 2014 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MIT Technology Review)、2014年Cell最佳論文(Cell)、2014年世界最成功的8大事件之一(Nature)。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湖北醫藥學院,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教育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