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幹細胞立刻變美?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為時過早

2021-01-09 紅星新聞

幹細胞是生物技術前沿領域之一,市場上不乏一些機構聲稱幹細胞已經可以應用,比如整形美容等領域。那麼幹細胞治療疾病的效果如何?「一針幹細胞立刻變美」是不是真的?

10月3日,生物界國家級盛會——首屆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簡稱「大會」)在成都高新區開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表示,幹細胞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希望,各地都應該積極搶灘布局。

「目前全世界對幹細胞多能性等方面的基礎問題研究還沒有完全解決,所以我認為,現在就談幹細胞臨床運用,還為時過早。」

↑季維智院士

季維智解釋說,理想中的幹細胞能分化成我們所需的細胞、組織或器官,有望用於修復肝、腎、心等器官和組織。但要使幹細胞修復(這些器官和組織),首先它必須具有多能性,但到現在為止人們對(幹細胞)多能性的了解還不深入,必須進一步研究。

用幹細胞進行治療,還要解決它的安全性問題。季維智進一步解釋說,幹細胞具有多能性,這種多能性就意味著它可以在身體內不斷增殖,但如果幹細胞像腫瘤一樣無限增殖下去,長到不該長的地方,就形成了癌症或腫瘤。

「幹細胞和藥還不同,因為它有不同的細胞類型,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細胞類型治療疾病,也是必須解決但尚未解決的問題。」

如何才能讓幹細胞像藥物一樣運用到疾病治療中?在季維智看來:

首先要解決幹細胞的規模化培養;

第二是標準問題,到底是將幹細胞做成藥丸,還是其他形式,還需要研究;

另外,幹細胞的保存也很重要,「現在有人將幹細胞運用到美容上,說打一針可以美容,長壽,我覺得還值得探討,因為誰都不知道打進去的幹細胞是活的,還是死的。總而言之,對於現階段的幹細胞運用,大家一定要更謹慎一些。」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編輯 陳怡西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季維智院士走進湖北醫藥學院: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
    季院士還講述了用非人靈長類研究生命科學所面臨的挑戰。隨後,季維智教授比較了三種不同的基因編輯技術,著重介紹了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季維智教授還介紹了靈長類基因編輯的問題與展望,靈長類基因編輯技術新方法的探索。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  1950年出生的季維智為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 1950年出生的季維智為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為該校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
    2014年他的團隊發表的基因編輯猴的論文入選201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2019年季維智研究團隊又創造了世界首次,實現了食蟹猴胚胎體外20天的培養,有助於加深人們對早期著床後胚胎發育的理解。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1983年大學畢業後,季維智進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簡稱「動物研究所」)工作,開始了38年的靈長類生殖生物學研究。
  • 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季維智院士/司維教授和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徐仁和教授利用間充質幹細胞球治療獼猴自發性骨關節炎
    間充質幹細胞(MSCs)因其具有分化成為軟骨細胞和分泌抗炎因子的能力,且具有獨特的低免疫原性和高安全性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治療前景的幹細胞。因此,實現MSCs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上的臨床前研究對MSCs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具有重要意義。考慮到關節炎患者具有分布範圍廣而幹細胞製備和保存條件苛刻,不易送達病患的特點。
  • 中國科學院2017院士評選名單出爐,醫衛領域新增13人!
    其中,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新增13人,分別是卞修武、劉耀光、陸林、陳化蘭、陳曄光、季維智、種康、顧東風、徐濤、黃荷鳳、蔣華良、樊嘉、魏輔文。卞修武教授簡介卞修武,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病理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63年生。
  • 一針幹細胞能治心臟病?兩個中國人試了試
    幹細胞的實力通常,疾病的發生都伴隨著細胞或組織的變性和衰亡。比如阿爾茨海默病導致的腦功能破壞,就是因為神經細胞「遇害」死亡。正因如此,科學家們對注射或移植幹細胞從而讓「重生」功能細胞寄予厚望。在重疾之外,幹細胞注射也讓很多愛美人士看到了抗衰修復的妙法。
  • 用幹細胞製作人類胚胎模型為時不遠?
    用幹細胞製作人類胚胎模型為時不遠?月14日 05:3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實驗室內利用幹細胞製作小鼠和人類胚胎模型正在快速向前發展
  •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幹細胞療法真的有那麼牛嗎?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幹細胞療法真的有那麼牛嗎? 前幾天,#中國富豪烏克蘭續命記#這一話題在社交平臺刷屏。  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的組織下,遠赴烏克蘭接受「胚胎幹細胞治療」,試圖抗衡自然規律,用錢去買健康買長壽。  一針的價格將近60萬,他們願意花400萬年輕30歲,不在乎沒效果,只要沒副作用就行。
  • 「靈長類細胞解碼計劃」探尋生命真相
    近日,以「靈長類細胞解碼」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51次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召開,中科院院士季維智表示,通過對包括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細胞解碼計劃,可以使得生命科學離生命真相更近一步。「利用新的單細胞多組學技術、開展靈長類細胞多組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有利於我們深入了解人類本身,為解決相關疾病問題提供理論基礎和靶點。」中科院院士陳潤生如是說。
  • 季維智院士:幹細胞和基因編輯的優勢與挑戰
    在10月27日,麻省理工Meet35全球科技青年論壇中季維智院士就這一生物科技進展給出了詳細的介紹。 下面是季維智院士的演講,請欣賞: 生命從受精卵和精子受精開始,從此我們要開始面對漫漫人生路。家長期望孩子健康成長、取得好成績。
  • 相同DNA的人體細胞為何命運職責皆不同?專家這樣說
    近日,以「靈長類細胞解碼」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51次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召開,中科院院士季維智表示,通過對包括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細胞解碼計劃,可以使得生命科學離生命真相更近一步。「利用新的單細胞多組學技術、開展靈長類細胞多組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有利於我們深入了解人類本身,為解決相關疾病問題提供理論基礎和靶點。」中科院院士陳潤生如是說。
  • 幹細胞美容騙局
    非亞  當韓國科學家黃禹錫「胚胎幹細胞造假案」披露後,整個地球人都知道「胚胎幹細胞」還是一個概念,真正應用到臨床,造福人類還要加以時日,利用幹細胞進行美容還只是人們的一個夢想而已。但是,中國所謂「幹細胞技術」的發展卻真的能讓世界人民「吃驚」。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
    8月16日,由科技部基礎司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辦的973計劃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進展工作匯報會在廣州生物院舉行。發育與生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裴鋼院士,副組長李寧院士、陳香美院士、段恩奎研究員及其他成員,973計劃在研項目首席科學家及項目組成員,以及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等共4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圍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
  • 用幹細胞PK肺纖維化 廣州這家生物醫藥企業開始行動了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邊振甲,廣東省科協黨組書記鄭慶順,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鄭海濤,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李陽春,省衛健委巡視員劉冠賢,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蘭迪˙謝克曼(Randy W.Sheckman)教授等領導及專家分別以線上或線下的形式參加會議
  • 幹細胞中的「年輕因子」被找到
    原標題:幹細胞中的「年輕因子」被找到 我國科學家首次鑑定出人源的間充質幹細胞中存在「年輕因子」——多梳蛋白4(CBX4),並對其功能進行了驗證,相關研究成果於26日發表在《細胞報導》上。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中的一種,存在於骨髓、骨外膜等組織中。
  • 聚焦|幹細胞與中醫藥,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11月21日,由大連高新區管委會與大連醫科大學共同主辦,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大連幹細胞與精準醫學創新研究院承辦,中國腫瘤微創聯盟精準醫學專委會與中國抗衰老促進會腫瘤營養專委會協辦,「第二屆中國(大連)幹細胞與中醫藥國際峰會暨腫瘤營養及精準治療高峰論壇
  • 以細胞修復細胞安全變美更放心
    幹細胞美容效果喜人,以細胞修復細胞安全變美更放心 不過,我們通常都會選擇使用護膚品和醫學美容的方式,將我們皮膚內的垃圾清理出去,並幫助細胞再次激活年輕活力。 可這樣的方式並不能讓細胞真正年輕起來。所以要持續不斷地進行修復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