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細胞解碼計劃」探尋生命真相

2021-01-08 人民網

  「生命科學到了全新的階段,應改變基於嚙齒類動物研究的現狀。」近日,以「靈長類細胞解碼」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51次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召開,中科院院士季維智表示,通過對包括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細胞解碼計劃,可以使得生命科學離生命真相更近一步。「利用新的單細胞多組學技術、開展靈長類細胞多組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有利於我們深入了解人類本身,為解決相關疾病問題提供理論基礎和靶點。」中科院院士陳潤生如是說。

  新技術讓人類從「線性認知」走進「3D、5G時代」

  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解了人類23條染色體上DNA的序列密碼後,人們認為解碼後將「破譯」生命謎題,但在獲得了22000個功能基因之後,基因的表達調控以及基因間的相互作用卻向人類展現了更浩瀚的未知。

  「帶有同樣DNA的人體細胞為什麼『命運』『職責』皆不同?」單細胞基因組學奠基人、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表示,生命組成的最小單位——細胞,存在「千胞千面」的現象,依靠「線性」認知基因組序列密碼無法解釋,不僅需要從基因立體構象的3D視角理解基因的表達,還需要實時在線探查「單細胞事件」的動態。

  在空間維度,通過高解析度和高精準度的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謝曉亮團隊研究單個二倍體人細胞的高解析度三維基因組結構。他們觀察到:直線距離很遠的基因在某一類細胞的三維結構裡很可能「比鄰」,而在另一類細胞中又可能很遠。進一步研究表明,3D距離而非序列距離的遠近可能決定基因間的關聯親密度。

  在時間維度,他們發現單個細胞裡,基因的表達有「作息」,每個基因的「上班時間」的不同。「它們(活動力)的漲落不會是相互獨立的,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謝曉亮說,細胞內部通過轉錄因子的結合和甲基化修飾等調控手段決定基因的表達,如同一個信息網絡。因此基因組功能解碼需要尋找基因間的社會關係,類似於5G網絡。

  謝曉亮認為,轉錄因子是探尋這張超複雜網絡的關鍵點。「人體中,1000個轉錄因子控制著22000個基因的表達,幾個轉錄因子的組合猶如一串密鑰打開或關閉一個特定的基因。」謝曉亮說,傳統的技術在細菌細胞裡可以觀測到轉錄因子像一把鑰匙一樣開啟和關閉幾個基因,而其實驗室最新的技術可以重現轉錄因子是如何像鑰匙串一樣調控網絡中的基因模塊,並研究轉錄因子的協同性、相關性,和共定位。新的單細胞基因組數據,不僅可以對細胞進行分類,而且了解不同類型的細胞是如何行使職能,從而實現人類基因組的功能解讀。

  單細胞技術,繪出深層生命圖景

  人體全部40萬億個細胞的起始原點是一個受精卵細胞,毋庸置疑,與這個細胞相關的事件是所有細胞事件中最重要的。

  1變2、2變4……直到胚胎著床,在起始階段,其中的每個細胞都與眾不同。「早期發育與疾病發生密切相關,把發育問題解釋清楚,很多疾病問題會解釋清楚。」季維智說。

  如果能夠了解初期的每個細胞內發生了什麼,將離生命發生的真相越來越近。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湯富酬表示,通過研究人早期胚胎19—21周的主要器官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目前已經獲得了數十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數據,將會描繪有時序、高精度、顯示發育進程的單細胞圖譜。神經系統、造血幹細胞等領域的細胞解碼也備受關注。在神經系統方面,神經環路如何構建、不同類型神經細胞的功能特徵與數量組成如何將有望找到答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研究員認為,「單細胞技術為神經科學研究帶來嶄新視角與空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說:「單細胞技術能夠幫助建立以細胞及其基因表達為內容的情感與記憶神經網絡圖譜,從基因表達水平來鑑定腦區及其核團中神經細胞的亞型。」也就是說,通過尋找一個神經元細胞的前世今生,不僅可以細分它的類型,也有可能將其與複雜的情緒和記憶關聯、對應。中科院院士強伯勤認為:「一方面要用好現有的技術,另一方面要發展新的技術,如何將數據和解決臨床問題聯繫起來,是我們要重視的問題。」中科院院士蒲慕明強調,科學問題為引領,依託技術以及數據分析等來解決這些問題是關鍵。中科院院士周琪也表示,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並以解決科學問題為目標,聚集一批以需求為導向的科學問題並開展研究,是努力方向。

  而以單細胞技術對造血幹細胞進行圖譜構建,是最接近臨床應用的領域。通過單細胞技術對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後細胞成分的精確分析,有望進一步提高移植效果,拓展治療範圍。「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對造血幹祖細胞的譜系分化以及異質性研究發展迅速。」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表示,人血細胞分子圖譜的構建將為解決現代醫學無法早期診斷及治癒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責編:趙竹青、呂騫)

相關焦點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作為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書籍,第一版《解碼生命》出版至今,已有20年之久。在過去的年歲裡,後續進展令人眼花繚亂,人類正在認識自我的徵程上大步前進,因此又到了對「解碼生命」進行總結和展望的時候。
  • 相同DNA的人體細胞為何命運職責皆不同?專家這樣說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生命科學到了全新的階段,應改變基於嚙齒類動物研究的現狀。」近日,以「靈長類細胞解碼」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51次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召開,中科院院士季維智表示,通過對包括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細胞解碼計劃,可以使得生命科學離生命真相更近一步。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
    作為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書籍,第一版《解碼生命》出版至今,已有20年之久。在過去的年歲裡,後續進展令人眼花繚亂,人類正在認識自我的徵程上大步前進,因此又到了對「解碼生命」進行總結和展望的時候。
  • 《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
    人民網上海12月30日電(葛俊俊) 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徐匯校區舉行。《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一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領銜主編,雲集了近200位在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耕耘多年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
  • 季維智: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近日,記者來到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見到了季維智。「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
  • 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舉辦
    2020年12月30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紀念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
  •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探尋生命科學 解碼生命奧秘
    生命之美,盡在生科。歡迎選擇淮師生科院,讓我們一起探尋生命科學奧秘,放飛人生夢想!  畢業生可擔任中學生物教師、小學科學教師、普通高校及高級職業技業學院生命科學相關專業教學及實驗輔助人員、生命科學相關行業實驗技術人員等。本專業碩士研究生錄取率一直為30%以上。
  •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奧秘,《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
    實習記者 陳楊2020年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Bio-X研究院舉行。《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一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領銜主編。本書包括了17位院士團隊的工作成果介紹,雲集了近200位在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耕耘多年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
  • 幹細胞修復心肌治心衰 「浙二」這項研究成果將扭轉患者命運
    通過大樣本、長周期的研究,他們揭示了人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心血管前體細胞,移植非人靈長類心梗模型後對心臟的修復作用。這將為心梗的治療帶來新的技術方法。&nbsp&nbsp&nbsp&nbsp解碼這項科學研究,王建安說,這需要從關注細胞的命運開始——&nbsp&nbsp&nbsp&nbsp「撲通」「撲通」……人們常常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心臟的跳動,這種跳動的原因來自於心臟收縮。當人發生心梗時,心肌細胞會成批死亡,在心臟上留下白色的疤痕。
  • 浙大揭開幹細胞修復梗死心肌的奧秘:促進內源性的細胞增殖
    通過大樣本、長周期的研究,他們揭示了人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心血管前體細胞,移植非人靈長類心梗模型後對心臟的修復作用。這將為心梗的治療帶來新的技術方法。解碼這項科學研究,王建安說,這需要從關注細胞的命運開始——長周期實驗顯示,可以挽救因心梗垂死的「冬眠細胞」「撲通」「撲通」……人們常常用這樣詞彙形容心臟的跳動,這種跳動的原因來自於心臟收縮。當人發生心梗時,心肌細胞會成批死亡,在心臟上留下白色的疤痕。
  • 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解碼生命再出發」系列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慶典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
  • 《其實你不懂進化論》探尋生命進化真相
    該書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是生物學博士、科普作家史鈞寫創作10年後全新修訂的作品,講述了關於生物進化論百年論辯的歷史,探尋生命進化的真相。
  • 會議紀實 | 「解碼生命」的背後,是人類與疾病「較量」的強大武器
    12月30日,在2020年尾聲將近之際,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主編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舉行。會上,賀林院士簡要分享了《解碼生命》(第二版)的幾個核心要點以及書籍創作背後的故事。
  • 賀林院士《解碼生命》新書發布,陳群主委視頻祝賀
    他說,我國生命科學正朝著世界前沿水平加速邁進,生命科學的發展關係國家綜合實力和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20年前,賀林院士主編的《解碼生命》(第一版)大幅提升了國民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認知水平,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20年後,賀林院士領銜再版《解碼生命》,全面系統梳理了20年來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相信它的推出將吸引更多人關注、熱愛生命科學,進一步促進我國生命科學事業的發展。
  • 巴西通過拯救瀕危靈長類動物計劃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2月5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據5日發布的巴西聯邦政府公報,該國環境部通過了一項試圖拯救15種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靈長類瀕危動物的行動計劃,即日生效。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近日,記者來到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見到了季維智。「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
    深科·淺說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前不久,《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這一研究測定了早期肝細胞癌的蛋白質組表達譜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圖譜,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膽固醇酯化酶SOAT1。
  • 《執迷》:明知道探尋真相的路上,艱難險阻。你為什麼還很執著?
    明明知道真相是殘酷的?你還會繼續去探尋真相嗎?我再說具體一點。你很愛你的男朋友,但從言行舉止中中,你感覺到對方很不在乎你。他愛你,但愛的火度還不夠。他口口聲聲說:"他想跟你睡覺?你會滿足他麼?從蛛絲馬跡中,你識破另一半出軌了。你會揭穿嗎?
  •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奧秘 賀林院士新書在滬發布
    全書由「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後續相關計劃」「基因組計劃引導生物技術的強勁發展」「當前對人類基因組的認識及其拓展」「基因組學的臨床應用」及「生命的合成、人工智慧及其他」5個篇章共50個章節組成,分為上下兩卷,共計240多萬字,涵蓋了基因組學、新醫學、遺傳諮詢、表型組學、生物晶片、基因編輯、幹細胞、合成生物學、植物學、化學、物理、工程學、法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發展和應用的方方面面。
  • 企業生命解碼300問(1)
    第1問:《企業生命解碼》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