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2020-12-20 光明日報

【光明訪名家】

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2014年他的團隊發表的基因編輯猴的論文入選201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2019年季維智研究團隊又創造了世界首次,實現了食蟹猴胚胎體外20天的培養,有助於加深人們對早期著床後胚胎發育的理解。

近日,記者來到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見到了季維智。

「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

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1983年大學畢業後,季維智進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簡稱「動物研究所」)工作,開始了38年的靈長類生殖生物學研究。

與其他實驗動物不同,靈長類動物需要更複雜的實驗條件和管理系統,以及更多的經費投入。20世紀90年代以前,動物研究所地處昆明西郊偏僻陡峭的玉案山花紅洞,沒有市政水電網絡,食物需要每天從城裡拉來。直到1994年,動物研究所搬到了昆明城裡,條件才明顯改善。艱苦的環境條件,執著的事業追求,讓季維智迅速成長。1996年,46歲的季維智成為動物研究所所長。2005年,他又擔任中科院昆明靈長類研究中心主任。

1997年克隆羊多利問世後,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嘗試克隆靈長類動物。2000年,季維智與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員合作將猴克隆胚胎發育至囊胚,最先證明了非人靈長類體細胞克隆的可行性。季維智實驗室在2010年成功實現了轉基因猴,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家、國際上第三家實現轉基因猴的實驗室,為後續的靶向基因編輯技術在靈長類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季維智退休,他創建了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繼續進行靈長類研究。2014年,季維智成為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這一年,季維智組織了靶向基因編輯技術建立靈長類動物模型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報導了食蟹猴和獼猴基因編輯模型,使我國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緊盯世界科技最前沿,這是季維智從科技創新的「追逐者」變成「引領者」的又一大秘訣。

此外,季維智還不忘為孩子們打開生命科學殿堂的大門,向中小學生灑下科學的雨露。

「什麼是生物工程技術?非人靈長類動物有什麼研究價值……」幾個月前,季維智走進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以「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給在座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物科學課。除了雲師大實驗中學的師生,昆明理工大學附中、附小和滇池中學的師生們,也通過視頻聆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

「孩子們要珍惜時光,為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希望你們能對科學技術感興趣,長大後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作貢獻。」季維智對孩子們說的這番話,道出了他為中小學生講科普的緣由,也道出了他38年來矢志不渝科技報國的心聲。

老驥伏櫪,退而不休的季維智仍在為探索生命的奧秘而努力。在他看來,科學研究有如人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本報記者 張 勇)

相關焦點

  • 季維智: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
    「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九江市第十一中學開展「探尋生命奧秘」主題科普研學活動(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玉文報導:為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加深其對人體構造及相應功能的了解,提高其對學習的積極性及準確度,樹立科學學習的方法,12月11日,九江市十一中組織同學們來到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基地開展了一場「探尋生命奧秘」主題科普研學活動。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原標題: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
  • 為探尋宇宙生命奧秘...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努力探尋宇宙中的元素組成。其中,氫(H)佔宇宙所有可見質量的75%,甚至超過90%的宇宙組成為H原子。如今,科學家們首次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直接精確檢測到了分子內的氫鍵,這對了解地球生命奧秘、探尋宇宙生命起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探尋生命科學 解碼生命奧秘
    生命科學學院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芬蘭于韋斯屈萊應用技術大學建立了應用型本科生、博士聯合培養項目模式,每年選派30餘名本科生赴國外交流學習。學生團隊多次在「挑戰杯」「創青春」等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全國二等獎、江蘇省特等獎。學院連續12年獲校考研工作先進單位。
  • 探尋水的奧秘
    現在,讓我們一起探尋水的奧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關係生命離不開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一、水的物理特性為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眾所周知生命起源於海洋,構建生命物質基礎的元素—蛋白質分子是在海洋裡合成的。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楊經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東崑崙阿尼馬卿和西崑侖庫地蛇綠巖組合為建立高原北部古板塊體制的演化作出重要貢獻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興趣和人才他呼籲要善於發現人才靠大項目培養人才以更好地服務和支撐自然資源管理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學和大地構造學家楊 經 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 探尋生命價值和意義!上海「生命教育」聯合教研室落戶靜安→
    探尋生命價值和意義!該教研室將引領全市社區教育機構,開展生命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提升生命質量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上海仁濟醫院黨委宣傳處處長袁蕙芸、呼吸科主治醫師查瓊芳也應邀前來現場,介紹了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救治患者情況並講述了《查醫生援鄂日記》的創作背景。
  • 院士楊經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學和大地構造學家楊 經 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他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深地探測要把握地球動力學研究這一核心「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當前重要的科技創新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要有方向和重點,我認為探尋地球動力的來源和內部運行機制是必須要把握的核心。」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炸」之奧秘
    曾令達爾文感到困惑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到底蘊藏著哪些奧秘?生活在當下的我們該如何看待那個遙遠又遙遠的地質時代?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楊經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超高壓變質帶釐定了東崑崙阿尼馬卿和西崑侖庫地蛇綠巖組合為建立高原北部古板塊體制的演化作出重要貢獻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離不開興趣和人才他呼籲要善於發現人才靠大項目培養人才以更好地服務和支撐自然資源管理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學和大地構造學家楊 經 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 科學網—探尋核酸的奧秘
    ■本報記者 甘曉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儲存者和傳遞者,是生命得以延續的重要物質基礎。
  • 看完《流浪地球》後 孩子們去科技館探尋宇宙奧秘
    學生家長:觀影后孩子帶著好奇心來探尋宇宙奧秘  在三樓創造實踐展廳內的延伸探索足跡主題區,人山人海。無線盒展項為遊客朋友們營造出了浩瀚宇宙中無限深無限遠的景象。巨大的空間站模型,在主題區的中心非常醒目,走近空間站,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一天生活的場景,還可以看到空間站對接的模擬艙。
  • 會講話的「石中花」 透過五億年疊層石探尋古氣候的奧秘
    沈中 拍攝在提到這些「石中花」是如何形成時,張鋒分析道:「藍藻具有趨光性(或稱向陽性),喜愛追逐太陽光活動,陽光充足時生長較快,相反則較慢,這樣長此以往的生命路徑導致疊層石『花紋』橫切面多是圓形,縱切面是圓柱形。」沈中 拍攝據張鋒介紹,疊層石廣泛分布在酉陽縣境內,而在板溪一帶疊層石覆蓋範圍超過2平方公裡,是南方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疊層石文化。
  • 揭開人類肝臟疾病的奧秘
    揭開人類肝臟疾病的奧秘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人說,一切知識都來自人類的好奇,而最讓人類好奇的莫過於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學院。這些專家學者引領研究團隊,帶動了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工作的穩步提升。人才培養生命科學學院十分重視教學改革,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學質量,「小班授課」「本科生強化挑戰班」「模塊式教學計劃」等一系列舉措,體現出學院創新進取的決心和誠意: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寬闊的視野,富於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 生命的奧秘
    第 二講 生命的奧秘人類為五感官所御,看到、聽到的 非常有限,但獲得新知還就得靠這些不怎麼靈光的感官, 而且這些感官與以往相 比,更為受限,因為現代 人類 身 心嚴重退化;造出的科學儀器永遠也 無法窺探實相(Absolute Reality)。現代科學不過是與神學的對立。現代科學其實尚在襁褓之中。
  • 安醫大人體科學館開館 將對市民開放可通過VR前往探尋「人體的奧秘」
    「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正式開館,與師生和廣大市民見面。走進人體科學館,這裡的千餘件人體標本通過科技與智慧的方式展現了人體的奧秘,除了是醫學生教學基地,今後也將對市民開放。
  • 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尋找外星生命是探索宇宙的一部分
    人類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後,就渴望得到其他宇宙生命存在的信息,以證明在浩瀚的宇宙裡,人類並不寂寞尋找地球外生命也是各國探索宇宙奧秘的一部分,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一直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在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