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一下電子變壓器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都是自己的理解與分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一、近似數
由於電子變壓器測量誤差的存在,所有的測量數據均為近似數,所得到的最終測量結果僅是該真值的近似估計值,自然也是近似數,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更是一個近似數。因此,對測量數據的處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便是近似數的運算。
在測量結果和數據運算中,確定用幾位數字來表示測量和數據運算的結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果認為,不論電子變壓器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如何,在一個數據中,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越多,這個數據越準;或者在數據運算中,保留的位數越多,準確度越高,這種認識是非常片面的。
一個近似數的近似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記錄測量結果的數據位數或進行數據運算取值多少位時,均應以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度或計算依據的數據為依據。因此,合理地進行近似數的修約和運算,是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的重要環節。
二、近似數的修約
修約間隔是確定修約保留位數的一種方式。修約間隔的量值一經確定,修約值即為該量值的整數倍。修約間隔的量值指定為10m(m可為負整數、零、正整數)形式。當m為負整數時,表明將數值修約到m位小數,如m=-1相當於將數值修約到一位小數;當m=0時相當於將數值修約到個位;當m為正整數時,表明將數值修約到10m數位,如m=2相當於將數值修約到百位。
近似數的基本修約規則
近似數的修約原則如下:
(1)若捨去部分的數值大於保留末位的1/2,則末位加1。
(2)若捨去部分的數值小於保留末位的1/2,則末位不變。
(3)若捨去部分的數值恰等於保留末位的1/2。
1)若末位是偶數,則末位不變;
2)若末位是奇數,則末位加1。
例如,將下列一組近似數,按截取規則保留兩位小數。
待修約的數 修約後的近似數
3.130
3.131
3.132
3.13
3.133 3.13
3.134
3.134 95→
3.135
3.136
3.137
3.138 3.14
3.139
3.145 0
3.145 001→
修約必須一次完成,不能連續修約。
若數字捨入恰巧發生在合格與否的邊界數字上時,則要用(+)或(一)分別補充表明它們的數值大小。如1.29→1.3(一),1.32→1.3(+),
對測量誤差或不確定度的捨入,最好一律採用增大的方式,即只進不舍。
三、電子變壓器有效數字
電子變壓器有效數字是指經過修約後所得的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字起到末位上的所有數字。一個近似數有n個有效數字,稱這個近似數為n位有效數字。
例如,近似數1.4142、3.1415、1.7328和110.00均為五位有效數字;而0.00386、386和3.86均為三位有效數字。
在判斷有效數字時,對於零這個數字有三點說明:
(1)它可能是有效數字,也可能不是有效數字,這取決於它處在近似數中的位置。當零處在第一個有效數字之前時,則零不算有效數字。例如,近似數0.00386前面的三個「0』,均不是有效數字。當零處在第一個有效數字之後,則均為有效數字。例如,近似數110.00和200.030中的所有「0」均為有效數字
(2)小數點以後的零反映了近似數的誤差,不能隨意取捨。例如,近似數100,100.0和100.00。這三個近似數在數值上是相等的,但是它們的誤差是各不相同的,由捨入誤差原理知,這三個近似數的誤差絕對值分別不超過0.5、0.05和0.005。
(3)在第一個有效數字之前的零則與誤差無關。例如,近似數0.0036的誤差絕對值不超過0.000 05,而近似數0.36×10-2的誤差絕對值也不超過0.005×10-2=0.00005。因此,0036和0.36×10-2這兩種表示方法是等價的。它們均是兩位有效數字,且有相同的捨入誤差。
若近似數的右邊帶有若干零的數字,通常把這個近似數寫成a×10m形式。利用這種寫法,
可從a中含有幾個有效數字來確定近似數的有效位數,如2.400×103表示四位有效位數;
2.40x103和2.4×10,分別表示三位和兩位有效位數。確定有效數字的方法見表1-1。
在測量結果中,最末一位有效數字取到哪一位,是由測量準確度來決定的,即最末一位有效數字應與測量準確度是同一量級的。例如用千分尺測量時,其測量準確度只能達到0.01mm,若測出長度l=20.531mm,顯然小數後第二位數字已不可靠,而第三位數字更不可靠,此時應只保留小數點後第二位數字,即寫成l=20.53mm,為四位有效位數。由此可知,電子變壓器的測量結果應保留的位數原則是:其最末一位數是不可靠的,而倒數第二位數字應是可靠的。測量誤差一般取1~2位有效數字,因此上述用千分尺測量結果可表示為l=(20.53士0.01)mm。
確定有效數字的方法 表1-1
為正確給出測量結果,對測量結果的有效位數要進行修約,其修約方法規定如下:
(1)由指示數據(xi)修約成有效數字,需要考慮誤差限值(△x)。因為△x影響指示數字的確定性,不變化的數字才是確定的有效數字。
(2)有效數字的末位數和系統誤差限值(△x)同屬一個數量級。例如△x=0.2時,末位有效位數是小數點後的一位,△x=10時,末位有效位數是在十位數的位置。
(3)和誤差限值(△x)相對的同級指示數值小於誤差限值時,這時的誤差限值影響指示數字的前一位,如表1-1中序號3和5的情況。為了保持兩者有相同數量級,在實際中不計這種影響,序號3和5的有效位數不定為2,仍定為3(2+1)。
四、電子變壓器近似數的運算
1.加減運算
例如,求近似數0.1082與1648.0的和。
由捨入誤差知,近似數0.1082的誤差絕對值不超過0.00005,即小數第四位數字「2」有半個單位的誤差;而近似數1648.0的誤差絕對值不超過0.05,即處於小數第一位數字「0」有半個單位的誤差。當它們相加時的算式如下,在算式中數字下有短橫線的數字是近似數字位
0.1082
+1648. 0
1648. 1082
由上式可見,加數1648.0的小數第一位數字「0」有誤差,所以近似數的和1648.1082的
小數第一位數字「1」也有誤差。因此,要求小數第二位以後數字的準確性便無意義了。為
此,只需將加數0.1082截取到小數第二位為0.10便已滿足要求,簡化了計算,加法計算結果
是1648.1。
由此,對近似數的加減運算可歸納為:幾個(不超過10個)近似數相加或相減時,小數
位數較多的近似數,只需比小數位數最少的那個數多保留1位。在計算結果裡,應保留的小數
位數與原來小數位數最少的那個近似數相同。
2.乘除運算
例如,求1.3642×0.0026的積。
近似數1.3642有5位有效數字,而0.0026有2位有效數字。它們均在小數第四位上有半
個單位的誤差。當它們相乘時,即有下列豎式,算式中數字下有短橫線的數字是近似數字位:
1.364 2
X 0.002 6
81852
2728 4
0.003 54692
從上式可見,積的第二位有效數字以後的各位數均含有誤差。因此,積只需保留到第二位
有效數字,即取積的有效位數同乘數中有效位數較少的那個相同。乘數1.3642無需保留5位
有效數字,只需比0.0026多1位,即保留3位有效數字即可。其乘式為
1. 3 6
×0.002 6
816
27 2
0.003 536
因此,正確的算式應為
1.3642×0.0026≈1.36×0.0026
=0.003536
≈0.003 5
由此,對近似數的乘除運算歸納為:在幾個近似數相乘或相除時,有效數字較多的近似數,只需比有效數字最少的那個多保留1位,其餘均捨去。計算結果應保留的有效數字的位數,與原來近似數裡有效數字最少的那個相同。
3.乘方和開方運算
乘方的實質是乘法,此時兩個乘數相等,因此它們的誤差相同,無需捨去多餘位數。例
如,1.522的豎式為
1.5 2
1.5 2
304
76 0
15 2
2.3 104
可見,乘方結果的有效位數應保留與原近似數的有效位數相同,即
1.522=2.3104≈2.31
開方時,只一個近似數參與,因此不存在捨去多餘位數的問題。另外,開方與乘方有下述
關係:設根號a=b,則a=b2。因此,b2和a有相同的有效位數,而由乘方的原理知,b2和a的有效位數相同,所以a和其開方根b有相同的有效位數。
綜上所述,對於近似數的乘方和開方運算可歸納為:在近似數乘方或者開方時,計算結果
應保留的有效數字與原來近似數的有效數字的位數相同。
[例1-2]求5.38、6.30、6.46和7.52這4個近似數的平均值。(見圖1-2)
在上例中,除數4是正整數,不含誤差。因此,它的有效數字應根據算式的需要而定。在此例中,整數4可表示為4.000,即認為它具有4位有效數字,且平均值的有效數字比原近似數多1位。這種做法的原理是數的平均值能提高準確性。
運用計算器、計算機等計算工具進行數據處理,能提高運算的速度,減少出現錯誤的可能性,此時可適當地多保留有效數字或小數位數。但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一般只保留1~2位有效數字,其餘按規則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