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第一線》曾經狠狠點評了眾星電動車的量子技術,其實關於「量子」的概念運用到電動車行業,鼻祖還是廣東的本鈴。這邊有一張當年的宣傳圖片。
2016年首屆華南展,本鈴以「量子電動車」為主題,號稱其所有車型均已升級為超級智能產品——本鈴量子電動車,以「超智能,最安全」的概念為核心,讓本鈴量子電動車渾身充滿著智能高科技。什麼量子雙閃報警燈、量子修復功能、量子動力等等,反正春哥發現所謂的量子,都是普遍的配件硬生生加個虛無縹緲的名字。
量子,這是高端物理上的一個概念,如果這樣的高科技用到電動車上,那基本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如今過去4年了,本鈴的量子電動車已經消失了,也不宣傳了,銷量和渠道數量沒有什麼增長,這是量子技術失靈還是騙局被戳穿?除了本鈴,還有松吉,也出過所謂的量子電動車,宣稱內容跟本鈴都是一樣一樣的!
但是眾星並沒有接受他們失敗的教訓,繼續提出量子技術,在無錫召開續航新品發布會。對外宣稱「率先開發出將量子科技應用於電動車的動力系統,藉助量子的超大容量與高速特性,成功打破傳統電動車跑不快,跑不久的壁壘。」此舉引發行業的質疑和嘲諷!
量子技術屬於世界前沿高端技術,有兩個最主要的應用,一是量子通信,二是量子計算。在應用方面遠未達到商用普及!現狀的二三線電動車廠家連自主研發的能力都不具備,還談什麼量子?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次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
有電動車經銷商就吃過大虧。有一個叫中褚的電動車公司,宣傳自己擁有量子技術,生產出所謂能夠「永久續航」的電動車,充一次電能跑上640裡。自發電自充電,可以無限續航!
看到這樣的宣傳,不少人心動了,紛紛去申請代理。來自全國各地、安徽、湖南、福建等地的經銷商,最後被騙了好幾百萬。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消失了,經銷商的損失也沒有討回。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小特認為,如果電動車根本不帶有量子技術,那麼100%屬於虛假宣傳,經銷這樣的產品風險很大!
無限續航,還是要靠換電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