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研究院開源天文望遠鏡程序WWT

2020-12-01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研究院日前將自家的全球望遠鏡網絡計算程序(WWT)開源。該程序誕生於2008年,可以利用來自哈勃望遠鏡與地面望遠鏡的圖片顯示宇宙的情況。

全球望遠鏡程序始於2007年的一個研究項目。除了微軟,參與此項目的還有包括哈佛與美國宇航局研究分部在內的諸多大學與組織。

該項目的終極目標是「以可視化方式將宇宙環境完整地呈現出來」。通過五種主要的模型——地球、天空、行星、全景與恆星系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一程序仔細觀察宇宙空間,或是太空中的任意特定區域。

現在,人人都可以完善開源全球望遠鏡程序,並在教育與科研項目中使用它。微軟同時還將該項目剝離,單獨運營。它的三項使命分別是發展天文學研究、改善正式與非正式的天文學教育,以及向大眾普及天文學知識。(亞比)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微軟開源天文望遠鏡項目,一起去看星星眨眼
    在 2008 年的一場加拿大蒙特婁的 TED 大會上,微軟發布了一個叫做 WorldWide Telescope 的項目。  通過使用哈勃天文望遠鏡和十多臺地球衛星拍攝的畫面,WorldWide Telescope 把太空中行星位置坐標的數據和它們的圖像對應起來,通過在畫面上添加圖層,還能直接把用戶連接到學術論文、維基百科、基本數據列表等深度信息上。
  • 微軟桌面天文望遠鏡軟體正式下載
    從2月份傳聞到現在,微軟近日正式推出了WorldWide Telescope桌面天文望遠鏡軟體的下載,Windows用戶可以利用它瀏覽夜空並可以對太空中不同的區域進行縮放觀看,在用戶界面上它比Google Earth Sky還要漂亮。
  • 微軟將發布WorldWide Telescope天文望遠鏡軟體
    根據TechCrunch報導,微軟將在27號蒙特婁舉行的TED大會上發布一款稱為WorldWide Telescope天文望遠鏡桌面軟體,Windows用戶將可以利用它瀏覽夜空並可以對太空中不同的區域進行縮放觀看。該軟體使用的數據來自於哈勃望遠鏡及其他近十個分布於世界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 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布「微礦Qlib」:AI量化投資開源平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11日報導,近日,微軟亞洲研究院正式發布了業內首個 AI 量化投資開源平臺「微礦 Qlib」。據了解,與傳統量化投資工具不同,Qlib 涵蓋了量化投資的全過程,而且從底層構造開始就專為 AI 而打造。
  • 微軟抄襲 AppGet 始末,開源普法任重道遠
    今年 5 月,微軟在 Build 2020 大會上發布了新的軟體包管理工具 WinGet,並將其開源。而就在 WinGet 發布之後不久,開源軟體包管理工具 AppGet 項目作者 Keivan Beigi 發文宣布 AppGet 項目「死亡」,矛頭直指微軟的 WinGet 抄襲了 AppGet 。
  • 微軟推出網絡「太空望遠鏡」(圖)
    81」  新華網專電 美國微軟公司12日晚開始提供一項「世界望遠鏡」(WWT)網絡太空觀測服務,這將使網絡用戶可以通過電腦觀察到宇宙萬象。  美聯社援引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的話報導,「"世界望遠鏡"對科學和教育而言是一個強大武器,它使每個人探索太空成為可能」。通過這一服務,網絡用戶可以像天文學家一樣,觀測宇宙的恆星、行星和其他天體。  「世界望遠鏡」太空觀測項目由微軟研發團隊開發,它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等全球主要望遠鏡和天文機構觀測的數據和圖像綜合起來,免費提供給網際網路用戶。
  • 微軟宣布WPF、Windows Forms和WinUI這3個流行框架正式開源
    微軟高管在12月5日的Microsoft Connect();2018年的活動上興奮地宣布新的開源計劃。這表明,微軟3個最流行的Windows框架正在迎來開源。目前,全球有超過1200萬開發人員使用Visual Studio構建新應用程式並增強現有應用程式。最新發布的Visual Studio 2019將與Git存儲庫配合使用,無論是本地存儲、線上Git存儲還是GitHub、Azure存儲,新的拉取請求都將得到更好支持。
  • 微軟強化學習開源節項目開始接受申請,1萬美元助學金,3月6日截止
    雷鋒網AI開發者訊,微軟研究院的全球項目:強化學習開放原始碼節(RL Open Source Fest),目前已經開始面向全球接受申請。強化學習(RL,Reinforcement Learning )開放原始碼節是一項全球性在線計劃,旨在讓學生與數據科學家和微軟研究院「真實世界強化學習」小組的工程師一起,進行開源強化學習程序和軟體開發。
  • 微軟創始人的AI研究院攜手微軟百度改進學術搜索
    北京時間6月21日上午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人工智慧研究院集結了包括微軟、谷歌、百度和蓋茨基金會在內的大批公司和機構,希望通過共享技術和想法的方式,幫助科研人員和學術機構獲取最新的發現和信息,並對其加以利用。
  • 盤點微軟最應該開源的 15 款產品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他們先是向Linux內核貢獻代碼,還開放了.NET核心、Visual Studio Code編輯器、甚至是Chakra JavaScript引擎(IE瀏覽器和Edge所用)的原始碼,而在和公司內部的開發者進行了漫長的談判之後,微軟最近又對博客工具Windows Live Writer進行了開源。可實際上,作為一家軟體巨頭,微軟還有不少產品都應該進行開源。
  • 大會直擊|微軟亞洲研究院劉鐵巖:深度學習成功的秘密
    在本報告中,我將會介紹微軟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展示如何通過「對偶通信博弈技術」有效利用無標籤訓練數據、如何利用「殘差學習技術」解決深層神經網絡的優化問題、如何藉助「二維映射技術」縮小模型規模、以及如何使用「高階泰勒補償技術」解決通信延時問題。這些前沿技術將會陸續通過微軟的開源項目CNTK和DMTK分享給業界,以期和大家一起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 退休失敗,64歲Python之父決定加入微軟,將開源進行到底!
    前幾天,64歲的 Python 語言的創建者 Guido van Rossum 發推表示,退休生活太無聊,決定入職微軟。 吉多·范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是一名荷蘭電腦程式員,因是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的作者而為人們熟知,因此也被人稱作「Python之父」,國內網友暱稱其為「龜叔」。
  • 超越BERT 和 GPT,微軟亞洲研究院開源新模型 MASS!
    然而,對於序列到序列的自然語言生成任務,這些主流的預訓練方法並沒有帶來顯著的改進,對此,微軟亞洲研究院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通用預訓練方法——MASS,在該任務中可以得到比 BERT 和 GPT 更好的效果。
  • 微軟打算帶著R語言搞仕途?
    【IT168 評論】自打微軟喊出開源口號的那一天,就一改往日的傲嬌,除了自己參與開源還收購了一些開源公司,最有趣的當屬收購Revolution Analytics,Revolution Analytics是R語言的開發公司,Revolution Analytics能夠提供企業級基於R語言的數據解決方案,可以覆蓋大量的資料庫和Hadoop
  • 進入中國12年,關於萬維望遠鏡的研究竟然已有這麼多?!
    在Google和微軟兩大巨人的支撐的下,GS和WWT藉助強大的資料庫、網絡技術和友好的用戶界面,為全世界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使用天文數據的方式。  WWT為您助力IYA2009  崔辰州  徐豔  國家天文臺  微軟研究院  《天文愛好者》  2009  WWT將成為中國公眾科學教育和普及的理想工具。在2009年的科學教育與普及活動中,國際天文年(IYA2009)無疑將成為最耀眼的明星。
  • 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性能的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經歷著巨大的飛躍,迅速推進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 計算經濟學頂級會議 ACM開幕,微軟研究院佔據半壁江山
    本次大會的主要支持方除了 MIT、MIT CSAIL 與 ACM SIGecon 外,還包括谷歌、facebook 及微軟研究院。而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縱覽整體的議程還是了解分論壇的組織方,微軟的身影隨處可見。
  • 微軟首款Office應用程式Teams登陸Linux 有deb和rpm兩種格式
    今年9月時,微軟曾確認正在為Linux構建Teams客戶端。時隔兩個多月,微軟在官方博客中宣布Microsoft Teams已在Linux上公開預覽,並可下載使用,該本地軟體包有.deb和.rpm兩種格式以供選擇。
  • 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打開APP 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29:48
  • 「輕量級的」Istio,微軟開源了一個基於 Envoy 的服務網格
    微軟宣布了一個新的開源項目,即「開放服務網格(Open Service Mesh,OSM)」。它是一種在 Kubernetes 上運行的輕量級且可擴展的服務網格;旨在作為 Service Mesh Interface(SMI)規範的參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