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2020-07-24 黑風聊知識

就在今天,我國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升空,填上了我國對火星探測的空白,彰顯著我國科技水平的卓越。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在舉國的歡呼聲中,總有著不和諧的聲音

航天探索,向來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每一次的火箭發射,都需要消耗幾十、上百億的資金。這一情況往往都會被一小撮人詬病,不理解國家花費這麼多錢做什麼,山區中還有多少孩子吃不上飯,把這筆錢投入到民生,改善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不比冰冷的機器升空更有意義嗎?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沒有例外,這一次的「天問一號」升空,在新聞下面同樣也有這樣的聲音,這讓小黑眉頭一皺。

科學發展的路程,需要大家的齊心理解

搞科研是很枯燥的,一想到航天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面對數據埋頭苦幹,卻還要被人不理解,小黑就很心痛。

反對航天事業的人似乎只關心當下,只願意看到花費了資金就能帶來立竿見影的實際項目。實際上,航天發展與民生問題並不矛盾!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試想一下,難道我們國家沒有在處理民生問題嗎?即使航天發展的這筆費用不用於航天,那這筆花銷能完全投入在民生嗎?

這是不可能的!

除了航天、民生之外,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需要資金,航天的歸航天,民生的歸民生,二者誰都不可缺!

就算國家把全部的國庫都投入在民生上,我們的國家會有幸福感嗎?

那可未必!

最好的結果就是我們成了世界上民生最好的國家,到了那個時候,人們也會有更高的追求。於是大家開始抱怨、指責其他的不如意:為什麼其他國家有的我們沒有!為什麼我們的交通這麼擁堵?為什麼我們的電、網絡總是斷開?為什麼別的國家能舉辦奧運會而我們不能?等等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所以,為了避免明天的不如意,國家才多面發展,才有了現在的國際強國。

專注投入某一領域,就像是一個偏科的學生,而國家不同於學生,現實情況不允許我們有哪一方面落後,因為落後就要挨打!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說什麼取消航天探索研究,多關心關心身邊的貧苦這樣的言論。這種話真的很不理性,很有「槓精」的味道。

實際上航天發展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探索航天就意味著脫離生活、高不可攀,與我們遙不可及嗎?

顯然不是!

航天發展的過程中,哪些高精尖的技術經過了飛天的嚴酷考驗,許多已經轉化為成熟的民用產品,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當航天發展遇上民生,航天研究還有必要嗎


GPS、電子元件、攝像頭、通訊、光電、醫學、材料學等等,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科技產物,幾乎都是航天事業的「牙慧」。而「航天品質」,往往會成為了商家的主打賣點,意味著產品的技術和質量保證。

總結

航天發展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彰顯國力向他國展示肌肉,毫不客氣的說,一個國家有能力在航天事業中取得成功,同時也意味著這個國家掌握著先進的前沿科學,國民的生活必然會同時向前邁出一步,而今天「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來這份技術必定會惠及你我。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高調的「天問一號」發射,低調的中國航天對外傳播
    世界這麼大,如此輝煌就不想讓外人知道嗎?「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航天大國紛紛祝賀。何以見得,請看推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第一時間通過推特表示祝賀,他在推文中寫到,隨著這次發射,中國步入火星國際科學探索的團體,祝「天問一號」一路順利! 法國國家航天局(又稱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局長樂加勒在推文中寫到,祝賀我們的中國朋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下一站,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航天科普教育還在探索中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現場 圖源新華社芥末堆訊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啟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太空,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進入預定軌道。據新華社報導,「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後,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將在火星上進行為期90天的科學探測。「天問一號」的名字,來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對天地變化、日月星辰的不斷發問。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這些「硬科技」來自西安航天基地
    海南文昌發射場,一道耀眼的橘色烈焰滑過長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華民族深空探測邁出重要一步。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也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航天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俄羅斯成功發射貨運飛船
    本周新鮮的出爐的航天要聞精選!敲黑板,劃重點、遺漏的小夥伴快來這裡補課哦!「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枚火箭裝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火星軌道飛行器、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車。實際上,「天問一號」是計劃於2020年7月前往「紅色星球」的三個任務中的第二個任務,阿聯於7月19日率先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而NASA 計劃於7月30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它也是2020年火星計劃的最後一次發射。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東方紅一號」50年後,中國「探火」正式起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並將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中國主流媒體全部跟蹤報導,外媒更是高度評價:中國已經成為太空探索領域領導者,中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使太陽系探索不再是屬於歐美世界的特權,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和全球火星探索的裡程碑!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的徵程。「天問一號」搭載的是我國百分之百自主研發的最新的、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火箭,這次發射成功再一次印證了胖五的絕對實力有多強。「天問一號」任務極端複雜,是世界第一個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獨立自主完成火星深空探測,從測控系統,火箭系統,火星車研發都是第一次,相信有了這一次成功經驗,以後火星車返回地球,甚至登陸火星都有了可靠基礎。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50年後,中國「探火」正式起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並將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中國主流媒體全部跟蹤報導,外媒更是高度評價:中國已經成為太空探索領域領導者
  • 「天問一號」發射!這次中國航天,實在太「硬核」了
    7月還將有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等待發射,人類探索火星又一次熱鬧起來。暫定北京時間7月23日擇機發射的我國「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實現繞軌飛行、軟著陸、巡視三個步驟。這一任務對於從未探測過火星的中國來說,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
  • 助力我國航天發展!vivo X50 Pro記錄天問一號發射過程
    最近,我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標誌著我國邁出了自主探測火星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次突破。為了從多個角度直播火箭升空的全過程,vivo團隊在火箭發射臺附近架設了多臺vivo X50 Pro,完美記錄下了中國航天的歷史性時刻。
  • 發射成功!飛向火星,中國航天人與「天問」還要面對好幾道坎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目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被送入預定軌道。天問想要飛向火星,首先就要確保火箭性能可靠。在經歷了首次發射一波三折和第二次發射慘痛失敗以後,長徵五號遙三火箭仍作為試驗箭進行發射,在取得成功後。本次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發射的圓滿成功是對長徵五號火箭安全性能的再一次驗證。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具有航天味道的產品動畫怎能落下!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帶著我們對星辰大海的憧憬,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走!我們一起奔向火星啊!那今天創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個有航天味道的,科技感滿滿的動畫案例吧!形貌掃描儀3D動畫!在還沒開始介紹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動圖~創小編在瀏覽自家成功案例的時候,這個畫面實在是令人難以忘懷//由於這個產品的結構較為豐富所以將整個產品拆分出來一個一個介紹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開始了400000000公裡的火星之旅。「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國家開始使用北鬥,共享北鬥的最新發展成果。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航天產業鏈要嗨?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周四午間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了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此前計劃於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內(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實施發射。美國和阿聯也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
  • 今日航天快訊中國郵政發行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紀念郵票
    今日航天快訊為紀念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郵政定於9月26日,發行名稱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紀念郵票一套1枚,郵票面值為1.2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80萬套。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但是上面還有四個國家logo,「天問」成功之路
    引言就在昨天中午我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相信關心這方面的事情的人也都看到了,但是在天問一號上面除了我們國家的logo以外還有其他四個logo,這時候就有很多的人有疑惑,這不是我們國家自主研製的麼,為什麼會有其他的logo,現在我們來探尋一下「天問」曲折的成功之路。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值得中國人民驕傲的事情,我們的科技又進了一步,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天問一號」搭載的是我國百分之一百自主研發的最新的、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火箭,今天的發射成功再一次印證了胖五的絕對實力有多強。「天問一號」任務極端複雜,是世界第一個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獨立自主完成火星深空探測,從測控系統,火箭系統,火星車研發都是第一次,萬事開頭難,不過相信有了這一次成功經驗,以後火星車返回地球,甚至登陸火星都有了可靠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