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在12月14日,使用一枚經過7次回收獵鷹9運載火箭,將大型無線電衛星送往天狼星組網軌道,完成發射工作後,獵鷹9的第一級火箭完成回收。
此次發射是SpaceX今年的第25次發射,天狼星將進入預定軌道,替換掉之前的老舊衛星,提供更加穩定的無線電支持。
此次發射的無線電衛星,是一顆配備了兩個大型太陽能電池矩陣以及衛星總線的大型衛星。
天狼星衛星組網由於年代久遠,已經有很多衛星出現老化現象,SpaceX將在今年和明年,發射兩枚全新的天狼星衛星——SXM7和SXM8。
兩顆衛星將取代軌道上的老舊衛星,此次取代的衛星是2005年發射的XM3,目前已經工作15年時間,新一代衛星的工作壽命同樣為15年。
該任務原計劃在12月11日發射,如果按照原計劃進行,那麼距離美國上次發射大型衛星的時間僅有15小時,如此短暫的發射周轉時間,非常接近50年前的最短髮射間距記錄。
1967年,德爾塔運載火箭和阿特拉斯運載火箭進行發射任務,兩者的發射周轉時間僅有10小時。可惜的是,在12月11日,由於地面系統出現異常,SpaceX臨時取消了發射任務,發射周轉時間也延長到了3天左右。
雖然發射推遲,但是成功的發射才是最重要的。
火箭發射後大約9分鐘,獵鷹9的第一級助推器成功回收,這臺助推器已經經歷了7次升空和降落,其中包含載人航天任務、Starlink發射任務等。
此次成功回收,也標誌著SpaceX第一階段助推器的第69次成功回收,進行運載火箭的回收,是SpaceX降低發射成本的關鍵,也正是因為獵鷹9的低廉報價,讓SpaceX成為目前最具有競爭力的私人太空探索公司。
火車的價格往往要比計程車低,SpaceX的星艦計劃,就像是把太空計程車變為太空巴士。
星艦作為可以容納100人的太空巴士,被稱為超級重型運載火箭,雖然星艦建造成本、發射成本較高,但是由於其巨大的容量,會讓實際的發射成本大大降低,並且星艦本身就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往返巴士」。
星艦每次執行任務的燃料費大約是90萬美元,加上維護費用,星艦的平均報價可以控制在200萬美元左右,遠遠低於目前所有的運載火箭報價。
雖然星艦預計在2023年投入使用,但是作為全新的運載火箭,原型機的表現並不理想,最新的SN8原型機在降落時爆炸,但SN9基本已經完成組裝,高效率或許可以幫助星艦按時執行任務。
目前星艦的座位已經被日本富商預定,或許當星艦真正成型的那一天,人類就可以真正前往太空建造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