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王宏偉與中科院遺傳所周儉民合作在...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王宏偉與中科院遺傳所周儉民合作在《科學》背靠背發表兩篇研究長文在植物免疫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發現與解讀抗病小體清華新聞網4月5日電 在長期對抗病原生物的過程中,植物進化出了複雜高效的兩層免疫系統,用於識別各種病原微生物、激活防衛反應保護自己。
-
遺傳發育所合作研究揭示植物小肽-受體激活機制
遺傳發育所合作研究揭示植物小肽-受體激活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02 今日/總瀏覽:3/3824
-
北京大學瞿禮嘉課題組和清華大學柴繼傑課題組發現CLE家族小肽的...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瞿禮嘉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柴繼傑課題組合作,首先解析了TDIF及其受體PXY/TDR複合物晶體結構。與之前報導的線性肽採取的完全伸展的構象不一樣的是,TDIF結合受體時處於一種「Ω」構象 (圖一A)。保守的PxGPNP基序在這個「Ω」構象中起到關鍵作用。
-
師從施一公,半路出家的清華教授柴繼傑,今日再發Science
2020年12月4日,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柴繼傑課題組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Jane Parker課題組、Paul Schulze-Lefert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Direct pathogen-induced assembly of an NLR immune receptor complex to form a holoenzyme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植物
-
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生物學家,柴繼傑教授的艱辛科研路!
30年的科研之路異常艱辛 2019年4月4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Science 背靠背連發兩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王宏偉與中科院遺傳所周儉民等人的研究長文,揭示植物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
-
清華發布 ∣ 柴繼傑、周儉民、王宏偉研究組合作發現首個植物...
編者按今天,柴繼傑、周儉民、王宏偉研究組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上,合作發表兩篇研究長文,發現首個「植物抗病小體」並揭示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它將為研究其它抗病蛋白提供範本,被國外同行稱為「植物免疫研究的裡程碑事件」。
-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天眷波譜青年論壇」第二十七期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天眷波譜青年論壇」第二十七期 2017-12-05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11月30日,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8 16:18:45 近日,清華大學柴繼傑課題組與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Cyril Zipfel課題組合作報導了植物中
-
曹曉風教授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
曹曉風教授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述高等植物的表觀遺傳調控清華新聞網5月28日電 5月14日,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28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在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曹曉風為清華師生做了一場名為「高等植物的表觀遺傳調控」的學術報告。報告中,曹曉風首先深入淺出地概述了高等植物表觀遺傳學的概念和研究現狀,然後簡要介紹了轉座子元件的類別及其在人類疾病與生物進化中的重要作用,並重點闡述了近幾年實驗室在表觀遺傳調控基因表達和轉座子沉默方面取得的進展。
-
柴繼傑課題組與合作者首次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柴繼傑實驗室去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來自擬南芥的CNL抗病蛋白ZAR1,識別效應蛋白後可以形成抗病小體 (Resistosome) (點擊查看:Science背靠背 | 柴繼傑/周儉民/王宏偉合作團隊首次發現植物抗病小體)。ZAR1抗病小體可能作為離子通道或者轉運通道引起ETI【3,4】,相比CNL,TNL的作用機制更為複雜。TNL的N端TIR結構域具有NAD+水解酶活性(NADase)。
-
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合作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的Jane Parker課題組、Paul Schulze-Lefert課題組合作,發文揭示了植物TNL類抗病蛋白RPP1直接識別並結合效應蛋白ATR1、形成抗病小體並作為全酶催化NAD+水解的分子機制。
-
柴繼傑:非科班出身也能「逆襲」
本月,清華大學和中科院團隊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文,揭示了植物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領導完成這一成果的科學家之一,就是清華大學教授柴繼傑。 在搜尋引擎中搜索「柴繼傑」3個字,常和他一起出現的名字,是他的導師施一公。施一公在採訪和演講中屢次提到這位比自己還大1歲的「高徒」。
-
柴繼傑、王宏偉獲清華大學生科院年度科學突破獎
他還擔任了清華生物系98級本科生班主任,是當時首位擔任本科生班主任的長江學者教授,並於2002 年獲得清華大學優秀班主任一等獎。2003年,他帶領實驗室在抗「非典」的鬥爭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成功解析了SARS冠狀病毒的主蛋白酶三維晶體結構。
-
柴繼傑從造紙廠工程師到清華教授,生活不如意,你是否有勇氣改變
他就是現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柴繼傑。誰也沒有料想到,當初在造紙廠當助理工程師的一個普通人,科研基礎差、英語也不行,可以說「天賦」跟他沒有一絲關係,但是他靠著勤能補拙走到了今天,能夠站在了中國一流學府清湖大學的講臺上,成為了中國眾多優秀學子的老師。
-
柴繼傑:從造紙工人到清華教授,成中國獲洪堡獎第一人
文|點心教育前言:不以出身論英雄,造紙工人也能成清華大學教授!而清華大學教授,獲得德國洪堡講席獎的第一位中國人——柴繼傑,就是一位不屈服於命運,實現人生逆襲的代表人物。這是施一公對柴繼傑剛來他實驗室時的評價,相比較另外一位生物科班出身,南京大學高材生的學生,柴繼傑的履歷和當時的能力「被秒成渣」!不過這世上有一種人,叫「大器晚成」,柴繼傑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
康普森生物首辦植物基因組產業轉化論壇
2016年4月8日,由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美國Illumina、Affymetrix和Agena公司贊助的首屆全國植物基因組產業轉化高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
柴繼傑:從造紙廠工程師到頂尖科學家,任何事都可以靠努力做到
他就是現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柴繼傑。多數人可能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向現實妥協,但是柴繼傑沒有,甚至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了一個核心有名的國際大家,結構生物學家。可見德國為了能夠吸引國際頂尖科學家,也是下了血本,更反映出了柴繼傑的科研價值。或許,這也是德國學術能這麼強的原因之一吧。然而,面對德國提供的優厚待遇和職位,柴繼傑卻毫無遲疑地回國。不得不說,德國人對於人才的評價極為準確。沒有多久,柴繼傑就拿出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
研究發現植物「抗病小體」
植物細胞內數目眾多的抗病蛋白,是監控病蟲侵害的哨兵,也是動員植物防衛系統的指揮官。抗病蛋白被發現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們仍然不清楚它們的工作原理。清華大學柴繼傑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團隊和清華大學王宏偉團隊最近的聯合研究,在植物免疫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自然通訊》論文報導植物花粉管吸引的分子機制
2017年11月6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柴繼傑教授研究組在在高等開花植物的繁殖中,受精過程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受到了複雜且精細的調控。不具有移動能力的精細胞依賴於花粉管的運送,最終在雌配子體實現成功受精。其中,日本名古屋大學Tetsuya Higashiyama教授研究組2009年在《自然》發文揭示了由助細胞分泌產生的 LURE小肽在花粉管的珠孔吸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