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的張先生清潔家具時發現,2017年購買的沙發底部包覆的布料變成了黑色的粉末。張先生進一步檢查,該套沙發配套的靠枕內包覆海綿的布料也變成黑色粉末了。致電銷售商,銷售商稱,沙發底部和抱枕內使用的包覆材料是無紡布,這些無紡布是無毒無害的。
    
    張先生家沙發底部使用的包覆無紡布已經變成黑色粉末。
    為了確定無紡布粉化是否為質量問題、是否有害?張先生致電12315熱線。
    濟南市天橋區市場監管局12315流轉中心值班工作人員回覆: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無紡布不能作為家具和家居等用品的材料,因此商家使用無紡布不違法。無紡布粉化能否對居家人員造成危害,是否屬於質量問題,需要消費者找權威檢驗檢測機構檢測。
    張先生認為,無論無紡布是否有害,但用在長期使用的家具上,兩年多就成粉末了,應是存在質量問題。
    記者致電我省有關質檢機構,諮詢如何對在家具上使用的無紡布質量是否合格進行檢測檢驗?回復稱,該機構目前對無紡布的檢測檢驗根據不同類別的面料有三個標準,檢測檢驗費用在1000—2000元之間。但對所檢測的無紡布的質量鑑定,只能判斷現在是否合格,但很難確定當初的材料是否合格。
    調查發現,許多門店所賣沙發、家居產品裡使用了無紡布作為包覆材料。記者調查的數名消費者稱,他們購買的沙發、床上用品等也出現過內部包裝層用布風化成粉末狀。記者還了解到,無紡布被廣泛用於家具、製衣、床墊、箱包、手袋、床上用品、汽車內飾、居家裝修裝飾等眾多領域。
    
    無紡布大量應用生活和生產中,推動了該產業的發展。
    無紡布都有壽命期,壽命期一過都會風化變為粉末。這麼多的無紡布被用到空間小、密閉性強的居家中,到底是否會對人體構成危害?一兩年就粉化是否屬於質量問題?
    為此,記者採訪了在纖維檢驗檢測機構工作十餘年的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紡織商檢系副教授、博士夏兆鵬。他介紹,目前尚無系統的研究文獻和報導認為無紡布破損變成粉末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影響。但是,如果破損後的粉末小到可以漂浮到空氣中的級別,則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影響。目前尚未有科學研究和試驗表明無紡布破損後形成的粉末可以小到足以漂浮到空氣中的程度。
    夏兆鵬認為,鑑於無紡布壽命期之後會粉化的現實,有關政策應當規範企業在家具等產品包覆無紡布材料的選用。無紡布材料的使用壽命,也起碼應與該產品的使用壽命相一致。
    他指出,無紡布粉化後顯然會給消費者的正常生活帶來困擾,相關部門應當對無紡布在居家產品的使用上出臺相關標準,儘早填補這個空白點。這對提升民眾居家生活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具有現實意義。
    張先生說,商家用在與人體親密接觸的家具、家居產品上的無紡布,不到三年就風化成粉末,這在絕大多數消費者那裡都會認為屬於產品質量問題。但相關政策卻規定,消費者要請權威機構來檢測鑑定,這叫誰主張,誰舉證。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大部分消費者會望而卻步。
    
    1、無紡布常在哪些產品中使用?
    無紡布也被稱為「非織造布」、「不織布」等,按照國家標準的定義:無紡布是由定向或隨機排列的纖維通過摩擦、抱合、粘合或者這些方法的組合成的片狀物、纖網或絮墊(不包括紙、機織物、簇絨織物,帶有縫邊紗線的編織物以及溼法縮絨的氈製品)。
    無紡布按照生產工藝分類主要有:水刺無紡布、熱合無紡布、針刺無紡布、熔噴無紡布、氣流成網、紡粘無紡布或者是上述技術組合生產的無紡布。
    無紡布作為原料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醫療和衛生領域:主要有一次性手術服、防護服、醫用口罩、一次性溼巾、衛生巾、衛生護墊、尿不溼等等;在服裝領域:主要用於服裝的粘合襯布、保暖絮片、襯裡;在產業用領域:主要有汽車內飾材料、道路路橋施工的土工布材料、各種過濾材料(煙、塵)、部分包裝材料、家具包覆布、電池隔膜、吸油氈、各種輕質保暖材料等等;在農業領域:主要用於保溫簾、作物保護布等;在食品領域:主要有麵粉袋等;
    2、無紡布用的是什麼原料?使用壽命有多長?
    製造無紡布主要原料有天然纖維中的棉、羊毛、麻纖維等;化學纖維主要有黏膠纖維、滌綸纖維、丙綸纖維、錦綸、腈綸、聚苯硫醚纖維、酚醛纖維等等。
    無紡布的使用壽命取決於其所用的纖維和應用領域,如衛生領域多數無紡布如一次性防護服、面膜、溼巾、一次性口罩等都為一次性使用;服裝粘合襯布一般與服裝的使用壽命大體一致;在工程領域如道路施工所用的土工布其使用壽命一般比較長,可達10年以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文明 報導)
    責任編輯: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