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王蒙: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寶石

2021-01-19 中國作家網

權威文學資訊,深度作品解讀。

我們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實,我們是智慧的眼睛的黑色眸子,如果把這個諾大的宇宙看成是一個指環,無疑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那塊寶石。

85歲王蒙: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寶石

文 | 陳澤宇

「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化的風風雨雨,似乎都關聯著他的名字。不論你喜歡與否,王蒙在這個巨變的年代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論者曾經這樣評價作家王蒙與中國當代文學的關係。

的確,王蒙的創作幾乎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19歲的小夥子動筆寫下了《青春萬歲》,從此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文學旅途:1956年《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發表在《人民文學》,1979年中篇小說《布禮》面世,同年《悠悠寸草心》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80年代初,《蝴蝶》《春之聲》《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等一大批中短篇佳作頻發,文壇稱之為「王蒙的集束手榴彈」。1987年,《活動變人形》正式出版,主人公倪吾誠至今仍漫步在當代文學的人物畫廊中,被後來的寫作者學習效仿。198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堅硬的稀粥》更是引起轟動,小說以一個家庭中的「膳食改革」作為象徵,折射出改革開放過程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面孔——至此,王蒙的創作歷程已經接近40年,這對於一般作家來說是近乎全部的創作生命,但王蒙不愧是王蒙:1990年出版中篇小說集《球星奇遇記》,1991年出版紅學專著《紅樓啟示錄》,從1992到1999年陸續出版《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狂歡的季節》長篇小說四部曲,2004年出版長篇小說《青狐》,2013年出版長篇小說《這邊風景》,2014年出版長篇小說《悶與狂》,2015年憑藉《這邊風景》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散文、雜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等各種文體的「閒暇」之作。新世紀以來,王蒙在傳統文化方面尤其用力,《老子的幫助》《老子十八講》《莊子的享受》《莊子的快活》《莊子的奔騰》《與莊共舞》《天下歸仁》《得人心得天下》《雙飛翼》等一系列解讀文化經典的作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可謂作賦窮經兩不誤。如此龐大的創作體量,令不少同代作家汗顏。王蒙自身的經歷和他的創作一樣非常人可以企及,自我流放新疆邊陲長達16年,回京後官至文化部部長,至今已出訪近60個國家和地區……他充沛的體能與旺盛的精力哪怕年輕作家也難以望其項背。2019年初,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在拜訪王蒙時勸他寫點文壇回憶錄,王蒙說:「我哪有時間,我現在正忙著寫愛情小說呢!」果然,前不久他的小說集《生死戀》便和讀者們見面了。

7月5日,王蒙來到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受邀出席人民文學出版社「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沙龍」,與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副主任胡平一道,對話《這邊風景》的那些年那些事,為該系列沙龍活動啟幕。

▲活動現場

《這邊風景》:從1973到2013

1981年3月14日,病中的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茅盾致信作協書記處:「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作,我將我的稿費二十五萬元捐獻給作協,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地祝願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昌盛!」茅盾文學獎遂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項,自1982年起,基本為4年一屆。獲獎作品反映了1977年以後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軌跡和取得的成就,在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遴選出翹楚之作,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持續的影響。

1963年,29歲的王蒙離開北京抵達新疆。從29歲到45歲,王蒙一生最好的青春年華都在新疆大地上度過,長篇小說《這邊風景》也創作於此期間。回想起這部小說創作的過程,王蒙很有感觸。他從1973年開始陸陸續續地寫《這邊風景》的一些片斷,到1974年正式開始寫起來,寫作的時間正是「文革」期間。王蒙說,「『文革』中寫《這邊風景》的時候,當然也得寫階級鬥爭、人民公社。但到了1978年下半年,那些人物也不怎麼合乎時宜,所以就把它放下了。1979年我回到北京前三門,住房的門框上面有一個頂櫃,稿子就放在那裡了。」

這一放就是三十餘年,直至2012年《這邊風景》手稿才被意外地重新發現,並於201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小說寫完了卻沒有發表,在王蒙的人生中並非第一次。早在上世紀50年代,《青春萬歲》就遭遇過無法出版的命運。1957年,《青春萬歲》曾有部分章節在《文匯報》連載,同時個別章節也曾在《北京日報》發表,但《青春萬歲》單行本的出版落了空。直至文革結束,197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的作家、編輯家韋君宜同王蒙見面時,請王蒙將《青春萬歲》中的個別內容進行刪減,小說才得以在次年出版。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系列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這邊風景》,王蒙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

《這邊風景》寫作地點在新疆,寫得也是新疆的故事。「為什麼自我放逐到新疆?」王蒙說,「文革」前夕,北京的政治空氣嚴峻,讓他「越來越找不著感覺」。革命的道路要往哪裡去?王蒙不知道。「我覺得在北京待下去不妙,也無法寫作。」王蒙回憶,當時有三個去處可去,甘肅、江西和新疆,最終他選擇了新疆。「後來我才知道,我暗合了中國文化的一個講究,那就是明末戲劇家李漁說的,『大亂避於鄉,小亂避於城』。所以我去了新疆,我在農村生活,非常安全。」

倘若沒有這樣曲折迴環的人生經歷,王蒙也不可能寫出新疆大地的一片風景。在疆16年,王蒙不僅留下了《這邊風景》這部近70萬字的鴻篇巨著,更和新疆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兄弟般的血肉情誼

「有一點不能不指出,在當代作家當中,書寫漢族和維吾爾族、和新疆各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王蒙老師首屈一指。」胡平高度評價王蒙在維繫漢、維民族親善關係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在他看來,王蒙的貢獻不僅在文學方面,其人本身就是「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是一種「兄弟般的血肉情誼」。

▲評論家胡平

有一次,胡平隨王蒙一同前往伊犁,參加一個文學作品的研討,「在大涼棚似的場地裡,那些維吾爾族兄弟接待王蒙老師,王蒙老師戴著維吾爾族的帽子,那些水果、點心都來不及吃,可見他們對王老師的感情真不是一般的。」胡平回憶王蒙參加一對維吾爾族年輕人婚禮的情景,「他們的婚禮不光在家裡辦,不光在院子裡辦,還在街上走。街上全是人,王老師就在隊伍當中,穿著維吾爾族的服裝,一邊走一邊跳,整個隊伍都是一邊走一邊跳。」對於這種親如一家的民族關係,胡平說自己當時有想流淚的感覺。

王蒙與維族兄弟之間的手足情誼絕非誇張,《這邊風景》裡處處可見的細緻入微的維族生活場景皆說明了作者的用情之深。王蒙說,自己有一件頂得意的事,就是到新疆後很快就學會了維吾爾語,而且講得很好。王蒙笑談,自認為自己的維吾爾語比真正的維吾爾人講得還好,

「到新疆後天天讀、天天背,有一天房東過來敲窗戶,問你有收音機嗎?他說收音機裡念得可真好,我說那不是收音機,那是我念的。」

王蒙談到,維吾爾族特別講究語言與辭令,因為伊斯蘭教非常看重甚至崇拜語言,只有語言能夠和他們心目中的超凡的力量、神奇的力量有所交通。

在王蒙看來,尊重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首先要從細處理解對方。比如說,縫一個扣子,漢族人和維吾爾人拿針的方式是相反的,我們會覺得危險,但維吾爾人縫扣子就這麼縫,他們覺得很安全。「這就是習慣不一樣。所以我寫起維吾爾人來特別有興趣,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說話方式——《這邊風景》裡面所有的對話都是先用維吾爾語構思,然後把它翻譯成漢語。」王蒙舉例,維吾爾語的「辦法」是「阿馬」(音),沒辦法是「阿馬康且」(音),「康且」(音)是說買東西的時候問多少錢,「那意思是,你能找出多少辦法來呢?所以小說裡面都是問『幾多辦法』,而絕不會問『有什麼辦法』」。

小說人話小說與時代之關係

寫小說的是人,看小說的也是人。王蒙覺得,自己既是一個寫小說的人,也是一個看小說的人,簡稱「小說人」。在2013年修改《這邊風景》手稿時,王蒙在每一章節的末尾都加上了一段獨具匠心的「小說人語」。或談新疆人情世故,或以當下視角回顧歷史,把過去和現在進行聯繫。

「其實中國文學有這個傳統,我們看《史記》中有『太史公曰』,司馬遷用幾句話進行總結恰到好處。《聊齋》專門說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所以在文末也有『異史氏曰』。」

▲作家王蒙

王蒙說,《這邊風景》中的「小說人語」便是試著用今天的眼光談談過去的事,包括人民公社與「文革」時期的事。在王蒙看來,我們對「文革」是否定的,但是不能說「文革」當中所有的事都是壞事。「世界上有些事情,別跟它較勁,作家就是作家,作家忠於的是生活,忠於的是人的善良、人的美好。任何政治氣候、政治運動、政治口號下邊都有好人,都有可愛的人。」

「歷史上對文學各種不同的說法非常多,古代也是一樣。古代連《紅樓夢》都是不能上檯面的,四大名著都是不能上檯面的。」縱觀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王蒙發現,中國文學自孔子時代就特別注重教化,提倡詩的現實作用,所謂「興觀群怨」,對文學進行了很多限制。但環境絕非是不可跨越的因素,一味抱怨環境對寫作無益。

「凡是認為自己寫得不好,是由於環境造成的,這樣的人,您把他送到瑞士去,在日內瓦湖邊給他租一個別墅,讓他住在那兒寫。我跟各位保證,他更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說來說去,一個作家總得往好裡寫。」

林斤瀾曾說,「我們這些人如吃魚餚,只有頭尾,卻丟失了肉厚的中段。」意指20世紀50年代初斬露頭角的一代作家,才露頭角便了無生息,後在80年代「歸來」,中間的近二十年則銷聲匿跡,成為文學史上的失蹤者。但在王蒙看來,自己曾寫作了《這邊風景》,擁有過「真實的、激動人心的青年和壯年」,這本書是他難能可貴的記憶,是他人生「清蒸魚的中段」。

在活動最後,王蒙用維吾爾語朗誦了他喜愛的詩歌,出自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的《魯拜集》:

我們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實,

我們是智慧的眼睛的黑色眸子,

如果把這個諾大的宇宙看成是一個指環,

無疑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那塊寶石。

讀完之後,王蒙說,「這個詩真是太牛了。」

圖片 | 人民文學出版社

編輯 | 王雅馨

相關焦點

  • 85歲作家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85歲的作家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他作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文學創作者,用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文化的繁榮興盛,見證並推動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近日,展示新中國70年文學創作成果的「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首發,作家王蒙的《青春萬歲》名列其中。
  • 85歲王蒙如醉如痴寫愛情
    《生死戀》王蒙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個人要是80多歲還能寫小說,真是幸福!」在新作《生死戀》發布會上,著名作家王蒙感嘆。「王蒙老矣,寫起愛情來依然出生入死。王蒙衰乎?寫起戀愛來有自己的觀察體貼。」王蒙在序言中自信地表示小說可以創造到老,書寫到老,敲擊到老,追求開拓到老。新書發布會上,主持人開玩笑說王蒙85歲「耄耋腹肌男」寫愛情寫上癮了,王蒙說:「我不是非要寫愛情,而是這些愛情讓我寫。」
  • 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生物?而我們只是一個微小的細胞!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的範圍半徑大概在400多億過年,但是這並不是宇宙真實的大小。其實宇宙的範圍是非常的廣泛,人類沒有辦法預測到宇宙的邊界,到底在哪裡,至於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力,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隨著人類對於科技的不斷了解,科學家也是發現了很多比較奇怪的現象,比如宏觀宇宙的結構組成和人體的組織結構是非常相似的,於是就有人表示,或者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 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生物?而我們只是一個微小的細胞
    雖然說目前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究並沒有那麼深,但是如果我們把天體全部看成是一個獨立的組成單位,那麼宇宙確實有可能是一個整體的大生命體,整個宇宙的天體星系之間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天體和星系之間有相互的關聯,就好比人體的神經細胞一樣,宇宙當中大部分的星系構成了一個宏觀的宇宙,而我們看到的這些星系或許就是這個宏觀宇宙的一個細胞組織,而我們地球或許就是這個生命體的一個基本粒子。
  • 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生物?而我們只是一個微小的細胞!
    其實宇宙的範圍是非常的廣泛,人類沒有辦法預測到宇宙的邊界,到底在哪裡,至於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力,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隨著人類對於科技的不斷了解,科學家也是發現了很多比較奇怪的現象,比如宏觀宇宙的結構組成和人體的組織結構是非常相似的,於是就有人表示,或者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 什麼是莫比烏斯指環?莫比烏斯環的詛咒
    莫比烏斯指環的詛咒是什麼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一一揭秘,感興趣的一起往下看吧!莫比烏斯指環我們知道任何的一張紙條都是有兩個面的,也就是正面和反面。但如果將這個紙條扭轉108°以後再將其頭尾相連,居然變成了只有一個面,看似很簡單卻又非常的神奇與複雜。
  • 《復聯》:6個寶石消滅了宇宙一半生命!寶石到底什麼來歷?
    復仇者聯盟成員在《復仇者聯盟3》中,滅霸集齊了6顆寶石,一個響指便讓全宇宙一半的生命灰飛煙滅,這個場景令所有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這6顆寶石到底什麼來歷,憑什麼能夠毀天滅地,摧毀全宇宙一半的生命?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指環"就是鑰匙
    《所羅門王的指環》 作者:【
  • 漫威中的6顆無限寶石,分別有哪些作用,哪一顆寶石最強大?
    毫無疑問,無限寶石在漫威宇宙中是神器般的存在,相信很多人通過電影《復聯3》以及《復聯4》都知道了,只要湊齊6顆無限寶石,並且將這6顆寶石鑲嵌在無限手套上面,無限手套就相當於變成一個許願手套,能將人之所想化為現實,滅霸就是利用鑲滿寶石的無限手套,抹去了宇宙一半的生命。
  • 他是文學界的「鍾南山」,85歲高齡秀6塊腹肌!4次獲諾貝爾獎提名
    我願意直爽地提出一個推測:年輕人容易把生活理想化,他以為生活應該怎樣,便要求生活怎樣。如今85歲高齡的王蒙,會6、7種語言,常年遊泳練出了6塊腹肌,還經常向年輕人炫耀他的腹肌,說:我的腹肌有的年輕人都比不上!他敢寫敢言,嬉笑怒罵,「有趣」了一輩子。被認為是文學界的「鍾南山」!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該套書是對王蒙70多年創作成就的全面總結,也是為當代文學史、政治史、文化思想史所做的一個鮮明的旁註。從空間上來說,王蒙的寫作幾乎覆蓋了全文體——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詩歌、散文、隨筆、文藝評論、傳統文化研究以及翻譯等。「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一個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的。我們還不知道他還要幹什麼,他以後的創作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
  • 作家王蒙輔導孫子語文,居然錯2題,王蒙孫子:您考試會不及格的
    原來七八十歲高齡的王蒙被自個孫子教育了一番。他孫子語文成績不好,向爺爺王蒙訴苦說「語文很費勁」。王蒙,一聽孫子語文不好就來了精神。趕忙接活。王蒙:我來教教你。孫兒:我肯定你不懂。王蒙樂了。「你說我不懂?你這小學的語文我能不懂?」結果孫兒拿來這幾道題目,王蒙一看真傻眼了。
  • 漫威:宇宙魔方和空間寶石不是同一個東西?載體和寶石的區別
    藍色的空間寶石的載體是宇宙魔方,那是和空間寶石有著相同色調的藍色晶體,這個晶體本身並不具備能量,是為了防止別人發現空間寶石而製造的晶體,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和發揮出空間寶石的能量。當宇宙魔方破碎後將會像普通的水晶一樣散落失去光芒,露出深藏在內部的空間寶石。在電影之中就被滅霸直接用手捏爆宇宙魔方,然後取出裡面的空間寶石,宇宙魔方的碎片直接散落一地拋棄掉。
  • 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一個民族的聲音
    古老的神話和神秘的大自然裡,沉睡在萊茵河底的黃金,被鍛打成的、佔有就會遭受滅頂之災的金指環,尼伯龍根家族的侏儒阿爾貝裡希,力大無比、驍勇善戰的齊格弗裡德,以及女仙和神王……一個個都成為抽象的象徵。這是華格納極其喜愛的象徵,他就是要通過這些象徵,完成他的哲學講義。
  • 無限寶石到底有多少顆?6顆太少了,怎麼著也該一根手指戴一個吧
    復仇女神被打敗以後不就又化作7顆無限寶石了嗎?那麼理論上說只要有人再收集一次她就能再度復活,為了保證不出現這種套娃情況,漫畫組就把自我寶石給寫沒了……這沒了就是徹底沒了,平行宇宙可不存在什麼像主宇宙一般的重啟經歷。說白了,這外傳壓根就是可有可無的。
  • 【宇宙探秘】宇宙揭秘之平行宇宙,如果另一個宇宙撞向我們宇宙會...
    用收集到的信號繪製了地圖,地圖顯示一個像洞一樣的區域,所有的星系都在加速逃離那裡,有人認為那就是宇宙被拖下去的地方! 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到達我們宇宙的邊緣,但從根本上說,我們卻能看到其他宇宙作用在我們的宇宙上所產生的效果,而一旦實驗結果得到證實,我們就可以確定,在我們的宇宙邊緣之外的確有其他的區域和世界! 從多元宇宙深處出現的或許不僅僅是信號,還有必須立即解決的更危險的問題,這都與那些氣泡宇宙的性質有關。
  • 王蒙:文學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王蒙說,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在今天,我們要更要追求能代表我們時代巔峰的高級作品,決不能永遠停留在抖音、段子水平上。「如果只是停留在這個水平上,上無法對祖宗,下無法見兒孫。」王蒙說。 在開場白中,王蒙表達了對人們看手機時間越來越多、看文學作品越來越多的擔憂。
  • 王蒙: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
    ▲王蒙,中國當代作家、學者,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我們中國的先哲,不是致力於創造一個人格神(例如上帝耶和華)或神格人(耶穌、聖母馬利亞、釋迦牟尼),不是膜拜一個物象的圖騰,而是思考萬物、人生、世界的根本(本質、本原、規律、道理、法則、格局、過程、道路、同一性)。
  • ...宇宙揭秘之平行宇宙,如果另一個宇宙撞向我們宇宙會發生什麼?
    用收集到的信號繪製了地圖,地圖顯示一個像洞一樣的區域,所有的星系都在加速逃離那裡,有人認為那就是宇宙被拖下去的地方! 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到達我們宇宙的邊緣,但從根本上說,我們卻能看到其他宇宙作用在我們的宇宙上所產生的效果,而一旦實驗結果得到證實,我們就可以確定,在我們的宇宙邊緣之外的確有其他的區域和世界! 從多元宇宙深處出現的或許不僅僅是信號,還有必須立即解決的更危險的問題,這都與那些氣泡宇宙的性質有關。
  • 被4次提名諾貝爾獎,榮登作家財富榜,王蒙直言:我就想拿個稿費
    王蒙曾經寫了一篇很尖銳的一個文章:網絡如果隨性而至的發展下去,會使人白痴化,因為他已經都準備好了,要數量有數量,要新鮮勁有新鮮勁,還有標題黨,弄一個大標題把你嚇一跳,以為要出什麼事了,結果一看跟內容毫不相關,就是嚇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