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簡介:《涅槃經》是佛教經典的重要部類之一,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其中蘊含的主張思想是禪宗思想的靈性源頭,為我國禪林詩苑增添了高華深邃、靈動空明的篇章。
《大般涅經》的內容,主要是綜合了《般若經》的「性空」說,大眾部的「心性本淨說」和《法華經》的三乘合一說,而加以進一步發展形成自己的體系。
《涅槃經》中如來藏學說中蘊含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皆得成佛、涅槃具常樂我淨四德等旗幟鮮明震聾發聵的主張,以及對本心迷失的哲學思索、中道思想、涅槃境界,成為禪宗思想的靈性源頭。
禪宗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境界論深受涅槃妙有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生命體悟。作為禪宗思想、禪悟思維載體的禪宗詩歌,通過生動形象的吟詠,創造出流漾著涅槃慧光的文學意象,構成了一幅幅彰顯著涅槃詩思的意境。
《涅槃經》通過對禪宗思想的影響,為中國禪林詩苑增添了高華深邃、靈動空明的篇章。
1、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
2、大自在故名為我。
3、明雖滅盡,燈爐猶存。
4、『世間空苦』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5、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6、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7、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
8、諸比丘,一切皆由因緣而生
9、八大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乃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固有此名
10、「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又云:「複次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捨身,今貪此食云何當得舍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摶食有如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