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才知道,這些常用古典名句出自《道德經》,你知道願意嗎?

2020-12-03 小屁孩的好媽媽

《道德經》一部僅五千多言即讓後人感慨到言語不能盡詮釋,成為每每讀起意猶未盡的傳世經典。它在國外的翻譯次數和版本也只有《聖經》可以一較高低,各種名人注釋及評價不可細數。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本晦澀難讀的古籍,但其實很多經常被我們用到的,並且熟知的古典名句,可能就是出自《道德經》。

出生入死

出處:出自《道德經》第五十章

譯文:人的出生,也就是慢慢走向死亡。

它原本的意思,就是說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這一系列自然過程。可能會面臨的災難,衰老,疾病等等,這些使得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際遇各不同。

也是告誡我們,不要經常常生氣,發脾氣,與人為怨,不會善待自己,珍惜生命,讓「入」的過程慢一些才好。

老子讀書

大器晚成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譯文:往往有大智慧大用處的人,很難很早就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年輕時腦子靈活,靠著一個點子就實現了「出名要趁早」,這種人也是有的。但有時候能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年輕人,而是默默深耕的有一點年紀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需要時間,越精細的越花的時間長。

孔子問老子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

譯文:與其他國家相鄰,互相能夠聽得見對方家裡的雞鳴狗叫,但是就是互不往來,直到老死。

我們常說的「老死不相往來」就來自這句。

原本的意思,其實是說各個國家的老百姓都生活富足,安康穩定,即使和其他國家人不來往,也能過著白雲飄飄,悠閒自在的桃花源般的日子。

這裡的「老死不相往來」其實是形容一種安靜祥和的生活狀態。

老子圖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

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譯文: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聰明的智者。

原意是堵塞溝通知識的穴竅,關閉傳遞知識的門窗;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己的紛擾;蘊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於汙垢之中;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

什麼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數,而決非是誇誇其談地急於表現自己;排除外界的任何幹擾,收斂自己的一切鋒芒,解脫自己的一切紛擾,蘊藏自己的任何光彩,將自己混同於汙垢之中。

懂得了怎麼做,才是讓天下人重視的道理。

無為而治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出處:《道德經》五十八章

譯文: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也正潛藏在它的裡面。

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

從好事中看到危機,就能夠居安思危,及時處理危機。從壞事中看到機遇和希望,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甚至反敗為勝。

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一本神奇寶典,享有「萬經之王」之美譽,對中國哲學、科學、宗教等都產生了度深刻影響。

魯迅先生曾說過「 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尼採也曾評價道:「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很多想讀道德經的朋友都覺得古文苦澀難懂,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道德經》保留全部原文加以注釋和講解,讓我們可以輕鬆閱讀。

現代通行版本的《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全文約知5000餘字。雖然字數不多,但可以用「字字珠璣,句句精闢」來形容。

大字印刷:字跡清晰,版式精美,字句字號合適,閱讀體驗感好!

許多人把老子的道德經作為一種厚黑術,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態度,厚黑術並不是大道,不是老子的道,只是一種小手段,並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也不是老子所說的最高境界。

道德經中許多的內容,都可以提升你的修為,例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等。

人有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外部的七情六慾非常傷害人,在讀道德經的時候,會打開自己的心扉,看開更多的事情。

現在僅需29.8元就可以購買到,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獲益匪淺。

相關焦點

  • 霍金看了《道德經》才寫的《時間簡史》
    這幾句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道經的開篇。也是整部道德經的開篇。大多數人知道這幾句話,但是卻不知道,這幾句話實際上講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看完本期視頻,你也許會感到驚訝,2500年前的老子,對於宇宙起源萬物的規律,描述的和如今天文研究的結果如出一轍。也就是說,西方近百年來的天文研究,其實只是用自認為科學的方法,證實了幾千年前我們祖先智慧的真實性。
  • 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張世英書法集誕生記
    黑格爾針對這些人的嘲笑,說,其實哲學家也在嘲笑這些人,因為永遠躺在坑裡出不來,故不能自由地跌入坑裡,這些人不可能眼光遠大。一個哲人則不僅眼光遠大,他如果願意,也會很容易獲得現實的財富的。」2017年5月8日,我完成了「西方哲學部分」的注釋。6月29日,經過三個月的埋頭苦幹,注釋工作全部完成。交稿之日,先生和我都非常高興,接下去就是等待看清樣了。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下面將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評價展現出來,這只是部分,更多世界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的評價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看到。美國政壇給予老子的評價為「總統之師!」
  • 解密《道德經》:哪個版本才是原著?主流版本之間到底有何差異?
    因為只有老子親筆寫出來的,才是老子原著,而老子應尹喜之邀寫完道德經五千言之後,並沒有人看見過真跡,也沒有原本保存流傳下來,而且,當時的文字,是介於甲骨文和金文之間的字體,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簡體漢字大相逕庭,完全是不一樣的,而且,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字體已經模糊不清甚至缺失,經過後人來休整、校對增補、還原之後才出現我們現在看到的諸多版本,所以,很顯然這些都已經不是老子原封不動的真跡,當然也就沒有一部稱得上原著
  • 看《道德經》,才知道老子說的真對
    也就是說,老子出身史官,做的就是記錄興亡禍福的工作,從中就能夠知道作為君王應該抓住重點、寡慾淡泊、謙卑自重,這些就是君王統治天下的權術法則啊。不僅如此,連後來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也十分重視對《道德經》的學習,他專門寫過《解老》和《喻老》來記錄自己對《道德經》的理解。他在《韓非子》中提到的眾多君王的權謀都與《道德經》中的說法十分相近,甚至有人認為,《韓非子》就是《道德經》的實踐操作版。
  • 古典樂中的古典三傑你知道是誰嗎,看完此文就知道了!
    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又叫經典音樂,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古典音樂和古典主義音樂的區分,學過西方音樂史的可能知道,古典音樂是多個時期西方古典音樂的統稱,包括中世紀 文藝復興 巴洛克 古典 浪漫 印象派幾個時期,而古典主義音樂指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的作品,古典音樂旋律是個抽象化的東西
  • 讀懂這些古典名句 看清中美貿易摩擦
    在這些評論中,作者們多次引用古典名言,來表達更加豐富的意蘊內涵。這些古為今用的精彩論述,闡釋了哪些道理?就此,本報進行了梳理。 「涇渭由來兩清濁」 【摘要】 在全球治理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中國發揮更大作用。
  • 這些名言竟被誤讀千年?網友:知道真相,眼淚掉下來
    「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自長》,本是孔子用來批評季文子做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的話……看到這些,你是否驚呆了?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常用名言完整版,眾多網友看後紛紛表示:這些一直當作人生座右銘的名言,其原意與今意居然大相逕庭。這些名言被溯源後「反轉」得是否正確?記者昨日邀請專家進行了解讀。
  • 動漫裡著名的梗你知道多少個?這些老梗,你都知道出自哪裡嗎?
    說到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動漫中出現過了很多有趣的臺詞,因為這些臺詞配合的情節十分經典,所以廣為流傳,被很多人玩成梗了,在二次元圈子裡廣為流傳。下面我們來看看二次元中經常出現的梗都是什麼,出自哪裡吧。第一個:腿玩年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動漫的時候看到女性角色有著修長的雙腿時,打開彈幕往往能看到很多「腿玩年」這三個字吧?隨著「腿玩年」這個梗越來越火,甚至已經不再局限在動漫中了,在「腿玩年」的影響力下,很多不看動漫的朋友也開始知道了這個詞。
  • 用古詩詞說「我愛你」,這些表白名句你值得擁有!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節,跟喜歡的人表白說點什麼才顯得文雅且愛意濃濃呢?用古詩詞來說「我愛你」,下面這些告白名句,你值得擁有!1、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先秦《詩經·國風·邶風·擊鼓》這是古老而堅定的承諾。
  • 愛因斯坦的書架上有本《道德經》
    只要讀一讀歐美那些拜服在老子腳下並受到老子「點撥」的哲學界、科學界、政界大咖們讀了《道德經》之後所發的「讀後感」,你就會知道老子在國外有多火。尼採,這位宣稱「上帝已死」、把基督教批得體無完膚的哲學「狂人」驚嘆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也是老子的粉絲。
  • 解密《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 《道德經》七則名言,值得深思
    《道德經》七則名言,值得深思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所著的名為《老子》也稱《道德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著作,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裡面的名句很是值得一讀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善與惡的標準都不一,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們認為有善的存在其實是有了惡的對比,而能夠認清善是因為知道了什麼是惡的呢,這只是我們自己的認知罷了,我們要有一顆平等的心,對事對人要過有平常的心,不能過於偏激。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道德經:人到60才明白,人的「貴氣」就看這4點,若有一個恭喜你
    其實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身上的貴氣,用金錢是買不來的,它是在日積月累,慢慢薰陶出的美好修養。老子的《道德經》中曾提到,一個有貴氣的人不僅會福氣臨門,為難之時更能得道多助。但很多人到了六十歲才明白:人有沒有「貴氣」,往往就看這4點,能有一個就很好了!
  • 為何那麼多人喜歡《道德經》?深入研究道德經後,看出一身冷汗
    但作者認為最可怕的還是喜歡神化自我,從孔子到道德經,從關羽到武術,明明是一個人,一家學術,幹嘛非要將他們封為神明呢?而道德經裡,到底講了什麼?·對道德經裡嚇人的解釋任何一門學說,都有對有錯,有積極的一面,也有狹隘的一面,比如道德經、比如孔子、比如朱元璋等,他們說的話,做的事,難道都是對的嗎?
  • 你知道這些豆類有毒嗎?
    你知道這些豆類有毒嗎?豆類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很常見的菜餚。那麼,你了解多少種豆類呢?你知道有些豆類不熟吃了會中毒嗎?快來一探究竟吧。狗兒豆為豆科植物龍爪黎豆的種子或葉龍爪黎豆一年生纏繞草本,莖疏被白色柔毛。
  • 動漫神玩梗你真的懂?其實它們的出處是這裡,很多人不知道
    動漫神玩梗你真的懂?其實它們的出處是這裡,很多人不知道喜歡看動漫的小夥伴們都會知道,在動漫中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梗,但是你們都知道那些梗真實來源嗎?今天就跟大家解釋一下,這些神梗究竟來源於哪裡?首先第一條就是:「你想用錢來收買我嗎?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第4個層面的道主要是各種規律,人們就比較容易理解、容易觀察、掌握和運用,前三個層面的道,由於人們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理解,卻又能感受到其強大而又神秘力量的存在,所以就被很多人理解為玄之又玄了。道德經所講的天之道,主要是指前三個層面的道,以及宇宙的和天地運行規律,是對應人之道而言的。
  • 《道德經》:自是者不彰,何解?
    「自是者不彰」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四章。《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從這樣一件事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做事要符合大道,這樣才能水到渠成;相反,違反大道做事,最終註定失敗。大跨步地走路,是走不到的。我們大跨步地走路,說明心裡很急躁,想早點到達目標。可是正是帶著這種焦急煩躁和急於求成的情緒去做事,反而會離目標越來越遠。因為身體容易疲憊,思路比較急促混亂而導致錯過最優的方法,這樣就不容易達到目標。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