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書架上有本《道德經》

2021-01-10 新華社客戶端

有報導說,在歐美,《道德經》各種譯本的銷售數量已經超過《聖經》,榮登世界圖書銷售排行榜的首位。

當真是《老子》天下 第一了!

不管這個報導的數據是否屬實,老子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得到高度重視,並產生了重大影響,是確鑿無疑的。只要讀一讀歐美那些拜服在老子腳下並受到老子「點撥」的哲學界、科學界、政界大咖們讀了《道德經》之後所發的「讀後感」,你就會知道老子在國外有多火。

尼採,這位宣稱「上帝已死」、把基督教批得體無完膚的哲學「狂人」驚嘆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也是老子的粉絲。他在《歷史哲學》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

「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

「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做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每一個命題,都要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這就是我的三段式解讀法。」

可能沒有多少國人知道,《道德經》的一個德文譯本出自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海德格爾之手,這是他與中國學者蕭師毅合作的成果。所以,海德格爾對老子思想應該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曾在《語言的本質》的講座中這樣說:

「老子的『道』能解釋為一種深刻意義上的『道路』,即『開出新的道路』,它的含義要比西方人講的『理』、『精神』、『意義』等更原本,其中隱藏著『思想著的道說』或『語言』的『全部秘密之所在』。」

「如果你想要用任何一個傳統的方法——無論是本體論的、宇宙論的、目的論的、倫理學的等等——來證明上帝的存在,你會因此而把上帝弄小了,因為上帝就像『道』一樣是不可言說的。」

可見海德格爾對老子的哲學推崇備至而且理解深刻。

愛因斯坦的書架上書不多,但有一本《道德經》德文譯本。這是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1943年在美國認識愛因斯坦時親眼所見。陳省身還總結說:「西方有思想的科學家,大多喜歡老莊哲學,崇尚道法自然。」

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發現,上面這幾位牛人都是德國人。

確實,德國人最喜歡老子。《道德經》傳入德國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德文譯本多達80多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700多部。德國電視臺的一項調查表明,每四位德國人的家庭裡就收藏著一本《道德經》。

據說「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的成功就離不開老子的「教誨」。他的公文包裡總是放著一本《道德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是他最喜歡的格言,「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是他的勵志座右銘。在率領德國隊奪得大力神杯後突然「隱退」,很多人表示不解,貝肯鮑爾在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應該請貝肯鮑爾來給中國足球隊講講《道德經》!

說完德國人,再來看一看別的國家的牛人們的心得吧。

尼爾斯·玻爾,丹麥人,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選擇用太極圖做家族的族徽,可見其對道家思想是真愛。他提出的量子力學互補性原理正是從太極陰陽互補作用中得到的啟發。在接受丹麥王室授予的勳章時,他說:「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道家)得道者。」

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伊裡亞·普裡戈金,比利時人,創立了耗散結構理論,認為無論是生命物質還是非生命物質,應該遵循同樣的自然規律,生命的過程必然遵循某種複雜的物理定律。

這個思想是不是很道家?所以他說:耗散結構理論「對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國道家關於自然界中的自組織與和諧的傳統觀點」。

他還說:「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性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是不是可以說,老子讓普裡戈金不僅成為了一位化學家,還成為了一位思想家?

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曾說,道家「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是其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

託爾斯泰,地球人都知道的人,曾經說:「我的良好精神狀態歸功於閱讀孔子,而主要是《老子》。」1891年,俄國聖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詢問託爾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對他影響最大。他回答說:受中國的孔子和孟子的影響「很大」,而受老子的影響則是「巨大」。

他在1884年3月10日的日記裡,這樣記載: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看來,託翁是喝了不少老子的雞湯,才取得了那麼偉大的成就,而且活到了82歲的高齡。

今天,新華出版社給大家安利一本淺顯、好讀、讀了就能用的入門級讀本:

《活用老子:安心自在》

沒有晦澀難懂的古文

沒有迂迴曲折的說教

有的是

國學經典與心理學擦出的智慧火花

這本書還有三個同胞姊妹:

《活用孔子:安身立命》

《活用禪宗:安寧自得》

《活用莊子:安時處順》

新華出版社出版的這套書一共四本,均以「安」字呈現中華智慧,分別述說孔子的忠恕仁愛,老子的自然慈惠,禪宗的憐憫自在和莊子的逍遙通透。

作者江紹倫教授出生在香港,五歲之前生活在廣東,在香港、加拿大接受教育,並在北美、亞洲、英國的大學校園裡工作四十多年。他學貫中西,知己(東方)知彼(西方),眼界開闊和前衛,但其內心始終烙著東方文明的印記。

他為我們提供這四面鏡子,希望讀者從中照見自己文化的龐大力量,愛惜之,學習之,鞏固自己的信心,排除文化自卑感,做一個堂皇又知書識理的中國人。

相關焦點

  • 《道德經》傳世本與帛書本
    《道德經》又稱為《老子五千言》或者《老子》、《五千言》等,有傳世本和帛書本、楚簡本、漢簡本等諸多版本。我們大部分讀者看到的都是傳世本《道德經》,說到傳世本我們就不能不說兩個人。一個是西漢初年的河上公,這是個得道的世外高人,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可以說寥寥無幾。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泰勒-本沙哈《幸福超越完美》:「極力推崇老子的順其自然,並建議中國所有的學校、企業人員都應該好好讀讀老子《道德經》」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家裡的一個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已經被翻爛的德文版老子《道德經》美國好萊塢影星莎朗.史東憑著老子《道德經》走出了離婚陰影
  • 原汁原味的老子《道德經》原著,和通行本有什麼不同,一目了然
    老子的《道德經》我就不介紹了,很多人在接觸道德經的時候,難免心生困惑,到底哪個版本好呢?我的建議是,初學者還是以通行本為主,你如果能靜下心來,把通行本領悟透徹,對你的人生而言,意義是非凡的如果對道德經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有了一些根基的,可以適當參考一下帛書版,其實帛書版也不是老子原著,如果你糾結於改動,非要看看老子原著,我給大家推薦郭店楚簡本,這才是老子原著,原汁原味。
  • 《道德經》前言
    老子的《道德經》因為是寫於2000多年之前,由手寫傳抄得以流傳,難免有被改動,或者錯寫,漏寫的地方,這也就導致今天流傳於世的道德經有很多版本,其中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註本不下千種,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三個版本:王弼通行本,馬王堆帛書甲乙本,以及郭店出土的楚簡本。
  • 《齊善鴻講道德經》:道德經裡的人生智慧,讓你有更多啟發和思考
    《道德經》的本質是希望閱讀的人可以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然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以前讀《道德經》覺得裡面的智慧寶貴,但是總是無法全面的應用到生活中。直到我讀了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這本書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道德經》每一個章節的核心要義,沒有晦澀難懂的原文,而是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老子的智慧,講給我們聽。
  • 讓《道德經》不再「高冷」範兒《齊善鴻講道德經》新書上市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說起老子和《道德經》,世界上無數人心懷敬仰和嚮往,它們不僅在中國,更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然而,《道德經》的難度也和它的盛譽一樣知名,經常勸退普通讀者。如何輕鬆學到《道德經》的精髓?
  • 解密《道德經》:哪個版本才是原著?主流版本之間到底有何差異?
    老子的《道德經》因為是寫於2000多年之前,由手寫傳抄得以流傳,難免有被改動,或者錯寫,漏寫的地方,這也就導致今天流傳於世的道德經有很多版本,其中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三個版本:王弼通行本,馬王堆帛書甲乙本,以及郭店出土的楚簡本。一、哪個版本才是原著?
  • 極簡史:《道德經》的來龍去脈
    帛書甲分篇無標題;帛書乙題「德 三千卌一,道 兩千四百廿六」;西漢2號簡背後題「老子上經」,124號簡背後題「老子下經」。這三部抄本均是《德經》在前,而《道經》在後,與今本《道經》篇序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帛書老子》的第24章、第41章、第80章、第81章的章序也不同於《道德經》,而《漢簡老子》雖分七十七章,但順序與八十一章無差。
  •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
    「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對社會而言,如果人人都有道德,何談仁義?就修道的人而言,清虛內觀,靜極而無知無言。反之如果心中不守道,則廢道亂性,就有了情感、好惡、仁義、執著,心有貪慾,心不在道,迷失本性。為了滿足假我的欲望,用後天的聰明智慧去巧取豪奪,諸魔叢生,永失真道。修道之人要去偽存真,不要被煩惱擾心,以失本真。
  • 《道德經》經典的5句話,講訴人生大智慧,不愧是「萬經之王」
    水善利萬物,又不望回報,有無私的善行。越是無私的付出,得到的越多。現在社會上的人很功利,總想著索取,卻不想付出。日本有個經營之聖叫稻盛和夫的,這個人非常喜歡中國國學,參悟,並得道,做企業先講究為客戶服務,然後財富就自己來了。他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對於他來說,真正強大的不是他的企業,也是他的經營哲學。
  • 愛因斯坦推崇的最高智慧,就是簡單,道德經用五千字成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中國人推崇智慧,追求富有智慧的生活。道德經用五千字成為萬經之王!愛因斯坦將智慧分為5個等級,智慧、明智、卓越、天才、簡單。
  • 我們應該怎樣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被譽為「萬經之王」。縱觀歷史,它是被研究和註解最多的著作;橫貫中外,它也是被翻譯成語言最多的著作。從普通讀者到世界名人,各個階層的人都不惜吝嗇的給予很高的評價。二.應該從什麼角度去讀《道德經》?前面我們說過,《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帝王的治世安民之道,所以我們平時讀《道德經》的要站在統治者,管理者角度去理解書中的每句話, 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的吃透,理解老子的思想精髓。要不然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三.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讀《道德經》?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其中多少帝王豪傑,文臣武將,棟梁之才莫不是把道德經作為必須修學的智慧經典,人生必讀。但是因為歷史太久,傳承遺漏,個人理解,以及其他原因,人們對道德經的認識,理解,其實是不一而足。有人說他是統攬世界的百科智慧,有人說他是提倡無欲無為的心靈雞湯,有人說他是宇宙哲學,有人說他是齊家治國修身的教科書。那麼道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到底講的什麼,這裡跟大家做一個通俗的探討。
  • 《道德經》全文
    這裡面提到老子為關令尹喜所著的「書」分上下兩篇,五千言,但其中並沒有提到這本「書」的名字是什麼。現在的我們一直認為,這本「書」是有名字的。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這個問題,只有問了當時參與到這件事的人之後才有可能得出確切的答案。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是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道德經》裡老子講的道有很多層面,如果搞混了,你就搞不懂什麼是道了,為什麼?比如說很多人一說「道」,就是玄妙,虛無飄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是一種什麼神奇力量好像一說到「道」就非常神奇,其實老子並沒有把道講的那麼神秘,為什麼?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老子哲理的相似之處
    愛因斯坦不僅研究物理學,也很喜歡研究哲學。他在哲學方面也是有一定造詣的,他的相對論達到了哲學的高度。他說過,「現在物理學家面臨的困境,需要探討和研究一些哲學問題來解決」,「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不如說我是一個哲學家」。
  • 《道德經》與《易經》的關係破譯
    乾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一章 坤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總結兩卦的章節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和《道德經》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釋為「乾」、「坤」和「無」、「有」,但不能等同。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老子哲學的相似之處
    愛因斯坦不僅研究物理學,也很喜歡研究哲學。他在哲學方面也是有一定造詣的,他的相對論達到了哲學的高度。
  • 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妙義
    《道德經》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本不欲道,不欲名,遠離文字障,直心契悟為修道根本。最後章再次重申遠離文字障,遠離言辯。這是首尾呼應,大宗師唯恐弟子忘卻這一要旨,使修道陷入文字假象,不能獲得真趣,不能實證生命真諦。「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智者不博,博者不知」都是同一教理。
  • 道德經中的道家絕學
    眾所周知,中國是禮儀之邦,文化之國,我們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流傳最久,記錄最為詳實的文明,我們民族的驕傲與自信,來自於世代流傳的文化底蘊。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曾經誕生過很多學派,很多宗教,但是能被世人接受且真心信仰的卻不多,道教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