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不愛讀國學了,有些人被洋槍洋炮打怕了,失去了文化自信力,殊不知,外國人正在潛心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一邊是國人輕視下中國傳統文化,一邊是外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找真理,真是可惜,可悲,可嘆。
今天給大家講講《道德經》中經典的5句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少則得,多則惑。
擁有的東西越少,得到的越多,擁有的東西越多,卻陷入困惑。
如今社會物慾橫流,很多人為了快速賺錢,這也要那也要,到最後卻陷入什麼也得不到的困境。於是有人提起減法生活,一切從簡,瞬間很多人跟風。
日本本書叫《斷舍離》,目前中國特別火,尤其是抖音,很多人跟著作者「斷舍離」,把家裡沒用的東西扔掉,只留下必需用品。
美國的思想家梭羅,提倡簡單生活,並親身試驗,只帶著一把斧頭走進瓦爾登湖,告別紛繁物質世界,獨自生活兩年多,並寫下影響美國的巨著《瓦爾登湖》。
美國的蘋果手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其精簡,越是簡單,越是美,越是強大。反觀很多國產機花裡胡哨,而沒去解決重要的卡頓問題,真是沒學到老子的精髓。把簡單的做好,把複雜的做簡單。
其實這些想法,做法,咱們老祖宗老子2500多年前就提出來了:「少則得,多則惑。」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外國人正在大力研究老子的學說,據統計《道德經》超越《聖經》成為被譯為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最高級的善好像水一樣,默默地付出,善於滋潤大地中的萬物並且不與萬物相互爭奪資源。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因此水是最接近於「道」的。
這句話值得我們銘記一輩子。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夠滋潤萬物,生養萬物,兼利天下,使萬物受益。水善利萬物,又不望回報,有無私的善行。越是無私的付出,得到的越多。
現在社會上的人很功利,總想著索取,卻不想付出。日本有個經營之聖叫稻盛和夫的,這個人非常喜歡中國國學,參悟,並得道,做企業先講究為客戶服務,然後財富就自己來了。他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對於他來說,真正強大的不是他的企業,也是他的經營哲學。現在很多人創業,總是想著索取,變現,急功近利,反而丟失了最重要的服務屬性,導致企業轟然崩塌。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先做水吧。參考華為和以前那些低端的國產機,最後活下來的不是那些暴利的公司,而是那些潛心做產品的公司。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聰明。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夠戰勝別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夠戰勝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
騰訊公司是中國超級企業,雖然因為遊戲業務被很多人詬病,但是它的強大擺在眼前,說與不說它都在那裡。騰訊因為QQ在網際網路商戰中存活下來,騰訊打敗了無數的競爭對手,但是它最厲害的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打敗自己。
QQ擁有如此大的用戶群體,沒想到公司還研發出微信這款產品,可以說早期的QQ和微信,就是兩個互相搶奪用戶的產品。自己給自己找競爭對手,而且兩個產品都活了下來,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企業能夠動搖騰訊的社交帝國。這就是自己戰勝自己的魅力。
為人也一樣,打敗對手是說明你很有力量,打敗自己說明你很強悍,因為你在打敗自己的時候,就在革新自己,自我成長,而不是停留在那個昨日榮譽等身而毫無進步的自己。
古代中國如此強大,到了近代卻被洋槍洋炮打得手忙腳亂,就是古代中國沒有進行自我革新,停留在舒適區,以致於落後於他人。
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與禍並不是對立的,它們相互依靠,也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老子的哲學中,最著名最有價值的就是辯證法,老子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在如今依然有很大的可取之處,這也是西方人推崇老子的原因。
一個人生病了,是禍也是福,病了是禍,發現自己得病並加以改之,避免身體惡化導致無法挽回,這就是福。
當一個人/企業最輝煌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轟然倒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輝煌的時候,想想怎麼避免禍事。
禍福相依,懂得兩者之間轉化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5、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以為高明,就會明察秋毫,洞若觀火。不自以為是,就能明辨是非。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人要儘量低調,越是謙虛越是有德。當你低調而謙遜的時候,你會發現值得你學習的東西很多,你會發現很多問題,當你一副天下無敵的樣子,無所長進的時候,危機就來了。
改革開放以來,催生了很多土豪,這些土豪高調不已,不僅給自己帶來仇視,順著風口,就以為自己很強,不思進取,失去了競爭力,輝煌一時,倒塌的時候只是一瞬之間。
人啊,一定要把姿態擺低,把事情往深處做,這樣才是有智慧的人。
結語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所作,洋洋灑灑五千字,卻道盡人生智慧。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如今我們的「萬經之王」正在被外國人所熱議,所學習。
德國總理施洛德: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哲學家尼採: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今天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在愛因斯坦家裡的書架上,有一本被摸得灰舊的《道德經》。
如今中華之崛起,大國之路,不在歐美,不在日韓,而在於中國古代文化裡。
如果你想學習老子《道德經》裡的智慧,可以點擊下方去看看進行購買,祝你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