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道德經》,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這是一部道家的經典作品。我們很多人都讀過,小時候讀只是看懂皮毛,而長大了在翻開才深知裡面的智慧。
對於西方人來說,除了《聖經》之外,《道德經》的發行量也特別大。這說明書中的智慧不僅僅適合中國人,還適用於全世界。《道德經》的本質是希望閱讀的人可以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然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
以前讀《道德經》覺得裡面的智慧寶貴,但是總是無法全面的應用到生活中。直到我讀了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
這本書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道德經》每一個章節的核心要義,沒有晦澀難懂的原文,而是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老子的智慧,講給我們聽。
本書的作者是南開大學的教授,也是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他用了30多年去「尋道」,把《道德經》中的精髓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這本書中。
《道德經》的偉大之處在於重塑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重「有」,老子重「無」。在《道德經》的每章中都在教導我們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讓生命更好地親近大自然。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給你?因為書中通俗地為我們呈現了最真實的《道德經》。從書名我們就知道,這本書離不開「道德」。這裡的道德和我們現代人理解的道德有所不同,這裡的道德包括了「道」和「德」兩個部分。
老子想要告訴我們的是萬物皆有道,這個道指的是生育萬物的源頭,是萬物中存在的規律,而德則是在認識到這些規律之後,看透了這背後的邏輯,並且按照規律去做事,最約束自己。從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推薦《齊善鴻講道德經》。
如果我們自己去悟《道德經》,我們是沒有辦法特別好的全部應用到人生場景中的。對於事物的規律和客觀的「道」,需要結合自我的認知,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道德經》的作用。
《齊善鴻講道德經》為我們省去了很多閱讀哲學書籍《道德經》的枯燥和難於理解,轉而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為我們解讀,書中結合了很多社會現象以及故事,讓我們能夠針對《道德經》中的精華闡述,能夠聯繫真實的生活,將老子的智慧與生活的問題相結合,激發讀者的思考。
如果你也喜歡《道德經》,不妨去讀讀《齊善鴻講道德經》,相信會給你更多的啟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