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通篇都是對自然界、人生和社會規律的總結。人們認識自然界和社會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掌握它們變化的規律。如果自己把自然界和社會的規律瞭然於胸,就可以面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時從容應對,而不會慌亂。
本文總結了《道德經》中關於自然界的五大規律,把人生和社會的規律放在以後的文章裡寫。

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句話意思是,狂風持續不了一早晨就會停息,暴雨持續不了一整天就會停下。
龍捲風總是來勢兇兇,但它從來到離去,往往只能持續幾到幾十分鐘。
自然界的現象往往都是這樣,來得快的,去得也快。
二,「物壯則老」
自然界事物發展的過程都是從開始逐漸到興盛,到達興盛的頂點後開始衰落,最後滅亡。就是說,事物發展壯大到頂點後,就會開始衰老。這就是「物壯則老」。

比如在我國的北方,每年春季植物都開始長出新芽。到夏天植物的葉子和花長得最繁盛。到深秋的季節,綠葉和花紛紛枯萎凋落。這就是植物物壯則老的過程。
各種動物的生長也是物壯則老的。它們在中年時活力最強,然後就開始衰老,最後死亡。
三,「江海之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
江海就是因為處於最低的地方,所以百川才歸附於它,成為百川之王。
低洼之地是最充盈的。巍巍的高山不是世界之王,居於低洼之地的浩瀚大海才是真正的世界之王。

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水滋潤萬物。動物、植物、人都需要水的滋潤才能生長。水滋潤萬物有功,卻不爭功勞不居於高的地位,而是居於很普通的低洼之地。這表現出水具有上等的德。所以老子講「上善若水」。
水是自然界中很善的東西。
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這句話總結了自然界從開始產生時,由簡單到複雜一步步發展的過程。
自然界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是這樣從簡單逐步到複雜,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地球上最開始出現的低等植物是藻類,後來經過多年的不斷進化,才演變出現在的各種高等植物。
實際上,人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學習《道德經》也是要學習和掌握老子總結的各種規律。
#國學經典推薦#